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京西中学教师篇,节选自本人的《一个普通人的回忆》。共分四个部分,分别是我的班主任老师,我的课任老师,京西四对伉俪老师,记忆中的京西老师,共涉及京西校园叁拾余位老师。不少是教过我的老师,也有的是虽没教过我,但印象较深的老师,但终因時间久远,仅凭记忆,挂一漏萬,在所难免;有的虽经面叙或电话访谈,但终因能力有限,难免偏颇,敬请师長学友指正。<br /></font></h1><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r /></font></h1><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本人的《一个普通人的回忆》,从出生南京写起,涉及京西中学的除京西中学教师篇外,尚有京西校址忆旧篇,京西中学历史篇,京西中学校园生活篇,京西中学文革篇,插队落户篇,京西中学同学篇等。前四篇巳先后登载在京西高中博客上,后三篇正在撰写之中,如欲阅之,可上本人QQ空间日记栏,QQ号为2820486129,欢迎围观,欢迎关注,欢迎批评。<br /></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一.我的班主任老师<br /></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1.姚善安老师<br /></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姚善安老师是我初一年级的班主任,他中等的身材,好象是从工业战线转行的,教我们政治。他是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却又工作认真,要求严格的老师。他充滿了活力,努力卷舌说普通话,努力践行一个教师的行为规范。从一位工人转型成为人民教师,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确实是不容易的,但他做到了,並得到了学生的认可。<br /></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记得开学不久,姚老师在一次班会课上问大家,校图书馆需两位同学去邦忙,征询谁愿意去?我毫不犹豫,高高举起了手,我想我是市少儿图书馆的读者积极份子,我喜欢看书,我有这方面的经验与经历,我能胜任这一志愿者的工作,后来我与小学同学,也是市少儿图书馆读者积极份子的姚庆宝,一起成为校图书馆的义务管理员,並努力履行自已的职责,为同学做好服务工作。<br /></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随后,班级选举中队委员,我被推荐为候选人,可能小伙伴们认为我愿意为大家做事,做得还可以吧,最终被选为中队委员,担任劳动委员,开启了我初中三年,分别担任中队劳动委员、宣传委员与学习委员的任职经历,提升了我的自信心,锻练了我的工作能力。而姚老师搭平台,培养人的实事求是的工作方式是功不可没的。<br /></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2.赵文才老师<br /></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赵文才老师是教数学的,也是我们初二年级的班主任。赵老师高高的个子,胖胖的园脸,生了一颗大大的鼻子,当時学生以起绰号为乐,赵大鼻子即是赵老师的绰号。校园内给老师与同学起绰号是一种時尚,我小学時的绰号叫大头,中学時叫高大,里弄里叫大块头,有的与長相与形象特点有关,大多没有什么贬损之意,有時倒有点亲近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几十年后同学再相聚,面目全非,姓名淡忘,绰号一叫,沉睡的记忆被唤醒,青少年時的情景立马展现。<br /></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赵老师讲课非常投入,声音宏亮,擅長板书,讲得性起,鼻子微微发红,双手沾满粉笔灰,写满一黑板后,就自己动手擦去,很快数学公式的推导,例题的解析,又写满了一黑板。听赵老师的课,同学也必须非常投入,摘记也必须非常迅速,否则一环扣一环的推理,就会掉链子,原理搞不清,公式不理解,做作业就会遇到难题了。 <br /></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赵老师做班主任,是放手依靠中队委员的,是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当時我担任中队宣传委员,依靠茅伯寿,经天洁等同学,把每期墙报与学习园地也办得有声有色,深受同学欢迎,我也被大队部评为优秀队干部,这也与赵老师的培养分不开的,与同学们的帮助支持分不开的。<br /></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3.姚念曾老师<br /></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姚念曾老师也是教数学的,是我们初三年级的班主任。姚老师中等身材,注意仪表,说一口糯糯的苏州话,听他上课是一种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他版书秀娟,人長得帅气,讲课清晰简明,尤如听连本的苏州说书,娓娓道来,慢慢说去,数学定理入耳入脑,引人入胜,学生称他为姚苏州也。数拾年后,同学相聚,外班的学友往往会把京西二姚,姚念曾与姚善安老师搞混,但一提到姚苏州,大家立马就明白了,姚念曾是教数学的,而且是一位相当好的数学老师。<br /></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姚老师的另一个特点是烟瘾特大,而且抽的是板烟斗,一下课,伴随着浓浓的烟香,用糯糯的苏州话,为一群求知欲特强的学子们解疑释惑,这种和谐的师生交流情景,经常在我眼前浮起。姚老师说话很轻很糯,但却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老师,他对班级的荣誉,对学生的学业与全面发展是相当重视的。记得当時学生每周写周记,姚老师虽为数学老师,但对周记相当重视,认真批阅,並写上语重心長的评语。有次在班会课上,他对有的学生学习不认真与作弊行为,作了严肃批评,那种恨铁不成钢的真情表露,真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啊!<br /></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从京西高中获悉,姚老师巳仙逝,历届学友或撰文,或跟帖,追思老师的点点滴滴,回忆他的只言片语。姚老师的音容笑貌,他糯糯的苏州话,他偶尔紧皱的眉头,他明亮闪光的眼神,他猛抽板烟斗的情景,使人难忘啊!<br /></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4.蒋惟冰老师<br /></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蒋惟冰老师,现巳90高龄,是我高中的班主任,政治教师,中共党员,离休干部。蒋老师在解放前读书時,就参加地下党,長期从事学运。解放后,就在市、区各级机关工作,后支援教育战线,先到静安区五四中学,后到京西中学任教。<br /></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蒋老师,剪着齐耳短发,冬天披着一件大棉袄,一看就是老干部的形象。