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行思录第8集 内陆欧亚

阿沃亚斯

本集,我们暂缓内蒙古的旅行,给大家介绍一个地理和历史的新概念——内陆欧亚。<div> 从欧亚大陆的东北部,大兴安岭往西,经过蒙古高原、新疆、西藏、中亚五国,阿富汗和伊朗的一部分,延伸到里海,有一个学界认可的名词——内陆欧亚大陆,也有人叫中央欧亚大陆。(上图红色区域,我们统称内陆欧亚,简称内亚)</div><div> 从地理的角度,内亚是干旱的草原地带;</div><div> 从历史的角度,内亚是游牧民族的国度;</div><div> 从人文的角度,内亚是东西方交融的产物。</div> 当我们沉浸在挖掘自己文化传统的时候,<div> 当我们努力学习西方文化与思想的时候,</div><div> 当我们为了经济发展而大搞建设的时候:</div><div> 我们忽视了内亚与众不同的游牧文化与思想;</div><div> 我们完全没有搞清楚他们历史上的来龙去脉; </div><div> 我们甚至从来就没有正视彼此间的国际关系; </div><div> 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概念</div><div> (上图,内亚研究不是没有,只是太缺乏重视了)</div> 在我的蒙古行思录里,我将以蒙古的历史和现状为主线,学习和思考内陆欧亚地区的以下问题: <div> 第一:历史 匈奴、突厥、契丹、蒙古这些游牧民</div><div> 他们是什么人种?</div><div> 他们使用什么语言和文字?</div><div> 他们从哪里来?</div><div> 他们曾经创造出怎样的历史?</div><div> 他们和中国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div><div> 他们对东西方交流、对现今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div><div> 他们现在又在哪里?</div> 第二:自然<div> 蒙古高原、漠南漠北、西域青藏、七河河中、突厥斯坦</div><div> 这些著名的区域里:</div><div> 草原、沙漠、高山,农田,河流、湖泊,动物、植被,人口;</div><div> 经历了几千年的变迁内陆欧亚,它的过去和现在相比:</div><div> 自然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div><div> 有多少草原变成了农田? </div><div> 有多少绿洲变成了沙漠?</div><div> 有多少河湖干涸消失? </div><div> 这些现象是哪些人文因素造成的?</div><div> 我们要依靠法律约束,还是改变思想才能制止这些变迁?</div> 第三:宗教<div> 内陆欧亚的历史舞台上,有很多宗教主导着游牧民的精神:</div><div> 从早期的原始崇拜、民间信仰、萨满教、苯教;</div><div> 到曾经出现的摩尼教、景教、全真道教</div><div> 到莲花图案的佛教、星月代表的伊斯兰教、十字标志的基督教 </div><div> 它们有的消失了、有的发展了、有的改变了</div><div> 现在的内陆欧亚: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原始宗教、游牧文化、西方文化、依旧在互相碰触、互相纠结。 </div><div> 那么:</div><div> 游牧民到底是如何接受了现有的宗教?</div><div> 这些宗教对他们造成了哪些影响?</div><div> 未来的人们,思想意识是否还能发生变化?</div><div> 我们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去努力思考呢?</div> 在今天这集里,我们抛开国家政区,先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认识一下欧亚大陆:<div> 上图是欧亚地形图,不同颜色代表的是海拔高度的不同。</div><div> 绿色的区域是低海拔的地区,大部分是植被覆盖好的沿海的平原,以传统的农耕文化区域为主。