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更是丰收的季节。 谨以韩学军个人油画展,献给幸福、善良的人们。 著名青年油画家韩学军先生是徐悲鸿大师的第四代弟子。
韩学军1991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1995年毕业后从事独立艺术创作。 韩学军先生1968年出生于北京市一个普通百姓人家,6岁开始学画,他放弃了同龄人儿时的顽皮与快乐,痴迷画画,他画北京郊外的山、画香山里的古松、画金碧辉煌的宫殿……草纸头订成的速描本和一支画笔,成了他青少年时期最贴身的陪伴。
199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他珍惜这段学习时光,心无旁骛,如饥似渴地潜心研究,将各个时期世界名家代表画作烂熟于心,他的脑海里装的只有名家油画艺术,塞不下些许纎尘,他的时间尽洒在纸笔色彩之中,盛得下宇宙与乾坤。 在学校期间获得全院素描一等奖,色彩优秀奖。课堂作业(素描)在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学生素描展中参展,并作为教材发表。 韩学军先生的作品曾荣获“北京第七届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红门》《遥远的真实》《金色的辉煌》《坎外僧》《回首红尘》《信》等作品在《BEIJING BEAT》《CHINA DALLY》《big city》《中国中青年美术家作品选集》《名家.北京》《共和国骄子》等国内外多家期刊发表,并被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荷兰、阿联酋、韩国等20多个国家收藏家收藏。 韩学军先生是一位有深刻思想修养的艺术家,他努力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倾情在写实与写意的整合中探索油画艺术出神入化之奥秘;在内外兼修中铸炼有容乃大之人格魅力。 绘画性、求真性、精神性则是韩学军先生的艺术主张,也是他孜孜以求的事业。能成为一个纯粹的艺术家,是他立志所向。 他洁身自好,不为名利所动,始终保持纯净如初婴儿般的心灵,他用画家的眼睛透视历史的深邃,捕捉丰富神秘多变的自然景象,用绘画语言唱响对自然的体悟,在纯净灵感顿悟的过程中,向天人合一之阶梯稳健迈进。此谓之他的绘画性。 写实求真是对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客观存在的记录,但是内在的经验与积淀,使他实现了突破时空的意识,爆发出来的是具有强烈哲学色彩的视觉冲击,让观众在高于生活的艺术品中感悟自然,思索人生。此谓之他的求真性。
韩学军先生牢记张京生导师的教诲:“一定要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对艺术事业执着追述的品格,深入生活,才能成为有深刻思想修养的艺术家。” 他连续7年到西藏写生,拉萨、阿里、那曲、山南、墨脱等地都留下他的足迹。 多年在西藏和新疆游学的他,创作了大批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 在他的笔下,雪山显现出无与伦比的圣洁崇高,他画高山冰峰,似鸣响着铿锵的金石之声,他画阳光明媚的寺院和那里充满幸福感的僧人,让人们感受到人性之美,他画笔下的老人儿童,以及普通的藏胞,充满了大爱的力量!他画出了人的灵魂,向世界传递着美的享受。此谓之他的精神性。 在绘画技法上,韩学军先生尝试着将米开朗基罗的造型与塞尚的色彩相结合,任意发挥中蕴含客观造型的真实,将作品定位于弹性而富有张力的写实,充分展示色彩、光线,并融入人的精神感受。 构图宏伟壮观、气势磅礴,乾坤如在掌股,宇宙皆于洪荒。色彩在韵律间变幻,万物在萌动中生长!强烈的视觉交响,给人以铿锵有力的震撼! 世上没有不美的人和物,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多年在西藏和新疆磨练的经历,他的视野与阅历融入了苍桑的痕迹,更提纯了善良的心灵,给了一双捕捉人间大美的眼睛。 韩学军先生特别擅长人物肖像创作,能捕捉人物持征和思想内涵,大胆运用光线和色彩,高度写实,曾为王石、王静、张靓颖、王昭仪、盛亦来等诸多社会名人画过肖像。 韩学军先生观察生活细腻,努力品读人生,体味人性,所以他的人物画皆为佳品,本次展出的《山鹰》《康巴汉子》《百姓》《维吾尔少女》《信》《留住永恒的美丽》等,都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造诣,人物形象真实鲜活,质朴中渗透出真诚与神圣,苍桑中抒写着崇高与永恒。 生活是创作之源泉,用画笔抒写人间大爱,是韩学军先生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他以“中国近代绘画之父”徐悲鸿大师为楷模,努力精进,在学习传承中弘扬大师的爱国精神。 为“纪念徐悲鸿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他几易其稿,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画了《徐悲鸿》的巨幅画像,穿一身黑色长袍的大师手执画笔,凝神沉思,他身后是扬蹄奔腾的骏马。这幅画是对大师心境的解读,大师的爱国情怀,大师对艺术的孜孜追求,大师对中国美术事业的奠基之力,均在这厚重历史意义的画作上得到了充分体现,细读画作,令人热血沸腾!一经在北京展出,即引起业界关注,随后的烟台、成都、杭州、宁波、温州等巡迴展览中,这幅画作均得到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韩学军先生把这些成绩和荣誉看作是新的起点,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他在努力油画技艺的同时,尽可能地为社会尽一份力量。
韩学军先生自己过着清贫的生活,内心却充满大爱。他曾经用了10个月的时间,创作了四幅《珠峰系列》和《藏胞人物画像》《山鹰》等画作,捐赠给“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用于资助艺术学院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 “画出历史的厚重与灿烂的未来,用美好的艺术启迪人们的心灵,用人间的大爱凝聚民族的力量。”这是韩学军先生的目标,也是举办此次画展的主题。
本次展出的是韩学军先生近年创作的部分作品。
文字撰稿:葛玉清
鸣谢:
人民时代艺术院、万寿台美术馆、红馆(北京)文化有限公司、穗丰书画艺术交易网以及张文祥女士,汪明华、张邵憬、萧鹏先生等。
韩学军敬上
2016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