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每位准爸妈的甜蜜愿望。然而这个愿望并非一帆风顺。当前,出生缺陷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婴儿死亡、儿童和成人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缺陷儿的出生,无论是给孩子、家庭,还是社会都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做好出生缺陷预防,对家庭和社会来说非常重要。
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为增强公众的优生意识和能力,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和关注出生缺陷预防工作的良好氛围,提升大众对孕前检查、孕期保健、产前筛查的了解与重视,倡导公众主动进行孕、产前优生健康检查,从源头做好预防工作,枣庄医院公卫科特推出孕前、孕中、产后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知识专版,向所有准父母宣传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科普知识,为每一个新生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多措并举筑牢“三道防线”预防出生缺陷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可以预防大多数出生缺陷儿的出生或减轻症状。
一级预防是在婚前、孕前和孕早期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二级预防是在孕期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三级预防是对新生儿先天性疾病进行筛查,对出生缺陷儿进行治疗和康复,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我国每年有80万~120万名出生缺陷儿,先天性心脏病居首位。
出生缺陷的现状与影响
出生缺陷是指胎儿出生前,由于不良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二者共同作用使胚胎的发育过程发生紊乱,导致胎儿结构或功能异常。出生缺陷中有些异常是肉眼可见的,而有些异常则必须通过某些特殊检查才能确诊。轻微的出生缺陷可能对身体的影响不大,而严重的出生缺陷则可引起胎儿或婴儿死亡、寿命缩短或导致儿童长期患病,甚至终身残疾。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之一,每年有80万~120万名出生缺陷儿,平均每30秒就有一名缺陷儿出生,累计有近3000万个家庭曾生育过出生缺陷儿,约占全国家庭总数的近1/10。出生缺陷儿,除20%~30%患儿经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生活质量外,30%~40%患儿在出生后死亡,约40%将成为终身残疾。这意味着每年将有40万家庭被卷入终身痛苦的漩涡中。
我国每年出生缺陷患儿的治疗费用高达数百亿元,维持最基本生活费用高达数百亿元,给国家造成的间接费用约数千亿元。
我国常见的出生缺陷有神经管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尿道下裂等。出生缺陷的发生原因十分复杂,有些还不为人类所认识,但主要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二者的共同作用。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是我国出生缺陷的首位疾病,每年新增患儿15万~20万,家族遗传史、孕妇患有糖尿病、妊娠早期接触致畸药物或放射性物质、孕妇病毒感染、近亲婚配等都是先心病的诱发因素。另外,我国是全球神经管畸形高发国家,每年有8万至10万患儿出生,最常见的就是脊柱裂儿和无脑儿,一部分原因与母体叶酸缺乏有关。中国育龄妇女体内叶酸缺乏较普遍,每3个育龄妇女就有一人缺乏叶酸。
哪些是出生缺陷高危人群
出生缺陷高危人群是指存在出生缺陷高风险人群。主要包括:夫妻双方或家系成员患有某些遗传性疾病或先天性畸形者、曾生育过遗传病患儿的夫妇、不明原因智力低下或先天性畸形儿的父母、不明原因的反复流产或有死胎死产等情况的夫妇、分娩时年龄超过35岁的待孕妇、长期接触高危环境因素的育龄男女等。目前单独二孩政策已实施,再生育夫妇中高龄产妇增多,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增加,再生育夫妇应积极主动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期保健、产前筛查和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等服务,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