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说:流言止于智者。我不是智者,只是闲谈。谣言充斥微信朋友圈,我只是静静地看着,我不说话。因我觉得没有什么好说的。信谣,我没有那么猥琐;传播,我不屑为之;辟谣,我没有这个义务。我还担心在谣言一边倒的时候,辟谣会让我被视为怪胎级别的另类,最起码会被攻击没有爱心,没有爱国心。为了证明我的爱心,我的祖国心,所以,我只是静静地看看。 谣言的发生大都是有原因的。从大了说,要么经济利益;要么政治利益。从小了说,要么泄私愤;要么恶意中伤。当然,不排除无意恶搞。我只知道,谣言有始作俑者,有幕后推手,但我一直没有去调研过推进谣言的目的。当然,我知道各类谣言的目的是不尽相同的。 我发现,有一段时间了,朋友圈没有爆炸,伤人,楼房倒塌等暴力的传播了。这和我们政府控制网络传播谣言有关。始作俑者,幕后推手也不敢明目张胆和政府对抗。轻则拘留,重则判刑,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但是,朋友圈谣言并没有少去。反而有日趋壮大的嫌疑。只是谣言更趋于温情,爱心,爱国,正义。正因为温情,正义,使传播者更理直气壮,似乎传播是义不容辞的。更有甚者,如此大放厥词:这不是坏事,即使假的,告诉别人也没有坏处。我只能"呵呵"了。不由让我想起以前聪明的郎中给人下药,往往是一些面粉,米粉混以香灰。他们也振振有辞地说:我的药又害不死人。想到这儿,我连"呵呵"也剩不下了。 十多年了吧,那时候很多人挑着一担担蜂蜜走街串巷地卖。现在,谁都知道那是白糖制作的蜂蜜。可是,那时候就有无数人信它,爱它。四五块钱一斤,很有市场。我第一次明白它是假的,是因为有人吹嘘自己朋友够意思,卖给别人蜂蜜六块钱一斤,卖他四块。他正吹朋友仗义,蜂蜜保真,口感一流的时候,旁边一老人慢悠悠地说:我养过十几年蜂,现在的行情蜂蜜要十五块钱一斤能赚点工夫钱。如果是我,真蜂蜜卖你四块一斤,不如送你,还落一人情。
我第一次明白,谣言能止于世故,阅历,丰富的人生经验。 前几天吧,和友人闲聊。他突然问我:微信上看到,孩子走丢到银行,还是啥保护机构等等。你认为真的假的?我正低头喝水,头都没有抬:假的。
我看过这条微信,我有两个理由:一是和进肯德基如出一辙,孩子迷路进肯德基是假的,进银行也不会太真。二是银行没有这么傻,银行承担起这个义务,他就得冒风险承担责任。假设真的,孩子接受教育进银行,再次丢了,银行得承担怎样的责任。就像你的孩子走进派出所,警察叔叔不受理,让你孩子走出派出所,丢了。你会怎样?
其实,我想说,在谣言面前,在你传播前,你得用已有的知识,见解,想一想,再想一想。 至于丢了身份证,丢了人,甚至丢了狗,从那正儿八经的文字,现在很多人知道假的了。至于抵制日货,变成打砸烧;抵制美货,把苹果手机与韩国防卫系统,南海事件联系起来。在那高亢而其实幼稚可笑的爱国口号中,更多的人不屑起来了。
记得有一段时间,QQ朋友圈很多不转死全家的事情吗?多少人为了自己全家不管别人全家?记得有一友人宣告,在她圈子发,一经发现,一律拉黑!看了,感觉疼快!我也要把那天天发谣言的微友拉黑了,不和他交朋友了。他智商堪忧啊.
于永正老先生以实据辩驳"正能量"谣言,让我叹为观止。老先生实为智者。大家不妨去看看,特别是做教育的。
看都朋友圈发所谓正能量谣言,偶一为之,倒无可非议。智者千虑,亦有一失。那天天发,甚或一天发三次的,并且都是义正辞严,一副范仲淹式先天下之忧而忧,还真真让我受不鸟啊!你不如发一个笑话吧,微信本就是茶余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