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茨坦距离柏林只有27公里,是勃兰登堡州的首府。而无忧宫则是波茨坦的瑰宝。在无忧宫宫殿前面,双排88根柯林斯式柱,形成了左右两段四分之一圆形回廊, 围合成半圆形的“荣耀之庭”。 无忧宫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仿照凡尔赛宫而建的夏宫,它的名字Schloss Sanssouci也源自于法文的sans(无)-souci(忧虑)。在那个年代,法国是世界文化中心,世界各国模仿的对象。而普鲁士作为条顿骑士团的后代,没有多少文化传统,当时正处于附庸风雅的阶段。
整个王宫及园林面积为90公顷 ,因建于一个沙丘上,故又称“沙丘上的宫殿”。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无忧宫从未遭受炮火的轰击,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
无忧宫屋檐上刻有SANS SOUCI字样,柱子突出外墙,上方依附着各种体态的女人雕像。每个雕像至少有一只手做出往上撑着屋檐的姿态,下半身则是波浪状的裙子,往下演变成破碎的样子而逐渐消失,有一种魔幻般的美感。
长廊 宫殿内弥漫的“金碧辉煌”真是不负洛可可风格的盛名。那些数量不菲的收藏中名画、雕塑尤为夺目,那些多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荷兰画家的力作。 正殿中部的大理石厅为圆厅,也是最大最气派的厅。其拱顶是半圆球形的外凸,厅中有8对卡拉拉大理石制作的柯林式柱子,柱础与柱头处均以镀金装饰,将椭圆形的大厅与拱顶连接起来。顶下悬挂在一盏椭圆形吊灯。整个圆厅豪华瑰丽,又不失大气庄重。
天花板上的装潢极富想象力。整个拱顶金碧辉煌,装点着喧闹的丘比特画像及四组拟人形象,包括建筑、音乐、诗歌、绘画、雕塑以及天文地理。 在大理石厅中,有腓特烈的妹妹瑞典王后路易莎·乌尔莉卡赠予的瑞典国王查尔斯十二世的雕像。
在通向前厅门边的壁龛中,立有阿波罗与维纳斯雕像。 圆厅的布局概貌。 音乐厅 是腓特烈大帝的最爱。厅中的一切,都像是不断生长的藤蔓,以一种自然而有趣的方式勾勒出整个房间的装饰,十分华丽。房间中放置着1746年的古钢琴、一支长笛与腓特烈使用过的谱架,证明这里曾经的辉煌。 腓德烈能吹一口好长笛并擅长作曲,一生所作的长笛曲超过一百多首,他于1747年与作曲家巴赫在此会面进行音乐方面的探讨,还得到了巴赫的高度赞扬,也因此,在主宫殿里有个具备音乐厅功能的厅房就不足为奇了。图为音乐厅象变五线谱图案的美顶。 腓特烈大帝的小书房。 谒见厅 与餐厅、寝宫、书房贯通。瑰丽的谒见厅,墙上有许多镶着镀金画框的画作,金色的边框在暗淡的淡紫色丝织锦缎墙面上显得极为出挑。 尽管腓特烈大帝在内阁中处理朝政,但他更倾向于远离宫廷。因此,这些私人空间除了各自的功能与特色外,还时常被用于处理日常政务。 这是腓特烈大帝处理朝政的地方。挂在墙中间的画像是腓特烈大帝,左边是他的父亲腓特烈威廉一世,右边是其母亲英国公主索菲亚。1786年8月17日,一代名将腓特烈大帝在这张办公桌前的椅子上安然辞世,享年74岁。 花鸟厅 那是腓德烈二世为法国的哲学家伏尔泰在主殿特别准备的客房。虽然最后哲学家和国王因价值观的不同而分道扬镳,但是,至少最初都是相互仰慕而走到一起的。
一般的贵宾会见室在位于无忧宫的西面新仓房,那是腓德烈二世为他的贵宾们专门修建的华美的会客宫殿。但伏尔泰是个例外。 这是花鸟厅天花板上的花环图案。 不同于巴洛克那种一瞬间就能释放出来的视觉冲击感,洛可可好似溪水潺潺的流过你的心理,慢慢的调动起你所有的视觉神经,止不住的端详起这座昔日普鲁士的凡尔赛宫。它并不同于凡尔赛宫的大气蓬勃,婉约的美给这座夏天行宫新的定义。
