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咏月诗话

逍遥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皎洁的明月高悬在夜空,它亘古长存,普照四方;它时盈时亏,蕴含着神秘、显示着变化;它清澈宁静,又冷寂孤单。月亮本身作为自然物所具有的这些多样性素质,引起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从不同角度的想象与联想,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往常新的典型意象。     首先,盈而复缺、年年垂照的明月往往引起人们跨越时空的思古幽情,人事更迭的沧桑之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咏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时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体现了对宇宙与人生奥秘的深沉思考。” 王昌龄《出塞》诗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宋晏几道《临江仙》词云:“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圆圆明月在这里更是联结古今的纽带、驰骋想象的触媒。 明月高悬云天,孤立无援、寂寞清冷,又往往使人把它作为离情别绪的寄托,用它来排遣、抒发孤寂的情怀。早在汉末《古诗十九首》中,就有“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唱出了哀伤的调子。李白《玉阶怨》诗:“玉阶生白露,夜未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写女人的闺愁; 宋柳永《雨霖铃》词:“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男人的伤感;都堪称千古绝唱。 而邀月抒怀,借热闹欢乐的幻影反衬个人的萧索孤寂最为生动传神的,则莫过于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清人蘅塘退士孙洙编《唐诗三百首》旁批曰:“题本独酌,诗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说,反复推勘,愈形愈独。”精辟指出了李白以闹景写孤情的高超艺术技巧。 月行中天,四海共睹,“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因此它又特别能牵动痴男怨女的愁肠,勾起人们对故乡的感怀,对亲人的思念。李白就写过许多借咏月抒发思乡怀亲之情的诗歌。如著名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有他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旧别情。何时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写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则表达了在那个动乱年代惨遭离散之苦的普通人民的共同心声。 但咏月感怀诗也并非总是一味地凄凉悲苦,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以其弘大的气魄,唱出了望月诗中的阳刚之音; 而李白的诗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更以无比恢宏的气势,雄跨咏月诗中意境博大之首。 月本无情,古人诗词中出现的有情有恨有愁有怨的月亮形象,是诗人主观情感移情到自然外物的结果。透过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我们可以分明感受到古代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心理,寻绎到几千年中国文学一脉相承的民族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