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画石说”之二——旧物

旧颜

怀旧是人的一种自然的感情需要。一本书、一件物品、或者一首歌,往往可以勾起人的回忆,把我们引向某个特定的事件或特定的年代。对于50后、60后来说,“文革”是伴随他们长大的那段时光,那里有着他们挥不去的刻骨铭心的记忆。 那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虽然也存在“特权阶层”,但我们的日常用品却出奇地雷同。 我们用竹编外壳的暖水瓶。 镂空铁皮壳的会被视为高档品。 而画着“红双喜”的铁壳暖水瓶是可以做姑娘的嫁妆的,80、90后一定觉得匪夷所思。 这种塑料壳的已是后文革时期的东西了。 这个是作者创作的过程图。 那时没有煤气灶,没有电磁炉,我们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是打开风门让煤饼炉烧起来。如果遇到炉子灭了真是会急得满头大汗,因为重新引火让煤饼烧旺对小孩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等爸妈回家又太晚了,什么时候才能吃上饭啊。他小时候在北方,只用过蜂窝煤,所以画这个;我长在南方,其实还用过更不方便的煤球炉。现今,有的店家故意把蒸糕做成了蜂窝煤的样子,不知道现在的孩子是否知道它的出处?呵呵 那时没有电水壶,铝制的烧水壶每天被煤烟熏烤难免“破相”,再勤快的主妇也很难保持自家水壶的光洁明亮。 搪瓷制品盛行,搪瓷的脸盆、痰盂、饭碗、茶缸等等,表面磕坏了可以找师傅补上一块,外观虽然破相但没见大伙扔的,新一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多年。 那时没有“乐扣”,看不到不锈钢制品。铝制的饭盒用来外出带饭菜,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或数字以免跟人弄混; 当年很多小伙伴的床头都会有这样的闹钟吧? 还有这样的手电筒。 学校组织学军拉练时,腰扎武装带,再斜跨一个军用水壶,自我感觉很神气。那个年代跟军队有关的物品都备受青睐,因为由此可以联想:家世清白,根红苗正。 如果你住的是街道的老式平房,可能还用过这个——马桶,这玩意现在都进博物馆了吧。 那个年代最难处理的是印了领袖像或套红人民日报社论的报纸,不能卖更不能烧,只能收着。母亲曾说起一件旧事:1967年农村老家的亲戚来学校看望母亲,拿报纸包了家乡的鱼干,结果被人告到了书记那儿,因为那张报纸上印了“最高指示”…… 有人说:“这是一个荒诞被视为日常的时代”,但的的确确是我们曾经经历的年代,走过的岁月。 此篇献给青春已逝的50、60后。 石头画作者:陈帆,建筑师&教师 石头画摄影:王大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