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电影

鲜丽

<h3><font color="#010101">  每每有新电影上映,我就会想起我们小时候看电影的情形。<br>  60年代中期我刚上小学三年级就开始“文化大革命革”了,许多“文革”以前的电影都被定性为”大毒草”,不仅要进行批判,还被禁映。</font></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文革”初期大家都看《毛主席八次接见红卫兵》;中期看八个《样板戏》;后期形势就稍微好点了,我们可以看到朝鲜、 越南、阿尔巴尼亚、苏联、南斯拉夫电影了。<br>  我最喜欢看苏联电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是从小就接受共产主义教育的结果吧,反正就是爱看。《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斯大林格勒战役》、《乡村女教师》、《夏伯阳》、《母亲》,有的台词都能背下来了。<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那时候我家住在辽大附近,辽大每逢周六就在大礼堂演电影,通常是在大门口的收发室卖票,有时候票不好买就求家在辽大的同学帮着买。一次辽大要上映一部苏联电影《伟大的公民》,听大人们说是内部片,影片里反映的阶级斗争非常复杂,小孩子看不懂,这样我就更是迫不及待地想看,但是怎么也买不着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入场的时候我就站在礼堂门口等着有退票的,电影都开演了我也没弄到票,我站得离入口更近了,不知不觉被入场的人们拥到了入口处,收票的人向我要票,我情急之下就把手里的一角钱递给了他,这一瞬间我的心都要跳出来了,如果被抓住的话就要送到保卫处的,可是收票人竟然让我进去了。我的心情一下子从紧张害怕变得“豁然开朗”,赶紧混入了前面的人堆里,进到漆黑的礼堂后还在想,这回看你怎么抓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学会了“行贿”和混票,这就是“车到山前必有路”吧。<br>  从此以后我就用这种方法看到了许多想看而买不到票的电影,记忆最清楚的是看朝鲜电影《卖花姑娘》,但是大多数朝鲜电影都是和学校去看的,《血海》、《摘苹果的时候》、《鲜花盛开的村庄》、《看不见的战线》、《原形毕露》、《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永生战士》、《金姬和银姬的命运》及诸多片子。<br>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反映越战的电影也是我们中小学生必看的电影,《九号公路大捷》、《琛姑娘的森林》、《阿福》、《回故乡之路》,都是战斗片。<br> 那时候我们看得最多的应属阿尔巴尼亚电影,因为当时中、阿友谊被毛主席誉为“朋友加兄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阿两国远隔千山万水,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我们之间的革命的战斗的友谊,是经历过疾风暴雨的考验”。这是我至今还会唱的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记忆中的电影还有《勇敢的人们》、《创伤》、《海岸风雷》、《第八个是铜像》、《战斗的早晨》、《广阔的地平线》、《宁死不屈》,阿尔巴尼亚电影大都采用倒叙的手法,得过一会儿才能看明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看《勇敢的人们》我知道了巧克力糖。被《宁死不屈》中的女游击队员感动地发誓要当女兵。值得骄傲的是我和一个同学跑到北陵电影院又看了一遍《宁死不屈》,学会了电影里的插曲:“赶快上山吧勇士们,我们在春天加入游击队, 敌人的末日即将来临,我们的祖国就要获得自由解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然后我写了一篇文章,也不知道算观后感,还是算影评,交给了学校团委的老师,老师又给送到了《辽宁青年》,《辽宁青年》竟然给我发表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70年代中期我们升入了九年级,相当于高中阶段,那时候电影就相对的多了一些,人们的思想也开放了许多,我们可以看到罗马尼亚的《多瑙河之波》、《沸腾的生活》、《神秘的黄玫瑰》,南斯拉夫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这些经典片子了。紧接着又有了《青松岭》、《艳阳天》、《金光大道》、《火红的年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曾经的一段顺口溜真实、生动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电影历史:“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朝鲜电影又哭又笑,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越南电影动枪动炮,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多么经典的总结啊。让它载入我们的电影史册吧,留给后人评说。<br><br>2013.4.19初稿<br>2015.10.2修改<br>2016.1.20再改</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