除了战争时期,腓特列大帝每年从四月底到十月初一直都居住在无忧宫。除了他本人,只有被他选出的男宾客们才允许住在无忧宫。他的夫人伊丽莎白·克里斯蒂娜·冯·不伦瑞克(Elisabeth Christine von Braunschweig-Bevern)在长达四十年的时间里,从未被允许踏入无忧宫。因此,无忧宫又一度被称为“无妇宫”("sans femmes")。 腓特烈大帝的私人空间有五个房间,所有房间都进行了整体艺术设计。国王的座椅,桌子,柜子,摆件,钟表,标准的洛可可镜框,整体布局上的奢华和艺术气息,弥漫在Sanssouci空间里,与整个建筑的美学观念一致。 这个带钟的柜子,前面的抽屉是假的,真正的柜子门在侧面。 腓特烈大帝十分喜爱瓷器艺术品。无忧宫里陈列着许多瓷器珍品。早在16世纪,一件瓷器在被当作具有魔力的珍品时,常置于王室贵府供人欣赏。拥有一件瓷器是被人羡慕的,且主人的猎奇艺术陈列也常因瓷器的存在而价值大增。 自从中国瓷器经过海上丝绸之路在欧洲初现,就开始影响到室内设计及建筑,并且持续了整个十八世纪,直到欧洲发现了瓷器制造秘密。腓特烈大帝在中国瓷器中寻找灵感,在德国迈森兴建了“欧亚瓷器”,生产瓷器,并将其改良创新为建筑材料。 走出宫殿,满眼翠绿。正中央圆形喷水池中喷射出巨大的水柱,绿色丛中则是雪白的形态各异的雕塑,煞是好看。站在宫殿前,开阔如画的风景尽收眼底。无疑体现了人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和谐。 最引人注意的是宫前的葡萄园。20节左右的阶梯从下面的花园网上的主宫延伸。在168个玻璃罩子里面被种上了无花果树梯形露台的前端则被绿色草坪覆盖。并被种植上了紫杉树,和灌木加以分割。
葡萄这种在马克勃兰登堡州极为普遍的植物,被阶梯状的用在Sanssouci的花园里,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葡萄架了,可以说是大自然在Sanssouci门前的灵光一闪。 从花园的小河边远眺无忧宫,犹如一幅极美的画卷,真有“此景只应天上有”的感觉。 这个从1748年就建造的喷泉,腓特列大帝却从未能亲眼看见喷泉喷水。因为在他的那个时代,还没有足够的技术让喷泉喷出水来,实在是令人遗憾的一件事。 1750年,在花园内放置了许多用大理石雕刻成的罗马神话人物,包括美神维纳斯,商业神墨丘利,太阳神阿波罗,月神狄安娜,生育、婚姻之神朱诺,众神之神朱庇特,战神玛尔斯以及智慧之神米诺娃,和连同具有比喻意义的四元素火、水、风、土,被放置在水池的四周。 花坛内的神像,尤以维纳斯像和月神像造型精美。花园内有400多座雕像,而整个宫内则有1000多座以希腊神话人物为题材的石刻雕像。 无忧宫拥有绝佳的园林风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会感到心旷神怡,优美无比。 在台地葡萄园边上,12个罗马帝国皇帝的半身像并排而立。 在宫殿的侧面设置了镀金格架的凉亭(也称“太阳神殿”),将建筑与园林联系起来。 玻璃暖房 加上层层的葡萄园,使得无忧宫增添了浓浓的田园气息。这是巴黎凡尔赛宫所没有的。
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无忧宫宫殿建筑与其宽广的公园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原因为:无忧宫的宫殿与公园,可视为普鲁士的凡尔赛宫。她是十八世纪欧洲艺术运动的合成品,结合了当时君主制背景精神下的建筑创意与地景设计。 宫门外10米处一个风车磨坊比这王宫年纪还大。当时弗里德里希二世在修建王宫时曾经要求磨坊主拆掉或迁移这个挡住王宫大门的磨坊。但磨坊主认为大帝的要求是无理的,于是上告到当时的法院,最后磨坊主胜诉,磨坊得以保留下来。
时至今日,这座风车依然是具有历史意义。据说现在每年吸引着许多德国法律专业学生来此,膜拜也好,感悟也好,总之,是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一种敬仰。
波茨坦的勃兰登堡门 无忧宫周边小镇。街道两旁商店林立,还是蛮有人气的。 休闲的人们喜欢在路边喝酒聊天。 波茨坦路边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