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记 2016年8月30日 昭苏灯塔知青馆

李伯祥

<h3><font color="#010101"> 8月27日晚上到阿斯哈尔家,待到30日早晨,只简单学习了马的知识,今天,阿斯哈尔必须去喀什,因为前段时间,喀什的维族人买了他三匹马,12万加一万元运费,共13万,只付了他五万,说好上个月付清,但是超了一个多月都没给,现在打电话也永远不接了。阿斯哈尔很着急,必须去一趟找到这个人。从昭苏到喀什单程一千多公里,来回路费也要花掉几千,也不能考虑这么多了。他找朋友借了汽车,今天必须出发。<br>  我的行程也因此做了调整,去拜访蜜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联系的蜜农叫周春喜,是昭苏76团的,他是在野山里放蜂,蜜源质量好,还没有农药的污染,我对此非常感兴趣。<br> 今天就出发去他那里拜访他。<br>  大约四十多公里路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去的路上偶遇灯塔知青馆,去看一看那个红色的年代,激情澎湃的知青,在这里留下的心酸回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小村庄的墙壁上写着红色的标语。<br>“知识青年到农村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欢迎同志下乡体验生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具有时代色彩的大门。门两侧写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院子中的毛主席雕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当年使用的拖拉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发电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解放汽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游览的时候见到了一位阿姨,她是从天津来的,以前在这里插队,这一次故地重游,感慨万千。我来的时候她已经参观完了,正准备离开,所以只能简单的听她介绍一下当年的情景,没能好好坐下来细聊,有些遗憾。<br> 阿姨说:当年来到这里的时候,一下车,看到这里的景象,全体同学全部抱头痛哭。<br>  到处是一片荒凉,黄土漫漫。在后来的日子里,她们先是住土坑,就是在地上挖个洞,后来自己建房子。每天累到骨头散架。刚开始的时候,每天还洗脸洗脚,后来累的不行全部不洗。这里的一切,都是在不毛之地上建起来的。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满满的心酸。</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学大寨的思想,走大赛的道路,创大寨的业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当年的饼干盒。<br>还记得当年的上海大白兔奶糖吗?喜欢上哪个小姑娘,给她一粒大白兔奶糖,她就会对你有好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6年,知青返乡,寻找过去的回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当年的老照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当年可没有这么好的房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通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鼓风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当年的红本本,每天都要拿在手里。天天学习背诵毛主席语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结婚证<br>知青插队生活后期,越来越多的知青遇到了婚姻问题,在上山下乡的特殊场合,这个问题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婚姻,而成为纠结着诸多矛盾的一个焦点问题。<br>历代婚书无数种,只有文革时期的最为特殊,这个时期,知青把结婚证上最醒目的位置恭恭敬敬地献给了毛主席,印上他的语录。<br>  因条件限制,知青的婚礼都很简陋。较为流行的就是置办“四转一响36条脚”,四转指“红棉牌”单车,“华南牌”缝纫机,“上海牌”手表和“钻石牌”电风扇。一响是“春雷牌”收音机。<br>36条脚是指清一色的梳妆柜,餐柜,电视柜,书桌和椅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家书<br> 虽然知青生活艰苦,但是寄往家里的家书都是报喜不报忧。汇报思想,汇报成绩,坚定跟着毛主席走。<br>  或者说不敢报忧,害怕信被别人看到后被举报,抓起来批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介绍信<br>以前没有单位介绍信是寸步难行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工作调动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当年的文汇报,已成为历史的见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当年的老照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当年生活场景的油画:坐上火车去新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1955年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70年代末结束。对当时的知青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与脑力劳动差别),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br><br> 上山下乡有两大模式:农场(包括兵团、干校)和插队。与农场模式不同:顾名思义就是安插在农村生产队,和普通社员一样挣工分、分红分口粮。<br> <br> 1968年以前的上山下乡以农场模式为主。1968年以后,因为文革造成了中学生滞留学校,到1968年中国出现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六届初、高中学生(即“老三届”)一起毕业的奇景。这年的冬季起,插队模式就成为上山下乡的主要模式。人数规模之大、涉及到家庭之多、动员力度之强、国内外影响之深,都是空前绝后的。<br><br> 文化大革命进行两年后,中国各个领域一片大乱,政府机构瘫痪了,工厂停工了,学校停课了,领导成了敌人,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对立,派别之间的分歧发展成了武斗,用上了真枪实弹。文化大革命是从学校发动起来的,学生相对单纯,在被作为发动文革的工具后,无所事事的红卫兵已经成了被利用的破坏力量。当权者必须尽快对红卫兵做出处理。城市已经无法安置连续三届2000来万毕业生就业。如果让他们仍然滞留在城市,又无法继续学业,后果肯定是严重的。<br><br> 从当时的现实情况考虑,上山下乡在客观上应该是最好的选择。把这些学生分散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之中,也就消除了红卫兵的破坏力;上山下乡虽然国家要给与一些补贴,但是那也比在城市就业的成本低得多,因为大多数知青是不拿工资的。至于“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屯垦戍边”,都是施加在学生身上的政治压力。<br> 上山下乡的动机就是为了解决2000万学生的就业。<br> <br>  回顾这一段历史,真的是不堪回首!</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