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包头

suianji

<h1><font color="#010101">1955年,十七岁的我们,离开了繁华的哈尔滨,来到塞外包头求学。包头,蒙语”包克图”,意为”有鹿的地方”。多少年前,包头水草丰盛,可爱的小鹿,无拘无束地在这里生存着。<br>岁月流转,包头逐渐远离了草原原始的苍茫。从五十年代开始,陆续开发了两个新区,很快昆都仑区建起了与”鞍钢”齐名的”包钢”,青山区也陆续建起了两座大型的军工企业。我们读书的学校就是为军工企业培养人才的地方。</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1962年,由于工作调动,我们告别了学习、工作七年的包头,恋恋不舍的与朝夕相处的老同学、好朋友分开了。<br>光阴似箭,岁月荏苒,转眼间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已经白发苍苍,进入了耄耋之年。<br>这么多年,放不下的还是对包头美好的记忆。对包头的老同学,好朋友,特别是对俊禹,梦琴一家人的思念。<br>当女儿知道我们有”包头寻梦”的心愿,非常支持。购买机票,请假陪伴,帮我们实现了寻找当年足迹,与老朋友相聚的梦想。</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从天河机场出发,不到四个小时就到了阔别五十年的包头。我们的干女儿丽娟,也从天津飞回包头。代表俊禹和梦琴,到机场迎接我们。离开包头时,干女儿才三岁多,现在已经是美丽、成熟、精明、能干的女强人了。久别重逢,倍感亲切。<br>踏上了包头的土地,百感交集。五十年代,青山区刚刚开发,包头地处沙漠边缘,树少沙多,还真有几分苦涩。现在的包头,已经是国家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彻底的告别了当年的荒凉落后模样。</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踏过半个世纪的风尘,五十年后,心愿终实现,老友喜相逢,热泪盈眶,握手相拥。当年的英俊小生,如今都已老态龙钟。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回忆着当年那些美好的往事,诉说着分别后苦辣酸甜的人生,畅谈着子女们成长的历程。<br>越谈越亲切,越谈越激动,”千言万语在酒中,举杯畅饮表衷情”</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五当召”在连绵起伏的大青山深处。“五当”在蒙语中,是柳树的意思,”五当召”因柳树繁茂而得名。<br>在包头学习、工作七年未曾去过。这次有幸,丽娟专程陪我们,去游览了这座内蒙古唯一完整的”喇嘛教寺庙”。<br></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寺内全部殿宇,都是平顶白墙,仿西藏传统模式建造。六大殿群重重叠叠,错落有致,寺庙壮观,祥和宁静,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收获颇丰,不虚此行。</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回途中,我们去了赵北长城遗址。这是我国现存的,有两千多年历史,最古老的土筑长城。残破的古长城,连绵在山间,苍凉悲壮。彷佛演绎着沉淀的历史,述说着赵武灵王,当年率兵保家卫国的悲壮故事。</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这次寻梦包头,还要感谢刘亲家的堂兄刘珠正,是他帮我们找到了俊禹包头的住址,才得以相见。刘珠正夫妻待人亲切,热情爽快,亲人相见,接风洗尘。还用一天的时间陪我们去了包头著名的”塞汗塔拉生态园”。</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赛汗塔拉生态园”,是包头在市区里模仿原始草原,建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全国唯一的都市草原。园中有蒙古包、敖包、赛马场、成吉思汗宫、蒙古大营等很多逼真的内蒙古大草原景色。</font></h1> <h1><b><font color="#010101">赛汗塔拉生态园,水草肥美,鸟语花香。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绿色,与蓝天白云相接,置身其中,真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感觉。</font></b></h1> <h1><font color="#010101">包头的变化很大,我们熟悉的建筑,已经寥寥无几。我们慢步在五十年前曾经学习过、工作过、生活过、游玩过的大地上,往事浮现在眼前,仿佛一切就在昨天。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我们太多太多,既艰辛又美好的回忆。<br />七天的时间,随着圆梦的步伐很快过去,"相见时难别亦难",转瞬间就返程了。都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我们跨世纪的友情将永世长存,相信子女会把我们的情谊当成美谈,流传下去。</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