记得有一次中午,我在操场上拍着兰球,这時蒋老师经过兰架,她主动走过来跟我说,我投一个给你看。她投了一个兰,虽然没投进,但姿势蛮标准的,随后她告诉我,读书時也喜欢打球。再后来蒋老师当了我们的班主任,我们才知道,她在上海读了好几所大学,为搞学运,被开除过,在复旦为冲进大礼堂集会,她充当垫石,把一个个同学从窗口送进大礼堂。<br /></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蒋老师,绰号"老娘",源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她的奋力一呼,"老娘革命的時候,你们还没生出来呢!"那是文革初期,北京红卫兵南下煽风点火,在京西中学大操场,挥舞着皮带,要出身不好的师生站出来,集中到大教室,去听取训话,交代抄家与破四旧的情况時,蒋老师的惊天一吼。能在当時这种情况下,在公开场合,以不满与反抗来表达自已的意见,是不容易的,也确实要有底气的。这可能也是十余年来,她深受极左思潮,排挤打击的总爆发吧!也是她直爽性格的充分体现,从此蒋老师名扬全校。</font></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2014年春,探望班主任蒋老师,左起韩锡佩,蒋惟冰老师,罗家融,胡慰芬,高小峻。<br /></font></b><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r /></font></b><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5.马悦安老师<br /></font></b><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马悦安老师,福建厦门鼓浪屿人,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社会学系,是我们高中的副班主任,是英文老师,课代表是凌一宏,后来马老师还担任英文教研组長。马老师,性情豪爽,喜欢把衬衫束在長裤中,给人一种男士的风采。我国体育界名人,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马约翰教授是马老师的叔叔,而马老师也很喜欢体育运动,並曾经担任过京西体育班的班主任,她还充分发挥在体育界的人脉与关系,将获得的各种体育比赛入场券,赠送给体育班的同学们,使他们捷足先登,大享福利,大开眼界,也激励他们积极投入体育训练,努力为校争光。</font></b><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r /></font></b><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马老师教书是很努力的,但对学生有点软,当有同学向她指出这一弱点時,她非但不感冒,反而在班里表扬了这位学生,並希望这位学生能担任课代表,马老师的坦诚与无私,由此可见一斑。马老师还有侠骨柔情的一面,我们都知道马老师可爱的幼女,在家中走楼梯不慎滑下,而不幸身亡,年仅十岁。中年丧子,是人世间最悲伤的事,马老师把爱女的照片珍藏在皮夹中,还把她的一缕头发包好,放在口袋中,随身携掉,绵绵思念之情,令人感动。</font></b><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r /></font></b><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前一阵,我在微信群里,提到马悦安老师,引起同学们的回忆与热议。马老师后来调离京西中学,调到静安区的教育学院,我从王森老师处得到马老师的电话号,但数次打过去均无人接,后来总算打通了,却说是单位电话,这時我巳隐隐有了不祥之兆。又过了几天,王老师打电话告诉我:马老师巳于五个月前走了。呜乎,谨遥祝马老师与爱女团聚,重享天仑之乐。</font></b></h1></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br></b></font></h1><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二.我的课任老师</b></font></h1><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1.刘季辉老师<br></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刘季辉老师,是国强中学的老教师,人称"刘佬佬",是京西中学数学教研组的老组長,历任区人大代表。刘老师是教我们高一立体几何的,当時我是课代表。刘老师年龄较大,当時可能巳过退休年龄,由于教学经验丰富,不知是属于延迟退休,还是返聘的。</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br></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刘老师,中等身材,较瘦,看上去身体较弱。刘老师教课的特点,就是大量使用教具进行课堂教学。每次上课,讲台上放着五颜六色,各种形状的教具,刘老师拿着一个教具,总是从我们熟知的点线面讲起,再逐渐引入,线面相交,面面相交等立体概念,由于从浅入深,由于看得见,摸得到,我们逐渐领悟到立体与三维的概念。刘老师形象,生动地讲课,很吸引人,也很有说服力,又建立在平面几何的基础上,既不枯躁,又不泛味,很快将我们领入立体几何的殿堂。</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br></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刘老师讲课的另一特点是开门見山,很少废话,更不会开无轨电车,所以時间抓得比较紧,多是干货。讲完后,他会把教具传下来,使看不清的同学能看清,对没听明白的同学,他会走到面前,一根线一根线地数,一个面一个面地指点,就在这种点对点,手把手的解释与分析下,往往一个疑点当堂就解决了。照理说,从平面到立体是一个飞跃,但在刘老师的教导下,全班的立体几何总体是不错的,显然这与刘老师丰富的,卓有成效地教学经验与方法分不开的。</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br></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2.仲豫治老师</b></font><br><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仲豫治老师是教我们高中三角函数的,我是课代表。仲老师是刘季辉老师的继任数学教研组组長,后来还担任过京西中学的副校長,也是从京西中学一般教师队伍中,成为校级领导干部中少数的一位。由此也可见,仲老师不仅教学业务精湛,而且他的待人接物与人品也堪称一流,深得領导与教师的认可。</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br></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仲老师所教的三角,是从平面几何的三角形升华而来,特点是抽象,公式多。仲老师上课有大量的板书,擅长于公式的讲解、分析与推导。仲老师讲课丝丝入扣,一环连着一环,由浅入深,带领我们进入无穷趣味的数学知识海洋。当時,班级里Sin、cos、tan、cot、sec、cosec不绝于耳,公式的背颂,公式推导的探究,一時成了班级的热门与喜好。