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这篇文章之前,其实我挺犹豫的。西北之行对我来说,应该不只是旅行那么简单了,一路上经历太多的事,看过了比山还高的山,比路还广的路。人越长越大其实对于横冲直撞这种事越来越害怕,应该就是所谓的青春不见了吧,所以我好像也不敢一下子凭着这股热劲就去重走这一趟。我做不出决定的时候,喜欢问一个人。
她说,想去做就去做,别管什么有没有必要。
所以,十九天的西北之行,我还是决定一点点写出来。 8月3号,当时刚从重庆回来在家待了一个星期的我,就直接去西北了。在滴滴上预订了顺风车,因为夏天降雨量的充足,贵州省境内的火车票全部停止售票。凌晨五点,滴滴的师傅准时来接,去到重庆的时候,随便吃了一碗小面,就进火车站里面候车了。上车的时候拍了一张这个照片,旅行的时候,我喜欢带一些随身的小物品,我们行走的人生,脚下的路即是生活,如果没有念想,那这段旅程会走的特别辛苦。 听不到钟声的古都--西安
大概晚上九点半就到西安南了,西安南给我一种特别荒凉偏僻的感觉,然后去酒店入住。西安作为一个中转站,所以计划只有一个,就是“吃”。放下行李之后,就去了很出名的回民街,踏进回民街的时候,就真正感觉到,我来到了北方。 北方那边主要就是穆斯林为主,所以基本是看不见猪肉的,记得我在青海买的奥利奥都有清真的标志。老爷爷卖的粉蒸肉,分量足到我吃那个粉就饱了。国庆室友有一个要去西安,我强烈推荐她去吃陕拾叁!老米家泡馍比老白家好吃,肉夹馍也不错,还有镜糕,没吃之前我以为是像镜子一样透明的糕点,其实卡通镜糕比较好吃,也可以画自己,只不过要5块。当时来回跑了两趟,只是为了喝花奶奶酸梅汤,而且还带了一大份去张掖的火车上。
我去每一个地方,最喜欢的就是买当地的酸奶喝,喝过最好喝的酸奶,还是敦煌的。
其实这一次西安反而没有去什么景点,去回民街的路上看到了钟楼,处在路中心,东南西北都可以看到。钟楼和鼓楼相近,钟楼九点半之前是可以上楼看西安市的夜景的,只是我没来得及,也没听到钟声。
没有钟声的西安,好像不太像西安。 西安作为第一站其实结束得挺匆忙的,来不及或者没去的遗憾,都种在西安交大的校园。 张-掖
西安到张掖的火车,一共15个小时吧。到了张掖出火车站,就找了火车站门口的一个旅行社报了去七彩丹霞的车,开车的是一个哥哥,人其实挺内敛也有点小帅小帅。西北地区的日落,一般都在八点,所以去张掖最好选择下午五点以后去就行了。
到七彩丹霞地貌的时候,就排队免票,学生证还是有一定的好处,什么都是半价优惠。张掖一共有五个观景台,看日落最好的是几号我忘了,反正是最后一个,跟着观光车坐就行,当天日落时间是七点半。
日落下的七彩丹霞,特别像,五花肉!! 最后看完日落下来,正好有人在坐热气球,拍了这张照,正好糊了,觉得特别好看。其实仅仅两天,我就已经特别不习惯西北人的饮食了,记得当时我们疯狂的在张掖站门口一家一家问有没有炒饭可以吃,结果得到的回答都是没有,最后在一家清真馆吃了炒菜,但还是羊肉!去完七彩丹霞,小哥来接人,把我们带去了张掖的夜市吃小吃,车站麻辣烫,是我当时吃的比较像南方人口味的东西了。吃完以后就去赶火车,去下一站,敦煌。 敦煌敦煌
如果你有喜欢的人
就带他去敦煌吧
带他去看鸣沙山的日落
看他坐在鸣沙山的山顶,和夕阳的余辉混合在一起
你会忍不住去吻他的额头
