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2015年11月,从常德经长沙到绍兴,开始东南沿海自由行,沿途游览了宁波、温州、雁荡山、福州、武夷山、泉州等地,再从深圳经长沙回常德。既感受了有高铁后的便利与迅达,又体验到这些地方独特的历史文化。以前已在微信上零星分享过,今选出些照片,编成美篇,让此次旅行成为一个整体。</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秋游橘子洲。今晚,漫步橘子洲头,暮色秋风,灯光楼影,北去的湘江波光粼粼。此时此刻,当然最自然的事就是边走边用长沙话吟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那种特殊的韵味,在这特殊的情境中,被无限的放大了。北方人一定不会欣赏用长沙话朗诵毛泽东诗词的独特的韵味。<br>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成为一个伟人是后来的事,作为一个杰出的诗人,他年轻时就是,几笔就描绘出壮阔的景色。<br> 但是他成为一个伟人也是必然的事,世上有哪一位诗人在33岁时写过这样的诗句:"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伟大的梦想才会提供伟大的毅力和勇气。这便是他一生奋斗不息的力量源泉。<br>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青年毛泽东处在那样一个动荡时代,有如此豪情壮志,只有把救国家民族于水火之中作为一生目标的人,才配写出"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诗句。<br> 无意间来到青年毛泽东塑像前,他注视前方,我注视他。他目光深远,才智超群。他没上一天军校,却成为举世无双的军事家。他没留过洋,他的超级智慧只能是源自中华文化的沃土。有谁知道他一生究竟读过多少本书?你去认真研读他的雄文五卷,哪一篇不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写?那些文章秘书能写出来吗?当然,我们作为普通人,要想拥有那样的智慧是不可能的。但是很多渴望指点江山的人,不爱读书却也以为能拥有那样的智慧,也是不可能的事。<br> 闪烁的都市灯光,精致的园林花木,如梭的观光游客,把我拉回眼前世界。没想到在一首诗的诞生地,在诗人的塑像前,吟诵千古绝唱,情境竟然那么美妙。我想这便是秋游橘子洲头应有的回报吧。有了这样的想法,脚下的步履变得更加轻盈了。</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经改造提质,橘子洲已成为极佳的旅游景点,外地来长沙城的朋友,可首选橘子洲。</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长沙湘江夜景也非常漂亮,周末还放焰火。</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0, 0, 0);">因为一个人去看一座城。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这方人每天重复的吃喝拉撒、喜怒哀乐,说俗点就构成这座城市的生活方式,说雅点就成为这座城市的城市文化。在这种独特的城市文化熏陶下,总有一些人会成为这座城市的最亮点,成为这座城市最值得骄傲的人文景观。绍兴的鲁迅、鲁迅的绍兴应该是这种人文景观的经典。在一个有点像鲁迅小说中的冬季,我开始了因为一个人去看一座城的旅行。</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在去绍兴的高铁上,我重读鲁迅的作品,居然有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去绍兴是因为鲁迅,因为鲁迅我才去绍兴。鲁迅毫无疑问是一位文学大师,毛泽东曾说过: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可见其艺术作品的价值。但我更感兴趣的是鲁迅是怎样成为一位文学大师的。</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1881年9月25日鲁迅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新台门大户人家周家。1892年入三味书屋读书。后祖父因事下狱,父又抱重病,家产中落,全家避难于乡下。父亲去世后,他开始感受世态炎凉。18岁考入南京水师学堂,改名周树人。后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开矿。矿路学堂毕业后公费赴日本留学。先后于弘文学院结业和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肄业。后因课间观“日俄战争教育片”,深受刺激,决定弃医从文。一个曾经学开矿、学医的人,在那样特殊的年代,因觉得唤醒民众远比医治疾病更为重要,毅然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验证了艺术界的一句行话:愤怒出诗人。</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这样一位不是科班出身的文学作者,因为其深刻的思想,独特的生活阅历,以及其特殊而坚定的文学使命,迅速写出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让他居然能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能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这更让我坚信文学大师不一定是课堂上培养出来的。</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当然,还有让我敬佩的还是鲁迅的故乡情怀。现代作家对故乡的影响最大的,我所知的就是鲁迅对绍兴的影响和沈从文对凤凰的影响。按现在商业价值和文化品牌来估算,那是无价的。每一个来绍兴的游客,都渴望在咸亨酒店温一壶黄酒,点一碟茴香豆,与孔乙己的雕塑合个影。绍兴按鲁迅小说的描写,造出一个鲁镇,谁又会去怀疑其真实性呢?几代人在课文中背过的内容,还需要打广告吗?鲁迅故里、鲁迅作品中对故乡的描绘,成为绍兴对游客最大的吸引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因为一个人去看一座城。离绍兴越近,就越感受到这个人的魅力所在。对这个人的故事越感兴趣,当然也就会越喜观这座城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0, 0, 0);">在绍兴,你要体验鲁迅笔下故事中的生活,从咸亨酒店开始就对了。来到传说中的咸亨酒店,孔乙己已站成一座雕像,在酒店前笑迎游客,成为这家酒店的著名招牌。粉板上仍记着:孔乙己欠十九钱。柜台里摆满黄酒和茴香豆。你照例可以笑眯眯对掌柜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你立马就有种演电影的感觉,因为那是一个著名人物的经典台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这家酒店旁边和后面,已扩大成一家五星级酒店。但门面保留以前风貌,完全不影响你对老字号酒店的体验。这家酒店永远卖不完的一定是绍兴黄酒和茴香豆。门面里面,还有两个大堂,是自助式餐厅,散客和团队来了,极为方便。因为可选的就是几样经典食物:黄酒、茴香豆、臭豆腐丶乌干菜扣肉,立马就能让你体验到孔乙己时代打工仔和土豪们的经典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0, 0, 0);">孔乙己已站成一座雕像,在酒店前笑迎游客,成为这家酒店的著名招牌。</span></p>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粉板上仍记着:孔乙己欠十九钱。</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但我觉得这种快节奏的销售方式只有商业气息,已完全失去文学味道,恐怕从中品味不出故事的韵味。便在楼上选一安静包厢,让一小酒保慢慢为我们点菜,虽然也是那几样菜,但完全是按小说中的趣味进行,立刻让你感觉到吃的是文化,品的是故事。温一壶上好的绍兴黄酒,那酒壶看上去有些年岁了。再标配一碟茴香豆,来上一份炸得金黄的绍兴臭豆腐,点一份乌干菜红烧肉。在哪吃饭都找不到这种仪式感,当你对这些美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超过生理快感时,这顿饭就有了特殊的文化品味。<br> 我第一次体会到小说不仅是供人阅读的,还可以实景体验。当然,如果你的小说成为一种读者渴望的生活体验,那就不是一般的小说了,你也就不是一般的作家了。闲话少说,先干一杯小说中的黄酒,余温尚存。再吃一把故事中的茴香豆,回味无穷!</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这酒壶一看就知有些年岁了。壶是老壶,酒是好酒,当然干一杯!</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其他地方就那么俗气的叫蚕豆,在这里就这么文艺地叫茴香豆。吃起来生理感觉是一样的,心理感觉却是不一样的,当然价格也就不一样了。</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这就是传说中的乌干菜红烧肉。