老实说,三角函数是相当枯燥的一门课,而仲老师能把它讲活,讲趣味,确实是不容易的。</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br></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当時教我们高中立体几何的刘季辉老师,代数的王士谔老师和教三角函数的仲豫治老师,都是治学严谨,教学经验相当丰富,工作又认真负责的老师,京西中学有一大批这样优秀的老师,京西中学的教学质量与优良传统,就是由他们支撑起来,传承下去的呀!五十年后,我与代数课代表金珍华,回忆起这段经历,还有不少共同的体会与感触呢,师恩难忘呀!</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br></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3.王士谔老师</b></font><br><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王士谔,江苏太仓人,王氏是太仓望族,历史悠久,人丁兴旺,人才辈出。王士谔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長期在国强中学任教,曾担任"新太仓社"理事,负责会计工作,王也曾一度担任国强中学总务主任,善书法,是中国民主同盟的盟员。</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br></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王士谔老师,是我高中時的代数老师,高高的个子,方脸,人很健壮,讲课中气足,板书美。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老师讲解"无穷大"的概念,只见他在黑板上先板书,然后微微闭上眼睛,从黑板的一端走向另一端,咀中念念有辞:想象一下,无穷大,无边无际,无限扩散……。他走向墙壁,作继续向前,穿越状。噢,无穷大,就是无穷无尽,只能凭想像。小伙伴们幌然大悟。</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br></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王武是王老师的長子,曾就读于国强中学,后考取上海水产大学,毕业后留校,现为教授,博导。王武,是全国农村科技推广先进个人(1984),农业部优秀教师(1985),上海市劳动模范(1986),全国优秀教师(2007),建国六十周年全国百位"三农"模范人物(2009),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0),全国渔业科技入户首席科学家。</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br></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4.林伯贤老师</b></font><br><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林伯贤老师是我初中与高中的语文老师,也是一位我敬仰的老师。林老师,中学就读于培成女中与上海女中,先后在沪江大学,复旦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毕业后分配至大连市女中与市委党校教授语文。1960年,调入京西中学,担任语文教师,直至退休。</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br></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林老师,文静低调,谨言慎行,是一位热爱本职工作,並全身心投入其中,尽责尽力者。听林老师的课,是一种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由于她長期工作生活在北方,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所以她的普通话特别纯正,音色特别甜美。尤其当她在课堂中,范读课文時,缓缓地行走在课桌之间,手捧着课本,娓娓道来,或吟或颂,表情之丰富,情感之细腻,引人入胜,令人动情。巳经近五十年前的场景,至今仿佛就在眼前,听过林老师的课,是我们一辈子的福气呀!</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br></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林老师退休后,经徐素娥老师介绍,到由圣约翰校友会主办的国际文化学院任教,一教就是15 年。林老师担纲的是一对一的对外汉语教学,对象都是改革开放后,进入中国的外国企业家与高管,要求之高,交流之难是可想而知的。而林老师不仅胜任愉快,而且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林老师凭着她扎实深厚的中文基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为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大业又立新功呀!</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br></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5.喇月华老师</b></font><br><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喇月华老师是教我们高中物理的老师,维吾尔族,课代表是朱家言。喇老师中等身林,面白,与当時女教师一样,一袭素装,朴实无华,但穿着与打扮是很得体的。喇老师是通过师训班培训,担任教师的,先后在静安区机电职业学校与区红专学校任教,1962年调入京西中学,担任物理教师,一直教高中物理,直至1987年退休。</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br></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喇老师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其教学方法是有特色的。物理与化学,生物一样,是讲究动手实验的课程。喇老师的讲台上经常放着物理实验的设备,通过演示,来说明物理的概念、原理与公式。比如电压、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串联电路与並联电路的区别等等,隔一段時间,我们还会到物理实验室,自已动手操作一番。喇老师讲课条理清楚,解释物理现象与原理,简单明了,並辅之于实验演示,形象生动,受到同学们普遍好评。</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br></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在京西中学的校园师资队伍里,既有留学归来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名牌大学毕业生,也有中师、高中毕业或通过自学成才,还有从工矿企业转业,更有从图书管理、理化实验等岗位成長起来的各类人才,"英雄不问出处",这既是当時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当時学校领导人的开明之举吧!