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早就听说黄先荣老师的长征故事讲得很传神,直到2012年4月,我第一次领略了他的风采。</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那是在遵义市委党校,由市关工委组织的红色文化宣讲员培训班上,只见黄老师站在讲台上,身板笔直,语调随着内容起伏,高亢时带出很自然的手势。他不用讲稿,那些鲜活的故事细节,具体翔实的数字,很流畅地从他口中涌出,生动地为我们描绘出红军长征那一段曲折复杂的历史。</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半天的课让大家觉得时间太短。突然感到,原来党史还可以这样讲,他用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替代了以往我们所常见的刻板的、纯概念性的诠释。这种讲故事的方式,让我们更容易记住那段历史,也激发大家更深入去探究长征。</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听说:把遵义的长征文化引向全国的有3个人:有研究长征的资深研究员费侃如,有长征题材作家田兴咏,加上近年涌现出来的长征传播专家黄先荣。那天我亲自聆听他的讲座,果然名不虚传。</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早在2008年11月,贵州省旅游局就正式明确黄先荣为“红色旅游文化研究和知名专家学者”,其后又被誉为贵州省首席红色旅游专家。他曾经很谦虚地说过:“专家是深入,我是浅出,我把深入的研究成果普及化,这就是我想做的事情。”</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黄先荣从旅游局局长岗位上退下来10多年的时间,就这样认真地做着他喜欢做的事。他在不同场合演讲有千余场,不同身份的听众达数万人。他曾经说过:“给学生讲,我重在挖掘故事中红军百折不饶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理想;给企业讲,我就把长征精神与企业精神相结合;给医生讲,我会很自然地联系到红军菩萨的故事;给省国安厅的干部讲,我会侧重于在长征中的情报工作和党的隐蔽战线去挖掘故事”。</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基于他的这种因材施教的理念,在2013年4月另一次宣讲员培训会上,我又第一次了解到,目前,引起国外游客到中国旅游的热点除了长城、长江外,还有长征!而长征的重点就在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城遵义。</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他告诉大家,遵义获得国家级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称谓更多依靠了长征这张名片。无疑,培训会上他充满激情的宣讲,激起了众多宣讲员想宣传家乡、宣传长征的冲动。他像一粒火种,点燃了我们的激情。</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退休后,他除了在各种场合进行宣讲,还勤于写作,先后出版著作38本之多,共900多万字。其中红色文化著作就有20本,如《长征与遵义》《中国革命在这里转折》《红色贵州》等。我想这才是他能“评书式”讲课的内功。他把宣讲和写作都作为传播红色文化的载体,让广大听众和读者,更好地了解长征,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我当时想,他的宣讲,场数之多,听众之广,而他又如此从容而富有激情,难道仅靠惊人的记忆力吗?其实,仅凭当时现存的材料已经远远不够。早在2005年,黄先荣就对讲解员提出 “新言说、新语境,长征文化解说要与时俱进”的观点。</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他在作品里一再强调,红军留下的长征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人跻身世界文化之林的“入场券”</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了解黄先荣的人都知道,这几年,为了宣讲与写作的需要,他还亲历长征故地,利用各种机会走完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全程,真可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想这一切除了能使他讲课底气足,也使他写作时下笔更有神。</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r></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2014年1月21日,在遵义市委宣传部主持下,遵义的长征文化和“长征学”爱好者、研究者成立了遵义市长征学学会,黄先荣是这学会的主要发起人。</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我们都知道,一部文学作品《红楼梦》,已成为近两百多年来红学界孜孜求索的研究对象,我们当然更应该相信,一部世界公认的史诗般的历史事件,一定会作为一门学问,引起全国、全人类有识之士的注目,长征学的研究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我手里拿着好多本黄老师送的著作,脑海里同时浮现出他激情满怀的演讲场面,心想,到底是什么力量,能使一个已退休10年之久的人还一直保持如此旺盛的热情?我想应该是一种文化的使命感吧,他正践行着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他没功夫叹息,没功夫失落,他活得有滋有味,让众多的人对他刮目相看,我对他,充满了敬意。</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此时,耳边又一次响起习近平总书记来遵义视察时的指示:“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黄先荣老师是响应习总书记号召,“讲好遵义故事”最早的践行者,探究者,在他的带动下,红军长征的历史故事,一定会代代相传,那烈士鲜血染红的飘带会永远飘在我们的记忆中……</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