但也有三处例外:</div><div> 1、里海东边的中亚五国,虽然海报很低,但是因为地处欧亚大陆内陆,属于低海拔的干旱的游牧地带</div><div> 2、印度伊朗中间的巴基斯坦,也是因为气候原因,比较干旱,但是因为有印度河的滋润,属于低海拔的干旱的农业区</div><div> 3、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地区,也是因为气候干旱的原因,属于低海拔的干旱的农牧结合地区</div> 上图是欧亚大陆卫星图,不同颜色代表的是直观的地表颜色:<div> 蓝色的是海洋、湖泊</div><div> 绿色的是气候湿润、植被覆盖好的地区,</div><div> 黄褐色的是气候干旱、植被覆盖差的地区,</div><div> 白色的北极地区冰雪覆盖的冻土带。</div><div> 植被的覆盖程度,更能说明气候、土壤的情况,而气候土壤植被又是决定农耕与游牧的关键因素。</div> <h3><font color="#010101"> 欧亚大陆沿海地区降雨量多、河流冲击形成肥沃的平原,适宜定居型的农耕和城市人群生活。(上图,华北平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欧亚大陆内陆降雨量少、干旱、风沙大、土层薄,适合天然牧草生长,产生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上图,内蒙古乌珠穆沁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不要被美丽的绿色大草原迷惑了,内陆欧亚更多的是这样黄色的干旱草原和沙漠。(上图,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北极冻土因为天气寒冷,不太适合人类居住,只有少量爱斯基摩人和雅库特人渔猎生活。</font></h3> 我们再来细分一下欧亚大陆<div> 上图是从地理和人文的角度,综合划分欧亚大陆图,共五大区域:</div><div> D区域:欧亚大陆冻土带:贝加尔湖北岸,向东西划一条平行的50度纬度线,线的北面大部分就是寒冷的人迹罕至区域。</div><div> B区域: 欧洲大陆主体: 三面环海,大部分地区气候湿润温和,是农耕和城市定居的主要地区。</div><div> C区域:西亚 西亚的大部分地区虽然靠海,但是气候也十分干旱,而且大部分是高原地带。</div><div> E区域:东亚和南亚:这里包括南亚次大陆、东南亚、东北亚,全部是沿海的湿润气候,是农耕文明的主要区域 </div><div> A区域,当然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亚</div> 看起来都是一样的黄色干旱地区,为什么C区域不算内陆欧亚的区域呢?<div> 这个区域就是西亚,包括:中东、阿拉伯半岛、伊朗、土耳其 从人种上来说,这里绝大部分是白种人,不同于内陆欧亚地区黄种人和白种人混血的情况。</div><div> (虽然突厥、蒙古曾经迁移、融合到这里,但人口特别少,并没有改变这里白种人的主体基因)</div><div> 西亚是游牧和农耕相结合的区域,以定居生活为主,文明的程度高,与内陆欧亚的游牧生活差别较大。</div> 内陆欧亚:(A区域)的地理范围:<div> 东南红线:中国的大兴安岭、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一线是和东南亚沿海平原的分界</div><div> 西南黄线:阿富汗、伊朗北部与西亚分界</div><div> 西北蓝线:里海、伏尔加河、乌拉尔山自南向北与欧洲分界</div><div> 北面绿线:贝加尔湖北岸是内陆草原荒漠和高纬度寒冷平原的分界线</div> 内亚的概述:<div> 欧亚大陆黄褐色的区域,气候干旱,地表是草原、沙漠、戈壁和高山、森林。这里的土壤贫瘠,除了少量河流形成的绿洲外,都是适合游牧的地区。</div><div> 游牧——是内陆欧亚最具代表性的特点 游牧——是内陆欧亚有别于亚洲其他农耕、城邦文明的标志</div><div> 正是因为有了游牧民、游牧文化、游牧帝国,因为他们不断的迁徙、征服、融合改变了无数人的宗教信仰、文字语言,才形成了当今欧亚大陆的格局。</div><div> 弄清楚他们的历史和现状,用客观公正智慧的思路去处理和改善我们之间的关系,尊重和学习游牧民的淳朴的思想,是我研究内亚的最重要的意义。</div> 内陆欧亚如果细分,可以分为:<div> 一个保护区B区域:贝加尔湖一带的林中百姓保护区</div><div> 一个核心区C区域:蒙古高原为主体的游牧核心区域</div><div> 一个融合区A区域:东西融合的西域与中亚</div><div> 一个特区D区域:上不来也下不去的青藏高原</div> B区域:保护区。<div> 这里就是以贝加尔湖为中心的西伯利亚地区,以高山大河密林为主体生态环境,以寒冷的气候为特征。