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儿井和葡萄园(新疆游之一)

开心庶民

乌鲁木齐一角 烏鲁木齐一角 我们坐飞机从广州到烏鲁木齐,再坐巴士从乌鲁木齐出发到吐鲁番,实际是一路下山,从海拔一千多米下降到海平面下100多米。吐鲁番是洼地,是海平面以下的一片平原。 在路上我们看到许多风力发电机,这地区是亚洲最大的风电机场,远处是天山。 我们將穿越天山山脉而到天山南部,穿越的部分我们称山口,但新疆人称之为达坂。 远処是天山山脉,现在还有积雪的是天池附近的最高峰---博格达峰,稍近些是火焰山。 最远処是天山,近処是高铁线,如你喜欢,就坐高铁来吧。 我们进入了达坂区 我们到达了吐鲁番,首先是参观坎儿井,这是展示坎儿井的入口大门 我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是 长城,大运河和坎儿井。 这是明渠,你看水渠像不像是水泥筑成的? 这是坎儿井工程的示意图,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组成。根据地势毎䧚15至20米打一竖井,在一系列的竖井下挖出暗渠,由暗渠把水引出明渠,途经灌溉或流入水塘(涝坝)。从古至今已挖成1700多条坎儿井。要打多少竖井並挖出暗渠,这是多么艰巨的工程啊!中国人做到了! 坎儿井能搞成,还得益于这里山坡深处的地质,这里的地质有点像水泥,暗渠挖成后,经水流过,就变成了像水泥筑成的水渠,所以坎儿井能长期保持下来。冬天天山大量积雪,以后逐漸溶化,水渗入地下即成为坎儿井的水来源,水渗入地下也防止了在地面被蒸发掉。 里面是暗渠 暗渠的出口处称为龙口 示意古代从坎儿井取水,可以是人力 明渠,多像水泥渠啊! 示意古代从坎儿井取水 示意古代从坎儿井取水,可以利用畜力 示意古代从坎儿井取水 示意古代从坎儿井取水 在历史中,林则徐和左宗堂都对坎儿井的建设立下汗马功劳。林则徐带领建了60多条坎儿井,在他告老还乡途中还特意会见左宗堂,推荐坎儿井的好处。左宗堂后来建了180多条坎儿井。林在反鴉片的抗英斗争中是英雄,反被发配至新疆,英雄好汉到处都可发光。林则徐,你的名字永远刻在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冊上。 我们来到一位村长家里作客,参观他的葡萄园,他为我们准备了晚歺。 有一种细粒的葡萄,叫珍珠葡萄,特别甜。我们不是一粒一粒地吃,而是大把大把地送进口中。九月来到新疆,就是要放开肚皮大吃葡萄。新疆的葡萄是世界最甜的,法国佬不服,特派人来检查,发现新疆葡萄含糖量为26%,而法国葡萄含糖量才20%,还不服吗? 这是一串串在凉干的葡萄 从左起,陈汝恒及夫人彭女,其他都是我们的队友。我们这个团有33人,是親戚或朋友或同学,更多的是朋友的朋友。 苏乾灼及夫人关桂芬 得益于坎儿井源源不断的供水,一大片一大片的葡萄园,遍地分布着。 这是凉干葡萄的凉房,也遍地分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