</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0, 0, 0);">第二天上午第一件事就是参观鲁迅故里。鲁迅是绍兴第一品牌,绍兴的治理者当然懂得这一点。总投资10亿元。经过2年多时间保护和修缮后,鲁迅故里不仅再现了鲁迅当年生活的故居、祖居、三味书屋、百草园的原貌,还可看到鲁迅祖居从未对外开放的西厢房和近期恢复的周家新台门、寿家台门、土谷祠、鲁迅笔下风情园等一批与鲁迅有关的古宅古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当你花上两个小时,把鲁迅故里这一大片历史街区看完,你就会感叹鲁迅的祖上有多大的能耐,能把家业置办得如此宏大。如果说鲁迅给绍兴留下的是文化遗产和品牌价值,那么鲁迅的祖上给绍兴留下的是实物遗产和文物价值。当然,这个当时显赫的家族,如果不是出了一个鲁迅,可能这些房产不一定能保留到现在,那些人人津津乐道的家族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就烟消云散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看了鲁迅故里之后,我感受最深的是,鲁迅之所以成为文学大师,有偶然事件的影响,更是必然因素的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首先,名师名校为鲁迅提供深厚的文学素养。鲁迅在三味书屋打下坚实的古文基础,他不象现在的学生,学那么多课程,结果平均的消耗了有限的精力。他学的都是有利于写作的知识,所以有人说,没有三味书屋就没有大文豪鲁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三味书屋虽是一乡间私塾,执教者寿镜吾也只中过秀才,开办历五十年左右,前后招收学生不过百十名。但是,他却教出了一位状元、两位大文豪。这样的教师不算名师?这样的学校不算名校?如果办至今日,校门必被挤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其次,鲁迅自幼受到良好的美学熏陶。无论是鲁迅的祖居还是鲁迅每天进出的故居,每间房屋皆设计精美,每个庭院都制作精良。在这些院落里进出,以我的审美观来看:转眼皆为画,移步全是诗!看完鲁迅故里,对鲁迅为什么拥有极高审美情趣,也就不足为奇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最后,家道中落给鲁迅提供了渴望成功坚定的信念。鲁迅儿时对家族的辉煌与荣耀耳闻目睹,感悟深刻。但是,随着祖父入狱父亲病逝,家道中落让他开始体会世态炎凉,让他的目光开始转向普通百姓的生活。但是,无论他做什么,家族那种渴望成功的基因还是传给了他,一旦与崇高的使命结合,就成为坚定的信念,这样的信念提供的动力是巨大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望着这片散发浓烈中华文化韵味的古宅群,我深深感受它的厚重。经其长期浸染,这种韵味可以深入血液,让你成为一个文豪。而象我一样,匆匆而过,当然只能成为一个游客。不过,走马观花,亦能悟其深、叹其重、感其强、念其正,也不枉一游。</span></p>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1931年12月2日,梅贻琦在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断。三味书屋也是一有力例证。一个教师,在这样小的教室里,前后招收学生不过百十名。但是,他却教出了一位状元、两位大文豪。难道不是名师名校?</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现实中的百草园当然没有文学中百草园有魅力。</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到绍兴当然要看沈园。对南宋时期一个沈姓富豪的私家花园,我不会有什么兴趣,但曾经在此演绎的令人扼腕叹息的爱情故事和那两首流传千古的词,会让你不得不来。<br> 走进沈园,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红花绿草、古树楼台,与其他江南园林并无多大差异。可是园内有一古朴的墙上题写着两首著名的词,这可是天下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虽然我读过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也看过电影《陆游》,但站在这座墙的面前,轻声读着这两首词,一种难以名状的悲情自会涌上心头。<br> 南宋诗人陆游的表妹唐婉从小饱读诗书,聪慧美丽,与陆游青梅竹马,结为伉俪,他们演绎了南宋最优雅、最温婉的经典爱情。但唐婉的飘逸脱俗、不拘小节让陆母不满,最要命的是结婚三年仍未生育。陆母强迫陆游一纸休书,强断情缘。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婉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从此两人虽思量,却只剩两茫茫。</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十年弹指一挥间,一春日陆游独游沈园,却意外地遇见唐婉夫妇。陆游不忍直视憔悴的唐婉,欲黯然离去。唐婉征得赵士程的同意,差人给他送去了酒菜。陆游触景伤情,怅然在墙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钗头凤·红稣手》:<br>红稣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br>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br> 陆游题词之后,怅然而去。</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唐婉读后,失声痛哭。回到家中,愁怨难解,也和了一首《钗头凤》:<br>世情薄,人世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斜语独栏。难,难,难。<br>人成名,今非昨,病魂长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来问,噎泪装欢。瞒,瞒,瞒。<br> 不久,唐婉便郁闷愁怨而死。本来世上最美丽的爱情之花却枯萎在两首让人柔肠寸断的《钗头凤》中。<br> </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晚年的陆游,每年春上必由儿孙搀扶前往沈园凭吊唐婉,每往或诗或词必有寄情。陆游八十四岁高龄再游沈园,写下最后一首思念唐婉的诗《春游》<br>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br>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br> 在这样一个小小的私家花园,一个故事两首词,营造的氛围竟然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万分伤感让我不知怎么把剩下的沈园游完,无论我怎样调整和控制,脚步始终摆脱不了错、错、错,莫、莫、莫,难、难、难,瞒、瞒、瞒这样忧郁的节奏。我仰天长叹,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其文化的精华为传世瑰宝。遗憾的是中国封建社会时间太长,封建礼教对人的摧残,难以言表。反观中国现在众多问题,其根源亦为封建观念的根深蒂固和难以纠正。那么多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现代人都逃不过封建观念的束缚,何况南宋时期的陆游和唐婉呢?<br> 唐婉命运虽凄惨,但她去世四十多年仍有人吟诗怀念,时过千年仍有人替她扼腕试泪。当时幸福美满的女子不知有多少,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她们却没有留下一丝痕迹。相较之下,唐婉却伴着两首不朽的词流芳百世。<br> 早有艺术大师说过,悲剧使人聪慧。因为悲痛,故而究其根,求其源,防再生。有了这点感悟,我慢慢离开沈园,嘴里却自然唱起一首歌: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0, 0, 0);">鲁迅笔下的鲁镇。柯岩景区由柯岩、鉴湖、鲁镇三大景区,鲁镇是按鲁迅的描写新建的,当然过几百年后也会成为古镇,不过在鲁镇阿Q、祥林嫂永远不死,每天会与游客见面。所以,柯岩也是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合一。</span></p>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完全按鲁迅描写修建的鲁镇,当然是江南水乡。</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走过这座桥你就走进鲁迅的小说中。</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0, 0, 0);">绍兴柯岩景区。以前只听过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柯岩是前人采石后人享福。自三国以来,古人不断采石,把一座山雕刻成风景名胜。昨天到绍兴还是雨雾濛濛,今天就蓝天白云,为水乡景色增色不少。在如此美景,秋湖水,状元桥,细看刀痕辨前朝。真正值得一看。</span></p>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行走在这样的江南水乡,你立马变得温柔起来。