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中国人民大学五七干校·工地篇

吴老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前言:栾燕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江西省,余江县,刘家站,中国人民大学五七干校旧址,一切都是这样熟悉,一切都宛如昨天,红土地,绿茶田,水晶宫,发电站,稻田里播撒下多少希冀和汗水,茶山上撷取出多少喜悦和心酸,这里刻印着激情燃烧的岁月烙痕,这里回放着流放谪居的永恒纪念,这里是中国的古拉格,这里是历史的纪念馆,这里是人们永不能忘怀的地方。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gt;o&lt;&gt;o&lt;&gt;o&lt;&gt;o&lt;&gt;o&lt;&gt;o&lt;&gt;o&lt;&gt;o&lt;&gt;o&lt;&gt;o&lt;&gt;o&lt;&gt;o&lt;</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69年11月至1972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共有8批1583余名教职员工,480户家属来到江西省余江县刘垦人大“五七”干校(后称五七学校)开垦荒山丘陵,种茶叶果树,搞基本建设,截止1972年底在3年时间,修公路5公里,挖水渠,采石头,建房子,共建各类用房81栋,开荒630亩,橘园40亩,茶田150亩。2016年10月28日我小妹与同学重返干校,在红房墙上发现石刻“人大五七干校1969年11月29日”字迹,近半个世纪后的发现,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按官方说1969年11月分批下放,到11月29日房子就盖好了,这速度已太快了。</span></p> <p class="ql-block">图为刘垦农场大会现场。</p><p class="ql-block">江西省余江县刘垦农场召开热烈欢迎中国人民大学来我农场创办“五七”干校大会,刘垦农场领导和学校领导参加大会,刘垦农场为五七干校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左图为中国人民大学五七干校铜质公章,因拍摄效果不好,下面一行字看不清楚。</p><p class="ql-block">右图为铜章轮廓全图,好像是手工制作非常粗糙。</p><p class="ql-block">该公章有效期仅三年。</p> <p class="ql-block">图为五七学员在采石场劳作的场面。照片摄于1970年左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人大五七干校采石排的部分人员在第二采石场开采石料,他们要在地表温度50度以上的恶劣环境中,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下,一锤一锤的把石头按尺寸分割开,这是第一步,第二步用钎子把石头凿刻出六个平面,第三步是把石头从采石坑运送到建筑工地,可想而知劳动强度是多么大的。采石场后的草房是五七干校指挥部。</span></p> <p class="ql-block">图为照片完整的反映当时五七学员艰苦劳动的场面,如今照片上的人早已是大教授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人民大学五七干校打石排的人员在水晶宫前打石场开采石材后,二人用竹杠子将百十斤重的石材抬出采石坑,再拉到建筑工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照片摄于1970年左右。</span></p> <p class="ql-block">图为人大五七干校打石排部分人员在水晶宫前留影,此景为水晶宫原貌。这也是我收集到的唯一一张比较清晰完整水晶宫原始照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水晶宫是五七干校单体最大的建筑,也是干校学员最经典的作品,是知识分子劳动者的骄傲和自豪,他们利用废弃的采石坑设计修建而成的半地下大型建筑,它长约36米,宽16米,高3米,它是在采石场的坑沿上砌成高出地面四层石头墙体,屋顶使用人字梁,一层油毡一层瓦,因内部空间高,又是半地下建筑,所以该建筑特点是冬暖夏凉,故人们称之为“水晶宫”。最多时水晶宫内住150人左右,平均每人只有3米左右的活动空间,人员密集对于生活极不方便。</span></p><p class="ql-block">一群戴着眼镜的人们在炙热的阳光下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使他们显得那么沧桑无奈,身心交瘁,他们原本应该在教室里讲台边吃粉笔沫,而如今却广阔天地改造思想灵魂深处闹革命,他们的身后的建筑便是他们用身躯用血汗完成的最雄伟最辉的建筑,是中国人民大学五七干校单体建筑面积最大,建设难度最大,地标性建筑,最初学员们诙谐叫它”克里姆林宫“,在反美,反修年代最终戏称为”水晶宫“。</p><p class="ql-block">图为人大五七干校打石排部分人员在水晶宫前留影,此景为水晶宫原貌。</p> <p class="ql-block">图为水晶宫采石场采石排部分人员在水晶宫前合影。照片摄于1970年左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当年人大五七干校周边老俵编的顺口溜“穿的破,吃的好,光着膀子带手表”,那时的学员除了带眼镜与当地老俵无二样,皮肤晒的黑黑的,补丁落补丁的衣服,不修边幅,但从每个人的表情上看他们积极向上不惧艰苦相信乌云过去终见阳光。</span></p> <p class="ql-block">图为干校家属区五七新村平房。它的设计与北京西郊校内平房大似相同。