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的陶,漓水的窑,也曾有过的美好……

曹笑

<h3><font color="#010101">万年前的漓江上飘来一只小木筏,筏上的几个精灵带着鱼儿的问题:“你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在此从容地上了岸。</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凭借对火的认识和应用,他们理清了人与动物的区分,体会了生与熟的味道,冷与暖的美好。于是,他们选择了一个离河岸不远的岩洞安营扎寨,固定巢居;它的地名后人称之为甑皮岩。从此,席地围火,繁洐生息,他们或许就是最原始的原住居民一一桂林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某年的某一天,几个淘气的小屁孩,抓了一把土,调和了一把水,捏制了一个小玩意,扔进了群人围坐的一堆火。第二天,重大的启示降临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被火焙烧的小玩意变得坚硬而定型。由此,促使了族群们有意识地用泥土制作他们所需的器物,以此来摆脱凿石成器的艰辛劳苦。因此,一个新时期,一个新时代,就这样开始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然后,甑皮岩的桂林人开始用手捏塑各类的小物件,小器皿。在最简陋的不乏烧制成本的条件和机会下,取得了倍受鼓舞的成功。当然,他们在创造性地改变生活的同时,也开始创造他们并不知道被未来称之为的陶文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从现今甑皮岩遗址出土的几期上万件残片上看,专家们予以考证的贴筑法制坯、露天平堆法的烧造;都在不断地提供着实物和技术的佐证,充分说明了桂林也有世界最古老的陶,桂林也是中国制陶技术重要的发源地之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事实肯定,制陶的发明,完全是由不同地区的原始先民各自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对于用火的关联启示,从而发现了土地或泥土的非种植价值,而不一定需要其他地方人群的传授与教导。<br>然而,瓷则不一样,瓷是陶的延展与升华,是中国人的独特发明创造。尔后,通过海路和陆路的大量输出,才使制瓷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遍及。所以,瓷器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之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那么,为什么人们把陶瓷两字相提并论呢?这是因为陶和瓷都是火与土交融的艺术。由于陶器发明在前,瓷器发明在后,并且很多方面受到了陶器生产的影响。但陶与瓷无论就物理性能,还是化学成分而言,都有着本质的不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先民们只有在多次烧制成功的鼓舞下,才会促使他们思考泥土原料的选择与加工、成型方法的改进、烧成条件的改善;最终有了专为焙烧陶坯的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地上的土壤类型繁多,展性十足。粘土是地壳表层的岩石风化分解而成,所以,烧制陶瓷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经人工高温将粘土还原成“岩石”,这是人类回馈大自然的一种艺术方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为此,人类探索了近万年,在这漫漫陶瓷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也凝聚了中国人的心路历程,是民族心理和审美心理在通过火与土的交融和结晶,所展示的却是鲜活的思想观念和充盈高尚情趣的实用物。<br>平地堆烧法烧成的陶器,质地不够坚硬,不能满足人类逐渐提高的生活需求。而各区域人类的文明程度又因各种因素导致的发展不一,让烧窑的出现也有了时间和方式的不同。但目标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烧制的温度,获取更好的产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甑皮岩所处的区域,自古被视为荒蛮之地。以此地为中心的南北文明的发展差距甚大,直到秦始皇开通了灵渠才得以逐渐的改观。<br>桂林的陶,漓水的窑;于是就有了与先进地区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在与从北面来的人儿不断碰撞和交会的过程里,优势互补,和睦相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历史走到了富裕的宋朝,也更加促使了陶瓷业在中华大地的飞速发展。湖南衡阳一带青瓷窑场的工匠们开始沿着湘江流域向桂林的漓江流域循序渐进。通过桂林的东窑(宋代临桂县职田乡,永福县的牛坪子等地,继而深入了广西的腹地,由此,在广西发展了一大片颇具湖南特色的窑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宋朝分两代,南北两宋的战乱之际,河南钧釉瓷窑系的部分工匠,随南下逃避战乱的人群来到了桂林灵渠边的严关乡。他们设窑烧造印花青瓷和乳光釉瓷,且不与其他窑场作任何的技术交流,哪怕是相距不足百里的桂林东窑。<br>直到宝祜六年(1258年),广西奉诏把严关乡作为抗元的第一道防线,战争气氛下的工匠们率先撒往后方。于是,乳光釉的技术在漓水区域存在了一百多年后,首先传给了桂林的东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东窑地处桂林城北的漓江东岸。自北宋创烧以来规模不算大,以烧造日用琢器为主。在有了严关窑后撒工匠们的加入,产品的精美有了极大的提高。月白色乳光秞瓷产品加上本已因质地声佳而出名的腰鼓,成为了南宋时期岭南窑场的一枝奇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喜爱后,他们感到东窑的制瓷原料和环境的不足,于是在东窑下游不远处的漓江西岸,赵家村旁的岭下另觅了新窑址。赵家桥窑出土文物的风格比例证明,当时的主要产品是严关窑风格的为主导,由此,也说明了工匠还是以陆续后撒的严关窑工匠为主要。但生产时间只有短暂的十年左右,与东窑一样,结束于南宋景炎二年七月严关防线失守之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元军攻陷桂林静江府(明朝改为靖江府)后,元朝统治者将逃散的严关窑、东窑、赵家桥窑的工匠们集中在城北的漓江西岸(今上窑村)设窑烧造。虽易于管理,但在制瓷原料并不优裕的平缓地带设窑烧造,瓷质和釉色均大不如前。加上此时景德镇窑和龙泉窑产品对本区域市场的强力冲击,还有统治者的政权高压等因素作用下,上窑也就很快地败落了。部分不甘沉沦的工匠也只得带着技术离开桂林,顺漓水而去寻找他们可以生存和发展的新基地。<br>自然而然,添彩桂林的乳光釉就此完全地停产了。然后,这些有关于桂林陶瓷的美好,还有千年窑火的柴窑,在电与气的科技时代里,人们毫无内疚地将它遗忘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一万年很长,一辈子很短。<br>如今,漓水依然在清澈地流淌,河面上依然有漂荡的筏,靠岸的山峦依然有村庄,村庄里依然有座窑,窑口边依然堆砌着柴草;烧火劳作的人儿依然听见了河里的鱼儿依然抛出了亿万年前的问题;你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又到哪里去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村庄有清明上河图的景象,同样也有谜一样的图案。村里住着很多非遗的传承人,还有他们收的老屁孩;他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不知道,不知晓……也许,只有低头赶路的牛最明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村口有祠堂,桥头有寺庙;里面装着村民们的信仰,还有他们笑容里隐藏的愿望和祈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落叶才知秋,落泪方知酒。酒后视觉的夜晚令人遐想,醒来时的村庄有一片月光,月光下,还有一群饮酒的烧窑人。<br>绕过池塘,穿越砖墙……千年窑火不断;漓水,村庄,人影,二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备注:非专业性论文,纯属闲聊醉语;并对原创图片提供者,谨此致谢!)</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