</div><div> 这里是内陆欧亚游牧民的保护区,很多游牧民都是从这里孕育生长,然后再南下草原,争霸一方的。</div><div> 一旦他们被打败,就会向北逃回这个庇护所,由于高山阻隔和气候寒冷,很少有追兵能够到这里。</div><div> 若干年后,这些游牧民又能在这些森林里积攒力量,繁衍生息,南下发展。</div><div> 史书记载的很多发源于贝加尔湖、鄂毕河上游的比如丁零、高车、铁勒、吉嘎斯等等,就是后来组成突厥、回纥的主体部落。</div><div> 又比如上图,蒙古帝国时期贝加尔湖附近的八邻、土蛮、不里牙惕、八尔忽等等林中百姓部落,后来都南下称为组成现在内外蒙古和新疆蒙古的主体。</div> D区域:青藏高原特区<div> 虽然有一些农耕,但青藏高原主体的藏族和羌族是标准的游牧民,尤其是曾经辉煌的吐蕃帝国。</div><div> 这片特区一直保持着原始的风貌和人种,没有经过大的融合和迁徙,皆因高原气候所致,出去不习惯、进来不适应。</div><div> 吐蕃帝国在大唐时期形成,一度占据了大唐的西域地区(现在的新疆和甘肃、内外蒙古西部)</div> 五代十国时期,吐蕃帝国虽然丢失了西域,但其领土北扩到了贝加尔湖和外兴安岭、库页岛,居然向遥远的东北打通了出海口。<div> 后来的蒙古帝国、卫拉特蒙古的和硕特汗国、大清国虽然都曾经统治过青藏高原,但没有改变那里的人种和习俗、语言、文字,所以,青藏高原是个内陆欧亚的特区。</div> C区域:游牧民的核心区。<div> 东界大兴安岭、南界黄土高原、西界阿尔泰山和祁连山,北界贝加尔湖。</div><div> 这里就是我们熟悉的,孕育了匈奴、柔然、鲜卑、突厥、蒙古、契丹的蒙古高原。</div><div> 这里是战争和征服的策源地。</div><div> 他们是黄色蒙古人种,</div><div> 他们是操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和蒙古语族,</div><div> 这里历史上生活成长的各个部落,现在被欧美学者统称为突厥蒙古人,而准确的讲是突厥和蒙古两大民族;</div><div> 他们是现在的新疆和中亚五国居民的黄种人祖先,</div><div> 他们的血统远到东欧和土耳其, </div><div> 他们和中国的关系异常密切,甚至是大部分中国北方人的祖先之一,</div><div> 他们建立的单于国、汗国、帝国,应该按照平等的国际关系来正确看待。</div> A区域:融合区<div> 其范围是从甘肃西部开始,到新疆和中亚五国,包括阿富汗和伊朗的北部。 </div> 阿尔泰山、祁连山是印欧雅利安人种和亚洲蒙古人种的古老界限。 <div> 从公元前几千年,到公元后7、8世纪,这里居住的主体人种是白种人(包括天山南北的西域国家和祁连山下的乌孙和月氏)</div><div> 第一个从蒙古高原开始西迁的是匈奴人,他们的进攻,使得乌孙和月氏国西迁,开始改变整个西域和中亚的结构。</div> 从匈奴、突厥、回纥开始,到契丹、蒙古为止, 无数新生的国家依次建立,众多融合的民族开始形成。<div> 吐火罗、厌哒、哈喇汗、葛罗禄、叶尔羌到现在的乌兹别克、土库曼、哈萨克等等</div><div> 上图,蒙古准备开始西征前的形势,乃蛮、花剌子模、西辽、康里等等国家存在着,成吉思汗号称灭国无数,确实是事实。</div> 这片区域,几百年来,很多国家称之为突厥斯坦。<div> 突厥斯坦的形成当然是来源于突厥汗国,</div><div> 东西突厥斯坦的形成则是以蒙古帝国的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个汗国开始,伊克赛湖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中亚地区是西察合台汗国,以东是东察合台汗国。</div> <h3><font color="#010101"> 明朝初期,蒙古的东察合台汗国被叫做亦力把里,西方人叫做蒙兀斯坦、东突厥斯坦。范围是现在的新疆和我们在大清国末期失去的巴尔喀什湖一带地区。</font></h3> 我们再细分到中国的内亚部分:<div> 中国属于内亚的范围,就是沿着大兴安岭往西南方向,整个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这六个省区。</div><div> 从地理上来说,绿色和黄褐色区别非常明显,这也就是农耕和游牧的界限。</div> 我的蒙古行思录,首先就是走遍中国的内陆欧亚区域,以及有蒙古人分布的区域(黑吉辽三省各有一部分蒙古人自治区域)。