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是当今世界最大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其藏品丰富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 大英博物馆的收藏包罗万象,精美绝伦,进入博物馆不需要买门票,不巧的是中国馆最近正在维修,所以闭馆,我们非常遗憾没有看见那些在台北故宫和北京故宫所没有的绝世臻品。
进入馆内楼梯
转角处,立着馆内最大的隋朝年代汉白玉像,差不多距今1400年前。 中国馆的旁边展出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中国艺术鉴赏收藏家大维德爵士所收藏的1700多件中国瓷器,他出生在印度孟买的一个犹太富商家庭,他的藏品究竟从何而来现在无从考证。 大维德最重要的收藏品成就恐怕就是将一对元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合璧。 该对瓷瓶上有1351年的制作铭文。 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整套12件,每件除绘制月令花卉外,还书写了与其相关的题诗,导游说目前唯一缺失的是8月桂花杯 ,“十二月花卉纹杯”是清代康熙,雍正官窑瓷器中的名品。 乾隆燕子杯,一个杯子据说拍卖到1.6亿。 成化斗彩鸡缸杯 宋窑 埃及罗塞塔石碑——该藏品是拿破仑在埃及溃败
后英国获得的一批埃及文物中最珍贵的一个,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的大理石石碑,石碑上用希腊文,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由于这块石碑刻有三种不同的语言版本,使得近代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成为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所以一进入埃及馆这个藏品前参观的人最多。
埃及馆的文物数量大,体量也大,埃及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半身雕像足有一层半楼那么高,还有诸多的木乃伊真品,很多国宝级的文物在他们祖国埃及也看不见,只有在大英博物馆内才能看见。 希腊馆内这个雕像,显示的是沐浴中的雅典娜被人偷窥惊动的样子,眼神里充满了恐惧,我围着她走了一圈,每个角度的表情都是那么的富有神韵。 希腊馆中的帕特农神庙雕像,这批雕像被人们称为“埃尔金大理石雕刻群”,19世纪初,英国外交官埃尔金伯爵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当时希腊在其统治之下)买下的帕特农神庙上的大理石雕刻,切割后运回英国,1816年英国王室花了3.5万英镑买下,放入大英博物馆,从那以后的200多年来,埃尔金大理石雕像群成为馆中镇馆藏品之一。我们导游一带我们进入就说最震撼的的展品来了。 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部分雕像和建筑殘件。 菲迪亚斯是古典盛期最伟大的雕刻家,他为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创作了堪称完美的古典雕刻《命运三女神》,虽然残缺不全,但是我觉得能够在大理石上把女神的完美体肤和她身上的纱衣雕刻的如此惟妙惟肖,真的太厉害了。 希腊政府自1829年获得独立以来一直不遗余力地和英国政府交涉,要求归还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大理石石雕,而大英博物馆拒绝归还。 大英博物馆门口留影 伦敦塔桥——英国地标建筑之一,它是一座横跨泰晤士河的吊桥 ,也是一座开启桥,像这样的开启桥我在美国的芝加哥和迈阿密都看见过,就是当有万吨船只通过时,桥身慢慢打开,向上折起,船只通过后,桥身慢慢落下,恢复车辆通行。 夜幕下的伦敦塔桥。 伦敦塔桥的雄姿在我们面前N多次出现,在电视里,在杂志里,在导演的镜头里,今天它出现在我们9人的集体照里。 伦敦塔是游人的必游之地,它紧靠泰晤士河北岸,是一座具有900多年历史的诺曼底式建筑,1988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古时候它用于防御外敌,后来曾做过监狱使用。
牛津是泰晤士河谷的主要城市,传说古代这里是牛群涉水而过的地方,因而取名牛津。牛津大学建校于1167年,是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 牛津大学是城市与大学融为一体,街道从校园穿过,我看大学门口连正式招牌也没有。 徘徊在古老的牛津大学城,感受着历史年代的不同建筑,除了感叹造物者的神奇,你还会感叹建筑之美。 午后的阳光照在楼房的尖顶上,抬头看着蓝天白云下的牛津校区,真想多待一会。 站在牛津校区的台阶上,享受着这一份没有那么浪漫却十分恬静的一刻。
