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寻梦—记国庆节深度游鹤峰

芳芳

今年是第四次去恩施了! 4月份去恩施考察,5月份为了几百人的团队保驾护航,8月份带上爸爸妈妈一家人还有朋友去了一趟坪坝营,国庆节我们又是一家人,不过这一次,走的全是原生态,景区没有路,没有人收门票,没有导游,没有餐厅和酒店,基本上就是一家人承包一座山一片天一汪美景,记下这些片段,给我的朋友们看看我的家乡有多美! 10月1号早上10点出发,从蔡甸到仙桃走了四小时,国庆节的堵早有预料,所以心态放好很重要,原本8小时可以到,活生生走了12小时,早上10点武汉出发,晚上10点到达县城,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 10月2号一清早,就去我们国旅鹤峰门市部报到,布置背景板,张贴宣传画,装pos机,和好友同事忙了整整一天,还算满意! 10月3号一清早,为了赶在7点之前经过南渡江封路段,我们一行6个大人4个儿童早上6点准时出发,晨曦初上,我们就一路前往今天的目的地,鹤峰县五里乡的五龙山,(五龙山位于湖北省鹤峰县五里乡潼泉管理区嵋坪村境内,距县城约40公里。主峰海拔888.8米,只有一条独路可以登顶,四周皆为悬崖。远看群山起伏,溪流直下,原始森林茂密苍翠,构成天然独特景观。五龙山峡谷幽深,山势险峻秀美,鹤立鸡群的五座孤峰形态各异,拔地而起,直插云霄,似五条巨龙腾飞而起,将一座八百多米的孤峰紧紧盘绕并合围,因而得名五龙山。)从南渡江分路,右转进去,路差的离谱,有5公里左右的路面全是石头,又陡又险,沿河而上,走了20分钟左右才到乡村公路,路虽险,景却至美,早上7到8点,山区的太阳才刚刚升起,一时雾眼朦胧,一时金光乍现,在乡野山间转来转去,风景也是美轮美奂,三个小时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五龙山附近的一个小山村。 同行的同事托朋友,找来70多岁的老父亲,又叫上一个60出头的叔叔,在他们家煮了一顿早中饭,就浩浩荡荡前往五龙山了!山野小路跟我们小时候上学的路很像,从上午10点半,下谷上坡,我们开始一窥五龙山真貌,途中还遇到3拨游客,也是有老人有孩子有壮年,经过3小时的跋涉,登顶时有爬梯有绳索,最终我们成功登上五龙山顶!山顶有赵道长留下的屋舍和神台,还有习武之人用的木桩,有专门的打坐台,下面是巍巍群山和寸草不生的绝壁,路虽险,风景独好,孩子们创下了奇迹,6岁的小朋友们登上了五龙山!返程路上,我们喝到了神仙水,也吃到了山里的野果,看到了不知名的奇花,到达始发地已经是下午5点,同行的朋友前往观音洞,我们就直接下山前往今天的目的地,湖北省鹤峰县明星乡镇走马镇了!晚上20点,我们到达走马镇,吃了邵姐家的晚餐,就去往四星农家乐——鑫农苑酒店住宿! 10月4号早上5点,为了追赶木耳山的日出,又开始马不停蹄的出发了!因为不熟悉路,一路问一路走,坎坎坷坷如同人生般,还好我们到达木耳山时,晨曦初露,放眼望去眼前全是茶山,空气里全是清新茶香,我家女儿说我们这里的远山如同裙边,一衫薄雾清挂腰间,朋友说木耳山的太阳就是比别处的大一些,今日一见果不其然,我们在这茶山上拍晨曦,拍日出,拍路,拍孩子,拍自己,奔跑,跳跃……又是一处天然去雕饰的风景啊,大自然给予了木耳山最美的茶山风景,称她为中国硒都茶谷一点不为过! 为了绕开烂路,我们绕道走马锁坪村,前往白果村,这里有多年的挚友,老公的男闺蜜,上午10点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着实吓了他一跳,半天时间叙旧远远不够,看到他亲切招呼我们忙前忙后,心里很温暖,十几岁就认识,那样的岁月建立的友谊认识的人是一辈子无法忘却的,吃了好友做的中餐,我们返回走马镇,去了500年的银杏树下小憩,然后走了一条已经荒废的山路回城!走马镇在鹤峰县境内海拔最高,所以冬天巨冷,夏天也从不用风扇空调,我和老公也在这个小镇认识,离开时候,拍下它的全貌,心头涌上很多回忆,到处都是我们十几岁时候的影子,大雪时候我们外地同学一起越过的大垭,夏天时候我们一起攀爬的古城寨,街道上仿佛看到和好友一起上街买炭的背影,小学门口那个炒饭铺已经改成了理发店,我们1块钱就可以吃饱的炒饭香味还弥漫在这小巷,经过但老师的种子铺,看到他几十年不改的发型,还抽着烟,上学那会儿,他还让我监督他戒烟呢,每天想抽的时候就吃玉米糖,还老给我吃,看来十几年过去了,他的戒烟计划是失败了,我没有勇气下车跟他打声招呼,不知道为什么,上学那会儿,老师待我多好啊,说不出原因,可能是自己不满意现在的自己吧 ,希望下次能走上前去,问他好! 10月5号,今天的目的地是鹤峰县境内的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木林子林区!