<div> 中国很多地方也还有蒙古人聚落,比如河南、福建泉州、云南等,大部分是元朝时候的派遣部队后裔,这些后裔早已同化汉族中,其血缘情感等留待以后探究。</div><div> 我此行范围参照的主要依据,就是清朝时代的蒙古盟旗制度:以内外札萨克盟旗为主、结合将军府的管辖办法,依据当时的地理区域划分,重访内外蒙古和东西蒙古。</div><div> 上图,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在大清国时期是内扎萨克六个盟、套西两旗、察哈尔八旗四群、黑龙江和绥远两个将军府。</div> 上图,大清国,外喀尔喀蒙古分部共70多旗,以及科布多、唐努乌梁海两部。<div> 这些地方是现在的蒙古共和国、俄罗斯阿尔泰共和国、图瓦共和国。</div><div> 当然,蒙古人分布的还有很多,比如俄罗斯贝加尔湖周围的布里亚特共和国、伏尔加河的卡尔梅克共和国等等</div> 再回过头来看,本集开始的时候,我讲过,蒙古行思录主要想搞清楚蒙古和内陆欧亚的历史、自然和宗教三方面的内容。那么,这些大方向里面,我自己有哪些着眼点呢?<div> 第一:客观公正历史</div><div> 研究一个国家的历史、一个民族的历史、一个国际区域的历史,必须博览群书。</div><div> 比如研究蒙古和内陆欧亚,你不能只看中国史书和中国现在出版的相关书籍,美英法日俄,当然还有蒙古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史籍和现今出版物,都要看。(当然了,大部分中国人很难有机会看到一些不同声音的、不同观点的文章)</div><div> 内亚相关国家写的东西(最相关的就是中国、蒙古、各种斯坦、俄罗斯、韩国),各自的出发点不同,都想夸大自己,证明自身的历史悠久、伟大文明、热爱和平、追求正义等等,看的时候也要小心,争议处,留着多方面比对比对。</div><div> 欧美人写的东西,相比之下,比较具有科学合理性。虽然他们也有些从自身出发的比较、视角,但绝大部分,还是能做到客观公正的。这也就是现在国际上都以他们为准的原因,但是唯一的缺憾就是文化差异太大、距离太远,很多历史、习俗、语言等方面的问题,他们不是太懂,或者说掌握的证据不够,经常会推理出错误的结果。</div><div> 总之,不从任何国家地区的利益角度出发、不偏重任何一个人种民族,这样才能得出客观公正的历史。 </div> 第二:民族的迁移和融合<div> 历史的研究,有非常多的方向、科目、方法。不论是基础的史籍整理、文献研究,还是最新的考古发现、数据分析,都是我们形成结论的组成部分。</div><div> 历史研究的广阔天地里,国家史、民族史、地区史、行业史、人口史、经济史、艺术史等等类别纷繁复杂。</div><div> 而我个人认为:与其纠缠在宫廷斗争、帝王春秋、奸臣枭雄里面,不如研究民族的迁移、融合——国家及其宗教的形成历史。</div><div> 不论是非洲、美洲、澳洲,还是整个欧亚大陆,远到几千年前、近到几十年前,历史的主流不是哪个王朝、哪个大帝互相取代、建立丰功伟绩的问题,而是通过战争,各种人种和民族发生了迁徙与融合。</div><div> 随着融合而来的是文明文化、宗教意识的改变、成型,是政治制度、经济、科技的发展与进步。</div><div> 也就是说,现今世界上的国家(目前基本稳定的)是如何形成的?</div><div> 他们信仰的宗教或者学说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被接受的?</div><div> 他们的人种、民族经历了哪些融合?</div><div> 他们的发源地、现今国土经历了哪些变迁、扩大、缩小?</div><div> 他们的国际关系如何、尤其是如何看待周边国家的关系?</div><div> 这些对于我,远比宫斗有吸引力。</div><div> (如同上图所示:伊斯坦布尔和西安洛阳之间,两千年来经历了太多迁移和交融,这些都非常值得探究)</div> 第三:记述真实的蒙古<div> 蒙古人对于当今世界之形成所产生的影响,毋庸置疑。</div><div> 蒙古不是一个石头里面蹦出来的齐天大圣,他是有传承有延续的游牧民代表。</div><div> 上自匈奴、东胡,后到鲜卑、契丹,蒙古是这些游牧民的现世代表。他传承着游牧文化、语言、习俗,他影响着周边众多的国家地区。</div><div> 我希望能够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蒙古,我给出的一些观点,基本上依据蒙古国和欧美学术界的观点,不是我的原创,只是比较赞同。