照片摄于1990年代左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1969年至1971年,人民大学共有8批2600余人来到江西省余江县刘垦人大五七干校,截止1972年底,共建各类用房81栋。</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为人大“五七”学员在水稻田劳动之余在田间地头学习休息的场面。</p><p class="ql-block">无论劳动多累多苦天天读早请示晚汇报必须坚持,在地头撸着裤脚,席地而坐,身后摆放着毛主席语录头像,最高指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锻炼......。学生也是这样,兼学别样,不但要学农,还要学工学军.......。</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1970年左右。</p> <p class="ql-block">图为著名教授胡华在干校养猪场外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在干校养猪场门口,一个身材好的架着一副深度的眼镜,身穿破旧的中山装,脚蹬一双解放球鞋,就是大名鼎鼎的胡华教授,他工作不是在备课,思考教案而是陪伴着一群猪娃子们吃好喝好玩好快快长大,早为人民做贡献,他付出的努力和辛苦得到了回报,同事们都亲切的叫他“猪官”教授。</p><p class="ql-block">摄于1970年。</p> <p class="ql-block">图为景德镇艺术瓷厂烧制的五七学校纪念杯。</p><p class="ql-block">1970年五七干校制作了一批干校纪念杯子,正面是井冈山,背面书写中国人民大学五七学校,杯子盖上书写井冈山三个大字,从此五七干校改为五七学校,杯子是最好的景德镇材料烧制而成,书法刚劲有力,做工上乘,杯子里的水位一目了然,父亲给了我们兄妹三人每人一只纪念杯子,意思是要记住这一段不寻常的亲身经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图为比较早期拍摄的水晶宫照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照片上看到的水晶宫已经改变原貌,原地面一层窗户的房子改建为两层的楼房,屋顶没有了通风的天窗,宽敞明亮的玻璃门窗,门洞也加高为两层,周边砌成了围墙,据说划归余江县某个地方单位作为仓库使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图为干校子弟在水晶宫前留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凡是在红土地生活学习过的人重返故地都要来水晶宫看看,可为现代网红打卡地,回忆父母这辈人是在何等恶劣困难的环境下付出的辛苦换来的成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1972年人大干校解散,转交当地农场,不知何时水晶宫又加盖一层,完全改变了原来的外貌,水晶宫前面的打石坑便是就地取材留下的石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照片摄于2010年10月17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图为五七学校的子女来到改建后的水晶宫门前留个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一届的学生他们在干校生活学习的时间最长,从小学到中学始终在学校和家长的呵护下,在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学习,他们对干校这块红土地最有感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右五为我大妹妹,拍摄于2010年10月17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改建后的水晶宫南侧和东侧各有一个采石坑,且面积特大,成为这里的一大特点,哪里有房屋建筑,哪里就有采石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照片摄于2011年10月22日</span></p> <p class="ql-block">七一届同学来的水晶宫一把大锁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同学们不得已扒墙头也要看一眼昔日的水晶宫。</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1年10月22日</p> <p class="ql-block">师兄师妹们不知道水晶宫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美好,这里也曾发生过不该发生的令人悲痛伤心的事情,一个年富力强风华正茂的老师在狂轰滥炸般的批判斗争以及莫须有的罪名的压力下,他精神崩溃忍痛离开了人世,离开了水晶宫,几十年后我曾看到过这位老师写的一本诗歌集,在那动乱年代有多少人蒙受冤屈,有多少人失去生命,所以更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社会安定人民团结。