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冬宫相识是在我的青少年时代。《列宁在十月》这部电影我看了不少于10遍。列宁领导的工人武装冲进了冬宫,直捣沙皇统治者的心臟,让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夺取了胜利。 电影中,列宁领导下的起义队伍,冲进了这并列的三个大铁门,捣毁了二月革命成立的临时政府,彻底结束了沙皇几百年的统治。 电影中,起义队伍攻进了这座陌生的宫殿,以白色的廊柱为掩护,与守敌枪战。 这是通往二楼的约旦大阶梯。在电影中,我们看到起义队伍从这里冲了上去。 我想,在这长长的走廊中,两边精美的雕像可能目睹过起义军与皇家卫队殊死战斗的场面。 列宁领导的十月风暴刮到冬宫,此地洁白的塑像与红色的鲜血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浓烈的火药味淹没了清香的香水味。他们打碎了一个旧世界,建立了一个新世界。 硝烟散去,这些精美的艺术品恢复了往日的光彩。 冬宫,座落在圣彼得堡的涅瓦河畔。1754年,由彼得大帝的女儿伊丽莎白女皇初建,形成规模之后,由叶卡捷琳娜二世完成定型。可以说,这是两位女皇共同完成的杰作。从此它成了历代沙皇的皇宫。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把它辟为博物馆。从此,它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 建筑顶部的雕塑,给这座宫殿增添了文化色彩。 冬宫的对面是一组俄罗斯古典主义建筑,楼顶的一组雕塑胜利女神塑像神采飞扬,为人们奏响了胜利的凯歌。 这座博物馆收藏300万件艺术品,如果绕着长廊与展厅一步步细细欣赏,要走20公里,需要花两天时间才能看完。由于时间所限,我们只用半天,走马观花的观看了一遍。 这是当年叶卡捷琳娜大帝让人从欧洲收购的二百余幅世界名画。 这是世界著名画家毕加索的作品。 这是世界著名画家伦郣朗的作品。 展厅里,展览着欧洲乃至世界上的珍贵文物,与金碧辉煌的大厅相互辉映,彰显了皇家气派。 每一件饰品都是一个艺术杰作。 这是紫金制作的孔雀钟,至今还能报时。 这是用颗粒状的瓷片铺成的马赛克地面,精工细作,让人连连称奇。 各种雕塑艺术品也比比皆是,让人目不暇接。 走出冬宫,我听俄罗斯导游莎莎说,苏联解体后,有的资料说,十月革命,冬宫未发生武装冲突,当时只有一个妇女营和士官生营守卫冬宫,是冬宫的防卫长自己打开了大门,自动投降了。她的话让我感到吃惊。此时,我想起了一句话:“历史一般是胜利者写成的。” 最后,我来到了冬宫附近涅瓦河中的阿芙乐尔巡洋舰旁。因为起义的士兵是从这里炮击冬宫的。但是,我也听说,当时仅仅向冬宫发了几发没有弹头的空弹。所以有人说,这次起义是一场未流一滴血的胜利。我的旅游结束了,我知道,目前的俄罗斯是一个民主制国家,它的人民生活的很幸福。总之,俄罗斯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