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继国
(原载《朔方》2016年6期) 《和田玉 牡丹花》
和田玉和牡丹花,都是代表中华文化、反映中国精神的典型文化符号,都深受海内外华人喜爱,在人们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玉石之国,产玉之地甚多,仅古老的《山海经》记载的就有149处。但无论是过去和现在,宫廷和民间,都以昆仑山产的和田玉为贵。甚至于一度只将和田产的玉称为“玉”或“真玉”。据史书记载,唐玄宗天宝十年就下诏规定,礼玉一律用“真玉”,即和田玉。著于东晋时期的《拾遗记》还记述了识别“真玉”的方法:“西北玉声沉重,而性温润,东方南方玉声轻洁,而性清凉。其言玉声清洁者,言东南方产非真玉也。”和田玉开采利用的时间很长,据专家考证,至少有着六千年的历史。在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之前,就有着一条源源不断,运送着美丽石头的玉石之路。至于在古代神话传说中,在历代文人的笔下,更是有着许多动人、神奇的传说和赞颂。从女娲采五色玉石补天的神话,到周穆王驾六骏宴天池,西王母以美玉相赠的传说。从黄帝的“以玉为兵”,到殷商妇好墓出土的大量和田精美玉器。从玉作为通天地、别尊卑的“六瑞”和“六器”,到管仲的“玉有九德”说和孔子的“玉有十一德”说。从人们推崇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格言,到民间流传的“黄金有价玉无价”的谚语。都反映了我国早已形成的完整系列的玉文化学说,也说明了和田玉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人们普遍的爱玉、赏玉、佩玉的社会风气。和田玉不仅是古代王权、财富的象征,更成为了君子人格化的代表。
牡丹花原产于我国的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牡丹文化在中国也是源远流长。在三千年前的《诗经》中,就有关于牡丹的诗句。在秦汉时期,牡丹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已被人们认识,载入《神农本草经》等古藉。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名画《洛神记》,就曾描绘了牡丹的图象。隋唐时,牡丹进入皇家园林,到开元时期,牡丹成为人人喜爱、追逐的花卉,也成为了国运兴盛的标志,牡丹文化盛行于朝野上下。中国历代诗人留下了无数歌咏、赞美牡丹的诗篇。李白酒后挥就了著名的《清平调》三首,以牡丹、美人互喻,极尽华美。刘禹锡留下的名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至今仍脍炙人口。白居易精彩地描绘了唐代赏牡丹的盛况:“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欲狂”。皮日休说尽了人们对牡丹的喜爱推崇之情:“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苏轼的诗句生动地反映了欣赏牡丹的多重感受:“对共无语花应恨,直恐明年花不开”。而欧阳修的“天下真花独牡丹”,更是人们评价、赞美牡丹的经典之语。至于在各民族的民歌中,歌咏牡丹,以牡丹比喻美好事物的更是不可胜数。 过去,和田玉和牡丹花都是达官贵族赏玩的珍品,进不了普通百姓家。和田玉产于平均海拔达六千米的昆仑山上,且不说开采不易,就是将玉料运下山,也要在岩羊都不敢走的绝壁陡崖上走好几天。正如《太平御览》所记:“取玉最难,越三江五湖至昆仑之山,千人往,百人返,百人往,十人返”。牡丹虽本生于深山,但被移植改良后的品种,养在深宫,一品难求,成为达官贵族的专宠,故白居易有“一株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之叹(中人,指中等收入家庭)。民间也有“纵有钱财万贯,佛头一株难见”之谚(佛头,指佛头青,牡丹的传统品种)。