</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1年10月22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图为水电站墙体上凿刻的“五七水电站1971.4”字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在水电站的建筑上发现有多处凿刻文字和宣传文字,我大胆的猜想有可能部分出自我父亲的杰作,因父亲早年上过私塾,他的毛笔字在学校机关里是出了名的,父亲去世早,发现文字较晚所以没有得到考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照片摄于 2011年10月22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图为五七干校水电站和水闸远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仅靠从信江支流的白塔河引来的一条小小的水渠,交灌周边的稻田,发出的电能基本上满足了干校生产,生活用电需求,而且也改善了职工生活,据父亲讲他们在水渠落差水道上安装了一个铁篦子,将顺水渠而下的鱼全部截住,大的鱼有一尺多长,除水电站人员食用外,还经常送到食堂让大家品尝,如今机器轰鸣没有了,有的只是一间废弃的机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照片摄于2011年10月22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干校建设初期,是用一台8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发电,工作环境非常恶劣,记得我曾去过父亲工作的地方,工作人员和发电机仅隔着一道墙居住,巨大的噪音,浓烈的柴油气味儿让人头疼恶心,发电机用冷却水循环蓄水池,我曾顺墙爬上水池,惊讶发现水池里居然有许多一扎长的小鱼,机房北面有一个半个篮球场大小下雨积水形成的水坑,也有许多鱼,应验了“有水就有鱼”的老话。这次回来因时间关系没有找到柴油发电机房心中不觉有点惋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后期干校在远离工作生活区的白塔河引水渠旁修建了一个水力发电站,仅靠一条小小的水渠发出的电能基本上满足了干校生产,生活用电需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父亲来到“干校”先后在柴油发电机房和水利发电机房负责的运行管理,同时还负责茶厂的发电工作,学会了轮式拖拉机,履带式拖拉机,卡车的操作技术,还制作了一整套的木匠工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图为水电站建筑外景。 照片摄于2011年10月22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人工挖掘的引水渠,是由信江之流的白塔河引来的河水,即灌溉了大片农田果园,又为水利发电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还提供了丰富的鲜鱼改善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图为我家邻居父女在水渠旁上合影留念。照片摄于1971年。</span></p> <p class="ql-block">水电站水渠里的水已干枯,闸门已废弃破损,但还能看出它的当年模样。</p><p class="ql-block">摄于2011年10月22日。</p> <p class="ql-block">水力发电站水渠旁的水闸,如今还在使用。</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6年10月28日。</p> <p class="ql-block">水电站引水渠上的石桥和提高水位的闸门。照片摄于2016年10月28日。</p> <p class="ql-block">水电站机房西侧红墙上凿刻有毛主席诗词:七律《送瘟神二》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全诗为</p><p class="ql-block">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p><p class="ql-block">红雨随心翻作浪,清山着意化为桥。</p><p class="ql-block">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p><p class="ql-block">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照烛照天烧。</p><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欣闻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而作诗两首,人大五七学校地处余江县原是血吸虫病肆孽最厉害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水电站机房的红墙上东侧凿刻有毛主席书写的诗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照片摄于2011年10月22日 </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干校寻找着往日的记忆,恰巧碰上一位当地老俵自称是村长听说我们的来意,主动为我们介绍他所知道的情况并带我们来到离生活区稍远的水电站。</p><p class="ql-block">图为来到水电站废弃的机房讲解。照片摄于2011年10月22日。</p> <p class="ql-block">因水电站远离干校工地,周边又无其它建筑,所以就被不良分子盯住,2011年去时整体建筑还完整无损,只是门窗不见踪影,2012年拍摄的照片来看房屋西侧门框屋顶的瓦片已被人偷走,屋顶已经漏了天,水电站遭人破坏拆走建筑材料,看上去已破烂不堪,失去原来的面目。</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1年10月22日</p> <p class="ql-block">水电站机房内部,外屋是安装发电机、配电柜的地方,小门里也是值班人员办公休息的地方,可以看出,机器的轰鸣声与人同在一个大房间里工作环境是何等的恶劣,但每一位职工都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的坚守自己的岗位上。