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简 叙</p><p class="ql-block"> “开国何茫然”?“人或成鱼鳖”!</p><p class="ql-block"> 游历到此,实地观感,折服于李冰父子心系苍生百姓的家国情怀,五体投地,赞叹不已。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难》这篇著名的诗歌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人或成鱼鳖”的感叹和惨状,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这种状况是由甘肃交界的岷山南麓,分为东源和西源,东源出自弓杠岭,西源出自郎架岭。两源在松潘境内漳腊的无坝汇合。向南流经四川省的松潘县、都江堰市、乐山市,在宜宾市汇入长江。全长793公里,流域面积133,500平方公里。平均坡度4.83‰,总水量年均150亿m3左右。水量浩荡,横冲直撞。</p><p class="ql-block"> 岷江发源于岷山弓杠岭和郎架岭,全长735公里,流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全河落差3560米,不得了高度,化为水力资源1300多万千瓦。</p><p class="ql-block"> 人类正能量,积代无穷智慧,战胜北纬30度线的天然玄秘、无穷凶险。这是极其经典的人类战天胜地的范例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 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该大型水利工程现存至今依旧在灌溉田畴,是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其以年代久、无坝引水为特征,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这项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鱼嘴分水堤四六分水)、自动排沙(鱼嘴分水堤二八分沙)、控制进水流量(宝瓶口与飞沙堰)等问题,消除了水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98年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灌溉区域已达40余县。 人们为了纪念李冰父子,建了一座李冰父子庙,称为二王庙。</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p><p class="ql-block">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p><p class="ql-block"> 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p><p class="ql-block">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p><p class="ql-block"> 关于都江这一名称的来源,《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p><p class="ql-block"> 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p> <h3><font color="#010101">附注:图文来自网络综合,纯粹学习交流,虔诚开心度日。 <br><br><br></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