而喇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典型范例。</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br></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6.王森老师</b></font><br><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王森老师,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物理系,1962年到京西中学担任物理老师。王老师是教我们高一物理的老师。</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br></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王老师也是我们平行班的班主任,当時京西中学高中一个年级只有二个班级,而其中大多数是本校直升的,不少都是初中的同班同学,互相比较熟悉,所以我们对王老师及其领导的班级是很关注的,有時暗暗地较着劲。王老师性格活跃,心直咀快,工作有魄力,有闯劲,所以她们班级不论出操,下乡劳动,军训……,都是整齐划一,充滿活力。尤其是由老小弹簧领衔的班级兰球队,总是棋高一着,屡屡使我班吞下失败的苦果,又使人不得不服,你说悲惨伐?老弹簧不但是我航模组的学友,又同住茂名北路,而小弹簧则是我小学同级同学,初中的同班同学,又多是江阴同乡,却不手下留情,你说气人伐?</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br></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王老师教学是有特色的,一般同学对高中物理有畏难情绪,她能用日常身边的实例,通俗易懂地解释物理现象与原理,並使大家逐渐产生兴趣。1977年,王老师调到市教育学院,负责对中学物理教师的培训与专升本的教育工作。1980年,市教育出版社抽调全市10位物理教师,编辑"中学物理教育手册",她是其中的一员。1981年,王老师由于具备中学与大学的物理教学经验,调入市教育出版社"理科编辑室",直至1995年退休。</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br></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7.王兴衡老师</b></font><br><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王兴衡老师是教我高中的化学老师,中等身材,人偏瘦,头发有点花白,戴副眼镜,是化学教研组的组長。化学与物理一样,是有不少实验课的,也有一点危险的,如强酸,强碱,化学反应较剧烈,有的会生成SO2等有毒气体,有的会引起爆炸,有的会溅到皮肤或眼睛,引起伤害。所以王老师上课,不但讲化学反应,化学公式与原理,还反复强调化学实验的步骤与注意事项。化学实验室介于大小操场之间的平房,我们二个人一组,烧杯烧瓶试管石棉垫酒精灯,按步就班,小心翼翼,倒也得心应手。我们学着王老师的样,在烧杯上方用手轻轻挥动,並小心地用鼻子嗅,一股刺鼻的臭鸡蛋味飘来。</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br></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王老师人很精神,他告诉我们,每天骑自行车上班,一路上会超过数拾上百辆的自行车,记得他好象住在徐家汇方向,要经过衡山路等马路,说到高兴時,镜片后的眼睛闪出得意与不服输的目光。以后,我骑自行车与助动车上下班,也喜欢数超越了多少辆自行车,並也会暗自得意,仿佛得了王老师的真传。</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br></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多少年过去了,不少记忆淡忘了,但王老师的眼神,那种真情地流露,那种老顽童似的天真,却使我久久难以忘怀,想到王老师,就想到他的骑车故事,想到他的眼神。王老师,你还在骑自行车吗?一路走好,一路超越。王老师,学生向你致敬!</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br></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8.陈金迪老师</b></font><br><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陈金迪老师是教我初中化学的老师,也是京西航模组的辅导老师。陈老师曾就读于南洋模范中学,是徐汇区航模队成员。陈老师1962年从上海师院毕业,就分配到京西中学。陈老师中等身材,戴付眼镜,初上讲台,有点紧張。只見他边讲边写化学方程式,面微红,脸上不断出汗,他用粘满粉笔粉的手,一会儿擦汗,一会儿扶一下眼镜,面对50余名学生,显得有点慌乱。</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br></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而陈老师作为航模组的辅导老师,则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校航模组在他的辅导下,人才辈出,並在全市的比赛中,屡创佳绩,频频得奖。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中学,能在市级各类航模比试中,技压群芳,则是与陈老师精斟的技艺,细心地辅导分不开的。每逢周未,陈老师操纵的牵引飞机,在大操场的展示,更是吸引了全校师生的眼球。随着马达的轰鸣声,陈老师用钢丝绳控制着航模,時而滑翔,時而俯冲,時而翻着跟斗,做着一个个惊险的动作,引起阵阵的喝啋与掌声。</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br></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陈老师还是校教工兰球队的队员,也是校教工4 x100米接力跑纪录的保持者之一。陈金迪老师与朱沁华、李斌、王森、金华仲、喇月华等老师,都是六十年代初走出校门的年青教师,他们多才多艺,活泼热情,与同学打成一片,为京西校园注入了一股生机与活力。他们是京西校园承上启下,传承创新的一代教师。</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br></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9.李斌老师</b></font><br><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李斌老师是教我初二语文的老师,个子较高,身健体壮,戴付琇郎架眼镜,一副帅哥的功架。李老师,1961年毕业于上海师院中文系,即分配到京西中学,長期担任初中语文教师与班主任,曾获区园丁奖,直至1999年退休。