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第四课中的学习到的知识还没有将其在实践中应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接收到的一些不良教育的感受吧。
抱抱。
可能是因为我从小跟母亲相处的时间不够多的原因吧,在我的印象中我几乎跟我妈妈没有什么身体上的接触,这种身体触碰的情感需求从幼年时期的期待、渴望到少年时期的疏离、陌生到现在的抵触和惧怕经历了一个不断恶化的过程。甚至导致我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抵触人与人之间的肢体接触。在我生下宝宝后,母亲为了帮忙照顾宝宝,我们三人同睡一张床,我感觉非常的不自在、甚至有些煎熬、睡的也不踏实。这个过程持续了两个月之后也没有再继续。我的姐姐与她的女儿(十四岁)之间似乎也受到了这种家庭关系的影响,他们之间的肢体接触也非常少。姐姐的女儿平常自己睡一个房间,如果有客人来,她也宁愿去睡客厅的沙发也不愿和姐姐睡。其实这都是长期缺少肢体接触,再加上母亲在孩子的心中是一种比较严厉和严肃的形象造成的后果。肢体接触少必然影响彼此之间的连接。
我的观察是:如果我们自身的父母是五零六零年代的人,他们对情感的表达含蓄,肢体上的亲昵比较少,我们拥有的经验也会相应的少。人们对于幼小的孩子比较容易做到亲昵,但当孩子逐渐长大,跟父母分开睡,或者有较长时间的分离,比如住校等情况,家长和孩子的肢体接触会越来越少,最后接近于无。如所以我觉得如何坚持长期的肢体接触,比如拥抱,牵手,摸头等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私人逻辑
当课堂提到私人逻辑这个概念,我恍然大悟。我们经常提到的“语言暴力”其实就是私人逻辑的变形或者说孪生兄弟。当我回想生活中的场景,我和母亲争吵,和先生争吵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因为大家在用自己的私人逻辑说话。比如我妈妈常说的就是:你这件事做不好,你肯定什么事都做不好!甚至渐渐的我们也被影响用私人逻辑看待和评判我们周遭的事物。而这一切其实正在一步步抹杀我们的开放性思维。记得有一本书的名字叫《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当我们使用私人逻辑习惯之后,我们其实有点难接受超越私人逻辑范围之外的东西。比如我母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懂事的话就会怎样怎样。而我们所做的事结果是差不多的,只是没有按照她私人逻辑中的方式进行。但私人逻辑像一个野兽,已经让主人忽略了结果甚至其它的感受,只是陷在他的私人逻辑中不能自拔。
童年决定
记得我还四五岁的时候,我的家人骂了我,我就离家出走了。虽然当时还没有离家出走的概念。也只是走到了家的外墙那里徘徊。长大之后遇到与家人的矛盾就会逃避、离家出走之类的。不知道是不是童年的影响。
植物
我拿回去的小植物没有过多的关照,只是跟我家的其它植物放在一起,正常浇水、接收阳光、偶尔挪挪位置,拔拔草而已~这跟我的基本教育理念也是相似的。就是:不过多干预。我觉得每个生命都有他自己的成长路途,父母也只是孩子一生中会遇见的人之一。我们的格局和知识其实都是非常有限的。放手放他去体验就好了。
谢谢宝宝让我们再次体会做一个孩子的感觉:纯洁无暇,没有是非烦恼,只是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