</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穿上民国服装,坐上这样的乌篷船,你就可以拍鲁迅的影视作品了。</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水乡状元桥很有特色。</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采石采出的风景。</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绍兴三乌”:乌干菜、乌毡帽、乌篷船。<br>乌干菜。又叫霉干菜,因其色黑故称乌干菜。在绍兴清蒸鱼都放乌干菜,不服不行。乌毡帽。该帽因色黑、顶圆、有卷边而得名。过去小城镇及农村的男子人人头上都爱戴此帽,也成为绍兴人的一个显明标志。正因为如此,所以在过去,你如头戴毡帽外出至杭州、上海等地,人们就会说此客自绍兴来。它一直来被当作绍兴人的标志。但感觉现在更多的是当旅游纪念品卖。瞧那洋妞戴上立马成为时尚。乌篷船。这种木船船体矫小,船篷用竹编成,中间夹着竹箬,呈半圆形,并用烟煤和桐油漆成黑色,船由此而得名。嘿嘿,普通物件,跟旅游挂钩,成文化产品了。(注:此图来自网上)</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长沙下雨,到宁波天气真好!</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宁波吃什么?首选当然是美食排名第一的百年老字号:宁波状元楼酒店。刚进店,就见大堂一侧挂着余秋雨创作并题写的“题状元楼”:“天下口味因地而异,而味中之味必在物阜市通之处,吾乡宁波正适其选,选中之选则为状元楼也!”正中挂着冯骥才写的"状元在此"。<br> 还没点菜先听一故事。状元楼,创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原名三江酒楼,原址在江北岸三江口畔,是甬上文人雅士雅聚之地。改称状元楼有一段掌故。宁波历史上一共出过13个状元,章鋆是最后一个。他自幼聪颖,饱读诗书,21岁就中了举人;咸丰二年(1852年),甬上举人章鋆与张氏兄弟赴京赶考,书生们在“甬江楼”为他们饯行。筵席的菜单上有“冰糖甲鱼”等十多种本帮名菜,菜肴口味异常鲜美。酒酣耳热之际,跑堂送上一盘“冰糖甲鱼”。章鋆与张氏兄弟看去盘中青黄相映,油汁紧裹鱼块,入口绵糯,香、甜、酸、咸各味俱全,禁不住绝口称妙。问跑堂:此系何菜?跑堂看他俩一身读书人打扮,一副赶考行头,就随机应变,暗送吉利说:“此乃‘独占鳌头’也!”举人们听之好不开心。殿试后章鋆得中状元,这一年,章鋆才29岁,可谓是少年得志。在衣锦还乡途中特地重登此楼,提笔挥毫,写了“状元楼”三字,让店家作招牌。从此,楼以菜扬名,菜为楼增色,生意更加兴隆,光顾者多为仕宦缙绅。“甬江楼”从此也改名为“状元楼”,“冰糖甲鱼”也因此别称为“独占鳌头”。<br> 看来饮食文化,真还需要点文化内涵。同样一道菜,在别处吃的是咸淡,在这品的是韵味,当然有品质的区别。</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宁波老外滩于1844年开埠, 地处宁波市中心,位于甬江、奉化江和余姚江的三江汇流之地,唐宋以来就是最繁华的港口之一,曾是“五口通商”中最早的对外开埠区,比上海外滩还早20年。是目前国内仅存的几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外滩之一。宁波老外滩于1992年后开发,宁波老外滩已经成为长三角大景观之一。晚上各种酒吧热闹非凡,是年轻人的好去处,也是散步看夜景的好地方。</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心中的天一阁。如果你是来宁波的外地客,想看宁波的景点,随便找个宁波人问,都会告诉你,首选天一阁。当我来到天一阁,首先看到一幅"南国书城"的牌匾,门边是郭沫若题写的"好事流芳千古,良书播惠九州"对联,一股浓浓的书卷气立即扑面而来。作为中国十大名楼的天一阁,不是以高大壮观而入选,而以藏书最早最多而闻名的。是全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br> 走进天一阁,首先看到的是建造人范钦雕像。明朝中期时任兵部右侍郎的范钦,一生藏书众多,告老还乡后主持建造天一阁,专用藏书,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br> 建藏书楼最怕火,范钦根据《易经注》中的“天一生水"之语,将藏书楼命名为“天一阁”,取“以水制火”之意。<br> 天一阁历史厚重,故事传奇,已广泛传播。以前虽有所闻,但今身临其境,仍极为震撼。<br> 1773年,乾隆帝诏修《四库全书》时,范钦八世孙范懋柱进呈天一阁珍本641种,七分之五收入《四库全书总目》,六分之一全本抄入,但所有藏书未归还,使得天一阁藏书下降到4819部。由此可见天一阁藏书的份量和价值。<br> 1861年,太平军攻陷宁波,盗贼乘乱盗取天一阁藏书出售,范钦十世孙范邦绥尽力购回部分书。可见范家对藏书之看重。</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天一阁建造人范钦雕像。</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传说中的天一阁。</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天一阁,最让人扼腕叹息的还是钱绣芸的故事。宁波知府丘铁卿的内侄女,酷爱诗书。她常听丘知府说范氏天一阁藏书甚富,其中多罕见之版本。钱姑娘听后顿生仰慕之情,托知府为媒嫁给了范家。结婚后,绣芸以为成了范家媳妇,自然可以登阁看书了,哪知范氏家族有规矩,严禁妇女登天一阁。绣芸听后如五雷轰顶,一个以爱情和终身幸福为赌注想上天一阁看书的姑娘,被挡在门外,年轻的钱绣芸忧郁而终。从这个故事可以想象,范家为保藏书平安,保护措施严格到不近情理的地步。</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天一阁藏书是为了传承文明,保留人类智慧。天一阁古籍数字化工程于2009年4月开始启动,与古籍整理、文献保护、文化传承紧密相关;具有检索、影像和全文同屏阅读、圈点眉批夹注、分类收集、编辑下载、打印、数字标识、数据制作、用户互动、权限控制等功能,一举解决了数百年来保护与利用间的矛盾。如果钱绣芸知道现在天一阁所收藏的近3万册古籍现在以现代数据方式向公众开放,为海内外不同层面、不同需求的读者开通了网上阅读平台,会不会破涕为笑呢?<br> 现在再去天一阁,当然不是为了去读天一阁的藏书了,而是去抚摸一节厚重的历史,去感悟一段崇高的传奇。在这个被商业气息熏得异常浮躁的时代,我不知道走出天一阁的大门,身上会不会多一点书卷气。但我希望在内心的最深处,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天一阁。</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现在的天一阁景区,已不单是藏书楼了。后面还有一秦氏支祠。建于1923年——1925年,系秦氏族人为祭祖先而建,由甬上富商秦君安出资,时耗银元二十余万。祠堂以照壁、台门、戏台为中轴线,五间二弄、前后三宸,两侧置有配殿、看楼,占地二亩六分,建筑面积一千四百余平方米。祠堂的戏台,汇雕刻、金饰、油漆于一体,流光溢彩,熠熠生辉。<br> 同是拥有财富,一个搜尽天下书籍而藏之,让先人智慧得以传承。一个把却把楼房修得珠光宝气,让其在风雨中落败。如果不是后来政府出资维修,早已不存在了。两幢楼房相隔不远,其主人的人生境界立分高下。</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天一阁院内的小亭。</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天一阁内石虎,其萌态让人对创作者的想象力不得不服。天下再也找不到如此文艺的老虎了。</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天一阁内穿行,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后面是麻将起源地陈列馆。这是当年陈政钥先生家族宗祠,陈列了麻将史、与宁波关系史,并展示了世界各地麻将牌种类。一百年前,宁波有一个叫陈鱼门的年轻人,他喜爱纸牌但感觉到纸牌有诸多不便,于同治三年(1864年)改为竹骨,继承碰和牌中的万、索、筒,共108张,易红花为绿发,白花为白板,老千为红中,名“三箭”,各4张,共12张,增“东、南、西、北”四风,各4张,共16张。由此形成了当时流行的136张一副的麻将牌。这就是宁波麻将的来源。没想到全世界华人最爱玩的麻将是宁波人发明的,特别是那付108将的麻将,制作精美。嘿嘿,还有三缺一的雕像,一老外早已入迷其中。一看大对胡已落听,每个游客都情不自禁地坐上去,双手一推:胡了。</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梁祝文化公园。说实话,来宁波我是奔天一阁来的,看完天一阁后就来到鼓楼和月湖。宁波的鼓楼和月湖都是唐朝的产物,鼓楼即当时的城门,现仍作为市中心的一个重要通道。出鼓楼,城外就是月湖,可见唐朝的宁波是非常漂亮的。宋元以来,月湖实际上是浙东学术文化交流中心,是文人墨客憩息荟萃之地。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著名学者杨简、明末清初大史学家万斯同,这些风流人物,或隐居,或讲学,或为官,或著书,都在月湖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在市中心,这些宁波重要的城市记忆得以保留,极为珍贵。