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今日,好友良陪同参谒该学府,游览之余,颇有感慨。 国子监街牌坊为柱出头式,两柱三楼,广约6米,高8米。悬山顶,两巨柱立于白石基上,跨楼外侧为悬空边柱,上端雕饰云冠,下端为垂莲柱头,中有扁曰“国子监街”。 集贤门、太学门青瓦五脊挑山顶、明柱廊檐过厅结构,面阔三间,巨柱、门楣黑色,门扇红色,庄严肃穆。正中天花板上分别垂有红边蓝底金字“集贤门”和“太学”匾额。 琉璃瓦牌坊七顶三门,屹立于汉代玉须弥坐上,门呈拱形。坊壁雕飞舞盘龙,南面匾额为“圜桥教泽”,北面为“学海节观”。此即龙门,过此即状元桥,从此鲤鱼化龙,可到对面铜钱殿释褐受封。 铜钱殿(辟雍)重檐黄琉璃瓦攒尖顶的方型殿宇,外圆内方,以喻天地方圆。环以园池碧水,四座石桥通达四方,以祝福太学生能走向四面八方。殿内为窿彩绘天花顶,设龙椅、龙屏等皇家器具。 环以园 游北京国子监必须要游北京孔庙,孔庙是入口,国子监是出口。事实上,北京孔庙的历史地位远远大于国子监。公元十四世纪,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笼络汉族的封建贵族和士大夫,下令袭历代旧典,命宣抚王楫于金枢密院建宣圣庙,祭祀孔子。到了1302年(元成宗铁木耳大德六年),在今址正式建庙,于1306年(大德十年)建成。根据“左庙右学”的礼制,同年在孔庙西侧,才建国子监。 彝伦堂面阔九间,五脊两坡硬山顶,透花门窗,系藏书楼。敬一堂、东山堂、碑亭和展室无不奇巧玲珑,展示着皇帝对教育的重视。 孔庙珍藏丰富古迹众多,而以石刻最为著称。主要有进士题名碑、乾隆石鼓、十三经刻石以及明清石刻碑。 值得一提的是大成殿前,有一棵古柏——触奸柏。相传是元代国子监祭酒--许衡所植,已近七百年的历史。据说,明朝奸相严嵩代嘉靖皇帝祭孔时,行至树下,树枝揭掉了他的乌纱帽。几年后,树干上又长出了一个树瘤,横看恰似一个龙爪抓住了一个人头,面部惊恐扭曲。人们便认为柏树有知,能够辨别忠奸,取名“触奸柏”或“辨奸柏”。 至今,此树依然繁枝盘错,挺拔苍翠。 时至今日,科举考试已一去不返,然而致知、格物、平天下,成贤街、孔庙、国子监,确实值得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