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莲老师:富阳区实验小学语文老师,杭州摄影家协会会员,资深驴友。喜欢天马行空,游历四方,用心灵用镜头用文字看世界,足迹几乎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工作之余,驴行,旅行,摄影,写文字,成为一种热爱,一种生活,一种永远的追求! 前言:对于龙门,总是有一种特殊的情愫在里面。07年3月一次登龙门山比赛时,我扭伤了脚。拐着脚下了山,天又下起雨,在我最无助最无奈时,一位开面包车的朴实热情的龙门大哥让我上了车,转了很多路送我回家,只收了我一句“谢谢”,一种龙门古镇的温情古镇的内涵便留在了我的心底,我喜欢上了滋养了龙门人的龙门古镇,与龙门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以后近十年的岁月里,我一次又一次地走进龙门,参加了很多次龙门的活动,也为龙门提了很多自己的想法。龙门情结就这样根深蒂固成为永恒了! 龙门,是一种悠远的岁月,从三国孙权大帝开始,穿过明清,在烟雨濛濛中一直温婉到现在。龙门,是一种诗情一种画意,浅吟浅唱丹青描绘都赏心都悦目,古樟,小桥,溪流与古街,在袅袅炊烟中轻盈着每一个走过龙门的人。龙门,更是一种情结,那份厚重,那份内敛,那份淡然,滋养着心,不管身处何地,永远抹不去对它的念想对它的眷恋。 于是,我一次一次地走进龙门,轻轻地走慢慢地品。 当春日,古镇被鹅黄一片的槎树花氤氲时;当夏初,狗尾蔓延整个篱笆,田间地头被各色鲜花弥漫,香莲荷花开得正闹时;当初秋,云雾浅浅向日葵灿烂,古镇上空天高云淡时;当冬夜,雪花飘满古屋黑瓦,龙门山一片冰清玉洁银装素裹时; 当走在那条长约400米的卵石古街,经过一家家店铺,看着店主人懒散地躺在摇椅上,随着收音机伊伊呀呀哼着老戏时;当漫步在太婆桥,三五个瘦削的老人,神情闲淡地坐在一块光滑冰凉的条石上,捧着碗,唠着家常时,当穿街走巷来到砚池,听着耳畔咿咿呀呀的戏曲,欣赏着晚霞映满这个池面时。 我抑制不住心中的悸动,用我热血沸腾的心,勃发滚烫的情,留住我心中龙门所有的美丽! 每每袭一件旗袍,袅袅走在这条明清建筑的街上,时光仿佛瞬息倒流到泛黄的年代,仿佛在梦境中,风的妩媚,树的葱茏,剡溪的涟漪,白墙黑瓦的从容,还有卵石路的古朴,忽然间湿了眼眶。 在清风如水的古巷,多么想自己就是丁香姑娘,那个撑着油纸伞结着愁怨丁香,着一袭婉约的旗袍,轻盈地走过悠长的屋前,走在木椅前,抬头仰望,清眸流盼,凝望雨水楼下的场景,那画面是多么的迷人。喜欢穿着旗袍走在龙门的小巷,一种走过岁月淡淡的味道。 龙门的初秋,心怀一捧温暖,追逐一抹老屋的印痕,安静地倚在时光深处,珍藏一份今日的心境,一份因为古镇而美好温婉的心境。 我逐一个龙门初秋的梦而来!抚摸着旧泥墙,恍若抚摸一段岁月,一段悠远绵长的沧桑,我深呼吸,深呼吸,不断地深呼吸! 我逐一个龙门初秋的梦而来!凝视着,用我的心静静地凝视。默默走近,相视一笑,绽成一片阳光,融在龙门清清的溪水中。 龙门竟然也有这样奔放这样明媚的美丽,满园的向日葵是不是在欣喜地诉说着:龙门的明天也如此美好灿烂呢?看着它们,我笑了,那是从心底自然流露的笑。 不论从哪里开始,龙门情结,永远都是无法淡泊的记忆,是心底最深处最重要的那种情结,是我永远的念想永远的眷恋! 江南忆,最忆是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