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风光在险峰
——连山金子山游记
畅园居士 文 连山是广东清远市辖下的一个壮、瑶族自治县,位于粤、湘、桂三省的结合部。境内峰峦林立,溪涧纵横,地势高峻,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多年来,渴望能够到此走走一直是我心中的梦想,但由于各种各样的俗事缠身,一直没能如愿成行。
今年的初秋,当暑气还没有完全散去,第一波的北方弱冷空气已悄然而至。在八月份就快进入尾声的时候,原定的首届阳山县萧氏宗亲见面会如期举行。趁此赴约的机缘,决定提前一日绕二广高速先去了连山一趟。
是日,迎着晨曦,带上夫人和儿子并邀约了挚友陈生一家,我们六点从佛山出发,于上午九点到达了连山县城。
眼前的连山比我想像中要好许多。青山绿水,空气清新自不必说,街道干净整洁,人少车稀,一派优悠的慢生活画景,的确是适合度假休闲,放松身心的好地方。
我们找了间早餐小店,用过了一顿原汁原味的早餐后,依着导航,驱车走出县城,朝二十公里开外的“金子山旅游度假区”进发。 金子山景区在国营连山林场省级生态公益林区内,主峰海拔1417米,有南粤小华山与广东第一险峰之称,是广东的第八高峰。
要想登上金子山主峰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很多人到了半山腰的“天梯”脚下时就望而却步,不敢再往上攀爬了。
500多米的“天梯”是登山的必经之路,坡度约有80度,几乎是垂直地挂在悬崖绝壁上,从下往上看就能让人心有余悸,不寒而栗了。我们同去的两家夫人就是在“天梯”前望而却步,再也不敢往上走了。或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待我们到达了“天梯”的脚下时,一直跑在前面的我家小子早已不见了人影,只听得浓雾深处,他在梯顶传回来的隐约歌声。
我和陈家父子小心翼翼地手扶栏杆,几乎一步一叩地往上攀登了几十级的台阶,好不容易才过了“爱情门”后,陂度才稍为平缓点。当倚靠在途中供游客休息的栈道护栏往下看时,脚下的千丈悬崖,万丈深渊令人胆战心惊,汗毛倒竖,手心也冒汗了。
稍事休息,待大家都缓过了一口气后,在互相的不断鼓劲下,我们屏着呼吸继续往上攀登,到达了“婚姻门”时,已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了。爬到了山脊,可以观赏到了南北两面的山陂,但北面几乎完全被雾气笼罩,一片混沌翻涌,乱云飞渡,团团的浓雾顺着山脊的凹陷处不断涌向南面的山腰,山峰被浓雾层层遮住了,使我们无法识得顶峰的真面目。
由于气温较低,风又比较大,当停下脚步时,不一会儿的功夫,汗湿的衣服很快就被风干了。
爬到“探花”门时,陈家儿子因为几天前练习街舞时扭伤了脚,实在无法再坚持下去了,只得就此放弃,半途折返了。开始一直健步如飞的陈生,越过几个小山包后也终于坚持不住,面色煞白,双腿发软了。只听到他叹了一口气,宣布放弃了挑战主峰的气势,不得不停下前进的脚步,转身踉踉跄跄走向回头的路。此时,我也疲惫到了极点,踌躇不定,举步维艰,当询问了几个下山经过的人,都说没法上到主峰时,心中着实打消了坚持下去的信念。
云遮雾罩的主峰还不知有多高多远?云深不知处的儿子又在哪里呢?我不能放弃,因为“山还在那里”。 坚强的信念支撑我的双腿,激发了我的斗志,我再一次鼓起勇气,独自一人沿着山脊的小径越过了一个又一个更高的山峰,任凭汗水夹杂着的雾水,湿透了衣衫,模糊了双眼,浑然不觉间竟然爬到了“榜眼门”,登上了次高峰。
在次高峰上,终于看到了儿子和一支正在休整的专业登山队员和几位零散的游客。儿子优悠地坐在一块巨石上正在一边与人交谈一边欣赏着风景。凭着他的性格,绝对是不到顶峰誓不休的,所以我一路追来,企望与他一起去征服此行的目的地——金子山主峰。
爬上次高峰时,我已是疲惫到了极点,又饥又渴,眼冒金星了。次高峰的风光其实也相当不错,美不胜收了,可一览“梯田风貌”、“杜鹃漫山”的壮丽风景,沿途也观赏了“流云飞瀑”、“单凤朝阳”、“情人连心石”等不少的绝美的景致,也可谓收获不少,心满意足了,何况双腿像灌了铅似的,再向前几步的确相当固难了。但主峰就在眼前,不达目的可能会留下遗憾,难道最后还要放弃么?答案是:不可能,绝不!
大自然像是在有意考验人们的意志,主峰虽然就在眼前,但要想登上去还是不那么容易的事。要想继续登临主峰还必需沿着次峰的山脊走下几百米陡峭的陂路后再从另一面才能登上主峰。
下陂更加辛苦,双腿发抖,小腿肌肉疼痛难受,我几乎手足并用,好不容易才走完下陂的路,从主峰的侧面挑战金子山之巅。
我们拼尽了全身之力,一鼓作气终于登顶,喜不自禁,难言心中的激动。
无限风光的确在险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浩然之气油然升腾在心头。只见远处群山叠嶂,形态各异,近处的怪石嶙峋,造型万端,不禁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山腰的云海如蓬莱仙境,瑰丽壮观,变幻无穷,或聚散山顶,排山倒海;或卧浮少动,五彩璀璨。杜甫的《望岳》诗描述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就是此种意境了。
待云雾瞬间飞散时,可见山下层林尽染,松涛阵阵,连片丰收在望的梯田一览无遗,壮族小寨与梯田尽收眼底,别有一番韵味。
山顶的风很大,漫山的云雾和层积云,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下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寒气迫人,真可谓是“高处不胜寒”呀!
“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此地也不宜久留,山下还有一班同来的伙伴也许等得不耐烦了,何况又饥又渴,下山的路还长着呢,这次的诗就不作也罢了吧。
难言了下山的苦楚,反正是回来了,终于还是回来了。是苦趣,也是乐趣,登临了金子山之巅,辛苦的是几个小时,如果没能登顶,将后侮一辈子。 我们晚上住在连南,翌日回到阳山,与陈生一家暂时分开后,我携夫人与儿子一起参加了萧氏宗亲见面会。见面会在愉快、热闹的气氛中圆满完成。会后再次与陈生一家会合,踏上了归途,结束了此次“三连一阳”的旅行,再一次体验了“诗与远方”。
是的,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趁有精力时应多抽点时间去践行“诗与远方”,人生的负累已太多太多了,生活的困苦暂时也并不轻松,只要心存高远,梦想就会飞扬。
谨以此文,激励将要踏入大学校门的儿子,希望他放飞梦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勇登人生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