(木林子位于北纬30°27′,东经110°23′,属万山重叠连绵起伏的武陵山脉部分。地处湖北省鹤峰县的东北部,东起燕子乡大岩堡村,西至下坪乡东洲河村的喻家河坪,南和燕子乡朝阳村相连,北与邬阳乡百鸟村接壤。面积1750 ha。公园海拔1129m到2098m,相对高差969m。公园地势大致为南北高中间低,形成由东向西延伸的狭长地带。境内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牛池主峰(2096.5m)屏障及原始森林的作用,微域气候明显,适宜多种动植物的栖息和生长。境内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属大陆季风性气候。因秦岭大巴山屏障作用,成为我国第四纪冰川运动孑遗植物的“避难所”以及古北界、东洋界动物的“摇篮”。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境内物种丰富,原始生态群落结构明显,保护区内维管束植物203科918属2689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30种,其中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植物11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23种,其中一类重点保护植物有珙桐和水杉2种;二类重点保护植物有连香、银杏、水青、杜仲、胡桃、钟萼木、鹅掌楸、红豆杉等种。三类重点保护植物有银鹊、华榛、黄蘖、厚朴、迎春、白辛、紫茎、粗榧、红花木兰、金钱槭、黄连、开麻等12种。区内动物有18目43科7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豹、黑麂,二类保护动物有黑熊、大灵猫、小灵猫、麝、鬣羚,红腹角雉、红腹锦鸡、杜鹃、斑头鸺鹂等9种。根据专家考察论证,项目区是第四纪冰川运动遗留孑遗植物的“避难所”,是古北界、东洋界动物的“摇篮”,是湖北境内乃至整个华中地区除神农架之外的重要物种基因库,是古生态研究物种考察、教学、实习、旅游、观光的理想基地。1981年,有关专家对木林子进行了实地考察后,认为:木林子这片土地上的植被,在湖北省是屈指可数的,里面蕴藏着众多的稀有珍贵植物和一些世上不多的飞禽走兽,对科学研究、教学实习,恢复自然植被,选择造林树种,保护濒临灭绝的野生物、植物和发展旅游事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988年省人民批准成立了木林子省级自然保护区。) 上午10点出发,半小时就抵达木林子附近的下坪乡,原计划找一个熟悉路况的向导带我们进山,结果联系闺蜜的老爸,也是认识多年的伯伯,他主动提出陪我们一起去,20分钟左右车程就抵达木林子林场大门,大门口人不少,有十几台车,有人介绍说左边上山容易点,风景普通些,右边上山难一些,但是可以看到明显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分界线,伯伯年纪大了很显然不能陪我们爬山,于是我们一行三台车12人浩浩荡荡出发了,走完被大雨冲刷的烂七八糟的公路,其中四人因为孩子年龄太小放弃了,我们余下5大人3儿童开始从黑湾河道往上攀爬,一路上好多猕猴桃树,好多野莓,几百年的树木随处可见,虽然我们很多树木不认识,但是在这古木参天的森林里,呼吸着世界上最干净的空气,看着这郁郁葱葱的山涧和深深浅浅的灌木,孩子们兴致高昂,一路向前,胆小的我也变得勇敢无比,每走个把小时我们就补给一些食物,背包上绑了垃圾袋,这么美丽的地方可不能丢下任何垃圾啊,就这样走走停停玩玩,不知不觉三四个小时过去,我们来到了次生林和原始森林分界线,我们太贪念这巍巍群山,也没有太在意时间,就一头扎进高大浓密的原始森林里,金秋时节,地上的落叶普遍有8-10厘米厚,有的金黄,有的褐红,干净,完整,就想走在秋天的童话里,攀爬一个有一个山峰,上山又下山,我们不知不觉竟然来到了木林子林区制高点,整个鹤峰县境内海拔最高的地方——牛池(海拔2098米),登上瞭望塔,周围群山尽在眼底,已是下午6点左右,夜色渐凉,我们来不及欣赏风景,开始有点着急了,快速寻找下山的路!