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br> <br></font></h3><h1><font color="#010101"> 故乡的情,战友的爱 </font></h1><font color="#010101"><br></font><h1><br></h1><h1><font color="#010101"> 收获的季节,我们再次踏进阔别多年的故土,回到了令人陶醉的第二故乡烟台。短暂的相聚,分分秒秒都感受到了战友间的这份珍贵情谊。光阴荏苒。对我一别烟台,还是上个世纪的1999年那次战友聚会,至今已是十八个年头了。</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烟台的祥山、福山是战友们当兵的地方。当年,我们从祖国的不同地方,先后融入22野战医院这个战斗集体,孕育了我们生命里的这段军人情结。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我们越加怀念那段当兵的历史——</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1969年4月,一列闷罐车拉来的我们16位郑州兵,从莱阳新兵团被分配到22野战医院。当时,医院在福山县城,建院不久,条件很是艰苦。听前辈们说,1964年在牟平祥山建院初,房子和围墙是他们手推肩扛用砖头石头砌起来的;营区常年不通电,照明靠马灯,护士上夜班,第一件事是擦煤油灯罩,一晚上要加几次煤油、拨几次灯捻;没有自来水,吃得用得全是摇辘轳打上来的井水。到福山环境好了,但条件仍较差,用水要到县城的东大沙河拉。冬天的清晨,太阳还没睡醒,战友们就早早拉着水车来到河边。由南向北的大沙河水面上热气飘渺,静静的河水,清澈见底,时而有小小的扁口鱼顺流而下。那时我在病员食堂当炊事员,在河边常会碰到同来拉水的洗衣房的女兵,她们和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男兵一样,给自己车上汽油桶里灌满水,然后吃力地拉上坡往回赶,只是她们的年龄比我们小。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下,打湿的衣服袖口很快会结冰,沾水的手再去把持铁制的地板车把就会被粘上,但那时又有谁会曾想要退缩呢!那个年代,在病区当卫生员,负责给住院病号送餐,一曰三餐、五餐,她们餐餐用扁担大桶,一趟趟从几十米外的伙房挑饭到病区,然后再分发给大家,雪雨天特叫人提心吊胆。最难过的关是练胆子,女兵们大黑天独个去摸太平间的门划杠杠。如今每每记起,都会感慨不已。 </font></h1><font color="#010101"> </fon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1970年3月,医院从福山县城搬到了现在的所在地。医院在完成救死扶伤的同时,积极响应军队号召,努力开展生产经营,在营区可耕的土地上种植小麦等农作物。每年夏收季节,大家早晨4点前就来到了地头抢割小麦,在轰鸣的脱粒机旁彻夜收打。下夜班的战友们赶上这样的劳动,也会放弃休息来参与之中。那年代,病房里、田间地头都留下了我们骄健的身影。1976年救治唐山大地震的伤员所倾注的洪荒之力,更彰显了人民军队爱人民崇高的职业所在,至今历历在目。灯光球场的露天电影、篮球比赛、大礼堂里听时事政冶报告、每周曰晚雷打不动的班委会,都对我们的成长和部队良好习惯的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span><font color="#010101"><br></font><font color="#010101"><br></font><h1><font color="#010101"> 70年代,在神州大地上,上演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亿万军民大拉练、大练兵的场景。也就是在这一年大雪飘落的季节,我院开始了野营拉练。我们医院拉练所到的胶东大地,是战争年代的革命老区,走到哪里,老乡都会热情迎接子弟兵,让出最好的房屋。我们练吃、住、行、救,提高了战时卫勤保障能力。我们每到一地,都为驻地乡亲打水扫地、送医送药、放演电影,留下了和平年代军民鱼水情深的佳话。</font></h1><font color="#010101"> <br></font><h1><font color="#010101"> 亲爱的战友们,22野战医院是我们工作和成长的地方,这是我们的家。战友是至纯至真的兄弟姐妹,精神的依赖、一生的牵挂。随着时光的推移,这种情怀会更香更醇并越加珍贵,这段黄金岁月和艰苦历程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脑海中、一次次飘落在我们的梦境里……</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故乡今时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尊敬的领导前辈们、亲爱的战友们,衷心地祝愿大家生活美滿,健康快乐,地久天长!</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河南兵欢迎和期待战友们来俺的家乡做客!</font></h1><h3></h3><h3><br></h3><font color="#010101"> <br> <br> <br> <br> <br></font><h1><font color="#010101"> </font></h1> <h3>(本集图片选自会务资料)</h3> <p class="ql-block">作者:常天义,笔名:Mar69,郑州市人,中共党员,郑州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1969年2月参军、1988年10月转业。先后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散文、随笔、杂文,新闻和艺术摄影作品百余篇幅,20多幅在全国和省市影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荣立三等军功一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