没有旧,一座城市从何新呢?鼓楼和月湖虽有文化底蕴,但是不大,一会儿就看完了。剩下看什么?在一特色酒店吃完饭后,我看酒店老板一副儒商风范,就问他宁波还有什么值得一看的,他听我的介绍之后说:去梁祝文化公园看看吧。梁祝传说当然不陌生,但说此故事为真人真事,就发生在宁波,且有文物验证,还是头回听说。当即决定前往探寻。</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月湖非常漂亮。</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去公园的路上重温这个流传数百年的爱情故事:浙江上虞的祝英台,女扮男妆去杭州读书,在抵达杭州前巧遇浙江会稽的梁山伯,志趣相投,互有好感,遂结拜为兄弟,结伴同行。在杭读书期间,梁山伯与祝英台同桌、同床三年整。后英台因母病提前返家,英台托师母作媒。梁山伯十里长亭送别,分别在即,已深爱梁山伯的祝英台转着各种弯暗示自己是女人,渴望嫁给梁山伯。可山伯如呆鹅总是不明白,英台只好托词为九妹提亲,约山伯七夕相见。梁山伯学成返家后至祝家探望英台,因故已过七夕。此时祝英台由父许配鄞县马文才;当梁山伯得知与己同床三年的英台是位美女,且已错过迎娶英台的机会,痛心疾首。在任鄞县县令期间忧郁而终。祝英台在出嫁前向父提出,要去梁山伯墓祭奠,祝父应允出嫁时途经梁山伯墓。祝英台到达梁山伯墓时,顿时狂风大作,墓穴开裂,祝英台纵身跳入墓穴。墓闭后,墓穴之上飞出一对大蝴蝶,翩翩而去。</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读这样的故事,看梁祝戏剧,都会认为是个民间传说故事,表达了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有谁去探究其真实性呢?突然听说是真实故事,带来的震撼当然不小。从宁波市区去梁祝文化公园,出地铁转的公交车是238路公交车,我想宁波市的公交车还挺多了,编到了238路。在公园门前看到一个238国际青年旅舍。我好奇为什么取名238?238、238,我连读几遍后才醒悟,原来238是方言梁山伯谐音。<br> 后来才知238也是上海人对梁山伯的一种戏称。在上海人看来梁山伯是个十三点。在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十八相送”一折戏中,祝向梁反复借景喻情,暗送秋波,几次三番向梁表露求爱之情,可梁竟傻乎乎的无动于衷。这是剧作者的艺术手法,故意为后来的悲剧所作的铺垫和伏笔。上海人口中的梁山伯与“两三八”谐音,这三个数相加是十三,讥讽梁山伯是“十三点”。“侬真是梁山伯,伊主动对侬有意思,侬还格能戆搭搭!”<br> 作家在写戏时,安排梁祝同桌同床学习三年整,而如十三点般的梁山伯同床三年却不知英台为女儿身,十八相送英台反复暗示仍不明白,反衬其纯朴,戆搭搭的梁山伯反而获得英台喜爱。试想如果梁山伯灵敏到第一个晚上就识破英台女儿身,还有后面的故事吗?<br></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238就238吧,十三点就十三点吧,因为真诚已经化解了一切。在公园内,那么多来拍婚纱照的新人,就是冲这加起来为十三点238来的呢。</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进入梁祝主题文化公园,我对其他人造景观不感兴趣,直奔最重要的梁山伯墓和梁山伯庙。在公园深处果然有一古墓:敕封梁圣君山伯之墓。在墓的后面,立有一块:晋封英台义妇冢。为鄞县政府所立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注明为晋代梁祝古迹遗址。旁边再立一碑刻:说明当年英台来到山伯墓前悲痛万分,撞碑殉情。后与山伯阴配合冢。故事传至朝庭,丞相谢安奏请封"义妇冢",后立英台义妇冢。<br> 有这样的说明,这个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当然就像真实故事了。宁波人至古流传一句名言: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光说说也罢,可就是在这个公园,我看到了以前从未看到的风景:几十对新人在一个地方拍婚纱照。他们都怀着一个美好的愿望,要同到老才来此拍照,看来这不仅仅是一句宁波谚语,已经深入宁波人的血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就文化。<br> 走出梁祝文化公园,我才知道,20世纪50年代,著名作家张恨水在创作长篇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曾根据民间传说,考证出10处起源地:河南汝南、浙江宁波、江苏宜兴、山东曲阜、甘肃清水、安徽舒城、河北河间、山东嘉祥、江苏江都、山西蒲州、江苏苏州。<br> 现在这些地方都在拼尽全力争抢自己才是真正的故事发源地,自然是看重这个无需再打广告的旅游资源。其商业气息已远远超过传说的艺术魅力。既然我们已经看过其中一个,而且宁波又给我们留下如此美好的映像,那我就深信不疑:这就是梁祝传说的发源地,而且故事是真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那首经典的梁祝乐曲,能久久回荡!</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雁荡山大龙湫。</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围绕剪刀峰转,可以看出十多种变化。<br></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大瀑布几十米高,也还壮观。</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雁荡山悬崖栈道风景,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景好看,人也累。下山后觉得值就行。</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登高望远,高山上看到的风景就是不一样。</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这是雁荡山最壮观一景。</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过这个栈桥有恐高症的人还是挺怕的。</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过栈桥后回望,很多人后怕。</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温州人会做生意举世皆知,可同一景点一天可以卖出票两次,这一做法可能举世无双。雁荡山灵峰白天进去门票50元,但下午5:30必须出来。5:30后卖夜景票50元,没出来的查到要补票。同一座山,日景取一名,夜景取一名。此景为合掌峰,夜景为情侣峰。</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夜景取名为情侣峰。</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雾锁净名谷。今天游雁荡山净名谷,雾气蒙蒙,空气清新,天然氧吧,虽没爬到山顶,已享大自然馈赠。</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水墨雁荡山,黑白净名谷。入净名谷,遇雾,便按水墨画效果取景,将照片调成黑白,情趣丝毫不差蓝天白云。遇什么天气不重要,关键是要一双审美的眼睛和一颗随遇而安的心。</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温州江心屿,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中游,属于中国四大名屿。风景秀丽,东西双塔凌空,映衬江心寺,历来被称为“瓯江蓬莱”。历代著名诗人谢灵运、孟浩然、韩愈、陆游、文天祥等都曾相继留迹江心屿。漫步江心屿,最令我震撼的是上面的古榕树,一是多,二是村冠巨大,三是树形好看。任何一个景点,只要有巨大的古树,就值得尊重,何况这么多。</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温州无故事。在温州没听到令人震撼的故事,只是在江心屿这些大榕树下散步获得片刻宁静。从网上搜索到的阿隆海鲜坊,居然已倒闭,的士司机说的小吃一条街已拆迁,香格里拉酒店礼宾推荐的天一角食街已拆了。传说中的温州,你怎么啦?难道经济下行对你影响这么大吗?温州的士师傅还是很热情的,温州人吃苦耐劳敢闯敢干会做生意举世闻名,但温州这座城市仍需努力才能留住外地游客。</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有福之州。如果要评选中国人最喜欢的汉字,“福”字应该是备选之一。春节来了,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一个大大的福字,就是最好的例证。当我第一次来到福州时,我就好奇,这座城市的“福”在哪里?<br>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说:“因州西北有福山,故名。”这是福州得名的权威解释。可是,你随便找个福州人问:哪是福山?他一定说不清,因为福州西北根本就没山。 <br> 有关“福山”的资料关不多,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福州郡守李拔主编的《福州府志》才说:“福山今名董奉山,属长乐县。”《中国地名大辞典》说:“董凤(奉)山在福建长乐县东。产铁。”