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过了”到“学会了”

黄朝霞

曾听过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一节习作指导课,课的主要流程为让学生依据语文书中的一段话,学习其中总分式的表达方法练写一段话。课的设计很简单,然而教学效果出奇的好,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涨,个个能说会写,学生该掌握的知识点均被老师一一验收过关,怎一个“扎实”了得。这样的设计许多老师都会,甚至更精彩,可老师们为什么就是达不到该有的教学效果,远没有于老师这样的教学境界呢?课后,于老师在解读此课的过程中说了这样的话,他说:“我们的老师不仅是教过了,教对了,还要让学生学会了!”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学会”是关键。 “教会”表现的是以老师的“教”为主的课堂,关注教师自己的教路,如如何设计教,如何让课出彩,如何表现自己;而“学会”,老师关注的是学生,是学生的起点,即学情,关注的是课堂的生成资源,这样的课也许会磕磕碰碰,但是正常的课,是反映学生实际水平,体现学生学习过程与成长的课。语文教学应该转型,由“教为中心”转变到“学为中心”。语文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出来的。 让学生“学会”的课堂,是教师善于为学生搭建平台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师会千方百计让学生乐于学习,易于学习。如于永正老师在执教《珊瑚》一课时,让学生运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学到的观察方法,观察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美丽珊瑚,学生学习激情被点燃,很多孩子还被各种美丽的画面深深陶醉,在此基础上,于老师让学生运用总分的方法进行说写训练,前面有范文引路,没有难度,却需要孩子动动脑筋,展开想象,学生乐此不疲。 让学生“学会”的课堂,是教师引导学生“会学”的课堂。老师教给学生方法,学生运用方法自主学习。于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迁移阅读课中总分的构段方式,在指导学生把句子写生动的过程中,于老师又引导学生运用比喻的手法具体形象的表达事物特征,方法实用、有效,一节课就围绕此方法反复实践,一课一得,切实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终身受用。 让学生“学会”的课堂,是教师主动让位给学生的课堂。课堂上师生融为一体,老师极力把主要的言语活动时间留给学生;他不是老师与少数几个尖子学生主宰课堂的课堂,当然也不是大多数学生是陪客、听众、任人摆布的课堂。如,于老师在课堂上让坐在观众席的孩子多次发表意见,并把此席称为贵宾席;他让班上最不想写作文的孩子读自己的文章,大家帮助其修改并让孩子找到从未有过的快乐;他给班上的好文章打150分甚至200分;他让同桌或同组落实写作要求,每人必须达到不同层次的标准。一节课下来每个孩子都在进步,每个孩子都能达到不同层次的习作要求。这是让每个孩子参与到言语实践中的课堂,是真正的有效课堂。 让学生“学会”的课堂,是教师能够等待的课堂。老师的教学不会像赶集似的,一个一个的内容铺天盖地朝学生压过来,弄得学生只有招架之时,无思考消化之功,囫囵吞枣,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例如,于永正老师的课开课好几分钟了,可能是因为听课的人较多,学生一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无法静下心来倾听师生的对话,于老师便停下来,规范孩子的行为,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用心参与;学生慢慢进入状态,课越上越精彩,表现越来越出色。这样的课,老师从容,学生充实。 让学生“学会”的课堂,是师生平等的课堂,是教师善于捕捉学生灵感的课堂,是尊重孩子独特体验的课堂,是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 从“教过了”到“学会了”,强化的是学生的语文实践,实践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语文课不是老师练表演、练口才,而是让学生扎扎实实的学会。所以要跟进练习,习得,学会。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