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新疆,掀起了你的盖头来!(二)未完待续

耳东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火焰山啦!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北缘,古书称赤石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 火焰山名扬天下,是因为这里太热了,火焰山耸立在全国气温最高,海拔最低的吐鲁番,据说夏季气温高达50多度,山顶气温可达80多度,夏季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红色砂岩灼灼发亮,宛如熊熊烈火,因此称其火焰山名副其实! 我们到达的这一天,气温39.2度。  火焰山的大名真正进入千家万户妇孺皆知是源于吴承恩先生的不朽之作《西游记》;我童年的时候就从哥哥的故事中知道了孙悟空在火焰山上斗智斗勇三借芭蕉扇的神奇。 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和第六十回说道: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俗呼天尽头,这里有座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火焰山,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壳、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 为了过此山,孙悟空使尽了浑身解术智斗牛魔王,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最后终于拿到芭蕉扇,扇灭了八百里火焰,得以西行。 站在赫赫有名的火焰山下,想象着八百里火焰烧不尽;孙悟空三借芭蕉扇,金箍棒大战牛魔王⋯⋯ 关于火焰山的传说是:话说当年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仓卒之间,一脚蹬倒了太上老君炼丹的八卦炉;有几块火炭,从天而降,恰好落在吐鲁番,便形成了火焰山。山本来一直是烈火熊熊,后来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孙悟空从铁扇公主那里借来了芭蕉扇,三下扇灭了大火,冷却后就成了今天这般模样。 其实,科学的解释是火焰山是由侏罗纪、白垩纪及第三纪砂砾岩和红岩泥构成的,距今有两万万年了。 沙窝里面可烤熟鸡蛋 唐朝边塞大诗人岑参的诗曰:“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2016年恰逢86版的《西游记》播出整整30年。这部神剧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走过了美妙的童年时光。 在火焰山木头沟的西岸的悬崖上,很神奇有个柏孜克里克石窟群,通称千佛洞。它的名气,虽远不如敦煌的莫高窟,规模也小得多,但彼此的历史命运却很相似。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凿南北朝后期,经历了唐、五代、宋、元长达7个世纪的漫长岁月。 回鹘高昌是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最繁华的时期。公元13世纪末,高昌王室东迁甘肃永昌,加之伊斯兰教传入吐鲁番后,佛教渐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随之衰落。本世纪初又屡遭洋人盗劫破坏,雪上加霜,面目全非。 吐鲁番还有一个让人惊叹不已的灌溉工程“坎儿井”。 吐鲁番,素有“火洲”、“风库”之称,气候极端的干燥和火热,这样干燥的地方为何有大片的绿洲和美味的葡萄,其中的奥秘就是分布在新疆大地上的坎儿井,它犹如人体的血脉,延展到茫茫戈壁,灌溉了新疆的大片土地。 奇妙的坎儿井,又在吐鲁番分布最广,它是吐鲁番的生命之泉,常绿之源。 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的灌溉系统,普遍于新疆吐鲁番地区。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坎儿井在整个新疆大地有上千个之多,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地下河道总长度加起来比万里长城还要长一倍,也远远超过了京杭大运河,成为“地下运河”。 坎儿井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直到今天,坎儿井还在为新疆吐鲁番的农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天有幸能来到坎儿井,看到新疆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地形坡度,把地下水引出用来灌溉农田,维系生命,孕育绿洲的杰作。 坎儿井,这是人类的奇迹,是新疆劳动人民智慧与血汗的结晶。坎儿井是吐鲁番人民的“母亲河”,是新疆的祖先们留给人类的不朽之篇。 第三站的目的地是人间净土喀纳斯。 一大早,我们坐上了旅游团的大巴车赶往布尔津,从乌鲁木齐到布尔津县的距离有600多公里,布尔津是从乌鲁木齐去喀纳斯的必经之地。 蓝天白云下,荒漠戈壁中,一条笔直的向前延伸的路,看不到尽头。 我父母是在50年代末支边来到了大西北,所以大西北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大戈壁大荒滩对我来说既亲切又熟悉;所以,一到新疆,对西域对新疆的喜爱便如开闸的洪流一泻千里,美言之,那是荒原与戈壁的诱惑。 车在大地上奔驰,窗外掠过的是缤纷和绚丽多彩的景色;道路两旁,秋风欢蹦乱跳地驰骋过田野,田野的一切都变成了多彩的世界,天空片片薄纱似的白云在慢慢地浮动着,地面上,白色的是棉花、黄色的是甜瓜、一片片稻田一片片金黄。 大片大片的棉田里呈现出一片深紫的颜色。棉桃儿齐刷刷地咧开着嘴儿,吐出一团团柔软雪白的棉絮,随风一抖一抖,雪白雪白的,像雪花一样洁白耀眼。 很多的游客都在睡觉,车厢里弥漫着一股股臭脚丫子的的气味。 我的双眸却目不暇接,五颜六色的果实、金灿灿的稻田,一切如此的美不胜收⋯⋯ 风力发电机擎天而立、迎风飞旋,与蓝天、白云相衬,在广袤的旷野之上,形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风车大世界。 祖国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溶化灌农庄;麦穗金黄稻花香,风吹草低见牛羊,葡萄瓜果甜又甜,煤铁金银遍地藏。 车行的前方,是茫茫的戈壁胡杨林。 之前我只在甘肃看过水生的胡杨林,那是绚丽如画的景色。 今天站在茫茫戈壁的尽头,看伫立着一片枝干粗壮的胡杨林,它震撼了我的心灵。这里的胡杨树,茂密的叶子已被黄沙侵蚀得分不清是绿还是黄;漫漫荒原之上,浩浩朔风之中,不屈不挠,不畏不惧以艰难生存的姿态挺立着,那豪气,那雄韵,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更是一种心灵的震撼。 胡杨,维吾尔语叫“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由于它顽强的生命力,以及惊人的抗干旱、御 风沙、耐盐碱的能力,人们又叫它“沙漠英雄树”。 胡杨树它不仅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而且它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下去一千年不朽! 风尘仆仆守天涯,铁干钢枝笑百花;历久弥坚戈壁上,迎寒耐暑战狂沙。 胡杨树艰难的生存姿态,让我们不能不尊重生命的价值,不能不审视生存的态度,不能不珍惜生活的点滴。 茫茫无垠的戈壁滩,它粗犷豪迈、黄沙横亘、雄壮辽阔!感受它的是要远比高山大海的深邃雄浑和绵远于无穷的天际! 看看我这个戈壁滩上长大的女汉子够不够西北狼的味道。 戈壁滩上到处散布着珍奇漂亮的戈壁玉、玛瑙金丝玉、宝石光、戈壁彩石、泥石。 看看我捡的石头怎么样?嘘!你可别小看这些其貌不扬的石头,我可得收好了,这说不定就是一套房子,一辆豪车啊!哈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