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font color="#ed2308"> </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偶遇此文,</font></b><b><font color="#ed2308">连读三遍。</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心为此跌宕,情不能自控。</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句句诛心,遍遍泪下。</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文章</font></b><b><font color="#ed2308">原文如下,</font></b></h3><h3><font color="#ed2308"><b> 在此特地呈现于此,</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 只想斩获更多心的碰撞,</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 只愿荡起更多善的涟漪。</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 纵使社会再嘈杂,现实再残酷,</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 让我们一起守候着我们最后的善念和善心,</b></font></h3><h3></h3><h3><b><font color="#ed2308"> 文章最后是我所写读后之感想一并奉上</font></b><b><font color="#ed2308">。</font></b></h3><b><font color="#ed2308"> </font></b><h3></h3><h3><b><font color="#ed2308"> 近日,某领导在微信中推荐:“昨晚在另一群里看到《山果》一文,我看了两遍还是难以忘怀释手,真是感动人。太值得一读,中国还有太贫穷真善良的人!贫穷得让人心惊心颤,善良得叫人落泪无言。”</font></b></h3><b><font color="#ed2308"><br> 《山果》到底是一篇什么文章?又是怎样的贫穷?怎样的善良?让一个市委书记为之动容。下面,与您一起重温一下这篇好文。<br></font></b><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h3><font color="#010101"> <br> 我 叫 山 果<br> 作者:黄兴蓉<br><br> 我常抱怨日子过得不称心。我知道这么想没有什么可指责之处,人朝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嘛。但是怎么算过得好?应该和谁比?我不能说不模糊。前些日子我出了一趟远门,对这个问题好像有了一点震撼与感悟。<br><br> 我从北京出发到云南元谋县,进入川滇边界,车窗外目之所及 都是荒山野岭。火车在沙窝站只停两分钟,窗外一群约十二三岁破衣烂衫的男孩和女孩,都背着背篓拚命朝车上挤,身上那巨大的背篓妨碍着他们。<br><br> 我所在的车厢里挤上来一个女孩,很瘦,背篓里是满满一 篓核桃。她好不容易地把背篓放下来,然后满巴掌擦着脸上的汗水,把散乱的头发抹到后面,露出俊俏的脸蛋儿,却带着菜色。半袖的土布小褂前后都是补丁,破裤子裤脚一长一短,也满是补丁,显然是山里的一个穷苦女娃。<br><br> 车上人很多,女孩不好意思挤着我,一只手扶住椅背,努力支开自己的身子。我想让她坐下,但三个人的座位再挤上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我便使劲让让身子,想让她站得舒服些,帮她拉了拉背篓,以免影响人们过路。她向我表露着感激的笑容, 打开背篓的盖,一把一把抓起核桃朝我的口袋里装,我使劲拒绝,可是没用,她很执拗。<br><br> 慢慢地小姑娘对我已不太拘束了。从她那很难懂的话里我终于听明白,小姑娘十四了,家离刚才的沙窝站还有几十里,家里的核桃树收了很多核桃,但汽车进不了山,要卖就得背到很远的地方,现在妈妈病着,要钱治病,爸爸才叫她出来卖核桃。她是半夜起身,一直走到天黑才赶到这里的,在一个山洞里住了一夜,天不亮就背起篓子走,才赶上了这趟。卖完核桃赶回来还要走一天一夜才能回到家。<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br> “出这么远门你不害怕吗?”我问。<br><br> “我有伴儿,一上车都挤散了,下车就见到了。”她很有信心地说。<br><br> “走出这么远卖一筐核桃能赚多少钱?”<br><br> “刨除来回车票钱,能剩下十五六块吧。”小姑娘微微一 笑, 显然这个数字给她以鼓舞。<br><br> “还不够路上吃顿饭的呢!”我身边一位乘客插话说。<br><br> 小姑娘马上说:“我们带的有干粮。”<br><br> 那位乘客真有点多话,“你带的什么干粮?”<br><br> “我已经吃过一次了,还有一包在核桃底下,爸爸要我卖完核桃再吃那些。”<br><br> “你带的什么干粮?”那位乘客追问。<br><br> “红薯面饼子。”<br><br> 周围的旅客闻之一时凄然。<br><br> 就在这时,车厢广播要晚点半小时,火车停在了半道中间。我赶忙利用这个机会,对车厢里的旅客说:“这个女孩带来的山核桃挺好吃的,希望大家都能买一点。”<br><br> 有人问:“多少钱一斤?”<br><br> 女孩说:“阿妈告诉我,十个核桃卖两角五分钱,不能再少了。”<br><br> 我跟着说:“真够便宜的,我们那里卖八块钱一斤呢。”<br><br> 旅客纷纷来买了,我帮着小姑娘数着核桃,她收钱。那种核桃是薄皮核桃,把两个攥在手里一挤就破了,生着吃也很香。一会儿,那一篓核桃就卖去了多半篓。那女孩儿仔细地把收到的零碎钱打理好,一脸的欣喜。<br><br> 很快到了站,姑娘要下车了,我帮她把背篓背在肩上。