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畔的童年记事(十)

高山流水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儿时的电影有一个从单调到逐渐丰富的过程。<br>  刚懂事时恰逢文化大革命,在横扫一切的年代,打开收音机充满着的是硬绑绑的口号或社论,早上《东方红》,中午《大海航行靠舵手》,晚上《国际歌》。<br>  电影大都是纪录片,老电影基本禁放,新电影也不可能再拍了,文革中期,八个样板戏开始成熟且拍成了电影,放的我们基本上能把全本台词背下来,老老少少都能哼上几句。而小伙伴们最喜欢的还是电影《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鸡毛信》、《南征北战》从小学一直看到中学百看不厌,关键是你没的选!</font></h3><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直到文革后期开始有国外电影引进,记得最早引进的是阿尔巴尼亚的,朝鲜的,越南的以及南斯拉夫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而每个国家的电影留给我们的影响和结果也是蛮有意思的,阿尔巴尼亚带来了三翻高领毛衣及灯芯绒茄克衫的流行,越南电影不多且印象最不深只记得一句巫婆的台词"阿林、阿林⋯⋯"全句内容现在也记不住了,只是当时小朋友当流行语常常念叨。<br> 南斯拉夫的《桥》和《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还是印象比较深刻的,它让我们领略了战争片不同的拍摄样式,尤其是瓦尔特的拳击格斗让男同学们总是想蠢蠢欲动模仿一番,在同学嘻闹中对着对方的肚子揎上二拳。<br>  要说艺术感染力那就非朝鲜电影莫属,尤其是《金姬和银姫的故事》、《血海》、《卖花姑娘》都是超级催泪弹,弄堂里的老老少少没少贡献眼泪,隔壁阿凤姆妈是最晚去看《金姫和银姬的故事》的,走时亭子间姆妈、龙梅姆妈再三关照多带二条手帕,阿凤姆妈性格硬朗,笑笑说了一句"不会那么夸张吧"走了,回来时只见她二眼红红伸出二只手说"㑚摸摸看袖子管湿哒哒啦"大家一下都笑了!<br>  要说最感人至深的影片还是解禁的六十年代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越剧戏曲电影《红楼梦》,周边黄浦电影院和山西电影院每一轮的播映,几乎可以达到万人空巷的地步,各位姆妈中追剧十遍、二十遍以上的大有人在,那时候林黛玉、贾宝玉的扮演者王文娟、徐玉兰成为弄堂老少共敬的女神。<br>  阿凤姆妈家的客堂间一段时间成为各位姆妈啜味《红楼梦》的场所。老宅上下大都是来自宁绍地区都能讲一口正宗的宁绍话,唱起越剧还算有板有眼,尤其是龙梅姆妈一句"林妹妹"的唱腔学的维妙维肖直逼徐玉兰,一曲唱罢引的大家掌声叫好声不断。<br>  随着掌声叫好声多年来文革带给居民们的压抑感开始慢慢消失了!<br><br></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