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还在茫茫大山里穿行,天色已经全黑,我们迷路了! 晚上7点,林区山顶温度不到15度,我们都是短袖上山,也没有食物和水了,必须报警了!我马上拨通了110报警电话,很快,下坪乡派出所的工作人员联系了我,简单了解信息以后,他告诉我,会马上安排林区森林公安刘警官上山救援,在这漫长的等待里,越来越冷,月光如冰这一刻我是感受到了,我们和孩子们相拥取暖,但是衣衫太单薄根本无法御寒,连接电话的手都冻得哆嗦拿不稳手机,老公建议生火,我和昕然都极力反对,毕竟是原始森林保护区啊,万一万一,生火不小心,把森林烧了怎么办?昕然也是一个很谨慎的人,但是时间一分一分过去,如果在不生火,孩子们会冻坏的,我跟森林公安刘警官打电话申请我们要生火,但是会非常注意安全,他同意了,问题又来了,我们没有人抽烟,所以连火种都没有,理工男的智商总在危难时刻表现的淋漓尽致,他把相机电池拆开用食品包装纸居然也生出火来,我不知道原理,除了庆幸就是得意了,感觉在什么年代什么境况跟着他我都是安全的,有了火,就有了希望,我们围成一个圈,开始聊天打趣,在这了无人烟的大山里,夜凉如水,我们不敢随便用手机,因为要保持畅通才能跟外界联系,中途刘警官跟我们用烟雾弹猎枪和信号灯试着联系都失败了,我们有些灰心了,都做好了在山上住一夜的准备,但是希望还是有的,2个小时过去,我们听到了刘警官的喊声,虽然比较遥远但是已经很欣喜了,很快,半小时过后他就找到了我们,此时已经是晚上10点左右,远远的他走过来时,只有一个很小的探照灯,带着一只狗,背了一个背包,我有些失望,这么多人,就这么一个小灯哪够,没有灯根本不能行走啊,很快,他来到我们跟前,安慰我们不着急,他知道下山的路,让我们放心,边说边从背包里面拿出好几个充电宝,有苹果的,有安卓的,好全,让我们用手机充电照明,还带了警用手电筒,探照灯,基本上保证每人都能有照明工具,然后从背包里面拿出来7件外套,我当时看到这些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山上最痛苦的就是寒冷,他给我们带这么多的衣服,一个人从山下走最快最陡的路,就为了营救我们这些素昧平生的人,来不及寒暄,他现场教我们熄灭了火,然后开始下山,没有路的森林里,活生生走出一条路,三个孩子非常勇敢,已经步行了8个小时,还得继续向前,团队里面最困难的是我姨父,他本就身体不太好,也是为了陪同我们不知不觉爬上了山顶,还好我们团结互助,没有埋怨,没有责备,相互照顾蹒跚前行!走到半山,刘警官告诉我们,还有一行7人的救援队带着食物和水从另一个方向上山也来营救我们,半夜12点,这个营救分队跟我们汇合,他们全是身着迷彩装,见到我们连忙上前,分发手电筒,饼干,水,面包,馒头包子,后来下山时候才知道,他们是手脚并用一路攀爬2个多小时还带着这些食物上来营救我们的,没有一个人埋怨我们,心里更是内疚,半夜三更正是休息好时候,他们为了我们彻夜未眠,很快,我们商量出新的方案,考虑到我姨父身体不好,还有三个孩子的体力情况,决定安排四个工作人员带他们一行五人从另一条路下山,只需40分钟就可以到达有公路的地方乘车下山,但是这个下山地点已经是另一个乡镇,我们因为车还停在林场门口,需要跟着刘警官走直接回去林场的路,凌晨30分,我们分路了,孩子们跟着工作人员下山,我们跟着刘警官一路小跑90分钟左右就抵达了林区大门,一到林场办公室,里面坐满了工作人员,我不认识他们,但我知道他们为了我们彻夜在这里焦急等待,心里满是感谢愧疚和不安! 新的问题又来了,带着孩子们的工作人员也迷路了!从凌晨12:30一直到早上7:30,孩子们就在这山里漫无目的的走了一整夜!最后,终于平安归来,看到他们工作人员发来的照片,一个一个的背下山,给孩子们生火取暖,给他们食物,接他们的时候还有一个工作人员正抱着熟睡的娃娃! 木林子穿越让我终生难忘! 10月6号,很快,我们就要返程,来不及去跟每一个帮助我们的人道谢,基本上不知道任何一个人的姓名,因为救援在黑夜,连他们的脸都记得不够清晰,但是在我心里种下一颗跟他们一样纯洁的心灵的种子,还有我的孩子,相信这样的经历会让他们更加深刻的明白爱的含义,除了父母亲人,除了爱人朋友,还有一种爱,就是像今天的救援队一样,爱这些遇到困难的,给你带来麻烦的,让你辛苦不讨好的,不会带来任何经济利益的人,种下善意的种子,开出最美的花,在木林子的春天,我还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