然后取出一套红豆色的衣裤,放进她的背篓。对她说:“这是我买来要送我侄女的衣服,送你一套,回家穿。”<br><br> 她高兴地侧身看那身衣服,笑容中对我表示着谢意。此时一直在旁边玩扑克的4个农民工也急忙站起来,一人捏着五十元钱,远远伸着手把钱塞给小姑娘:“小妹妹,我们因为实在带不了,没法买你的核桃,这点钱拿回去给你妈妈买点药。”姑娘哭了,她很着急自己不会表达心里的感谢,脸憋得通红。<br><br> 小姑娘在拥挤中下车了,却没有走,转回来站到高高的车窗跟前对那几位给她钱的农民工大声喊着:“大爷!大爷们!”感激的泪水纷挂在小脸上,不知道说什么好。 那几位农民工都很年轻,大爷这称呼显然是不合适的。她又走到我的车窗前喊:“阿婆啊,你送我的衣服我先不穿,我要留着嫁人时穿,阿婆……”声音是哽咽的。“阿婆,我叫山果,山——果——”……!<br><br> 灿烂阳光下的这个车站很快移出了我们的视线。我心里久久回荡着这名字:山果!眼里也有泪水流出来。车上一阵混乱之后又平静了,车窗外那一簇簇漫山遍野的野百合,静静地从灌木丛中探出素白的倩影倏尔而过,连同那个小小的沙窝站,那个瘦弱的面容姣好的山果姑娘,那些衣衫不整的农民工,那份心灵深处的慈爱消隐在莽莽群山中……<br><br></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br>【编后语】:<br><br> 没有想到的是,时光流逝了半个多世纪,至今我们国家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的偏僻农村,还有许多像“山果”那样花一样的孩子,仍在经历着半个多世纪前我们那一代人所经历的艰难生活。<br> 这故事因为平凡让人心颤:“我叫山果” <br> 一篇三千来字朴实无华的记叙文章,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值得深思……<br> 希望能够唤醒你心底对感动两个字的重新定义和感知!<br> 让无数“山果”那样的孩子真正露出可爱的笑脸!<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br> 诚子的读后随笔<br><br> 今天,当我无意之中看到这篇文章的时间,前后读了三遍,内心深深的为之触动,瞬间就被戳中泪点,而那种莫名的酸楚此起彼伏,过了很久才得以平复。我既不否认当下人们内心的浮躁,我也不否认现在人们内心的麻木正在日益昌盛,肆意蔓延。当然,我更不否认不管当下的我们如何,我们内心深处的善良和与生俱来的怜悯之心一直都在,并且从未走远。毕竟人之初性本善,再者江山易改本性难移。</font></h3><h3><h3><font color="#010101"> 我不知道您读完又会又如何的感受?是情不自禁的潸然泪下,还是毫无感觉可言?我也不知道如果您当时就和作者一样呆在山果旁边,您又会做出怎样的举措?是买点核桃又或者是熟视无睹?我更不知道山果的未来又会是什么样子?有一天她会彻底的走出大山还是她的一生都将延续母亲的足迹?</font></h3><font color="#010101"> <br> 小小的山果,小小的身子,然而小小年纪的山果却承担了太多。原本应该是无忧无虑的童年,原本应该是嘻嘻玩耍的年纪,然而这原本理所应当的一切却对于一个生长在大山深处的孩子来说就仿佛是梦境里的童话世界。当然我坚信即使是这样的山果也拥有自己的快乐甚至是梦想。当然我更坚信身处繁华都市中的我们根本不可能真切的体会到偏远深山里的美丽和凄凉。如今日子越来越好,可是可怜的山果还有很多。有的在大山深处,有的甚至就在我们的身边。也许一件新衣服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奢侈,或许他们就像我们的小时候一样的盼望着过年,他们就仿佛是我们小时候的影子,甚至连我们的小时候都不如。<br>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br> 想到这些,不禁想到了那句极具讽刺意味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又是怎样的讽刺呢?这样的讽刺仿佛就像真理一样的永生蔓延,无穷无尽。从远古到如今,再到未来。当我们朋友聚餐胡吃海喝之时,当我们宴请客户满桌佳肴之刻,还有那么多的山果靠吃红薯面的饼子用来抵挡饥饿的侵袭,甚至是此刻正在饥寒交迫着。<br><br> 也许当您看到我的这些言辞之时,会觉得太过的酸楚,甚至会觉得这一切都纯属编造,根本就是子虚乌有,只是为了博得眼球。我多想这些的这些都如同童话世界般的不复存在,可是呢?可能吗?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我们可能永远见不到文中的山果,但是普天之下像山果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或许下一刻就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也许我们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改变他们的命运,但是我们却可以像作者和文中那几位农民工大哥一样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为给其一些温暖。我始终无法想象是什么力量促使着农民工都奉献自己的五十元,要知道那可能就是他辛苦一天的工钱,他们并不富裕。然而在面对这样的孩子,辛苦勤俭的农民工大哥竟然会如此的慷慨。如果是我们,当时又会做出怎样的举措呢?诚子在此倡导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如果灵魂可以选择高尚,请一定不要选择麻木!!!<br><br> 2016年10月5日23:30<br> </font></h3><h3><h3><font color="#010101"> 诚子</font></h3><font color="#010101"> <br></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