民国李永选编的《长乐六里志》解释说:“唐开元十三年,因州西有福山,即长乐董奉山,改闽州为福州。”并在《卷一》“大事”里写:“唐开元十三年,因州西有福山,即长乐董奉山,改闽州为福州。福州之名,昉此。”<br> 虽然有这些史料,还是很多人怀疑董奉山不是“因名”福州的“福山”,因董奉山不在今福州西北方向,而是在东南方向。所以,不知有多少学者希望在今福州的西北向希望能找到“福山”,但一直没有找到"福山"。以此来看,福州人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br> “福山”对福州来说非常重要,但福州就是找不到“福山”。这一点都不影响福州为多福之州,福州数千年没有大的灾害,真正的有福之州。北宋时期,太守张伯玉倡导“编户植榕”,令“榕荫满城,暑不张盖”,使福州又有了“榕城”的美誉。福州有榕树16万株以上,分布在全城各个区域,景观奇特、形态优美,构成福州最显著的风貌特征。在福州现存的62个品种1455株古树名木中榕树就占了20多种885株,其中上百年的约600株,上千年的就有6株。这些榕树让福州人生活在绿荫之中,是每个福州人真正的"福山",从这个意义上讲,福州人是身在福中却知福。(注:此图来自网上)</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到福州当然要去三坊七巷看看。当我置身其中时,没想到这座现代都市中还保留这样一大片古香古色的建筑。“三坊七巷”基本格局形成于唐代后叶,到清代中叶发展到了鼎盛,现存200多座粉墙黛瓦的古建筑,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中国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br> 我漫步在这条老街,看着两边百年老字号的商铺一家连着一家。先是走进创建于1910年的百年老店木金肉丸老铺品尝肉丸,刚一出门就看见隔壁就是创建1934年的永和鱼丸,看着那古朴大气的牌号又忍不住进去吃一碗鱼丸。</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隔壁就是百年老店永和鱼丸,当然要试一下,好不好吃是一回事,吃过没有是另一回事。</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就这样走一路看一路吃一路,我发现想在此开店,第一件事得请一个有名的书法家写个大气有文化底蕴的招牌,让人一看就觉得这家商铺有品味,否则在这很难入行。看着这些百年老字号,其大气的招牌当立头功。不象现在好多地方的商铺就随便弄几个字,让人感觉就象一个打算对付几年的商铺。</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作为一本厚重的历史教课书,“三坊七巷”当然不只有好吃的。福州许多名垂青史的名人,也都出自“三坊七巷”或与之密切相关,为这座城市蕴涵的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集中展示了福州闽都文化的深厚底蕴。<br> 当我走到三坊七巷旁的澳门路时看到了林则徐祠堂。福州是林则徐的故乡。林则徐少年求学“罗氏书馆”时,教师以“山海”为题要求作对联,他写道: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从此对联可看出少年林则徐是有大志向和大智慧的人。为劝后辈勤学,他撰联:静坐读书各得半日;清风明月不用一钱。祠内还悬有林则徐所撰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跃然纸上。当他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并节制广东水师时,林则徐在广东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英商义律等慑于林则徐的正气,被迫缴出鸦片2万多箱,即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林则徐因此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侮的第一个民族英雄。希望每一个走出林文忠公祠的人,从此多一点担当,添一些骨气。</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福州三坊七巷,有一座房屋非常特殊。它既是林觉民的故居,也是谢冰心的故居,还有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作为林觉民的侄女也曾在此居住过。该故居原系林觉民祖辈七房人家聚居处,林觉民广州起义殉难后,林家避祸迁离,房屋让售予冰心祖父谢銮恩。谢家一直住至20世纪50年代。冰心十一二岁时曾居此。<br> 林觉民在《与妻书》中有此描述,“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厚感情。<br> 冰心在《我的故乡》中写道:那时我们的家是住在“福州城内南后街杨桥巷口万兴桶石店后”。这个住址,现在我写起来还非常地熟悉、亲切,因为自从我会写字起,我的父母亲就时常督促我给祖父写信,信封也要我自己写。这所房子很大,住着我们大家庭的四房人。祖父和我们这一房,就住在大厅堂的两边,我们这边的前后房,住着我们一家六口,祖父的前、后房,只有他一个人和满屋满架的书,那里成了我的乐园。由此可见这座房子在冰心的心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br> 林徽因就说得更直接了。她在三坊七巷只住过一个月,虽然短暂,但她始终视福州为故乡,而视出生地杭州是“半个故乡”。<br> 林徽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创建者,与其夫梁思成被并视为现代中国建筑学的创始人。是建筑学大家,在诗歌、戏剧、散文方面颇有造诣。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问中国,林徽因和徐志摩陪同并当翻译。泰戈尔在济南发表演讲时,由徐志摩担任翻译,林徽因负责监督。因为泰戈尔认为一旦诗歌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就会失去原来的韵味。所以,一旦林徽因对徐志摩翻译的意思表示异议,徐志摩就马上遵照林徽因的高见进行改正。泰戈尔离开中国时,面对连日来相伴左右为他翻译为他演出,既聪敏又可人的林徽因,他为自己未能助成徐志摩追求林徽因的美事感到遗憾,临行时为她留下了一首小诗: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被喻为民国第一美女的林徽因,她的父亲是林长民,她的公公是梁启超。著名诗人徐志摩为赴北京听她的演讲空难而死,时年34岁。清华大学哲学教授金岳霖因爱林徽因又不能与之结婚,他终生未娶,爱了林徽因一生。<br> 天啦,这座故居可以把多少名人扯进来啊,难怪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相信,你走进这样一座故居参观,一定收获多多,感慨万千!<br> 离开福州时,我坚信这真是一座有福之州。</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郁达夫住过的刘家大院。漫步在福州的三坊七巷,无意中走进光禄坊,听说前面这座老院子就是著名的刘家大院。我想看看刘家大院,是因为有一个我喜欢的作家郁达夫曾住过这个大院。<br> 1936年春,郁达夫来福州,住在南台基督教福州青年会宿舍。后来因他兼任省政府公报室主任,从南台到省府路很不方便,就在光禄坊早题巷1号租住。后来他夫人王映霞来福州,就在光禄坊刘家大院租屋居住。刘家大院是刘齐衢的故居。清道光二十一年即1841年,刘齐衢与弟弟刘齐衔同成进士,“兄弟同榜两进士”成为福州科举史上的佳话。而刘齐衔是林则徐的女婿,这么多有名的人与这座大院有关系,这座大院也就成为有很多故事的大院。<br> 郁达夫的作品我读得不多,我喜欢郁达夫,是因为他在沈从文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沈从文,才有后来的沈从文,写了那么多我们喜欢的作品。郁达夫写的浙东我不熟悉,但沈从文写的湘西,喜爱到骨子里了。特别是他写了那么多常德的人和事,让沅江从此艺术的流淌。<br> 1923年,20岁的沈从文离开湘西,他不知要去哪里,也不知要干什么,他顺沅江而下来常德,在这座城市住了半年,他想清楚了要去哪里要干什么。他离开常德来到北京闯世界。当时的沈从文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会用,但他为满脑子的湘西故事所激荡,以空前的写作热情奋笔疾书。可是在北京,他想考学考不上,每天投稿却没人用,只好一边在北京大学旁听,一边打工以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他每天早上吃两三个馒头和一点泡咸菜,除了听课便一头扎进图书馆,直到图书馆闭馆时才返回住处。现在的大学也非常开放,可以有几人愿像沈从文一样,只管在大学旁听学到真本领而不管是否有文凭。即使是寒冬腊月,他也穿一身薄薄的单衣,在街上冻得发抖仍保持文学青年的激情。晚上则躲进他自己命名的“窄而霉小斋”,冬天屋里没有火炉,他就钻进被窝,用奇异的湘西往事温暧自己。<br> 就这样挣扎到了1924年的冬天,穷困潦倒的沈从文,在濒临死亡的时候,万般无奈地给作家郁达夫写了一封求助信。一个大学教师、且在文坛颇有名气作家,在接到一个素不相识的文学青年的求助信后,他完全可以置之不理。<br> 一日,窗外大雪纷飞,在那间“窄而霉小斋”里,没有火炉,空气冰凉。已三天没听吃任何东西沈从文,身着一件单衣,用棉被裹着两腿,坐在凉炕上,正用冻得红肿的手提笔写作。