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条塘,
二闸围一乡;
一间祠堂三塔上,
左边文阁似牌坊,
右边瓦瑶真排场;
花儿果子喷鼻香,
人人行过都旺相,
真系会同村仔好村场。
这是一首称赞会同村的当地民谣。循透着自豪而朴实的歌谣,我们一起探访会同村。 会同村,位于珠海市金鼎镇。村内是清一色岭南民居,家家都是灰瓦、青砖、飞檐,建筑布局整齐,外形色调一致,嵌填在“棋盘式”方格网形成的整齐的宅基地中。 据《香山县志》记载:莫与京(号会同)“爱梨冈山水之胜景”于 “雍正壬子”(即1732年)出资“购得其地”,然后让原来与他同村的鲍、谭两姓乡人一起都迁居于此,而有些人家不能负担“版筑之费” ,他又“罄其资助之。乡人感其高义,因以号名村曰会同。 会同村的核心结构俗称 “棋盘式”。其“三街”为:村内沿荷花塘由北向南的“下横街”、与之平行依山势渐高的“中横街”和“上横街”。“八巷”为八条东西向的石街小巷。“八巷”自下而上顺山势连接三条主街,“三街八巷”互相垂直交错,构成方正规矩的“棋盘式”空间组织架构。 而其单体民居设计中更是巧妙地运用了现代模数制设计手法,以传统民居正房加前院为核心,以增加左右书房和前后院落为变数,演变出满足各种家庭人口、代际增加和长幼尊卑次序的住宅,使整个村落风貌即统一又有变化,极富韵律感。 会同村的祠堂、民居建筑质量上乘,多采用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梁架体系,抬梁、山墙承重混合使用,而在外檐处雕刻石柱代替木柱以避风雨潮气为当地特色,石梁托、雀替、牛腿的透空雕刻工艺非常高超,100多年来未失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