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八日——对于安吉老年大学长青树读书会的全体成员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一天特别请来了学而优教育主讲师王玲主讲《说三国话人生》。
王玲:今年38岁,学而优教育主讲师。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硕士。 2007年的安吉教育新苗,2008年的湖州市骨干教师,多次在湖州市教师下水作文赛中获奖。从教15年,致力于作文与古诗文教学研究。 上午八点半讲座准时开始,老年大学301教室早已坐无虚席。这里有学校长青树读书会的全体成员,也有其他班级选派代表学员。 台上王玲老师讲座有声有色,精彩绝伦。 台下学员倾听是认真有加,还不忘笔记。 台上台下互动不断,听到美妙之处还会有微笑应和、点头称善的哦! 你看:笔记记得还挺认真哦! 你能猜出这位课间上来补笔记的老人有多大年纪?——你不会相信她已经七十九吧! 课间还有来向老师认真讨教的学员。 师生交流还挺热烈哦! 有学员向老师提问。 学员还向老师提出自己意见和想法。 十点多讲座课结束,看来学员反响很大,临走学员都依依不舍地离开教室,有读书会学员要求:这样的讲座下次要多安排;其他班学员也要求:下次若有这样的讲座别忘了还要请我们来听哦! 后记:老师的感受——《上课》
落了一天的雨,秋就有了几分腔调:渐一番风,课一番雨,一番凉。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博物馆前,几株桂花,在雨露晨风中兀自飘香,老年大学旁却是“绿瘦红肥”,叫不出名的花开得愈发鲜嫩了。
8:30上课,我7:30早早的到了。7:40到老年大学,上上下下,都是鹤发,进进出出,都是硬朗。
到教室了,一屋子的热情,迎面而来。老师,班长,副班长热情地介绍着,谁谁谁,刚刚去香港比赛,捧了个一等奖回来;谁谁谁,72岁,电脑班最小的,选了历史课,又学摄影,还坚持到读书班来;谁谁谁,接下来要去哪乡村文化舞台,参加越剧演出;谁谁谁,92岁,每天坚持去水库游泳,两次,两个20分钟,戴着老花眼镜,面带微笑的老人家72岁,给我看游泳视频,今年夏天,7天学会了游泳……
天空又沥沥淅淅飘起了细雨,滴滴秋雨,滴在窗棂上,看着这一屋子的白发,欲说还休,欲说还休。时光把不堪赠予人的同时,也把经历的硕果随手相赠。
上课了,和这一屋子聊着鲁达,说着周瑜,走进那个时代,一个时代的思想者正在那聚会,走进去,聆听他们的嘉言隽语。无论是近百年前的先贤,还是眼前的前辈,都同样苍老,也都同样年轻。
课间,老伯过来交流声律、平仄,老人家一直坚持写诗,吟对联,一聊,原来是普通话测试中心钱淑琴科长的父亲。电脑班的大伯也过来,争辩了阿斗是糜夫人的儿子。79岁的历史班的“小同学”,趁下课前来认真地补笔记,老人家从来不用老花眼镜,认真是她的习惯……学习,永远不恨其晚。晚,比不学强!
上课,分明是他们给我上课!生命中滋长了比华服和年龄更重要的东西,就是学习和感悟。生命中所有的苦都不会白受,所有的福不会白得。优于别人,并不高贵,正真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下课了,有位老人送了我两束串好的小花,香远益清,我叫不出名。我想起了寂寥的雨巷里,那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我别着小花,撑着雨伞,踩着庭前落尽的梧桐叶,沐一路烟雨……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