这时,郁达夫推门而入,眼前的一幅让他感慨万千,郁达夫立即解下自己的羊毛围巾给这位小兄弟围上,他的体温马上传给沈从文。他拉着沈从文来到一家馆子,为他点上饭菜,饿了三天的沈从文顾不上斯文了,吃得狼吞虎咽,看得郁达夫直想流泪。一结账,共花去一元七毛钱。郁达夫拿出五块钱付了账,将找回的三块多钱全给了沈从文。当时,五元钱也不算小数目了。而郁达夫当时在经济上也并不宽裕,月薪也只能拿到30元。<br> 一回到住处,沈从文禁不住伏在桌上哭了起来。自古中国文人都信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勤奋苦读,一旦金榜题名,一切都会随之而来。而当时的沈从文始终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在哪里。随后郁达夫把沈从文介绍给当时著名的《晨报副刊》的主编,一个月后,沈从文的处女作《一封未曾付邮的信》在《晨报副刊》上发表,只几年工夫沈从文便享誉文坛。郁达夫对沈从文的热情相助成为文坛美谈:“没有郁达夫,沈从文可能会客死他乡。"半个世纪后,当郁达夫的侄女郁风拜访沈从文时,他还激动地谈起了这件事,可见感动之深了。 <br> 在你听了这个故事后,自然会理解一个非常喜欢沈从文作品的读者,走进郁达夫曾住过的故居是怎样的心情。1938年3月,郁达夫离开福州,赴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12月,郁达夫流亡南洋。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br> 没想到这次在三坊七巷听到这么多有味的故事。外出旅游,看的无外乎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一个是视觉冲击,一个是心灵震撼,各有不同,同是旅游不可缺少的两大部分。</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风雨郎官巷。在福州三坊七巷,郎官巷只剩一百余米了。但留下的故事却有异常的份量。宋朝时,一个叫刘涛的人住在这里,他的子孙都是郎官,因此得名郎官巷。<br> 走进这个巷子,就会走进两个人物的故事,就会生出难以言表的感叹。1898年9月5日,从郎官巷出去的年仅23岁的林旭被授予四品官衔,协助光绪皇帝处理各种政务。当时光绪的诏书多为林旭所写。一个23岁的年轻人达如此高度,令多少人仰慕啊。<br> 然而,风云突变,维新变法即告失败。结果光绪皇帝被囚,林旭则与谭嗣同等人一起,被处腰斩。 临刑前,23岁的林旭仰天长啸:“君子死,正义尽!”然后大笑,声若洪钟。<br> 他一截两断的身子被缝合起来运回福州,按风俗,这样的死法绝对不能再回祖居,林旭的灵柩也只好被寄藏在寺庙里。 林旭的妻子沈鹊应,也是福建船政大臣、两江总督沈葆桢的孙女,悲伤之中,坠楼自尽。这对年轻夫妇被合葬于崎下山。林家的房子现已无踪迹,他的墓地也不见踪影,林旭的命运正好验证一句古话:伴君如伴虎。<br> 在林旭被腰斩时,另一个与郎官巷有关的人物严复却逃过一劫。在光绪帝宣布变法时,比严复年轻21岁的老乡林旭向光绪推荐了严复,光绪召见了严复,虚心地听严复说了一番外面世界的情况。严复回来后就写下了《上皇帝万言书》,万幸的是他还没抄呈,慈禧太后就发威了。<br> 不久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严复的同学刘步蟾、邓世昌等战死。1895年2月至5月,严复在天津《直报》上,连续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一系列的政论文章,每一篇都激愤而且犀利。1898年《天演论》单行本出版,全国震动,重印达数十次之多,在中国大地上影响深远。<br> 后来严复经历的风风雨雨,加上身体不好,让他产生回乡养老的念头,恰好此时福建省督军李厚基送了郎官巷这座房子。这样,又一个重量级的历史人物与郎官巷有了关系,1921年10月27日,在郎官巷,中国近代一位在思想界产生过极大影响的老人合上了眼睛。<br> 2015年4月24日,在福建考察的李克强总理来到三坊七巷,参观严复故居。1902年,严复应邀出任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总办。在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后,他又担任北京大学校长,还创办了经济学系。李克强总理系北京大学法律系和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毕业。在严复故居门口,李总理说:"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严复。"<br> 读了两个历史人物的故事,再来三坊七巷,你一定会去郎官巷走走,虽然巷子很短,但它的历史很长,它的故事很重。 </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老街的魅力。这次东南沿海自由行,所到之城均能称得上古城,历史久远,传说众多。每到一地,便问老街。因为中国现在城市新区几乎一个模样。看了北上广的新城区,其他城市的基本可不看。非常遗憾的是,真正称得上老街的也就福州的三坊七巷。只有走在三坊七巷的南后街上,才能找到一点历史感。<br> 而在欧美的一些城市,把老街保护得那么好。在佛罗伦萨,我看到一座老房子,房子外面的排水管是铜管,下面有一小段是修补过的,但也只是修补破了的那一段,其他的铜管与房屋一样旧,看上去才像一座老房子。欧洲有很多城市的老建筑毁于战争,二战后他们修旧如旧,尽量保留城市的原貌。<br> 其实,新与旧有时像对立的矛盾关系。新旧不能两立,所以才有破旧立新这词。才有政治家的豪言壮语:我们要砸碎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有时旧的东西非常顽固,是新趋势巨大的阻碍。在中国所有旧的东西中,最顽固的就是封建意识,它对新中国的影响最大。我们现在可以修世界上最快的高铁,可以让飞船登月,可以把机场、地铁、摩天大楼建得比美国的更漂亮。但是,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思想、等级观念、裙带关系、权钱交易,那可不是想丢就能丢掉的。就算你手持一把最锋利的刀,也难割掉。因为这些旧的东西浸润在你的血液里,沉淀在你的基因中,你根本无从下手,在很多时候,它们会自动的冒出来。从这个角度来看,创新是件很难的事,因为很多时候,旧的力量非常强大。<br> 但是,新与旧有时又像传承的父子关系。故有温故而知新的成语。尽管你喜新厌旧,但是没有旧哪来新。新大多是在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有一些写新诗的人,看到排列整齐句句押韵的旧体诗就厌烦,故意把诗句写得长短不一且不押韵,可是你丢得掉旧体诗的意境和诗美么?你如果想学习书法,你真还得从旧的书法学起。因为这老祖宗传下来的字帖经过上千年的时间检验和挑选出来的,你新弄一本字帖能达到那种境界吗?而在收藏界,那就更是喜旧厌新了。常见收藏发烧友,周末骑自行车专访老村老街老城,只高声问一句话:有老物件吗?而一些旅游景点有人摆的古钱,一看就是假的,因为要把新东西做旧是很难的事情。文物上那层包浆是长时间形成的,有这层包浆才散发出古雅之气。据说有一南方古董商在一北方老太家看上一旧铜器,说好第二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老太心想这么个旧东西人家开那么高的价,这么赃兮兮的卖给人家不好意思,就用沙子把旧铜器上的包浆擦掉了。第二天那个古董商看到的是一个亮闪闪的铜器,令他欲哭无泪。现在很多地方把真正的老街拆掉,另选一地新造一老街。或是把老街用新材料装饰一新,更有甚者,选一地方投巨资新造一古城出来。我不知道这种做法是否与北方老太擦亮旧铜器的做法相同。<br> 新旧是相对的,今天的新会变成明天的旧。如果有这样的认识,就会极其认真的搞好新的建设。可是,我们现在很多城市拆的是十多年前修的房子,甚至有几年前修的房子。因为修的时候就不认真,是急功近利的产物和外行的产品。你去查查各地的规划局长和设计院长,和那些能影响城市规划设计的人,有几个是艺术家?现在看到很多城市的房屋修成水泥森林,完全没有建筑的美感,不知道当它们成为旧房子时,会不会逃脱被拆除的命运。<br> 当我反复在三坊七巷走来走去时,我想如果把一个古城看成一个文物,老街就是它的一层包浆,千万不要象那好心的老太那样把它擦掉。新城区终将成为这座城市的老街,想要以后它能留下来,现在尽量把它建好一点吧。</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武夷山山水。最漂亮的当属玉女峰,加上一条清澈透明的河水,让你顿感诗情画意。</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武夷山九曲溪让我想起了家乡那条消江河。武夷山,对我这个在大山里长大的人,其山没有美到让我惊奇的地步。来是为了不留遗憾。没有山峡的雄伟,没有桂林山水的秀美,没有张家界山的神奇。但这条九曲溪却清澈见底,一两斤重的野生鱼常常在河底翻白,你撒点鱼食,成群的小鱼便来抢。这样完全没有污染的小溪现在极为珍贵了。坐在竹筏上,看着缓缓流淌的河水,我顿时想起了家乡那条消江河。我们小时候,消江河就是这样,我们在河里徒手抓鱼非常容易,口渴了就喝河水,夏天就泡在河里,那是我儿时的乐园。可是,这种景象已成为记忆,现在河水已经不敢直接喝了。消江河,作为养育我的母亲河,我会永远让她清澈透明地在我心中流淌。以现在人们对水源的污染速度来看,要拥有一条像九曲溪一样的河流,真的是梦想了。我以前写过:水能养育一切,也能毁灭一切。当我们把水污染后,就再也难以把她洗净了。把每一条母亲河真的当母亲一样对待,才会拥有清洁的河流。</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映像大红袍。