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文字:黄 冀<br>摄影:史振宇 李 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雁门关广武古军事文化旅游区分四大部分,分别是内长城、新广武、旧广武和汉墓群。其中内长城和新、旧广武是雁门关古军事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距广武古城十公里的雁门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朝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重地。《吕氏春秋》记载: “天下九塞,勾注其一”,春秋到唐,此处以勾注塞闻名。唐开始设关,勾注塞由雁门关所代替。历史上雁门之险是汉击匈奴,唐防突厥,宋御契丹,明阻瓦刺的国防要塞。<br> 古雁门关在勾注山巅,岭前为太和岭口,后为白草口。古今雁门关截然两道:古雁门关道,由太和岭到白草口;今雁门关道,由南口到新广武。雁门关东西山崖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自宋以来,十八个隘口,傍山就险,屹为巨防,雄壮大同之藩卫,内困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雁门 宁武 偏关),咽喉全晋,势控中原,对山西、京冀及中原之安危关系极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军事价值。和平年代,雁门关又是中原地区与塞北漠原经济、文化及政治的交流融合的纽带,千年战事纷扰,千年融合贯通,两种文化在此长期碰撞 交融沉淀,演化成一种特定的边塞文化、古道文化、关隧文化、古关文化,雁门文化也随之应运而生。<br> 雁门关与新、旧广武唇齿相依,历史上,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不时南犯,必首攻广武,后图雁门。千百年来这座雄关以其伟岸的身躯,铸就了一道钢铁屏障,见证了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历次大大小小的战争。古老、雄伟和风云激荡的雁门关承载千年历史沧桑巨变,雁门关关城内的西关四口,六大古代军防设施正在被开发为历史文化旅游胜地。<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来到雁门关,来到广武,感悟华夏五千年沧桑文化。一部雁门关边塞军事史,也是华夏五千年的国防军事篇。<br> 大家一定很喜欢雁门关这个名字,但诸位知道它的由来吗?据传说,因这里山太高,大雁南来北往,只能从此关隘飞过,故得名雁门。初春或深秋,行行雁阵从头顶飞过,会引起多少人的思乡之情啊。<br> 雁门山长城脚下,就是长城线上的重要军事防卫据点——广武,广武依塞傍关,地处要冲,与长城紧密相连在一起,素有北门锁钥之称,历史上兵家为争夺雁门关,广武一带常常是短兵相接的战场。 <br> 广武始建于战国时期,据史记载,赵武灵王在破林胡和楼烦之后,沿勾注山建内长城的同时,即建有“勾注塞”,也就是现存之广武。<br> 广武因何而得名,当今有几种说法:一说因地居军事要冲,是兵家大战的中心,为广聚武将之地:一说是因地理位置,处于塞外高原,在冷兵器时代,是一广阔的武战场。<br>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叫广武的地名,经考证,在汉初的年代里,就出现有三个不同广武的地名记载,除山阴县的广武之外,还有另外两个,一个是在今甘肃的永登县,另一个在今河南省荥阳县的东北。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的原因,另两个广武的地位不甚显著,而山阴县的广武,因地处雁门关外,依山傍险,虎踞要冲,几千年里一直有北门锁钥之称。<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山阴的广武有两座古城,座落在勾注西陉要冲的为旧广武,座落在勾注东陉要冲的为新广武。<br> 旧广武即史书上所称的西陉出口,座落于恒山山脉的雁门关下白草口处。史载,旧广武始建于旧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在破林胡和楼烦之后,沿勾注山建内长城,同时建勾注塞即今广武城,当时属雁门郡。西汉置广武县。北魏广武属京畿之地,为迎送皇帝和大臣出征、凯旋以及外使入朝的南大门。隋改为雁门县。宋、辽以此地为界,广武属辽地,归西京道。金改道为路,属西京路大同府。明归山西省中书省,爱国将领于谦曾驻守此地,抗击瓦刺。清代至民国初属代县。抗日战争时期划归山阴县至今。今存较完整的古城墙系明、清修建。城墙东西长300米,南北长500米,城高8.2米,女儿墙高1.7米,墙基宽6米,有东、西、南三门,东门最大,西门次之,南门最小,现为国家级文物。<br> 新广武原名广武营,重建于明洪武七年,为雁门关守卫所。由山瓮城、广武城、南关瓮城三道防线组成,远远望去,新广武城像簸箕,南关瓮城象斗一样,俗有“金斗银簸箕”之称,意即城防之坚固。明代这里一直设重兵把守,并兼挟平型关、北楼口、大石崞等18个关隘,雁门关的许多重要军事设施,多设于此。