月牙泉作为第一个地点,当然会特别爱。当时我给李龄说,我要去月牙泉了,当初的他也是为了看一眼月牙泉,倒了火车汽车终于到那里,给他买了最喜欢的菩提。我拍了照片给李龄看,他也觉得月牙泉真的太美了,最后要离开敦煌的最后一晚,去露营之前,还拜托司机送我们再去看一看日落。
一定要爬到鸣沙山的山顶,从上往下看月牙泉。
我永远都记得自己爬上鸣沙山山顶看到月牙泉的心情。大自然这么神奇,人类的存在其实显得特别渺小,像是在它的面前,就没有什么事情过不去。
大西北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放下自己,或者说,是放过自己。
敦煌给我的印象太深了,不管是成林的胡杨,还是一望无际的戈壁,都让我对敦煌爱的特别彻底。 敦煌的第二天,在淘宝上买了一个散客拼团的西线一日游。从敦煌古城(跑男拍摄地)-阳关-玉门关-雅丹地貌,路况差到可以让人疯狂。最后在雅丹地貌看了日落,真正感受到大漠孤烟直的壮阔。最后回来的时候,到玉门关应该是晚上十一点了,司机把大家叫醒,下车看星空银河。
很遗憾没有照片,在广袤的戈壁,第一次觉得,星星像拳头一样大,离自己特别近,许了一个愿望。 可以说这一次,丑丑真的是陪着走完了大西北,去过了四个省份,所以好多照片里面都有它。 在雅丹魔鬼城看的日落,当时已经八点半了,这里靠近新疆的边界。 如果要去莫高窟,至少提前半个月在莫高窟官网预订门票,不然应急票和正常票差别还是挺大的。莫高窟内不允许拍照,会对壁画有伤害,这张图是九层楼,里面有一个武则天时期修建的佛,应该是弥勒佛吧,和这个楼一样高。我当时看完壁画就觉得,幸好年轻的时候来了,因为这种保护性的文物,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就会关闭了,窟内能承受的重量每一年都在发生变化,关闭的窟也越来越多,开放的越来越少。 去完莫高窟之后,就参加了在淘宝上定的沙漠露营,同一桌是四个毕业一两年的年轻人,成都人。他们坐火车到西宁,在西宁租车,一路自驾到敦煌,给我们看了他们在黑马河拍的星空。《平凡之路》是他们的队歌。
旅行的时候,碰见的人很重要。 敦煌夜市,也称沙洲夜市。其实没什么好吃的,消费也挺高,少数民族特别团结,所以给我的感觉就是那一条街都是一家人开的。敦煌的特色就是哨子面和杏皮水了,哨子面并不是我们吃的那种哨子,而是什么土豆萝卜西红柿丁混合在一起,杏皮水是敦煌的特产,只有敦煌才有,所以去的时候还是多喝两杯吧。对我来说最好的,还是敦煌的酸奶。 这张图片是在兰州火车站门口一家肯德基照的,甘肃太大太美,总感觉没有走够。 陌生的人,请给我一支兰州
兰州其实也是一个中转站,只待了半天。木塔巷的酿皮很好吃,老板娘是个穆斯林,很美。中山桥下的黄河水是红的,羊皮筏子到底是什么做的,买了一包兰州的烟,在兰州的网吧上了两个小时的网,正宁路的夜市和回民街好像,甜酒鸡蛋醪糟很好吃,强烈推荐一家烤猪脚,羊杂碎估计南方人都吃不惯。
赶去酒店的摩托车上,摩托车师傅给我们说南北方牛羊肉的区别,他用特别装的北方语气:“特儿好吃。”
把我笑得前俯后仰。
拿上行李,去向青海的火车,去青海,去看草原,去看蓝色的湖。 青海
到了青海,西宁站是一个大站,比较繁华了。定的住处是一家小区里面,那种自己家庭改造的宾馆,只有十平米不到的房间,但其实挺干净。拼了一个车,看了茶卡,看了青海湖,看了倒淌河看了草原,去到垃圾山,去到很远的祁连县。