</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br></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李老师,热爱语文教学工作,潜心研究,认真备课,尤其对初中作文情有独钟,曾先后开出有关作文的系列专题讲座,並在全区作公开课。李老师是1962年任我班的语文老师,那時他刚跨出校门,虽略显稚嫩,手握教案,稍有紧張,但由于李老师准备充分,声音宏亮且有磁性,很快获得了那邦用挑剔眼光、逆反心理审视的,小伙伴的认可,进而成为学生们的朋友。</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br></b></font><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李老师兴趣与爱好广泛,他既是学校摄影组的辅导老师,又是戏曲(沪剧)队的指导与伴奏老师,同時又是校教工兰球队的主力,主打后卫,稳稳地控制了后场兰板。李老师与張玉林、蔡月东、陈金迪老师组成的4x100接力,则成了京西中学教工田径賽场的绝唱。</b></font></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左起李斌老师,高小峻,陈金迪老师,姚善安老师。<br><br>10.庄元勋老师<br>庄元勋老师,江苏常州人,是国强中学的老教师,長期担任体育教研室主任,为建立、传承与发扬京西中学体育传统,发挥了重要、卓有成效的作用。庄老师,高高的个子,健美的体型,擅長体操与裁判工作,他视野开阔,人脉深厚,工作有魄力与闯劲,不但保持发扬了,钱旭仓老先生开创的国强兰球优良传统,而且在乒乓、田径、航模、体操、射击、摩托、游泳、收发报、中国象棋等多方面多项目,取得丰硕成果,为国家输送了优秀人才。<br><br> 庄老师为在京西校园普及推广兰球活动,是化了大力气的,全校十余块兰板经常人满为患,热气爆棚,而班际校际兰球比赛,更是热闹无比,激动人心,校兰球队在区联赛中也是小有名气的。庄老师有時也会披挂上阵,倒三角的身材,凸起饱满的肌肉,很是吸引眼球,再加上王振汉老师与邵集美老师的精准投兰,当年京西教工兰球队也是蛮有实力,威震一方的。<br><br>庄老师推广军体项目也是不遗余力的,体育课用木枪练刺杀,托砖练臂力,小口径步枪打靶,一時风糜校园。他经常穿件皮夹克,戴副墨镜,鸭舌帽,酷酷地,驾着帶斗摩托飞驰而去,吸引了一批追风少年。一代乒坛好手郑敏之、余長春等均出自京西校园,陈金迪老师指导的航模队,在市区比赛中屡创佳绩,这一切多与庄老师的努力坚持与拼搏分不开的,我们怀念母校,也怀念为母校作出无私奉献的老师。更难能可贵的是,其中不少老师是戴着各种枷锁在奋力起舞呀!不屈的舞者,我们向你们致敬!</font></b></h1> <h1><b>11.周大刚老师</b><b><br></b></h1><h1><b>周大刚老师,江苏太仓人,是国强中学的老教师,是我初中教生物的任课老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周老师,中等个子,体微胖,眼大但有点失神,人略显萎顿,可能有顶无形的帽子,時時在漂浮有关。周老师讲课还是很投入的,从单细胞雌雄同体的草履虫,无性繁殖讲起,娓娓道来,却也引人入胜,周老师说到高兴,也是相当投入的,暂時忘却了人世间的不公。</b><b><br></b></h1><h1><br></h1><h1><b>生物课也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课程,记得我们是到陕西北路,平安电影院附近弄内的区实验场所,去做实验。做过青蛙组织的切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並绘制细胞结构图。看显微镜,必须睁一眼,闭一眼,但有的同学就是不行,不是双眼园瞪,就是双目紧闭,急得周老师直搓手,这也是生物实验课上的一桩趣事。</b></h1><b><h1><b><br></b></h1></b><h1><b>周老师讲课,理论联系实际,他从单细胞的草履虫,讲到当時盛行的单细胞植物小球藻,讲到水生植物浮萍,均是当時养猪所用的主要饲料。我还记得有一次,讲到东边太阳西边雨的现象,周老师举苏州河为例,由于河中水汽的蒸发,就可能形成河旁二岸小气候的差异,使我牢牢地记住了。在那个時候,生物课是副课,我们照样学得津津有味。与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分不开的。</b></h1><b><h1><b><br></b></h1></b><h1><b>12.缪育万老师</b></h1><h1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b>缪育万老师(1908——1996),先后就读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与上海复旦大学,是新联中学的老教师,先后教过生物、数学、英语等,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缪老师,短发,面红润慈祥,动作缓慢,背微驼,略显老态,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学生戏称"缪老太"。缪老师教我们初中英语,家就住在靠近張家宅,北京西路街面花园洋房里,有時还带一小男孩到学校来,所以我们还是有印象的。</b></h1><h3><b><br></b></h3><h1><b>听说缪老师以前在申报社当过编辑,后来当了教师。缪老师工作是相当负责的,最早静安体校的文化课是由京西中学承办的,缪老师当时教数学为了提高体校学生的文化知识,经常晚上到校为他们补课与解疑释惑,而不顾自己的孩子尚小,也需要照顾。缪老师对青年教师也是很关心的,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与体会,无私地传授给他们,缪老太也是一种尊称吧!</b></h1><b><h1><b><br></b></h1></b><h1><b>八十年代,由于大批中小学教师退休,静安区光退休的老民进会员教师就有数百人之多,当時民进市委会决定按街道设立民进退休成员组织,家母是威海街道的负责人,而缪老师负责张家宅街道的组织,她们又一起参加市委老会员的学习组,这時缪老师的头发巳全部花白了,但她依然和蔼、慈祥与热情。不容易呀,缪老师!</b></h1> <h1><b>三.京西中学的四对伉俪<br></b></h1><h1><b>京西中学的干部与教师中共有四对伉俪,他(她)们分别是陈企平和樊尚德,胡家华和徐素娥,应诗球和程健先,凌山与王芝英。八位里面六位是中共党员,其中三位先后担任京西中学校長、副校長与党支部书记,二位担任教研组長,全是京西中学的资深与骨干教师。那么就让我一对一对地隆重推出吧!</b></h1><h1><b><br></b></h1><h1><b>1.陈企平与樊尚德<br></b></h1><h1><b>陈企平到国强中学時不到30岁,未婚,却巳是经历丰富的女党员女干部,担任过上海市的人民代表,参加过妇联与市教育局的干部工作,又担任一校之長,意气风发,很快墮入爱河,与同校教师帅哥樊尚德结为夫妻,共创京西的未来。樊生于1926年,小陈几个月,从南洋中学毕业后,由校長、教育家王培生介绍,1947年到私立国强初级中学图书馆工作,一年后任地理教师,並任教研组長。1957年加入共产党,任政治教师,並担任教研组長,后来还兼任区中心教研组负责人。</b><br></h1><h1><b><br></b></h1><h1><b>1956年,三校合并为京西中学后,陈企平作为首任校長,就把学校学习赶超的目标,叮住附近的名校育才中学上,在大跃进的高潮中,提出了三年赶上育才的口号。