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总是在说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的时候,我们是否思考过没有灵魂的身体除开意味着行尸走肉,还有怎样的意义?当我们透过微信等各种社交网络证明自己曾经去过某个地方,虽然不再在某个石头上刻上“某某到此一游”的符合,我们是否问过自己:这个地方的历史人文它们的真实价值是什么?
所以,我很怕旅游,怕旅游之前的慌张和旅游之后的空白,很怕看那些拿出九张图片摆在一起的旅游感受,那就像一个根本不入行的厨师照着菜谱做出来的大菜,不仅仅是走样,味道很差,关键是他还在说这是最棒的。
今天在奥克兰经典名山一树山徒步的时候,正好等朋友,站在我附近的一个中国旅游者突然说:这个房子有什么看头啊!别看了 ,真没有意思。
我和他的距离只有两米,房子是半山腰那个1841年的cottage木屋。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就直接对他说:朋友,别小看了这个房子,我给你讲一下。
这个站在我面前的男人,估计四十左右,应该是属于比较有钱的那种,也应该上过几年大学,我是根本不管他愿不愿意,就把cottage和新西兰的殖民文化讲个大概,意思是,新西兰历史虽然短,文化却保存完美,从来没有断过。一座小房子,放大了就是一部历史一种文化的进程。 我讲话的时候,神色应该是严肃的,那男子很有些不好意思。
一个旅游者,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度,你不应该根据自己的喜欢来判断眼前的事物,往往是那些和我们个人感情完全不相干的事情竟然成为了整个历史文化最重要的转折点。
你来旅游,就应该带着一种真正接纳的心态,你要看看那些独特的文化为什么可以保存到今天。
一座1841年的木屋,被后人保护得很好很好,对于历史的敬畏,对于文化的尊重, 决定了一个民族的伟大内涵。我在奥克兰生活了二十年,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年,两种文化我都有实际和艰辛的了解,应该是有话语权的。
中国当代文化的危险,就在于表面上追求西方文化,骨子里却根本没有抓住西方文化的精髓。
一个站在我面前的中国游客,皮带是LV,衣服是爱马仕,手表是卡西欧,却漠视一座1841年的cottage。当我告诉他,如果你不了解cottage,你就不可能了解新西兰文化,你的旅游只能是“到此一游”。他只能在我面前得着惶恐不安。
旅游,是文化的过程,是一个国家一种文化在细节上的体验。如果你只是来看一看,你终究会看不出来任何名堂。你辜负了旅游这两个字。 我们中国人,对于自己五千年文化不尊重,也就有了一种习惯,到了国外,只能是走马观花。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精神的障碍。
奥克兰往北有一个马娜集市,搞了100多年,每周六特别热闹。文化一直不曾间断。
我曾经说过,中国五千年文化,这里一刀,那里一刀,砍来砍去,伤筋动骨。
文化和人一样,最害怕断裂。文化一旦断裂,或者反复断裂,元气大伤,中间不可以链接,最后抵不过人家200年的历史。
西方文化,几百年之间,懂得尊重,不去断裂,自然生长发育得好。
我们中国人一般不懂这个道理,懂了也不去做,结果,文化断裂之后就是真的没有文化。
站在我面前的旅游者,你能说他是旅游者吗?
站在我面前的旅游者,你能说他有文化吗?
文化,是内心的安静,是一种尊重,是真正的触摸和了解,是对于孕育生命的一种热情。
不要说自己要到哪里去旅游,要问自己有没有文化,或者有没有对于文化的尊重的态度。
不要随意的晒旅游的照片,有一天人家就站在你的面前,问你一句,弄得内心紧张,那多难受。
旅游,一定是身体和灵魂在一起的过程。你的灵魂才有资格带你去旅游。
(图文原创,微信号:maoge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