<br> 平常人们常说“天下第一关”是山海关,这个第一是指山海关是外长城的起点而言的。真正的天下第一关当属雁厅关,不论从久远的年代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只有雁门关,才当得起此誉,而广武又和雁门关是一整套防御体系,所以,看雁门关必须看广武,看广武必须看雁门关,二者缺一不可,否则会留下深深酌遗憾。<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雁门关广武边塞文化不是凭空臆想的,这一带历史上的战役每朝每代不断,主要的有:<br> 战国赵襄子元年(公元前475年),赵国国君襄子,北登夏屋山后,在广武请其姐夫代王赴宴,宴会上指使厨师用铜斛击杀代王及从官,之后兴兵平了代地。<br> 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44年),赵国大将李牧在雁门关一带率兵抵御匈奴。<br> 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6年),刘邦亲自领军北伐匈奴,从晋阳连战,乘胜逐北至楼烦,越勾注山军于广武,遂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后用陈平计始得退。<br> 北魏道武帝皇始元年(公元396年),拓跋琏大举伐燕,步骑四十余万,南进马邑、逾勾注,旌旗千余里,鼓行而进,民屋皆震。<br> 北齐武成帝河清二年(公元563年)冬十二月,北周将杨忠与突厥连兵伐齐,自恒州(今雁北之地)三道进攻,齐人守陉岭各隘口,被周兵破之,至晋阳城下。后被齐兵大败之,突厥引兵进塞,自晋阳以北七百余里,人畜无遗,还次陉岭(雁门)遇大雪,乃铺毯以度,马匹死尽。<br>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出巡塞北,突厥始毕可汗率骑数十万谋袭之,义成公主遣使告变,炀帝急返驰雁门(代县),被突厥围困。<br> 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11年)三月,并州总管刘世浪屯雁门(今代县),突厥颉利可汗与苑君璋合兵,取道山阴入西陉口攻之,月余乃退。<br> 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春正月,朔州道行军总管李靖,出兵雁门;自马邑进屯恶阳岭,夜袭定襄(今内蒙和林格尔之古盛东城)。破之,突厥平。<br> 唐高宗开耀元年(公元618年)闰七月,裴行俭为备突厥寇边,屯军于代州之陉口处,即今广武一带。<br>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反唐,别将高秀严镇大同。十二月,高秀严寇振武军,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击败之,进破马邑,开东陉关,即今新广武口。<br> 辽圣宗统和四年(公元986年)三月,宋以潘美为云、应、寰、朔等州都部署,杨业为副,出雁门,自西陉(今旧广武口)而入,逐北至寰州,刺史赵彦章举城降。之后进围朔州,转攻应州,克云州。<br> 金太宗天会四年(公元1126年)八月,左副都元帅宗翰发西京(今大同)之河阴(今山阴),南入雁门伐宋,九月克太原,十一月克宋之汴都。虏钦、徽二宗,次年六月,宗翰俘钦宗皇帝次代州,度太和岭,复路经河阴(今山阴),至云中(大同)。<br>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魏国公、右丞相徐达与大将军常遇春引兵进雁门,收复大同。<br>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十月十日,大同总兵王得胜派大军来雁门防守。革命军派灵邱杜尚化与清军议和撤往雁门关。<br> 至于近代史上的军阀混战,以及抗日初期的日军南下等,广武之地均是大战场。<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这里,有两个知名的历史人物留有较为详细的故事。一个是西太后,一个是毛泽东。<br> 我们先说西太后。介绍西太后之前先了解一下杨应魁。杨应魁,字梅卿,本地人习惯称作杨老爷。咸丰元年,也就是1851年,出生在广武村一户中等商人家庭。相传是杨业镇守雁门关时,留下的后裔,祖籍为代县鹿蹄涧村。<br> 杨应魁从小经私塾攻读,同治九年(1870)考取代州秀才后,因家资不宽裕,再未升学,回村开了一住宿小店。清代山西到内蒙等地经商的很多,就是常说的“走西口”,商贩盛行,来往客人日渐增多,便逐步扩为车马大店,还兼营商业。数年之后杨的家业很快兴旺,当时这一带的人们有这样一句话:“三元不如一魁”。这三元就是广武的王仲元、周殿元、丁大元,他们在山阴、朔县、代县一带是有名的富户,可合起来不抵一个杨应魁,可见杨之气势。<br> 1900年9月5日,西太后与光绪皇帝由北京逃往西安,先后住阳高、聚乐镇、大同、怀仁、岱岳、广武……杨应魁提前从大同齐福田处得到消息,并通过潞安许涵度向李莲英送厚礼,西太后从岱岳起身,一程住到广武杨应魁小店的正庭。杨应魁先将精美食品献上,又重贿随行,特别热情周到地奉侍了西太后。