陈企平请育才段立佩校長到校,介绍育才的办学理念,並带领教师到育才去听课、学习取经,很快在京西校园内,掀起了一股学习、赶超育才的热潮。</b><b><br></b></h1><h1><b><br></b></h1><h1><b>陈企平先后在国强中学与京西中学担任校長拾余年,根据学校的传统与现实情况,提出了一整套既有赶超目标,又切实可行地办学措施与方针。我是1961年进校念初中的,当時学校的老师陣容强大,既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如赵文才、姚念曾、刘季辉、仲豫治、王士谔、徐素娥、朱文祥、程健先、薛昌业、龚炯、周大刚、毛震阳、毛履行、凌山、王兴衡、張保元、張蓉贞、缪育万、庄元勋、柴宝善、鲍天明等,还有一批刚从校门走出朝气蓬勃的年青教师,如李斌、陈金迪、王森、朱沁华、金华钟、張秉书、鲍世静、马悦安等,还有一批调入的教师,如姚善安、喇月华、林伯贤,蒋惟冰、張玉林等。</b></h1><h1><b><br></b></h1><h1><b>当時校园里学习气氛浓重,课余活动丰富多采,体育锻练,尤其是篮球传统一脉相承,参与社会实践蔚然成风,除了到松江农村参加三夏与三秋劳动外,平時到人民公园巡逻维护秩序,上公交车统计乘车流量,到港务局装卸码头、雪茄厂、药厂、拉链厂、标准件厂劳动,到人民广场与長征医院建筑工地参与建设等等,学校是在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b></h1><h1><b><br></b></h1><h1><b>1963年随着樊春曦调入京西中学,並担任校長,陈即改任党支部书记,不久上级又调陈到市出国人员培训班担任领导工作,京西中学由樊尚德继任党支部书记,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b></h1><h1><b><br></b></h1><h1><b>到了1966年,中国大地的极左思潮大暴发,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打倒一切盛行,炮打司令部,批判刘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踢开党委闹革命,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打倒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社会上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批判封资修,抄家破四旧扫四旧。在这股自上而下、波及全国上下的浪潮中,陈樊作为一校之長,必然地成为批判、斗争与打倒的对象,陈被从外训班揪回京西中学,与樊等一齐受到了运动的冲击,受到不公正的对待。</b></h1><h1><b><br></b></h1><h1><b>陈企平后来到市人事局奉贤五七干校劳动,1977年调到上海市政协,任人事处副处長。退休后,参与市工商联与市民建创办的,上海工商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和上海市工商专业进修学院的校院务工作。当時这二所学校均办在北京西路653号,京西中学校园内,直至1991年才迁到泰兴路275号。陈1993年担任市工商专业进修学院院長。</b><b>樊尚德,1970年调到瑞金中学任行政负责人,1977年借到静安区高招办为主任,1978年调到市西中学,任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長,1985年任市西中学行政负责人,1989年退休。</b></h1><h1><b><br></b></h1><h1><b><br></b></h1><h1><b><br></b></h1> <h1><b>2.胡家华与徐素睋<br /></b><h1><b>京西中学的第二对伉俪:胡家华与徐素娥。胡家华,解放前,在复旦大学读书期间,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后遭逮捕,解放前夕获自由,参加青年干部培训班,结业后分配到私立国强初级中学,担任政治教师,后任教导主任,并校后任京西中学副校長。胡,胖胖的身材,圆圆的脸,头发不多,额头很高,很亮,政治教师间戏称为"马克思",由此看来,起绰号之风也流行于教师之间。胡没有教过我们,所以对其印象不深。但这次写回忆,听其他老师说,胡曾多次说过:老国强的校舍是用一块大洋买来的,其意是价钿很便宜的。这促使我去探究,国光与国强的前世与今生。可惜胡校長还没退休,就患中风英年早逝,不能当面请教一二矣。</b><b><br /></b><b><br /></b><b>京西中学的第三对伉俪,是凌山与王芝瑛。凌山(1930一1993),从小生活在四川成都,后格致中学高中毕业,1952年进入新联中学,先后教地理、语文、政治。凌老师是一位性格开朗,兴趣爱好广泛的老师,音乐、画画、书法样样拿得起,他一半的工资都用于购买书藉等,他曾托人到苏联购买原版的唱片,他还自学外语,确实是一位多才多艺,自学成才的老师。只可惜由于遗传基因,不幸中风而英年早逝。</b><b><br /></b></h1></h1><h1><b>徐素娥,也是老国强的老师,解放前就读于圣约翰大学,后到校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先后教地理与英语,担任英语教研组長,高三班主任,是中共党员。徐老师没教过我,但她清秀的面孔,一头短发,干练的样子,又是高三年级的班主任,我是仰视的。退休后,徐老师又积极投入与参与圣约翰校友会的办学,负责招生工作,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外语人才。</b></h1><h1><b>徐老师也巳离开了我们,与胡家华校長又相聚在天国了,衷心祝愿俩位老师相亲相爱,直到永远,永远!</b></h1><b><h1><b><br /></b></h1></b><h1><b>3.凌山与王芝瑛</b></h1><h1><b>王芝瑛,1951年高中毕业,在市政建设干训班培训后,分配到新成区教育局,在国棉三厂职工夜校,培训了一批高小毕业文化程度的女工。1954年,作为调干生在上海师专(师院)中文系读书,1956年分配到京西中学,任语文教师,先后担任语文教研组副组長、组长,是中共党员。1978年,调到成都二中(建承中学)担任教导主任。退休后,1994年到劳动报体育部任校对工作。1996年,到上海工商专业进修学院中专部任班主任与教务工作,直到2002年70岁第二次退休。</b></h1><b><h1><b><br /></b></h1></b><h1><b>今年我与学友朱鸿明、俞乐群、蒋柏青等到新闸路沁园邨去看望王老师。虽然王、凌二位老师均没教过我,但记得很久以前我曾经也上门拜访过,可能是出于崇敬吧!新式里弄由于建造時间久远,巳略显老态,楼梯依然狭小、昏暗,但走进屋内,一股书卷气扑面而来。王老师指着墙上的照片与摆设,告诉我们一切还是凌老师健在時的样子,她指着沙发椅说,这是凌老师最喜欢坐的椅子。俩位伉俪老师恩爱、思念之情溢于言表,我凝视着凌老师的遗像,默默地说,凌老师走好,我们与王老师一起,永远怀念你!你放心吧!</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4.应诗球与程健先老师</font> <br></b></h1><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京西中学的第四对伉俪,是应诗球与程健先。应诗球是原新联中学政治教师,年轻,思想活跃,是中共党员。1957年任京西中学党支部副书记,1960年任教导主任。