但其实,我觉得青海一日游就够了,我报的三日游,后面基本都是坐车。同行的两个老师比较有趣,一路上看到特别美的景色都下车拍,问我要不要去,我都会说不了不了我都看烦了。 这是在大冬树垭口(海拔4120m)遇到的第一个藏族小朋友,她叫我美姐姐,直到最后我们去了祁连,她还一路发微信问我们的消息。 青海湖真的太大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青海的山水给青海人民带来的,不只是经济,也有日子的安稳乐趣。 去到最远的地方,祁连县,吃了一碗麻辣烫,给藏族小朋友报了个平安。这家麻辣烫是四川人开的,而且特别便宜,好像才30块钱,是当时旅行为止,吃的最饱的一顿。
住的一个招待所,老板人很和蔼,见客就笑,房间也很干净,也是十平米不到。第二天就赶回西宁,去拉萨。
往西往西,去西藏吧。 如果花会说话
那她是否会告诉我你的想法 越往西越西藏
西宁开往拉萨的火车,全程21个小时左右,我们买了硬座,幸运的是三人坐的有一个乘客一上车就去补了卧铺,所以一路上还算好过。一上车乘务员就发了《高原旅客通知单》,座位下还配有吸氧口,我去隔壁车厢上厕所的时候,看到了很多穿着藏服的藏族朋友,老人小孩青年人都有,在喧闹嘈杂的列车厢,他们安安静静地转着手中的经筒,口中诵着经。
我要让你知道
我从来不知道如何祈祷
但我总是双手合十
祝你安好
开往拉萨的列车,一路上经过德令哈、格尔木、当雄安多、那曲等,火车会途径唐古拉山山口,整趟行程最高的海拔点,大概5012m,可是我真没觉得有什么反应。在火车上,一定要早起看日出,21个小时的行程,你看不见楼房,一望无际的草原,偶尔出现的湖泊,远处的雪山都足以让你觉得离西藏越来越近。
西藏的湖特别多,这里湖都称为措,意为圣湖。这是路途中的一个湖泊,叫措那湖。远处的山,放大看全是雪,和天上的云融为一体。 到了拉萨,边防管理真的挺严格,出站也要扫身份证信息,下了车之后并不感觉高反,可能在青海已经适应了一段时间。拉萨站不允许进人,所以只能站在外面拍了一张。然后就去吃东西,应该是最好吃的一顿了,大盘鸡凉皮猪耳五彩水饺都让我的味蕾得到满足,喝一口格尔木原产的黑枸杞水,更让人舒服。 拉萨的第一站,当然去了50元人名币的背景--布达拉宫。我记得,在拉萨的街头,其实当时挺失望的,因为一直想象中的拉萨,是离神最近的地方,离信仰最干净的地方,可是拉萨街头太过繁华,让我有所不太适应。
到达了布达拉宫广场,拉萨的旅游景点基本都会要求安检,前两年的藏独事件让人们至今都为之惶恐不安。过了安检,穿过小道,隐约就看见了远处的布达拉宫,当时还不是特别惊喜,直到最后布达拉宫全部呈现在我面前。天空已经黑了,布达拉宫像是在一块黑色的夜幕下,安安静静屹立着,像个冰山美人。
他说:“终于来了,我向往了四年的地方”
我说:“我们两个终于到了拉萨,看见了布达拉宫!” 去拉萨住的青旅,是在大昭寺附近的“九号客栈”,老板是个退伍军人,老板娘是个美女,还养了两条狗,好像有一条叫朵朵。说起狗,我还是喜欢七妹。九号客栈的回忆真的也多,顶楼的吧台、客栈的大厅、同一房间独自旅行的女孩……
最后在离开九号的前一晚,在九号客栈的留言簿,用凌美的那只钢笔,写了一篇话,写到没墨。
去西藏的朋友,还是建议前两三天不要洗澡洗头,预防高反,运动量最好一天天慢慢加大,不要一到拉萨就走很多路,第二天会特别受不了。其实我去拉萨的时候,后面第三天呼吸时候肺尖会痛,但是我并没有在意,也没有买药吃就好了,还是要自己调节。