现代社会,随着科技和生产运输能力的进步,和田玉和牡丹花虽然没有那么多神秘色彩,普通百姓也能一赌真容了。但是好玉难得,珍品难求。对于这两种承载着太多文化内涵和国人情感的神圣物品来说,得到一件精品和田玉,移活一株名品牡丹花,仍不是易事,甚至也不是钱财就能解决的事。往往要看你的诚心,甚至有时还要看你的缘分。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
几年前,我到新疆游玩,去时有个心愿,想买块好的和田玉。对于和田玉,我一直存有敬畏之心,价格高了不敢买,价格低了又怕假。故临行前,与新疆的文友姚君通了个电话。姚君与我二十多年前就有联系,虽仅见过一面,却一见如故,情同兄弟。电话里说了我的行程和想法后,姚君爽郎地笑了,说:阿哥,很高兴你来!我老婆就是三十年的玉工,我对和田玉也非常喜爱,新疆的许多琢玉大师都是我的朋友。你来后帮你找两块好玉。听他这么一说,我高兴极了。到乌鲁木齐住进宾馆后,就给姚君打了电话。他那边也早准备好了,立马带着一箱子和田玉就到了我的房间。我迫不及待打开箱子一看,哇,流光溢彩,琳琅满目,都是和田玉的精品。个个玲珑剔透,莹润细腻,让人爱不释手。在姚君的帮助下,我挑了二件。一件是白玉把件,透雕着灵猴献寿的图案,背面是洒金皮。个头不小,握在手中把玩,十分惬意。一件是青白玉的挂件,玉质细腻油润,皮色美丽巧妙,设计上匠心独运,雕琢上精工细作,图案妙手天成,富于寓意。上半部雕着蝙蝠、灵芝等吉祥图案。蝙蝠是红色的,灵芝是半黑半黄色的,象征着鸿福无量和如意吉祥。下半部是缕空雕,似一个水滴型的香囊,圆润、雅致、精巧,灵秀。内膛掏空,外层浮雕着几何图案的忍冬花。忍冬花是古代流行的吉祥图案,因它越冬不死,故称为长寿花。《本草纲目》曾云:忍冬“久服轻身,长年益寿”。姚君说,这是块天然的子料,而且为传统雕工而成。现在好玉难求。特别是好的子玉,以克论价,贵过黄金。见了这种料子,玉工根本舍不得动刀,更不会将里面的肉剔掉,做这种空膛的缕雕。而且现今人们出于对子料的喜爱,时兴玩皮,而过去却是将皮作为杂质剔掉的。这件玉虽然也将大部分的皮去掉了,但仍保留了一部分,巧妙地雕成了蝙蝠和灵芝,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玉还有一可贵之处,有红、黑、黄三色,玉器行里讲“三色为宝”,这是件难得的宝贝。听了朋友的一番话,不仅使我对这块玉的喜爱增添了几分,而且也增长了许多生动的玉文化的知识。当我执意要付款时,姚君一再问,你盘缠带够了没?我知价格不菲,虽然尽自己所能付了款,但心里也清楚,这只是友情价而已。回来后,我将把件拿在手中把玩,将挂件的膛心里填了些新疆的熏衣草,挂在身上,一股幽雅的静香不时逸出,顿觉有古君子之风。玉乃通灵之物,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得之爱之,时时把玩。玉养人,人养玉,人玉合一,相得益彰。玉因人而润泽,人因玉而慰藉。朋友来了,自然要拿出夸耀一番,引来不少谈资,增添了许多情趣,也在评论中互相长了不少知识。一次,上海的几位画家来宁夏采风,见了我的玉,也是赞叹不已。他们刚从新疆回来,花了不少钱买了些玉,但和我的玉一比,都黯然失色。这些画家都眼光了得,也不差钱,但新疆一趟并未寻得好玉,只能抱怨自己没有好的玉缘了。
说起牡丹花,也是一次不期而遇的缘分。受古典诗词的影响,我自小就喜爱牡丹。搬到门前有块空地的新居后,一直想移两株牡丹过来,但始终未能如愿。一次偶然的机会,邂逅了甘肃的一位园艺家。闲谈中,说起了牡丹。他告诉我,世人都知道河南洛阳的牡丹好,殊不知甘肃的牡丹也很漂亮,而且是中国原产的紫斑牡丹。原始牡丹都是紫斑牡丹,为白瓣紫心。正是它花心的那一点紫,经过园艺师上千年的培育,才有了今天的万紫千红。紫斑牡丹植株高大,耐严寒,抗虫害,生命力顽强,适合在各地栽培。我问他,能否找朋友移来几株?他诚恳地说,好,我找朋友帮你吧。我回来查资料,知道他的话确实不谬。