1961年调离京西中学,任大厦民办中学校長,1973年任静安区教育局计财组负责人,1979年任中教科科長,1984年任十一中学校長,1985年任昌平服装职校校長,1994年合并为逸夫职校,1995年到区教育局校办公司直至退休。</font></b></h1><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程健先,1954年毕业于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程健先活泼,喜欢跳午,曾任新成区与上海市少年夏令营的午蹈指导老师,在校任数学老师,並担任学生团支部书记,是中共党员。程老师没有教过我们,而应老师更是在1961年,与我们擦肩而过。</font></b></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r></font></b></h1></font></b><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我打电话给两位老师,虽不相识,但很热情,才采访到以上这些讯息,勉强成篇,全寄希望于京西各位学長补充完善噢!</font></b></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r></font></b></h1></font></b><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四.记忆中的京西老师</font> </b></h1><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1.樊春曦校長</font> </b></h1><h1><b> </b><b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樊春曦,1941年在新四军华中鲁艺分院参加革命,与贺绿汀同在军部魯迅文艺工作团。为应对日伪军扫荡,华中鲁艺解散,樊到上海开展地下工作,在4O年代初,与吴小佩一齐介绍"上海剧艺社"的钱英郁,加入中国共产党。樊春曦長期在上海从事地下党工作,解放后就任私立晓光中学校長。而晓光中学解放前是国民党教育局特准的学校,当時校長兼任国民党教育局的主任秘书,是中共地下党积极开展活动,斗争异常尖锐复杂的学校。1958年,并入向明中学。</b></h1><h3><b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br></b></h3><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樊春曦,从1949年8月至1954年2月,任上海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从1954年8月至1958年10月,连任上海市人大一届、二届代表大会代表。1956年,上海纪念鲁迅逝世二十周年,在大光明电影院举行纪念大会,宋庆龄、陈毅、曹荻秋、巴金、靳以、许杰、沈志远、钟民、王一平、袁雪芬、李琦涛、樊春曦等十五人为大会主席团成员。</font></b></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r></font></b></h1></font></b><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不久,樊春曦在反右运动中受到冲击,随后被反右倾的运动所击倒,从時任上海市教育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下放到辞书编写组,后又安排到上海中学任副校長,1964年调到京西中学任校長。樊校長,中等身材,偏瘦,常穿一件泥的旧制服,谨言慎行,轻声慢语。樊校長没教过我们,我们只听说他是13级干部,是从11级贬下来的,属高干,又听说他有汽车接送,他很低调,只让送到南京路石门路,再步行到校。我们也听说他家住在長乐路陕西路,家中小孩较多,日子过得並不富裕。文革后落实政策,担任上海市总工会静安区办事处主任。</font> </b></h1><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r></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2.陈金华老师<br>陈金华,毕业于上海私立大夏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解放初,参加市军管会举办的青年干部培训班,安排到金业商业初级职业学校任政治教师,后任教导主任,校务委员会主任。1956年,三校合并为京西中学,任教导副主任,后历任教导主任、副校長、校長,中共党员,离休干部。陈老师是静安区五、六届政协委员,1980年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三次评为"静安区先进教师"。<br><br>退休后,陈金华老师又长期从事上海市老年大学的校教务工作,並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的社会工作,先后评为"上海市退休教师先进工作者"、"長期从事老年教育先进个人"、"区先进党员"、"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br><br>陈金华老师,年令巳近9旬,除了耳朵有点背外,精神与身体均好,依然笑咪咪,乐呵呵的,依然平易近人。他知道我在写有关京西中学的回忆,不顾年迈,竞然直奔我的办公室而来,向我提供有关资料与信息,並不厌其烦地接受我的电话咨询。他的儿子与我同在区民主党派帮忙,也就成了我与陈老师传递资料的通讯员。经常有同学问我,你怎么知道那么多有关京西中学的历史情况?那我要告诉大家,陈老师对我的指点与邦助,则是功不可没的。就是在陈老师和京西中学的众多老师与学友,关心邦助与支持下,我才一路写来,一路探寻。</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3. 胡荣锦老师<br />胡荣锦老师是我念初中時的校大队辅导员,后来的校团总支书记。胡老师,1956年育才中学高中毕业,当時育才与京西中学是一个联合党支部,就被推荐到刚三校合并的京西中学担任大队辅导员,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转任校团总支书记,1966年文革前调离京西中学,到武定街道工作。<br /><br />胡老师,高高瘦瘦的个子,头显得略小。初中三年,我先后任中队劳动委员、宣传委员与学习委员,与胡老师有所接触,经常听取他的教诲。胡老师,说话喜欢用手势与姿体语言,语速较快,具有激情与热情,有号召力与鼓动性。记得初中二年级,我被评为校优秀队干部,而这是我记事以来的第一張奖状,虽然是油印的,影响却极深,对我的鼓励极大。在我中小学拾多年的学习生活中,初中三年是我心情最舒暢,学习成绩最好的三年,这其中也蕴含着胡老师的培养与鼓励。<br /><br />胡老师调离京西中学后,先在武定街道任团委书记,后到五七干校劳动,1973年到张家宅街道先后任组织组副组長与民政组组長,1978年调到区检察院任助理检察员与检察员,1986年到区政法委办公室任副处级调研员,直至1996年退休,后又在律师事务所担任特邀律师,2002年第二次退休。</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4.朱沁华老师<br />朱沁华老师,1960年毕业于上海教育学院中文系,分配到京西中学担任语文教师,由于患眼疾,二年后担任校大队辅导员,並转教政治,兼任教工团支部书记。