把东西整理好,就去了八廓街闲逛,和大昭寺在一起,离客栈挺近,大概五分钟的路程。大昭寺成为月牙泉之后我特别爱的一个地方,如果说鸣沙山给我的是对于自然的敬畏,那么大昭寺让我感觉到的,是心底发出的对宗教信仰的敬仰。我最喜欢的就是吃完饭,坐在大昭寺的门口,听不懂他们口中诵的经,看着每天都有很多人围着大昭寺磕长头,自然就好像懂了。 我听导游介绍大昭寺的历史时,在十多人的团里哭了,最后导游看着我我还挺不好意思。
内地游客来西藏为了布达拉宫,藏族人来拉萨为大昭寺。寺内供奉着释迦牟尼12岁的等身像,在藏族的信仰里,这是最真的神。很多青海四川等的藏族人,从家里一路三步一叩磕长头来到拉萨,历时大约一年半以上就为了这座佛像,到了大昭寺,他们并不会急着进去,而是会围着大昭寺磕上一万个长头,平均每天磕700-800个,也要磕上三个月。如果途中有同伴去世,他们就随地举行天葬或者水葬,然后取下他的一颗牙齿,带来大昭寺嵌进大昭寺的柱子里,代表他也来见过佛。 大昭寺的顶楼美得不像话,寺内是不允许拍照的。 第二天去了羊卓雍错,幸运的是看到了双彩虹,藏族司机特别可爱,别人家的司机都是给乘客拍照,他是跑去叫乘客给他拍照,他说他也没看过所以特别开心。
我说,这一路上
看过玉门关的星空银河
看过拉萨的双彩虹
看过雅丹地貌的日落
没看过你
许了一个愿。 这里是去羊湖的一个山口,海拔应该有4900m左右,我在这里蹦起来拍了一张,山底就是绵延的公路和湖,其实挺怕自己脚滑就下去了,哈哈。 这是在公路上方拍的羊湖,湖水像是静止的,又像一个美人,是不同于布达拉宫的美,这种美是安宁静谧的。在车上认识了一个刚刚初中毕业的广州小女孩,她一个人来到拉萨,玩了一个月,去过拉萨出名的酒吧,去过布达拉宫,感觉比我们会玩。
前两天我还在问她,要不要去听《佳佳》。 西藏的美景你随便拍一张都可以作为壁纸了,西藏对于人的包容度,应该是不管什么样的我们站在那里,自然便会和风景融为一体。当时小妹帮我们拍了很多照片,最后他说:“真好,这个真没遗憾了。”
羊湖的游玩来回花了半天,最后回来我们休息了一下,和那个小妹约着出去吃了深夜食堂的烤鱼,不如探鱼好吃啊。吃完之后,我就又去了大昭寺。 去拉萨,一定要去喝光明甜茶!光明甜茶馆是拉萨最老的茶馆了,很多藏族人都去那里坐上一下午,如果你听得懂藏语,就可以听到很多小八卦。进去拿个杯子,找个空位坐在,把钱放在桌上自然会有阿扎西(阿姨)给你倒茶,一杯8毛钱,很好喝,和阿萨姆奶茶一样的味道。和洪厚仁同学在那里见过一面,当时正赶着去酒店入住所以没多聊,最后我们从纳木措回来,他赶着去北京,我们在阿可丁见了,吃了一顿饭。 关于美食,比较推荐的是萨姆娜德餐厅,在大昭寺附近有一家,是那种花园形式的餐厅,主要是尼泊尔餐,性价比还不错,东西挺大一份,推荐那里的美式牛排……还有就是阿可丁,但消费会比萨姆高一点,可是餐厅的装潢会有特别浓厚的藏式风味。
这便是萨姆娜德了,图中点的都是推荐的! 从纳木措回来就去了阿可丁,见到了洪厚仁和他表弟,我们谈着都各自去过哪里有什么新奇的事,他说他从德国回来就直接去尼泊尔。尼泊尔呀,去的时候没带护照,也是一个遗憾,留给下次。图中的牛粪面包和酸奶蛋糕很好吃! 去拉萨的人,都会慕名去玛吉阿米,慕仓央嘉措的名。传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虽为达赖,但生性自由,在一次的游历中爱上一个民间女子玛吉阿米,并难以自拔,甚至溜出寺院与其相会。