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白时分

惜存*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浮生半日闲"是我钟爱的慢调,不用"偷得"与之相配,这个词显得慌乱、紧张了些,用"又得"更为舒适惬意。古人特别喜爱松风,庭院里皆种植有松树,每每听到松风朗朗之声便会发出"此可浣尽十年尘胃"的感叹。我的窗前屋后虽然没有松树,不过一些棕榈和香樟,但每当能在屋内卧榻静听风声,也有如闻松风之清趣了。 有一处素菜斋环境清雅,是适合闲日清坐的佳地,它三面临荷塘,一面背竹林,堂中设有四个木榻,素锦屏风两个,古琴一张,儒道佛书数卷。独自一人,也可约上三两个投缘的朋友,点上几碟清油小菜或是一壶清茶、几道精致的点心,续上半日看花听水、傍睨竹树云石的雅兴,总算没有辜负良辰——往往是有一种暗喜浮动起来。<br /></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我是一个慢活主义者,难以适应舞蝶游蜂的节奏,观云的光影、竹的摇曳,听雀群的鸣叫,看几本古书或字帖便觉得心恬体宁。不少朋友笑话我提前进入了老年人的生活状态,我笑而不语,依旧是早卧床、早苏醒,除了给学生上课的日子多为独处,过得十分散漫。 时常在夜晚临窗读书写字,遇到倾心的语句便信手将之用毛笔抄录下来,看着宣纸上油亮的墨汁与皎白的月光渐渐铺满时心中满是欢喜。月有意而入窗,我当她是身处异地最好的伴侣。若是碰上望日,会将窗户玻璃推开或是下楼找一片空旷地,望月而吸收精华。古人认为"日取于朔,月取于望",采日之精,吸月之华可滋阴补阳。不管功效如何,这么一来便觉得自己与月亮更为亲近了。<br /><br /> 我出生在农历的十五,母亲说是月圆之日,因此我对月亮有一种与身俱来的好感,喜爱许多与月亮相关的古典诗词散文。《月赋》是一篇写极为清雅秀美的文章,每当读到这篇文章时,总联想到一个有情怀的文人——刘文典。刘先生上课不拘常规,常常是乘兴随意,讲到快意处从来不去理会下课的铃声。有一次,他上课只讲了半个小时就宣布下课了,让学生下周三晚七点半继续上课。原来下次上课的时间是农历的五月十五,他要在皓月之下给学生讲解《月赋》。在校园里的月光下学生们环座成圈,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对着圆月滔滔讲解,真是活生生的魏晋人物。<br /><br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r /><br /> 人们往往将月与孤寂相连,尤其是秋月,多了几分凄冷之意。有人说秋月与箫音是绝配,箫黯哑的音韵在静夜里有一丝苦意,它与秋月为知己,细语独吟中道出了许多无可诉说的愁怨,更托出了月之清癯。这样凄清的夜晚脑海里就会出现古代隔着迢递千里的恋人,两个异地孤独的身影,在豆蔻丁香般的年华里尝尽了相思之苦,只能依仗印花信笺传递的点滴音讯和隔千里兮共同望见的明月。有过多少个秋来雁至的期盼!那个在蒹葭苍苍的秋天去寻找在水一方佳人的遥远岁月和世事,隔着尘埃依旧透出芬芳的味道。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中记载了一个妇人:"相传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其妇携弱子饯送此,立望夫而化石,因此名焉。"如此千古空闺之感,会令如今多少薄倖之人惊魂啊。爱情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有着一条简讯的速度和一张机票的距离,用软绡或是花箋书写情意的时代已杳杳而去,天咫尺、人南北也不再迢迢不可及,然而这其中却减少了多少深刻、多少坚定与忠贞。<br /><br /> 快的方式是我日常尽量想疏离的,疾速中会将许多韵味减弱甚至是抹去,无影无踪,而慢,或者古人常说的徐徐,这种慢的动作使人的情调平和起来,调节成一名斯文的人。<br /><br /> 白云无语漫相留,又得浮生半日之闲,细听雨送添砚之水。<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font></h3>

上课

秋月

松风

浮生

月亮

古人

多少

清雅

或是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