西太后很高兴,与光绪皇帝共同召见了杨应魁,她发现杨应魁举止文雅,诙吐得体,诚实温良,容颜大悦,马上封杨应魁为广东廉州知府(正五品),就是现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合浦市。还赏给他一件黄马褂,一项红顶雉尾官帽,并写下“见官加一品”的折子,赐骆驼十二峰,以表杨家历代忠良,同时以示赐封之证。西太后回京后,于次年正月,又托山西巡抚送来一付大匾,上刻“大夫第”,下留“慈禧”二字,盖有慈禧的印章,后小店由山西巡抚丁宝铨改为“来圣店”。从此杨应魁就成为“杨老爷”。<br> 光绪三十四年,也就是1908年7月19日,西藏达赖喇嘛到五台山朝拜之后进京,山西巡抚丁宝铨派汾州知府绍彝带领杨应魁等人护送。8月18日杨应魁被西太后第二次召见,封杨为护送达赖回藏的监官,还给了一大批金银财物。杨应魁等把达赖从北京一直护送到玉树(今青海省玉树市)。<br> 民国三年,即1914年,阎锡山到京见过袁世凯,并被封为同武将军,返太原时路经广武,专门看望了杨应魁,一块共叙国事家事,情深意厚。原来阎锡山的曾祖父在广武杨家的“孔恒”粮店,以帐分股十多年。其祖父又在广武与杨家谋过商,每年从广武分得不少银两。阎锡山念书时的大量资助就是从广武杨家来的,堪称是世交了。所以阎锡山专门登门拜访杨应魁,而杨应魁也从阎锡山身上得到不少好处。<br> 杨应魁有四个妻子,留有三儿四女,杨于1922年病故,享年七十一岁,殡葬盛厚,三班鼓手,两班和尚,代州骑兵团长送葬,阎锡山亲笔题词刻于碑上。<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人民领袖毛泽东路经广武的年代是1948年。这一年,人民解放军在西北战场已转入反攻的阶段,中共中央离开陕甘宁边区,东渡黄河后,住在兴县,又从兴县出发,路经岢岚、五寨、神池、朔县等地。四月六日中午十二时,来到了新广武。和毛泽东同行的有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吴玉章等中央领导人和邓颖超、陆定一、汪东兴、胡乔木等同志,还有一名叫阿诺夫的苏联医生和毛泽东夫人江青等,共乘坐六辆汽车,其中三辆中吉普,三辆大卡车,随行的警卫部队约一个排。毛泽东等在新广武的镇门洞外停留了一会,边看墙上的布告,边有说有笑。当时农会的布告上有“农会领导一切”的字样,毛泽东笑着说: “哈……,好厉害啊”,一个小时后,去了雁门关。<br> 当时,护送毛泽东的部队由贺龙、周士第带队。董必武、吴玉章同志因年事高,在旧广武住了一宿,次日离去。<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步入新广武城遗址,当年军事城堡的规模依稀可见。南面城墙古基砖砌尚完好,并有一砖碹拱门,门额上的石匾因风化字迹已辨认不清,域东西墙坍塌严重,只留有不足10米的一些夯土墙。有资料显示,明代新广武城曾一度繁荣。全寺庙月月有戏唱,店铺林立,商贾兴盛。这里平时屯种,战时进征,和平时期还兼有易市、榷场的职能。可惜1942年夏季一场无情洪水冲毁了一大半古城,老龙湾内的三观庙,慈禧太后住过的来圣店和上百间民房、店铺无一幸存,具有560多年历史的广武隘城毁于一旦,曾盛极一时的老龙湾现已变成一片片农田。到现在也就只剩这些残垣断壁向游人诉说着曾经的辉煌。<br> 在这里,留下足迹的古代帝王从赵武灵王到汉高祖刘邦,北魏的拓跋硅,到杨广、李世民、朱棣等,他们虽己远去,但给边关更添一份神秘色彩。<br> 在这里,立有赫赫战功的民族英雄蒙恬、李靖、卫青、霍去病、李广、杨继业、杨六郎、于谦等,他们至今仍令人尊崇敬仰。<br> 在这里,千古名人留下不朽的诗篇,王维有:“广武城边逢暮春,夕阳归宿泪沾巾。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陈毅有:“百尺雄关气郁森,驱车登览感丛生。能兵李牧难修任,多计刘邓反负身。慷慨捐躯悲继业,从容谪戍念南星。纷纭千古伤心事,端绪由来封建根”。篇篇独领风骚,章章各具千秋,无不闪耀时代的光华,蕴含历史的沉思,揭示生活的真谛,彪炳美学的风彩。<br> 在这里,王昭君辞别故国千里出塞,从此以后,与亲人只有在梦中相见,敌国河山只能在塞外遥望,雁落雁门关,不为昭君美丽的容颜,只为那《出塞曲》的哀伤。<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长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秦始皇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象,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的工程的。<br> 北方的长城,开始于战国秦、赵、燕三国。<br> 这三个国家为何要在北边修筑长城昵?这要从战国时期的形势说起。战国时期,是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随着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加强,诸夏文化与秦、楚、吴、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统一的趋向日益强烈。