在20岁那年这惊俗之恋得到了彻底的爆发,五世达赖大师准备为他授比丘戒的时候,他竟悲愤的想要自杀。为爱情的自由,凡人可以逃亡,小喇嘛可以还俗,只有他,作为达赖佛教第一人,无处躲,也无处逃。为了阻止仓央嘉措,一些当地的宗教势力甚至派人将玛吉阿米奸污,告诉他这是一个如何污秽的女子,而仓央嘉措却说,世间一切的污浊都不足以沾染玛吉阿米的圣洁。 高二的时候在周洁的手机壁纸看到了纳木措,而后我终于来到。 相传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措是一对情人,为了守护这片圣洁的湖水,念青唐古拉化作山脉围绕整个纳木措,此生不渝。去纳木措一定要尝尝湖水的味道是淡的还是咸的,我尝过,是咸的。 到了纳木措,和旅馆的老板娘吵了一架,走了很久找到一家藏族人的小超市,坐在火炉旁边吃了一桶泡面,和车上认识的北京姐姐各种撒娇卖萌装可怜骗了一碗酥油茶喝。脸上有着格外可爱高原红的藏族小孩子看着这一群怪姐姐,听不懂藏语的我们,听不懂普通话的他们,在那个小超市里面相处的其实特别温暖。
在纳木错一定要看的就是星空,用仓央嘉措的话来说就是,纳木措的星星像是在湖水里洗过一样。可是那天天气不好,所以没有看到。
第二天一早起来,爬去后面的山坡,看了纳木措的日出,其实纳木措更有天空之镜的感觉,我的身影和纳木措的天,共同映在纳木措的湖水里。西藏的狗狗其实特别多,在大大小小的寺庙,古老的街头都会看到,慵懒地趴在地上,晒着拉萨的阳光。纳木措这只狗狗是那个姐姐拍的,特别听话可爱。 西藏有三大圣湖,羊卓雍错、纳木措,拉姆拉措。听说拉姆拉措会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下次去。 “雅鲁藏布江的水哟,洗黑了你的头发,珠穆朗玛的风哟,吹红了你的面颊,阿爸浓浓的青稞酒,阿妈香香的酥油茶,卓玛的大眼睛里面装着悄悄话”。这是雅鲁藏布江,因为没有去观雅鲁藏布江最佳的地方所以只能拍到这程度了, 壮观还是有的,流于山川峡谷之间。 西藏把所有叫不出的名字的花都叫做格桑花,我看到格桑花开了又谢,你还没来。 从纳木措回来,晚上就去了拉萨比较出名的酒吧--青唐。去拉萨一定要感受一下酒吧文化,推荐两家,还有一个就是矮房子。矮房子真的很矮,180cm的个子进去要弯着走的。青唐是比较摇滚的,偶尔会有民谣专场。矮房子是音乐清吧,比较适合安静地发呆。听说那里有一个大冰开的酒吧,民谣的,也没去。 说到拉萨的美食,我真的是要强烈安利措姆凉粉。一家很小的店铺,但是每次去都要排队,价格也不贵,一份凉粉凉面4块钱,酸奶鲜牛奶5块,炸土豆4块吧,可是措姆凉粉的量对于我来说真的不够吃。特产的话牦牛干不错,非常好吃,回来之前特意要了那家老板的名片,就想说以后想念了,就邮寄过来。 “民谣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没有空调的破旧宾馆做爱。”看过很多关于民谣的评论,最喜欢这一句。这张图片是在去纳木措的前一晚拍的,在大昭寺的一个小巷,一个大学生在这里唱歌。从《南方姑娘》、《成都》、《奇妙能力歌》到《少年锦时》、《董小姐》,每唱一首歌,他都会分享各种他经历过的歌中的故事。
你嘴角向下的时候很美。他说在去大理的火车上遇到过这样一个女孩,真的很漂亮,我也很期待。他说最大的梦想就是去流浪,群众问他下一站是哪里,他说,学校。