可能和中国的一些历史观点出入较大,希望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历史本来就有很多争议,我们尊重每一个人的言论。</div> 第四:反思中国文化 <div> 中国的文化是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文化,很多是优良的品德和传统,但是,中国文化里也有一些需要我们反思的地方,比如:以自我为中心,不崇敬自然。</div><div> 文化的问题,各有各的观点,我们不应该强迫别人接受自己认为对的地方,我只是想通过自己的文字,让大家了解游牧文化,反思中国文化。(游牧文化也不一定就是完全正确,或者必须接受的,文化应该是互相学习、自我反思的)</div> 中国民间信仰,被学术界归为世界第四大类宗教。<div> 中国人信仰的各路神仙很多,但其宗旨和目的大多是一样的:保佑平安健康、多子多福、升官发财。</div><div> </div> 在中国的神话故事里,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这些故事的内在含义就是“人定胜天”。<div> 比如上图,征服自然的口号,有人认为是一种进步,是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另外一种文化里,这是一种伤害。</div> 第五:学习游牧文化<div> 当今世界的几大文化思想大概如此:</div><div> 西方哲学和民主思想、中国儒家文化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学 这些文化和思想,我们不论是在学校、工作单位、社会、家庭等等领域,都会频繁接触,也会产生很多的碰撞和思考、借鉴、学习。</div><div> 关于西哲、马哲、宗教,到处都是典籍和文章,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和了解。</div><div> 而我们通常认为的野蛮、落后、简单的游牧文化,却有着我们一直忽视了几千年的东西。</div> 几乎所有在草原游牧的牧民,包括蒙古人、藏民、中亚突厥系的哈萨克等人,生来就有着一个非常坚定的传统理念——崇敬自然。<div> 牧民是这样想的:天空(腾格里)、太阳、星辰滋养万物,土地、草场是自然的恩赐,牛羊牲畜是自然给予人类的食物,保持自然的和谐共存,是我们生活的基本准则。</div> 由此基本准则衍生两个观点<div> 1、自然界的万物生灵都是平等的,所以,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动物和生物,尊重任何一种生活方式。</div><div> 雄鹰在天空翱翔、土拨鼠打地洞生活、狼吃羊、羊吃草、草吸收土壤和阳光雨露、世间万物都是在一个大家庭里共存的。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和看待其他事物、看待其他生活方式。</div><div> 2、一定不能过度索取,要保持自然和谐生长 </div> 青海塔尔寺的阿佳活佛幼年经历了中国50年代的宗教改革运动,后来他回忆说:当时看到那些禁止、毁灭、迫害的现象,心中非常难以理解。<div> 他说:我小时候跟着母亲放牧,她告诉我,一颗小草、一只绵羊、一个小虫、骏马野狼,都是和我们一样的生灵,不论他们是大是小、吃肉吃素,我们都要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div><div> 他不理解的就是:一个小虫我们都要尊重,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可以那样残忍对待呢?</div> 第六:努力获得正见<div>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两个宗教其实和犹太教都是同出一宗,都是在相信世界的创造者和全人类的共主是上帝或真主的情况下,依靠这个教义、教规,以幸福和平的愿景,教导信众向善、友爱、和平、互助。</div><div> 这些教义在被信众理解的过程、在争夺权力的过程中,被不同的团体给予了不同的理解,于是形成了东正教、天主教、景教、什叶派、逊尼派这些不同的教派,他们总体的相处关系就是敌视和战争。</div><div> 而佛教不是这样的。 严格来说,佛教不是一个宗教,而是一门学问。</div><div> 佛学没有造世主、没有唯一信仰的神、没有严格的教规、更没有圣战。</div><div> 佛学的起源是为了解决人类内心的各种痛苦的情绪为目的,最终形成了以智慧为方法、以利益所有有情众生为目的的一个类似宗教的组织。