漫步牛津城你会不由自主的放慢脚步,边走边欣赏,骚动的心也因此会变得安宁了许多。 这些图书馆只是对牛津大学的学生教师开放,游人不能入内。 牛津共有39个学院,学院中有许多中世纪建筑瑰宝,群聚在市中心周围,街道两边布满了中世纪的美丽庭院,每个庭院是一个学院,每个学院入学的学生并不多,也就几百位学生。 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是牛津最著名最古老的的学院之一,曾经培养了多位英国首相,这是学院大门外景,薄瓜瓜曾经在此读书,但是他没有毕业。 进入贝利奥尔学院要花2英镑买门票,牛津的学院差不多完全是中世纪修道院模样,这也反应了牛津人强烈的思古情怀。 牛津三一学院也是要花2英镑入内,这个学院培养了三位英国首相。 牛津大学校区三一学院内的花园面积最大。 意大利威尼斯有一座著名的叹息桥,因桥上死囚叹息声而得名,牛津在1914年照着威尼斯的叹息桥建立这座牛津城叹息桥,牛津的叹息桥主要是连接赫斯福德学院,据说这所叹息桥是让那些考试成绩不佳而心情不爽的学子过来叹息用的。 我们二个在叹息桥下合影,叹息我们这辈子已经没有可能进入此等名校读书。 牛津大学的百年书店布莱克韦尔旧书店,创建于1897年,是世界第二大书店。 虽然外观看布莱克韦尔书店门面不大,可他牛逼的是在里面你可以买到世界上任何书籍。 牛津大学剧院 ,每个在牛津读书的学子必定可以进入二次剧院,一次入学典礼,一次毕业典礼,我们三人以剧院为背景 拍照,就是期盼我们子孙在某一天能够走进这个剧院,做牛津的莘莘学子。 虽然牛津校区任旅游者在校区内自由穿梭,实际上许多地方也是不能进入的,因为学生在里面上课,人们只能在外面拍照留念。
牛津大学离比斯特购物村不远,参观完牛津我们驱车赶往那里购物,比斯特村不大,不会像其他奥特莱斯的迷宫一般,他的设计我觉得非常好,一条街两边商店,基本各大牌子都有。(我和小妹,杨丽都买了一条BURBERRY围巾,她们各自又买了LONGCHAMP包包) 今年恰巧是莎士比亚去世400年,(1564——1616)我们来到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德小镇莎士比亚故居参观。 当年他家的小客厅,大家一起围坐着吃饭聊天。 莎士比亚父亲是一个商人,做手工皮手套的,现在故居里还展现16世纪手套工坊情景。 他出生睡过的婴儿床。 这个全世界最卓越的大文学家曾经睡过的床。(故居所有展品都是按照原来的模样仿制的) 他家院子还在演出他曾经创作的戏剧片段。 坐在大文学家的小院墙边,也让我沾沾莎翁的才气,让笨拙健忘的脑子开开窍。 小镇上游人如织。 莎士比亚赚了钱以后,回到他的出生地,购置了更大的房子,他的晚年就在这里度过。 晚年经常和他妻子在自家花园散步。 离莎士比亚故居不远是他女儿女婿的住所霍尔农庄,我们只是在路过时看了一下,没有进去。 实际要进入霍尔农庄是和莎士比亚故居可以一起买联票,可能导游觉得里面也就是个花园,或者觉得我们年纪大了,让我们少走一些路,就没有带我们进入。(此照片是网上人家拍的) 这张也是霍尔农庄内景。 一路闲逛至斯特福德圣三一教堂,莎士比亚1564年出生在此教堂接受洗礼,莎士比亚和他妻子死后也葬在圣三一教堂内。 莎士比亚安葬在此,墓表面的石头上雕刻着如下字样:“不妨碍我安息的人将受到保佑,移动我尸骨的人将受到诅咒。” 墓的北墙有一尊莎士比亚的半身塑像,这塑像是在他死后不到七年,趁他的妻子和许多朋友还在世时建造并立在那里的。 古老的教堂内景。 三一教堂的前面不远处是清澈的埃文河,河的两边风景秀丽。 埃文河水静静的流淌,游人坐上小船慢慢的欣赏河两岸的美景。 蓝天白云下成群的天鹅优雅的在河里戏水,终于体会到这一幅幅充满色彩的乡村景致所带给莎翁的创作灵感。 这个英格兰中部的斯特拉福德小镇,美的让人流连忘返,所以莎翁晚年选择落叶归根。。 埃文河边有最著名的莎士比亚剧院。
剧院的草地上聚集了许多学生,英国学生制服男孩子西装领带,女孩子西装裙装,英国这个国家从小就培养孩子绅士淑女形象。 我实在忍不住走上前和这些小绅士合个影。 美国哈佛大学创始人约翰·哈佛的故居也在斯特拉福德小镇上,照片上就是他的故居 ,挂着美国星条旗🇺🇸 小镇街景,让我感觉是莎翁剧中的情景再现。 小镇上也有个像加拿大一样的一元店,我不由自主的进去逛逛看看。 一元英镑标识随处可见。 我看了一下,这些物品基本都是一元,好便宜。 离开斯拉特福德小镇,在莎翁戏剧人物的铜像前留个影。 英国一年有一半时间在下雨,幸运的是这几天我们旅游时天气还不错,今天一早我们前往格林威治参观天文台,到达那里时天气阴沉沉,背对着天文台拍的集体照就有些灰蒙蒙。 19世纪初伦敦是重要的港口,繁忙的码头,世界各地船只集中在这里,天文台上方这个红色的球是世界上第一个报时球,从1833年起直至今日,每天仍在发出报时,到中午的12点55分红色球升上去,三分钟升到一半,二分钟后下来。 格林威治天文台地上有一根长长的铁条,就是格林威治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它的位置正好在东西半球的当中,当我们脚踩在左右两边也就是一脚踩在东半球,一脚踩在西半球,真的是非常棒的感觉,今天我们9个人做到了。 从停车场到天文台要走很长一段路,但是这条路的两边很漂亮。 伦敦牛津街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 满大街跑的是这样具有英伦风格的出租车。 伦敦市区非常堵车。 街上有很多骑自行车的人。 大街上随处可见这样的城市雕塑。 热闹的商业街经常看见这样的女警。 伦敦街上的麦当劳是这样布置的。 今天下午三点,我们结束了伦敦游,赶赴机场,去到下一站葡萄牙里斯本,天空下起了大雨,在过伦敦塔桥时我望着窗外的泰晤士河,墨绿的河水在阴沉的天空照应下,低沉缓慢的喘息着,大不列颠,一个像雾像雨又像风的国家,除了感叹你的建筑之美,也感叹造物者之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