谁说只有大理才有梦想和远方,不信你去西藏。 色拉、哲蚌、甘丹寺称为拉萨三大寺庙,而甘丹因为行程太紧就没去。色拉寺每天三点的辩经一定要去看的,虽然你听不懂藏语,可是从他们浮夸的动作和语调声,就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佛学文化的尊重。 哲蚌寺去的时候,大殿即将关门了,我们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一路爬着上去,三大寺庙分别位于山底、山腰、山顶,而哲蚌寺就是山顶了,也因为那天运动过度所以第二天其实有一点高反。在哲蚌寺没有花门票,藏族人民特别友好,免费然后我们进去参观。 哪怕是在去纳木措的路上,也可以看到这样的石头,藏族人称之为山神。 没去拉萨之前,向往的可能是这里的天,是这里的宗教。来到拉萨,会爱上的,还有这里的建筑,从一砖一瓦到一块布帘,都独具一格。 在拉萨看到的经筒,我都转过。祈祷死去的人灵魂得以安息,活着的人可以幸福安康。 “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
布达拉宫,是整个拉萨权利的象征,拉萨的楼房都挺矮,听说是政府规定的不能超过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是和大昭寺一起报团去的,淡季去布达拉宫票不会太紧,旺季去一定要官网预订,所以一票难求就是这样来的。门票背后的二维码和一串数字,是每个游客独有的标记,所以一定要收藏好。
导游会告诉你,在布达拉宫里,最不值钱的就是黄金。功德最高的五世达赖的灵塔顶上,挂着一颗从大象脑髓取出的宝石,价值5个上海市。布达拉宫又称雪城,白色的墙壁是用牦牛奶、米浆、鸡蛋熬制而成从上倒下的。 我挺喜欢这张照片的,像是一个女人的眼睛,注视着雪城。 就是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象征,对于仓央嘉措来说,不及拉萨的街头。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整个雪域的王
流浪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关于仓央嘉措,是谜。 从布达拉宫下来,吃了路边一对夫妻卖的饼,挺好吃的,才6块吧。 拉萨有三条转经道,围绕大昭寺一条,围绕布达拉宫一条,围绕八廓古城一条,转经时要顺时针。我转了前两条,下一次转八廓古城。
不管是在转经道,寺庙,或者拉萨的任意街头,这样的藏民很多,甚至我觉得,她们一天的生活,就是祈祷所念之人幸福安康。 在九号客栈留了字
可能此生再也见不到
所以来西藏的意义
就是知道人类的渺小
知道一切在大自然的面前
都微不足道
以此图结尾,是一种结局,是那晚坐在大昭寺的我,诚心祈求神灵给我的结果。
如果你想去天堂
那你就去西藏
如果你去过西藏
就不需要再去天堂 我听说
他在的那座城市
有一个平凡美丽的村子
那石板路在雨水过后
会被阳光照的闪闪发亮
窗户永远挂着白色的窗帘
心里永远住着一个人
择一城停留
愿无岁月可回头
-- 患病已久的养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