当时进行封建改革的魏、赵、韩、楚、齐、秦、燕七国强盛之后,进行兼并战争,谋求以武力统一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陕北、晋北、冀北和内蒙古草原上的诸少数民族也强大起来,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境。这些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以游牧、狩猎为生。他们“逐水草迁徙,”男子从小就学习骑射。“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因此,一到成年,“尽为甲骑”。自战国中期以来,他们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地区。由于他们善于骑射,长于野战,采取突然袭击,来去飘忽,难于捉摸,显示出很强的战斗力。而秦、赵、燕在战国中期的作战部队主要是步兵和战车,穿着宽衣大袖的服装,行动迟缓,日行30-50里,自然不能阻止匈奴等少数民族的袭击和掳掠。这不仅使三国北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危胁,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大大影响了三国的统一事业。针对这种被动局面,三国便先后进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筑长城。<br> 我们这一带过去是赵国的疆域,赵国于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始改革兵制,实行胡服骑射。自此兵力遂强。二十六年(前300),破中山,攘地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云中九原(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至乌加河地区)。于是,下令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今内蒙古大青山、乌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内蒙古乌加河),而置代郡、雁门、云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掳掠。<br> 长城是由城、堡发展而来。作为军事上的防御工程的城、堡,早在原始公社末期就开始了。由于它能起有效的防御作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得到了普遍的发展。这些长城,在战争中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北方游牧民族行动迅速的骑兵,行踪莫测,诸国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都无法阻止他们袭击和掳掠。只有修筑长城,加上驻军防守,才有可能阻止他们的南掠。只有在北方修筑长城,才能抽调主要兵力,用于列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和保卫战争,才能完成统一大业。<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战国时期的秦、赵、燕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究竟在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br> 关于它的作用,历史文献的记载很少。这是不是说,它们没有起什么作用呢?不是,恰恰相反,正好说明修建长城后,匈奴等少数民族没有越过长城南掠,长城在军事防御上起了重要作用。<br> 秦末汉初,匈奴乘中原战乱,越过秦蒙恬所筑长城,复与汉以战国秦、赵、燕长城为界。由于这条长城年久失修,北方守军稀少,因此,强大的匈奴不断进入长城以内掳掠,一直深入到代谷、太原、西河、上郡、北地等郡,汉高祖、惠帝、文帝、景帝被迫采取和亲政策,嫁公主给单于为阏氏(即王后):并赐予大量的财物。但是,就是这样一条破烂不堪的长城,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军事防御作用。如果不是匈奴大军,一般不能进入长城掳掠。其次,如果守将得力,纵有匈奴大军,也进不了长城。程不识也是守长城的名将,与李广齐名,他治军很严,随时防御匈奴突袭,匈奴也不敢来犯,也说明战国长城起了一定作用。其后卫青、霍去病、公孙贺、公孙敖等连击匈奴,均以赵、秦长城为进攻退守的主要据点。这表明,直到西汉前期,战国秦、赵、燕长城仍在发挥军事防御作用,虽然它的防御能力已大不如战国时期。直到汉武帝把匈奴赶到漠北以后,修复蒙恬所筑秦长城,这条战国秦、赵、燕长城才被放弃,它的军事防御作用也才随之终结。<br> 长城的历史价值非常大。<br> 首先,它表明只有修筑长城,加上一定数量的驻军,才能防止北方游牧民族骑兵闪电式的袭击。没有长城,即使有大量的步兵和骑兵,仍然是防御不了的。战国时代的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因为长城是有效的军事防御工程,因而后来为秦始皇所采用。