明末清初的李渔在南京建芥子园时,曾花重金从甘肃巩昌(今陇西一带)移了二十多株牡丹,并在他的名著《闲情偶记》中对牡丹之所以为花王作了精彩的评论。李渔是大戏剧家,也是著名的园艺家。他在南京修建园林不到较近的河南洛阳和山东荷泽移取牡丹,却千里迢迢,到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陇西去移,想必是在他眼中,那儿的牡丹更漂亮珍贵吧。正在我沉浸于阅读《闲情偶记》时,忽然有个陌生的电话打来,说他是甘肃临洮牡丹培育中心的康先生,受朋友委托,和我联系移牡丹的事情。我喜出望外,与热心的康先生商量好后,便抽暇驱车出发了。到了临洮,才知道,这儿离洛阳直线距离有一千多公里,海拔两千多米,和藏区邻近。这时,已是秋天,康先生的牡丹园里,无数一人高的牡丹峥峥矗立,半枯的叶片在秋风中飒飒作响,像在拍手欢迎我似的。有的牡丹甚至有两三米高,虬劲的枝干伸向天际。在傍晚的夕阳映照下,显得格外辉煌。真想不到在这荒僻的地方,竟然生长着这么多神奇非凡的植物。康先生说,秋天正是移植牡丹的好时机,现在是牡丹长根的时候,这时移植的牡丹好活。故牡丹园里有句行话“春分移牡丹,到死不开花”。想不到花王还有这么大的脾气,我们来的真巧!康先生问我,你要什么品种?我说,反正我也不懂,您就拣好的品种给我移几株吧。康先生说,你从那么远的地方专程来,看样子也是爱花之人,与牡丹有缘,我将园中的镇园之宝给你移几株吧。若是能在遥远的宁夏银川成活,也是对传播牡丹文化的贡献。然后仔细挖了几株,细心地用编织袋包好根部,挂上标牌,写上品种名字,抬到了我的面包车上。临行叮嘱我说,你回去种下后,来年开春出芽时,一定要将它的花蕾掐掉。若实在想看,每株留一两朵就行了,否则的话,根会累伤的,“牡丹要花不要命”。到三年后,根深叶茂了,自然就进入繁花期了。回来后,我按照康先生的吩咐,精心将这几株牡丹植入我的小花园中,每日眼珠一般地看护着它。一有问题,赶紧向康先生请教,他总是热心地答复我的问题,耐心地给以指导。他编定专著《临洮牡丹》时,我也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意见。这样,我俩遂成了很好的朋友。如今三、四年过去了,我的牡丹在园中长得很好。每到春天,它们总是先绽出粉嫩的花蕾,再开出绚丽的花朵。那美丽的颜色,氲蕴的芳香,不但引来了满园蜂蝶,也引来了小区邻居的啧啧称羡。这时候,也是我一年中最快活的日了,围着我心爱的花儿,怎么也看不够。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明唐寅的“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的诗句。真有别无所求,浑然忘我,与古代雅士心灵相通之感。花开之时,自然忘不了赠花人康先生,将花拍成相片发给这位老哥。他回信说,临洮牡丹在塞外能养得这么好,足见紫斑牡丹生命力的顽强。这些花是我精心培育的,有的品种其他地方还没有。它们记录了我俩的友情,我俩的缘分。这些花,将远隔千里的两个民族的陌生人结为朋友,这就是国花的魅力。真没想到,敦厚的康先生说得这么真诚,这么感动人。有了他这话,我每看这些花儿时,更多了一层意味。 和田玉、牡丹花,这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件精灵,这走出宫廷进入平民百姓家的尤物。我竟然能够二美兼得,同时享用,真是人生的福气。当我手中摩挲着温润细腻的和田玉,迷恋地徜徉在灿烂盛开的牡丹花前的时候,不能不感叹命运的厚赐,不能不感叹缘分的厚爱,更不能不感动于朋友那如和田玉般温润,如牡丹花般芬芳的友情!
(杨继国,生于1952年,宁夏吴忠市人,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宁夏自治区政府参事、宁夏文史研究馆名誉馆员,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顾问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