朱老师,个子较高,戴付眼镜,扎二根羊角辫,平時喜穿裙子,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和一群少先队员在一起,有時真分不出谁是谁呢?<br /><br />朱老师是一位直性子,直腸子的人,说话直来直去,做事干脆泼辣,雷厉风行,小伙伴多很喜欢她,尊重她,视她为大姐姐。为了写回忆,我与朱老师联系过二次,再次感受到她的热情与直爽,最近六七届初二(6)班同学聚会邀请朱老师,也充分说明作为大队辅导员,朱老师是称职的,是深得同学之心的。<br /><br />朱沁华老师,1978年调入宛平中学,担任政治教师。朱老师教政治虽然是半路出家,但她积极参加市区教研活动,深入工厂调查研究,编写社会发展史的讲义,鼓励学生上讲台,在全区开了初三法制教育的公开课,获得好评,並被评聘为政治中学高级教师,198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4年退休后,先后在邦德高级中学任政教主任,在培训学校任教导主任,为返沪知识青年举办中复班与高复班,为改革开放培养了大量有用之材,直至2004年第二次退休。</font></b></h1> <h1><b>5.金希伟老师<br></b></h1><h1><b>金希伟老师,就读于市南中学与复旦大学,在京西中学先后任体育,英文老师,並担任班主任。金老师中等个子,身体结实健美,喜穿西装短裤,長筒运动袜,脚穿铮亮的白皮鞋,头发梳得光滑整齐,既有运动员的风度,又有上海老客腊的腔调。我1961年入校時,金还是体育老师,经常担任校际篮球与排球比赛的主裁判,金老师哨声响亮,手势清晰,判罚公正,再加上一身得体的标配,是京西球场上的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线。</b></h1><h1><b><br></b></h1><h1><b>在校時金老师没有教过我,但五十年后,在小学同学聚会時,李宝荣同学问我,你是京西中学的,你认识金希伟老师伐?我回答,当然认得,並这般那样地描述了一遍,想不到李同学告诉我,金老师是她的阿公老头,侬讲地球小伐?李同学中学就读育才中学,是校女排队员,文革中插队安徽淮北,后在淮北市体委工作。李同学的丈夫,即金老师的儿子,是育才中学男排主力队员,比李同学高几级,后来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当然是交大男排的主力队员。<br></b></h1><h1><b><br></b></h1><h1><b>我打电话给李同学的丈夫,他告诉我,金老师热爱体育,喜欢运动,足球、篮球、田径样样多行,並担任裁判工作。在金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四个子女均身手不凡,如金老师的大女儿虽主攻音乐,却是跳远三级运动员,二女儿是静体校田径短跑运动员,差一点入选为垒球专业队,三女儿在育才中学读书時,也是校女排队员。金老师一家,真是体育之家呀!</b></h1><h1><b><br></b></h1><h1><b>6.龚炯老师<br></b><b>龚炯(1912—1993),江苏太仓人,長期在国强中学任语文教师。1940年,龚炯与一批具有爱国民主意识的青年教师,不满于"孤岛"的沉闷气氛,自发组织起"囝囡剧团",旨在把儿童的文化活动纳入正规,社员主要由中小学生组成,最盛時达200余人。剧团成立后,先后在英、租界举行过五次公演,並曾招待孤儿、难童、流浪儿观看。剧目有《学费》、《少年笔耕》、《猩猩王》、《新中国的诞生》等,演出曾得到于伶、阿英等的支持,中共地下组织主办的《简报》作过报导。</b><b><br></b><b><br></b></h1><h1><b>龚炯,是一名儿童文学家,分别发表出版《少年笔耕》,是囝囡剧团的剧本;蓓蕾出版社,1949年出版的民国儿童戏剧丛书《狼王献寿》。1945年,新太仓社成立龚炯任理事,负责《新太仓》半月刊的编辑工作。</b><b>解放后,龚炯还先后在1950年5月,由启明书局出版《发芽开花》; 1950年l2月,由新儿童书店出版儿童独幕剧集《保卫祖国》;1957年8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小朴爱上了佛子岭》。</b></h1><h1><br><b>龚炯是中国民主同盟的盟员,到了57、58年,恶运缠上了龚炯,被定性为"扩大化"了的反右派运动,在京西中学扩大到了这位语文教师,他被戴上了资产阶级右派份子的帽子,他被降职降薪,打入另册,教师是不能当了,儿童文学家再也没有佳作出版了。虽然后来脱了帽,又走进了课堂,但摘帽右派的阴影与之相随,在那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运动接连不断,他也就成了老运动员,成了被批判、被斗争的对象。</b><br><b><br></b></h1><h1><b>龚炯,没有教过我,但我们知道他写过文章,出过书,写的是有关佛子岭水库的故事,内心对他还是敬佩的。到了高中,我是67届1班,龚老师的儿子龚朴在2班,我们是同年级的级友。龚朴,瘦瘦高高的个子,戴副眼镜,蛮文静的,一看就是知书达理、有家教的孩子。后来,他也到安徽宿县插队,离我们有上百里的路,我们还曾到他队里去过,再后来听说他到美国去了。</b><br><b><br></b></h1><h1><b>文革中,大该是在1967年,社会上掀起一股清理阶级队伍的浪潮,龚炯也在劫难逃。记得那是在学校南教学楼二搂物理实验室,龚炯站着交代他的所谓历史问题,不知是出于同病相怜,还是念同学之谊,还是……,我叫他坐下来讲,这就是我与龚炯唯一的一次交集,我的这一举动也被认为是立场不坚定的一次表现吧!</b></h1><b><h1><b><br></b></h1></b><b><h1><b><br></b></h1></b><b><h1><b><br></b></h1></b><h3><br></h3> <h1><b>尾声</b><b><br /></b><b>为了写京西中学的老师,我先后走访,电话拜访了近三十位京西老师,其中陈企平、樊尚德夫妇,均已90高龄,首次登门拜访,恰逢樊校长骨折住院,我们又驱车到市八医院探视。二次看望陈樊二位老师,是先去拜访王芝瑛老师,陪王老师共同前往的。我们还先后拜访过蒋惟冰老师,林伯贤老师,黄君仪老师等。</b></h1> <h1><b>李斌、陈金迪、陈金华三位老师,曾到我办公室</b><b>面叙,并多次接受我的电话采访,其中陈金华老师更是十分热情,又是提供历史资料照片,又是写信鼓励我,使我的回忆写作得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激励。有时我为核对人物与事实,一天数次电话陈老师,他多是百问不厌,百问不倒,努力回忆,认真指正,使我获益匪浅。</b></h1> <h1><b>我们有二次京西同学相聚,恰逢京西退休老师活动,又遇到了陈金华、王芝瑛、李斌、陈金迪、黄君仪,以及姚善安、卢基鸿、金华钟、张玉林、沈行伦等老师。在京西同学的聚会中,又先后遇到了陈金华.金华钟,以及王森、朱沁华、胡荣锦等老师。</b></h1> <h1><b>更多的京西老师,我是电话拜访的,如应诗球、程健先、喇月华、邬立峰等老师,有的是电话采访京西老师的家属,如朱文祥、龚炯、马悦安、金希伟、缪育万等老师。在所有的拜访与采访中,都得到京西老师与家属的热情接待与支持,虽然有的老师对我並不熟悉,但只要听我自报家门,听到我是京西中学的校友,无不热情相待,有问必答,在当今社会现实状况下,实属不易。我想这全依顿于京西的品牌,与京西中学的凝聚力,和对京西学子的信任度吧!对诸位师长的信任,我只能以我对母校的回忆,对母校恩师的回忆,对母校同学的回忆,来思念,来回报。京西中学,我的母校!我爱你!</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