秦始皇在驱逐匈奴到漠北以后,下令蒙恬立即修筑新的长城。<br> 其次,战国秦、赵、燕所筑的长城,是相当科学的。它基本上是利用山川形势险要而建,在山口与平原地区,都建筑高厚的城墙,截断匈奴、东胡骑兵进出之路。除了长城之外,内外制高点还建有烽火台,进行侦察敌情和传递消息,让长城上的驻军作好准备,在交通路口和谷口,都建筑障城,派军驻守,以加强长城的防御能力。在长城以内,每隔一段距离,都修建驻军的大城,并设有迅速传递消息的通讯网,以便统一指挥和互相支援。这条三国长城及其烽火台、障城等配套建筑,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这套军事防御体系是合乎科学的,防卫是有效的。它为后来的军事防御工程提供了样板。蒙恬所筑的秦长城,虽然全系新建,但是很明显,他是在参照战国秦、赵、燕长城建筑的基础上设计的,同时进行了取长补短。例如,他利用山川地形,因其险阻建城筑障。他把长城建于高山之上,尽量利用山脊、峰峦为城,使匈奴骑兵无法越过;尽量利用河流作屏障,尽量把长城建于河流之北,使敌人得不到水源。把丘陵、平原,则筑成高大城墙,或用土石夹筑,或用土夯筑,而把各段长城联结成一条气势雄伟,隔断南北的巨龙。秦长城的烽火台,较三国长城有了改进,都建于长城外开阔的山上,而且根据地形,每隔十里、二十里、三十里就有一座。障城也有改进,在交通路口或谷口,都修建南北两座障城。驻大部队的城,都建在长城之南,并与长城紧紧相连。可以说秦长城建筑体系的高度科学性,是战国秦、赵、燕建筑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br> 第三,战国秦、赵、燕长城的历史价值,不仅表现了22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而且显示了当时中国人民的高度智慧、高超的军事科学水平、高度的科学文化。<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对长城的了解随着参观的脚步愈来愈多,绵延万里的长城它并不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明长城在万里长城防线上分设了辽东、蓟、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等九个军事管辖区来分段防守和修缮。东起鸭绿江,西止嘉峪<br>关,全长7000多千米的长城,称作“九边重镇”,每镇设总兵官作为这一段长城的军事长官,受兵部的指挥,负责所辖军区内的防务或奉命支援相邻军区的防务。明代长城沿线约有100万人的兵力防守。总兵官平时驻守在镇城内,其余各级官员分驻于卫所、营城、关城和城墙上的敌楼和墩堡之内。<br> 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在2000多年的修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是在布局上,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就总结出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经验。其次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源则,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有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合等结构。<br> 长城的城墙是这一防御工程的主体部分。它建于高山峻岭或平原险阻之处,根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而修建,凡在平原或要隘之处修筑得十分高大坚固,而在高山险处则较为低矮狭窄,以节约人力和费用,甚至一些最为陡峻之处无法修筑的地方便采取了“山险墙”和“劈山墙”的办法。在我们这一带的城墙,一般平均高约七、八米,底部厚约六、七米,墙顶宽约四、五米。在城墙项上,内设女墙,高一米余,以防巡逻士兵跌落,外侧一面设垛口墙,高2米左右,垛口墙的上部设有望口,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以观看敌情和射击,滚放擂石之用。有的重要城墙顶上,还建有层层障墙,以抵抗万一登上城墙的敌人。明朝中期,对长城的防御工事作了重大的改进,在城墙顶上设置了敌楼或敌台,以住宿巡逻士兵和储存武器粮秣,使长城的防御功能极大的加强。<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关城是万里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关城设置的位置至关重要,均是选择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处,以收到以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生动地说明了关城的重要性,像雁门关就很著名。<br> 烽火台是万里长城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作为传递军情的设施。