不就是茶叶吗?人家楞取个有想象力的名字:大红袍。而且流传那么一个可以由300名演员演绎的传奇故事。某年有位秀才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巧遇天心寺老方丈下山化缘,便叫入把他抬回寺中,见他脸色苍白,体瘦腹胀,就将 大红袍九龙窠采制的茶叶用沸水冲泡给秀才喝,连喝几碗,就觉得腹胀减退,如此几天基本康复,秀才便拜别方丈说:“方丈见义相救,小生若今科得中,定重返故地谢恩。”不久秀才果然高中状元,并蒙皇帝恩准直奔武夷山天心寺,拜见方丈道:“本官特地来报方丈大恩大德。”方丈说:“这不是什么灵丹仙草,而是九龙窠的茶叶,状元深信神茶能治病,意欲带些回京进贡皇上,此时正值春茶开采季节,老方丈帮助状元了却心愿,带领大小和尚采茶制茶,并用锡罐装好茶叶由状元带回京师,此后状元派人把天心寺庙整修一新。谁知状元回到朝中,又遇上皇后得病,百医无效,状元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入看营,年年采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这三株大红袍就成为贡茶,朝代有更迭,但看守大红袍的人从未间断过。”这样的茶不就神了,这样的山水实景演出也就神了。张艺谋的映像系列,不可不看,不可多看。人家有效解决了著名景区"白天爬山看庙,晚上上床睡觉"的问题。如果你还没看过,我不好劝你不看。如果你已经看过,不用我劝你再看。反正每天晚上都暴满,比办什么企业都赚钱。</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一看就是老谋子的套路。老谋子的映象系列,不管编排如何,都必须有一个必要条件:足够大的客流量。在游客少的地方花再多钱打造都难以成功。</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观众坐的舞台是旋转的,各个角度都有演员表演。</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谒拜老君岩。来到古城泉州,第一件事是赶紧来到清源山,怀着极其谦诚之心,谒拜老君岩。这座普通的山,因为有老君岩而名扬天下。老子是中国最早拥有高级智慧的哲学家,当然更是世界的。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因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故这座造像叫做老君岩。<br> 造像雕于宋代,据《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为略施雕琢。”寥寥数语,使之更具有神秘色彩。<br> 老君岩并不大,但名气很大,盖因老子的影响力巨大。泉州民间俗语“摸着老君鼻,活到一百二。"可见泉州人对老君岩有多喜爱。法国学者黛安娜.李在老君岩题言:“这已是我第二次参观老君岩,但我仍和上次一样激动,因为这位老人和大地紧紧地融为一体,他好像知道一切,又理解一切。”这则留言说明,东方智慧同样可以让西方智者折服。我国著名规划专家任震英参观老君岩后,难抑激动之心,执笔题赞:“老子天下第一”。当然,你如果站在"老子天下第一"碑刻旁照相时,嘴里最好还是不要念这句话,因为那是写给老子的。<br> 老子绝对是拥有高级智慧的人,在2500年前,一部《道德经》占据世界思想高度。他第一次提出了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美丑、损益、刚柔、强弱、祸福、荣辱、智愚、巧拙、大小、多少、生死、胜败、攻守、进退、静躁、重轻等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概念,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br> 老子认为“反者道之动”,一切事物都是可以向相反方向转化的。他举出的诸如“物壮则老”,“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等例证加以说明。<br> 我注视着这安宁而神秘的造像,希望能与他深䆳的目光哪怕有一丝的交流。可是我做不到,他是用心看这个世界。不知道世上有多少哲学家从老子那里获得这些辩证的思想,他2500年前的话,现在听起来仍如雷贯耳!<br>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br>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r> 治大国,若烹小鲜。<br>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br>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br>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br>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br>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r>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br> 都说现在社会问题多多,食品安全问题弄得人人自危,做的什么都敢做,吃的什么都怕吃。什么时候都没有现在骗子多,接一个电话,处理一条短信,打开一条微信都有可能被骗。环境污染问题也经常成为头版头条,如真的到了水不能喝、气不能吸的地步,再来治理,还能治好吗?所有的问题都是人干出来的,怎么治理?老子两千多年前就给出了答案:“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新加坡有一个成年之后才学汉语的高个子男人,把这几句话悟透了,把新加坡治理得井井有条。<br> 立于这样一位超级大师造像前,任何人都如小学生一样,大气不敢出。默念大师的名言,希望能承接他的智慧。其实,中国古代智慧强大又实用。只是有很多人不愿将其作为指路明灯。如现在很多身败名裂的人,曾经那样位高权重,那种飞龙在天的感觉真是好极了。可是他不知道《易经》那么早就用乾卦告知天下:飞龙在天后面跟着的是亢龙有悔!稍不注意便会跌落万丈深渊。<br> 现在一些身陷班房的人,以前那种前呼后拥、一言九鼎的感觉真的很幸福。可他不知道老子在二千多年以前就说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越大的权力背后往往伏着越大的危险。<br> 造像如一位慈祥的老人,有眼无珠的默视这个浮躁的世界,世间所有的是非均被他看破,不用再看了,他早就提示过了。你看不看,《道德经》都在那里。<br> 造像如一位微笑的智者,有口无言的面对每一位来者,他的智慧早已变成文字永远固定下来,不用再说了,该说的话他早已说完。你问不问,《道德经》都在那里。<br> 来过清源山,看过老君岩之后,我知道,以前那种一目十行读《道德经》的做法,必须改正了。</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造像如一位慈祥的老人,有眼无珠的默视这个浮躁的世界,世间所有的是非均被他看破,不用再看了,他早就提示过了。你看不看,《道德经》都在那里。</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造像如一位微笑的智者,有口无言的面对每一位来者,他的智慧早已变成文字永远固定下来,不用再说了,该说的话他早已说完。你问不问,《道德经》都在那里。</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你如果站在"老子天下第一"碑刻旁照相时,嘴里最好还是不要念这句话,因为那是写给老子的。</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泉州开元寺。从清源山下来,来到开元寺。开元寺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创建于唐初,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更名开元寺。开元寺很大,进去之后可以慢慢看。<br> 开元寺最有名的是它的双塔。所以,最先吸引我的就是东西两座石塔。开元寺双塔是中国最高的一对石塔,是泉州的标志性建筑。<br> 东为“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南宋宝庆三年改七级砖塔。现在看到的石塔为南宋嘉熙二年至淳佑十年间重建,高48.24米。<br> 西为“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初为七级木塔。前后经毁坏与重修多次,易木为砖。今石塔为南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重建,先于东塔十年建成。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br> 在没有水泥的年代,双塔在结构上,采用木工结构榫卯节点拼接法,让每块石料环环相扣,坚固无比。石梁与梁托如同斧凿,榫眼接合,使塔心与塔壁的应力连结相依形成一体,大大加强了塔身的牢固性。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岗岩,以纵横交错的方法叠砌,计算精确,筑工缜密。明朝万历年间发过一次8级大地震,双塔竟然毫发无损。<br> 看着两座高大精美的石塔,每个游客都会问一个问题,在没有吊车的年代,当时的工匠是怎样把那么重的石块弄上去的。