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古城门楼,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拆没了<br></font><font color="#010101">.<br></font><font color="#010101">清古城当初也很有气势,城墙高2丈,底宽2丈,顶宽1丈2尺。城墙上四角各有角楼,有城门四:东曰德安,西曰孚泽,南曰薰阜,北曰瞻斗。1999年春,市文管办在铁岭暑光商店(清铁岭县衙,现已拆除)西院发现两块原铁岭城城门门额,一为薰阜门(南门)、一为瞻斗门(北门),皆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铁岭城的东门和西门地址分别在繁荣路两端,北门当在银州区医院西侧十字路口的北出口处,南门约在今博物馆前的十字街头。<br></font><font color="#010101"> 铁岭古城城门原有瓮城。瓮城即城门外的月城,大约类似民宅的门斗。《武经总要》注为:“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当时铁岭城的瓮城,其南北门皆东向,东西瓮城门皆南向。随着铁岭人口渐繁,到清朝后期,铁岭城东门外即现今柴河街、小桥子一带地方也已形成闹市,据《奉天通志》载:当时铁岭的瓮城“除北门空闲外,其余筑市民房,与旗署纳租”,瓮城都出租变成了民宅。古城渐颓。<br></font><font color="#010101"> 光绪季年,铁岭县维修了古城四门,但拆掉了城墙上的四座角楼。1904年日俄战争时,铁岭地处双方交战的战场,日军从龙首山上向城内开炮,古城又遭战火焚毁。民国六年(1917),古城尚存四门。1921年,张作霖时期,拆了东门和西门。伪满洲国时期(1932年),又拆毁了南门和北门。至此,这座曾雄踞辽北数百年的铁岭古城之“城”,便从地球上完全消失了。</font><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信息来源:《铁岭历史与文化》</font></h3> <h3>东城门,从门洞可以看到远处的龙首山的山坡</h3> <h3>右上角的塔是铁岭白塔,城门楼是西门</h3> <h3>铁岭白塔(圆通寺塔,建于辽代)1975年海城地震波及该塔尖倒了。1987年重修但是已经不是文物了。</h3><h3>印象最深刻的是夏天在这座塔上栖息的上千只塔燕,每当夕阳西下时归巢的塔燕在塔尖周围飞翔就像一片云,铁岭八景之一《白塔横云》是不是说这个景象我不得而知。重修后再也见不到塔燕了。</h3> <h3><b><font color="#010101">大概是清末年间,有一条小铁路由城里通往马蓬沟辽河码头,这张照片证明了这个传说。</font></b></h3> <h3><font color="#010101">魁星楼,在古城东南角</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南城门区场景</font></h3> <h3><b><font color="#010101">马蓬沟码头。在明清朝时期是东北与关内物资运输的重要码头,那时候辽河直通营口入海。最多的时候达到数千艘货船成为八景之一。后来铁路建成辽河水也少了船运停了</font></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景之三:蓬渡风帆(明--陈循)</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往来渡口船,</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风利乃得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遥遥数片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吹没远天影。</p><h3>(注: 马篷沟渡口是历经千年的铁岭境内最大的辽河渡口,1910年漕运停止至双安桥修好后,就再无人从此运输摆渡。从陈循诗中可以看出当时渡口的盛况。根据市政府官网介绍,逢春秋旺季,马篷沟渡口停泊的船只多达三、四千艘。现在称为贸易货栈的“船店”,铁岭在清代有著名的八大船店,最大的一家永源庆位置就在今天的龙首市场处。由河运贸易带动的铁岭经济繁荣,更是不胜枚举。水运船只需要大量的麻绳,光绪年间铁岭仅麻绳铺就有十三家。除数十个大车帮以及单车帮的运输外,仅从事人力运输的工人多达700多,可见当时运量之大)。</h3> <h1><font color="#010101">法国人1897年建的天主教堂,清朝时期的照片大概是他们拍的照片。这座教堂至今还在用</font></h1> <h3><font color="#010101">鼓楼大街,有电线杆子,应该是清末民初的样子,1906年成立邮便局开始有电话和电报,1910年成立电灯局和发电所1911年送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俄国人建的火车站,1905年日俄战争烧毁了</font></h3> <h1><font color="#010101">日本人建筑,当年可能是百货商场</font></h1> <h1><b><font color="#010101">原来的工人街是这酱紫啊.</font></b></h1> <h3>满铁日本人小学校1912年建成使用。后面还有建筑并有一座礼堂。日本人重视教育可见一斑。现在为县医院急救中心。</h3> <h3>小学的操场和校内的建筑</h3> <h1><font color="#010101">龙首山,那个时候树木太少了禿山</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龙首山.</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龙首山兹清寺远景</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柴河街</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原工人街景,日本人修的柏油马路当时叫做松岛町</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龙首山下的房子</font></h1> <h3>老火车站,日俄战争后日本人修建的当时是三等站带有餐厅。车站使用到1992年现在保存完好</h3> <h3>1992年新建成的火车站。在老车站南100米</h3> <h3>2013年扩建的火车站</h3> <h3>2016.6车站广场</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伪滿时期的龙首山</font>秀峰塔</h1> <h3>在慈清寺上拍的</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这是如今光荣街的前身.</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鼓楼大街东侧-</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这个照片是在车站水塔上拍的当年铁岭站前一带的场景,俄国人和日本人建筑</font></h1> <h3><font color="#010101">这座楼据说是伪滿州国铁岭市政府建筑,现在外观保持良好,窗户已换成现代的,墙体还是原来的。铁岭在满洲国时期是为数不多的市级城市之一,赵本山说的铁岭是较大城市是有历史根据的。</font></h3> <h1><font color="#010101">西大日杂一条街</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西大街</font></h1> <h3>日本领事馆,1906年成立领事分馆,1908年升格铁岭领事馆管辖十个县。1937年后改为警察暑。地点就是后来的县公安局的位置,现在没有了</h3> <h1><font color="#010101">20——30年代,铁岭广峪街</font></h1> <h1><b><font color="#010101">总理来铁岭的照片,1962年6月15日在慈清寺院内看少年武术表演</font></b></h1> <h3>少年时代的周恩来曾经在铁岭生活和学习过,(当时他父亲和伯父在铁岭衙门做事)虽然时间不是很长,却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对铁岭怀有极其深厚的感情,亲切地称铁岭是自己的“第二故乡”。</h3> <h3>70年代的照片,看到电影院和军分区的建筑</h3> <h1><font color="#010101">70年代西大日杂大街</font></h1> <h3><font color="#010101">铁岭新城区2015年</font></h3> <h3>新城区如意湖</h3> <h3><font color="#010101">铁岭老城区夜景2015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铁岭市政府大楼2015</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