烽火台这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很早就有了,长城一开始修筑的墙就很好地利用了它而且逐步加以完善,成了古代传递军情的一种最好的方法。传递的方法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因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见到,夜间火光很远就能看见。这是一种传递信息很科学又很迅速的方法。为了报告敌兵来犯的多少,采用了以燃烟、举火数目的多少来加以区别,明朝在燃烟举火的同时加放炮声,以增强报警的效果,使军情传递顷刻千里。在古代没有电话、无线电通讯的情况下,这种传递军情信息的办法可以说十分迅速了。烽火台的布局也是十分重要的,要紧的是要把它布置在高山险处或是峰回路转的地方,而且必须是要三个台都能相互望见,以便于看见和传递。烽火台在汉代曾经称过亭、亭隧、烽燧等名称,明代称作烟墩。它除了传递军情之外,还为来往使节保护安全,提供食宿,供应马匹粮秣等服务。<br> 站在雄伟的长城下,进入我们眼帘的除了广武古城、汉墓群外,还有一处知名的景点,这就是和大名鼎鼎的杨家将有关的六郎城,六郎城在旧广武城西南,传说杨六郎在此筑城驻兵,操练兵马,抵御外敌。现只存残垣断壁,野草萧瑟,一片肃杀的景色。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开辟为宗教文化旅游地。<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最后是景点汉墓群。<br>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默立在星罗棋布的广武汉墓群前,游客们会更真切地体会到这首不朽诗作的意蕴。这些汉墓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墓碑早已不见了踪迹,只有今入放置在墓顶上的石标号,似乎在诠释着这些曾经叱咤疆场的勇士,誓死卫国,死不离土的情怀。边塞的风吹散了他们的音容笑貌,但他们“青山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豪迈气概,依然激荡着凭吊者的心。正是这一座座无言的墓上,记载了数不清的塞外边关兵戈铁马的故事,也让于百年前生活在这里的一些达官显贵,因与护国卫士毗邻而“葬”,留下了他们的豪华墓穴及其丰厚的墓葬文物。如今,大部分汉墓尚未发掘。从而,使这片神奇的土地,充满了神圣感、神秘感,也成为研究我国汉代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的重要基地。<br> 盘亘在山阴县西南的这片广武汉墓群,1988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1.5公重,占地面积5.25平方公里,现已标定的有封土堆的汉墓多达298座。其中最高的墓达20米,低的也有二、三米。据因各种原因己发掘的一些汉墓可知,这些墓基本上都是西汉时战死的将士们和东汉时富豪们的墓冢。西汉墓为木结构,这种木椁墓多为一人一墓,东汉墓为砖结构,大多是家族合葬墓。墓中出土的文物有青铜器、陶器、兵器、古钱币等,经考证为珍贵的汉代文物,考古研究价值很高。<br> 2007年因修建大运高速公路清理发掘了11座古墓,有3座为竖穴木椁墓,6座双室或多室砖墓,只有两座砖墓则破坏严重。3座木椁墓中的随葬品以青铜器、古钱币和漆器为主要特征,其中出土的两面草叶纹和星云纹铜镜更是西汉流行的铜镜类型,钱币也是汉武帝时期的五铢钱,由此推断,这3座竖穴木椁墓的时代应该是西汉中期,墓室主人也可能是当时附近县城的中级官吏。6座砖墓的出土文物则以完整的陶器和带有花纹的地砖为特色。这种多室墓的格局符合东汉家族数代人合葬于一墓的习惯,应该为中晚期墓葬。但也发现有昀墓只有一具骨骸,据考古人员推断,这也是因为地处雁门关外,东汉晚期战争频繁,连年的杀戮造成百姓绝户而无法入葬,从而只有前辈安葬进了已经挖掘好的多室墓穴,后人却惨遭屠杀,暴尸荒野。<br> 东汉时期的墓群,在北宋时期,杨六郎演绎了一场“谎粮堆”的故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总之,广武边塞文化旅游区由新、旧广武城,长城和汉墓群组成。它的主要特色是边塞军事文化。第二就是全国少有的三个国保级文保单位相距这么近。第三是民族文化融合最集中之处,最古老之处,有些地方如嘉峪关、玉门关等只在某个朝代集中,唯有雁门关在各个时期集中,如唐对突厥、金对女真、汉对匈奴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编后语
<br> 我们是下午6点离开的长城,那时它还完好无损,我还在纠结相机刚好没电,自己和自己闹情绪,吵着闹着要再来一次!
<br> 一天后,竟得知,它已于我们离开的当晚,轰然倒塌!心一直不能平静,想象着一万个不可能,当残缺的照片赤裸裸摆在我面前时,我,无言以对!<br> 久久!久久!
<br> 这是广武明长城倒塌前几个小时,最后的留念!谨以悼念广武明长城,最后的倩影!</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