当然有很多猜想,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一边修塔一边在已修的塔身边上修一座土山,塔长山长,石块就从土山的斜坡拉上去,土山因此也就愈伸愈远,一直堆到现时中山路的十字路口,所以这个地方就叫做“土山街”。待塔完全建好再把土山挖去。中国有很多神奇的事情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已拥有超级智慧。<br> 给我带来震撼的还有开元寺大雄宝殿前的两排巨大的古榕树。其中最大的一棵已800多年了。在我为这些古榕树惊叹不已时,却看见大殿西侧一围墙上有桑莲古迹四个大字。里面有一棵古桑树,距今已有1300多年。关于这棵古桑,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开元寺的前身,这里曾是黄守恭大财主的一个大桑园。传说有一天,财主梦见一个和尚要这块桑地建佛寺,他不便拒绝,故意出个难题:须待桑树三天内开出白莲花,方肯施舍。过了三天,园内桑树果然开了白莲花,财主无奈只得献地建寺。可见寺内的这棵老桑年代久远。后来,在一次雷击中古桑被劈为三株,然而古桑不但不死,同根的三株古桑依然绿叶遮地,长势旺盛。<br> 有这些古树作证,你怎么说开元寺的历史都不过份。寺庙可在历史长河中毁了再建,这古树可是一直活着。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久远古迹,旁边却都是刚栽的小树,这古迹的可信度就大打折扣。也有人利用了人们这点常识,在刚刚修的一处景点旁,移栽几棵古树,为了确保移栽成活,必须残忍的把树冠砍掉。这种砍脑袋树是现代城市人浮躁心态的典型代表。<br> 开元寺的山门与天王殿合二为一,现存建筑建于1925年。最有名的是殿内石柱上的一幅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此联是朱熹所撰,由弘一法师所书。两人都是名人,当然也就成为名联。<br> 特别值得称赞的是,如此历史久远、规模宏大、名声远扬、建设精美的古寺,从今年起不卖门票,游客可以自由进出,市民可以在参天古树下打太极。你静心在寺内行走,没有人逼你烧香,没有人要你抽签算命。是信众你真心拜佛,是游客你静心赏寺,各得其所。一些商业化运作的寺庙,准备上市,高门票、高价香改变了佛祖普度众生、慈悲为怀的菩萨心肠。相比之下,走在开元寺,清心静气,真正体会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情趣。闹市有这样一座古寺,真是泉州人的福气。</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东为“镇国塔”。</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西为“仁寿塔”。</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东侧,是弘一法师纪念馆。走进纪念馆大门,有一尊用汉白玉雕的弘一法师塑像。走进纪念馆,看着弘一法师的造像,读着弘一法师的史料,耳旁响起那首既亲切又透露着淡淡忧伤的歌曲《送别》。<br>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br> 我以前也有过不解的疑惑:一个寺庙里的法师,怎么可能写出这样优雅的歌曲。原来弘一法师皈依佛门之前就是一个大艺术家。弘一法师原名叫李叔同,他22岁时考入南洋公学就读经济特科班,这所学校可是赫赫有名的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身,与黄炎培、邵力子、谢无量等同学,师从蔡元培先生。后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著名画家丰子恺是他的学生。以他当时的艺术成就,已经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br> 有年冬天,大雪纷飞,当时旧上海满目苍桑,一片凄凉。他突然听到屋外有人喊,他跑到门前一看,是他的“天涯五好友”中的许幻园。许幻园站在门外对李叔同和叶子小姐说:“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他的家门也没进去。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一种巨大的悲情在胸中回荡。他在雪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叶子小姐声声呼唤,他仿佛一座雪雕一动不动。随后,李叔同垂首回到屋内,把门一关,叫叶子小姐弹奏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曲调,他便含泪在稿纸上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从此,这首中文歌曲传唱百年。<br> 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人,眼见当时中国社会腐败黑暗,自己又无力改变现状,遂悲观厌世,于1918年8月19日遁入杭州虎跑寺削发为僧,皈依老和尚了悟门下,法名演音,号弘一。虽然遁入佛门,但他毕竟是一位知识精英,是一位艺术大师。与那些普通法师有着巨大的不同。他崇尚“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理念,以其超人的智慧和艺术的眼光,做了大量保护历史文物的工作。弘一大师晚年在闽南讲律,对泉州情有独钟。 1942年10月13日,弘一大师圆寂于泉州小山丛竹晚晴室,世寿63。为了纪念一代高僧弘一大师,泉州人民先后共建了三座弘一大师之塔。<br> 李叔同一生写了90多首歌曲。弘一法师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艺术全才,在书画、诗文、戏剧、音乐、艺术、金石、教育各个领域都有极深的造诣。1980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登临清源山拜塔,并题赠“千古江山留胜迹,一林风月伴高僧”。<br> 在纪念馆内,我默默的看着弘一法师仙风道骨的照片,仔细查看他各时期的相关资料。一个人的人生境界怎么可以达到如此高度。李叔同家族相当富有,他根本不会为钱财发愁。可他一生追求的不是富裕的安逸生活,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而他留下的艺术作品无时不在影响后人,他的智慧,他的情怀,他的艺术作品永远留给了这个世界。真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啊。<br> 走出纪念馆,于安静的开元寺内,在深绿的古榕树下,我轻轻哼唱那首传唱百年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弘一法师</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清源山偶得。风景山上怎样修游道?很多风景山上山有几种方法,一是可修路的开车上去。二是险峻高大的修索道坐缆车上去。这里我想说的是第三种:游客步行的游道。最好的游道是不要修太宽,能并排两人行走即可,但穿行于树荫之下,空气好,能遮荫,行走舒适。泉州的清源山就是这样的游道,我走过两条,一条穿行于古榕树之下,另一条穿行于龙眼树中。在这样的游道上穿行,那种亲近自然的感觉真是好极了。而另一种是砍树挖山,修出一条宽敞不遮荫的游道,钱花了,环境破坏了,却无人去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它山游道,不可借鉴么?<br> 为什么不用果树做行道树?在泉州清源山,看到一种,树形漂亮,树冠也大,深秋了仍满树的绿叶,一问才知,这是龙眼树。一条游道穿行于龙眼树下,走在树下,我天真的想象:这完全可做街道的行道树啊。出清源山,大门口的街道果然是龙眼树做行道树。试想当满街的龙眼树挂满龙眼,走在树下是种什么感觉?一搜索才知,这种想法太天真。<br> 海口有一条龙华路就是用龙眼树做行道树,走在路上,抬头就能望见满树的龙眼,硕果累累,伸手可得。然而,记者从海口市园林管理局了解到,考虑到多方因素,未来果树将不再纳入行道树范围。 “龙眼街”成为了海口独特的一景,其中却也有些煞风景的事情。龙眼还没熟,就有人采摘了,甚至还架着梯子上树!摘龙眼不仅有风险,还污染了城市卫生环境。在该路段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也抱怨,最近摘龙眼的人多,吃完了又吐,很难打扫。海口很多路段都种了热带果树,但这些都是景观树,没有经过嫁接和改良,果实比较苦涩,很难吃。每年都会通过媒体来呼吁,希望市民,特别是小孩子,大家一起自觉维护城市环境。而且摘果子不仅不安全,还会污染城市环境,对树木造成损伤,影响树木的生长。<br> 海口除了龙华路外,城西路种植了菠萝蜜树、南海大道种植了洋蒲桃树、国兴西路种了植芒果树。水果树的遮阴效果不错,树冠、树形美观,是不错的绿化景观树。但种植在行道树两边,会影响交通,不文明市民摘果子有安全隐患,考虑到多方面因素,未来果树将不纳入行道树范围内。<br> 看来一个好的想法需要实践中检验。特别是不要去尝试考验大众的道德底线,因为绝大部分人在很多情况下是经不起考验的。果树还是种在果园好。</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外出旅游是为了看不同的风景。看的无外乎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一个是视觉冲击,一个是心灵震撼,各有不同,同是旅游不可缺少的两大部分。<br><br>摄影:戴奇林<br>撰稿:戴奇林</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