</div> 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根据传播区域的不同、与当地文化结合的不同,也分成了好几个大的派别<div> 中国的汉传佛教和儒家学说、道教结合了,佛学大师成为保佑大家发财享福的神灵,佛教成为帝王统治的工具。</div><div> 南传到东南亚的佛教比这个好一些,他们对良善的理解更多一些,但本质还是进化成了维护个人利益的工具。</div><div> 藏传佛教基本保持了佛学的真谛,尤其是在学习的领域,追求智慧、钻研佛经和科学知识是藏传佛教有别于其他佛教派别的主要标志。</div><div> 在藏传佛教里,不丹的各位上师们,在那个幸福的国度,得到了正确的见地。</div><div> 特别是我尊敬的宗萨仁波切(上图),他用通俗的语言和行为方式,打开了我们通往证悟之门。</div> 佛学的起因如前所述,是因为发现我们人类的内心深处有太多的痛苦:工作不顺利、爱情不如意、金钱损失等等。<div> 还有很多痛苦,表面上是正面的:对于家人的担忧、对于子女的思念、忧国忧民、看不惯年轻人的发型、对于陋习的痛心疾首等等。</div><div> 这些情绪和行为,某些时候是好的,但有时会给自己的情绪造成了波动起伏、甚至是焦躁烦恼。</div><div> 其他宗教和学说,对待这些痛苦情绪的处理方法是自律、戒除、禁止等,我认为,这些方法没有深入到问题的最根源,没有注意到认识事物的基本观点,没有剖析“自我”。</div><div> 造成这些痛苦的根源有几个:</div><div> 第一,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观点:二元论还是无常论。</div><div> 大部分宗教和哲学认为世界非黑即白,非好即坏,这是不可改变的,是固有形成的事实。</div><div> 佛学认为诸法无常,一个现象都是不同因素相互作用生成的,也随时可以改变,这既是无常。</div><div> 理解无常,是佛学的第一步。</div><div> 只有理解了无常,才可以理解一个人随地吐痰、抢劫偷盗、贪污受贿、恶语相加这些让我们痛恨的显现,都是因为没有受到教育、或者受到了不好的教育、获得了被赋予的权力、情绪受到了刺激而相互作用生成的,这些不是不可改变的,完全可以期待他们接受好的教育、正确看待权力、情绪不受刺激而转变。</div> 佛学的第二步,就是抛开自我、争取无我。<div> 就是和自己心里的自我做斗争,能不能从每一个小事做起:</div><div> 不要用自我的标准去看待事物、现象、颜色,</div><div> 不要用自我的角度去评判服装的美丑、饭菜的味道、歌曲是否好听、风景是否好看、行车路线是否正确等等。</div><div> 而达到最终无常无我,利益一切有情众生的途径,就是不断的学习和修习。 </div><div> 关于藏传佛教的知识,今后再深入探讨。</div> 第七:旅行考察 <div> 我将以自驾游的形式,完成对蒙古和内陆欧亚地区的考察和学些。这些地区,曾经也掀起过一些考察热潮:</div><div> 最早的就是以殖民、占领为目的的考察,这方面,英国人,尤其是俄国人在19世纪的时候虎视眈眈。他们对内陆欧亚的资源和土地垂涎欲滴。</div><div> 再次就是20世纪上半叶,斯坦因、科兹洛夫这些探险家们对内亚的考察。</div><div> 后来,就是民国、共和国组织的各种考察,大多也是以经济目的为主,重点是地下的矿产资源。</div> 我比较钦佩的是民国时期一些怀抱救国救民的文人志士,他们在蒙古和西北的考察行记,是我学习和效仿的榜样。<div> 他们的出发点,和我有很大的类似:</div><div> 出于对西北边陲的陌生、</div><div> 对当时的文化思想的怀疑、</div><div> 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探索、</div><div> 对自己内心的改变和锻炼。</div> 现在的蒙古和内陆欧亚,矿产资源已经被彻底探测了,矿产开发也已经供大于求了,失去了经济价值的内亚,变得不再引人注目。<div> 相对中东、西亚、阿富汗、巴基斯坦,中国、蒙古和中亚五国的战略地位和军事意义也不大,欧美的一些机构也停止了对内亚研究的支持。可这对于我来说,真不算什么。</div><div> 蒙古行思录,是我自己改变固有思想的一个进化过程。如果能给他人以借鉴和帮助,也会是一件颇具功德的事啊。</div><div> 本集大道理的东西很多,谢谢大家耐心阅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