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工艺(剪纸)大赛获奖作品欣赏

强国梦圆

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由文化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部门主办,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等承办的“中国传统工艺(剪纸)大赛”,评选出金剪子奖9名,银剪子奖20名,铜剪子奖29名。其中既有传承经典、向传统致敬的精品之作,又有与时俱进、融会古今的创意之作,还有奇思妙想、富有前瞻意味的创想之作。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同时也蕴藏了独具匠心的创意巧思。 《艾虎》李淑琴 金剪子奖   陕西省中年剪纸艺术家李淑琴的《艾虎》,釆用了对称折叠剪纸形象和单个形象结合构图,剪了一对共首双身的老虎,在对虎中间又剪了只小虎。巧妙的是运用了拼连复合、夸张变形造型方法,将老虎前腿剪成了对鱼,旁边剪了两对小鱼和水草;又运用了添加造型方法,把老虎尾巴剪成了花草。虎象征辟邪驱鬼,鱼象征生命灵魂,花草象征生殖繁衍。在老虎的背后套上彩色纸,并在老虎、大鱼身上剪贴了红色的蝙蝠、莲花及盘长纹饰,象征吉祥幸福、生命长久。这幅彩色剪纸可用于端午节,寓意平安纳福。这幅作品主题明确,构思巧妙,线块结合,造型生动,色彩强烈,是一幅优秀的创新作品。 《草原上的生命树》伍永娟 金剪子奖   内蒙古青年剪纸艺术家伍永娟的《草原上的生命树》,以克什克腾大草原上繁衍生息的蒙古族牧民生活为原型而创作。敖包是神圣的生命树之根。它是蒙古族祭祀的圣地,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牧民齐聚敖包,祈福纳祥。生命树在草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牧民琴声悠扬、载舞欢歌、牧马放羊,牧童欢乐地嬉戏,吉祥鸟在天空中飞翔,草原一派生机盎然、生生不息的景象。作品传递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敬仰和对草原人民的祝福,生活气息浓厚,主题明确,寓意深刻。作者不仅将不同时空的物象组合在一起,处理得当,均衡丰满,而且采用夸张、象征等造型方法表现主题,风格稚拙、质朴。  《政廉国兴》李宏波 金剪子奖  黑龙江青年剪纸艺术家李宏波的《政廉国兴》,也是釆用对称折剪方法构图,将不同时空的动物、植物、人物形象组合在一起。中心主体是一朵盛开的大荷花,象征着清廉。荷花上下精心安排了蝙蝠、羊、凤凰、如意、缠枝花果及跳舞的人等。蝙蝠象征幸福,羊象征吉祥,凤凰象征美好,如意象征顺心,缠枝花果象征繁荣,跳舞的人象征快乐。因为政治清明、官员廉正,才能国泰民安、生活幸福。这幅作品形象色调为黑色,底色为红色,凤凰尾巴用蓝色套色点缀,起到一片红中一点蓝的强烈色彩对比作用。红色象征国兴,蓝色象征清明。尤其是中间荷花采用喷色处理,深浅渐变,鲜明突出,令人叫绝。 《天地人和》单林梦 金剪子奖   作品《天地人和》,以传统的北方民俗纹饰为主要表现形式,鹤、荷花、人等构成了天地人和的主要元素,采用从上至下的分段式构图,将画面分割成天、地两个部分。中间采用满族文化中象征着生命力的柳树和果实衬托整个天地人和,并饱含着人与自然生生不息的美好寓意。此作品以图案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夸张变形的手法处理,色彩运用得恰到好处,创作手法新颖,寓意深刻,时代感强烈。作品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充分彰显了以“和”为中心的中国精神与境界。 《关东妞妞》于富业 银剪子奖 《关东妞妞》这幅作品,以北方尚黑为底稿,衬以彩纸,将关东妞妞的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作品中的关东娃,面露羞涩却炯炯有神,象征着关东人淳朴的民风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整幅作品取材于满族风俗文化,旗头、肚兜、镯子等彰显了浓厚的关东风情。变化多样的剪纸语言凸显了作品的奇妙,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使人感到分外真切、生动、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