</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6年10月28日。</p> <p class="ql-block">我看到机房里的门窗物品早已空挡无存,只有墙壁上留有历史痕迹清晰可见,西面的墙上写有最高指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都应分批下放劳动。</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1年10月22日</p> <p class="ql-block">北面的墙上写有毛主席语录: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1年10月22日。</p> <p class="ql-block">北面的墙上写有毛主席语录: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那个年代讲究的就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所以整个房屋的近一半墙上都写满了语录指示,墙内墙外好似一个书法展览。</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1年10月22日。</p> <p class="ql-block">2012年10月人大五七干校唯一的一座自建水电站,被人彻底的拆毁了,房梁瓦片都被偷走,仅剩下残垣断壁,墙上的毛主席语录还可清晰可见,据说,人民大学与鹰潭市签订了五七干校建筑保护协议,人民大学帮助培养地方干部,拆房事件无论如何不应该发生。</p><p class="ql-block">这次回来因时间安排较紧没有找到柴油发电机房和茶厂旧址,其实还有很多地方没有看到,例如养猪场,艾家五七中学,茶田,柑橘园等等,在数平方公里范围内一天看完是很难得,凡是到来干校的人都是以水晶宫,五七新村为重点,没有时间安排去较远的旧址。春季采茶时间父亲就去茶厂负责发电工作,其实就是一个手扶拖拉机发电,茶厂车间右手边是一个烘干茶叶的滚筒,里面有几台制茶机,原理和石碾子一样,靠上面一个旋转的圆盘把茶叶碾成卷,这些机器是北京人大校办工厂为五七学校专门生产的,据说加工好的茶叶全部卖到省城南昌。</p><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2012年10月3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图为该建筑为男女澡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1970年干校为解决职工洗澡问题,在工地最北边建起了一排洗澡堂,各为三间房子,女堂子在东侧,男堂子在西侧,一方面解决了职工下班后洗澡问题,二是为安全防止到打石坑里洗澡游野泳保证安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图为洗澡堂子平房外景,照片摄于2011年10月22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图为男澡堂子内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外屋是更衣室,里屋可以看出泡澡的池子,四周墙上安装淋浴喷头,可以想象工作劳累一天的人下班后能洗上一个热水澡是多么幸福的事,同时也免除了到采石坑里洗澡既不卫生又不安全的事情发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照片摄于2011年10月22日</span></p> <p class="ql-block">图为原人大五七商店。</p><p class="ql-block">为解决了人们日常生活方便职工家属购买一些日常用品难的问题,在主干道南侧干校开办了五七商店,邮电所等大大解决日常生活所需用品,不再为买东西跑冤枉路了</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1年10月22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照片摄于2012年10月月3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人大五七干校的仓库库房,仓库前水泥地面为灯光球场,即可打篮球,晚上可放电影。照片摄于2012年10月3日</span></p> <p class="ql-block">发小同学在五七学校大仓库前的自拍照。</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6年10月</p> <p class="ql-block">图为同学门在五七新村的一排房子的红房子墙上发现“五七”人员凿刻的“五七新村-中国人民大学五七学校-1970年9月”的字迹。</p><p class="ql-block">每次来的同学都会有新的发现,我相信肯定还会有大批的凿刻字迹没被发现,需要我们人去发现,揭开更多的迷,何人凿刻,何时凿刻,已无法考证,几十年过去了,在特殊的年代,在特殊的地点留存下来如此多的凿刻字迹应当以历史文物保护起来,它代表一个年代的历史烙印,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段历史。</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2年9月21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同学们在刻有“五七新村”字样的家属平房前合影留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照片摄于2012年9月23日。</span></p> <p class="ql-block">参加锦江小学百年校庆的来到干校五七新村,发现家属宿舍红石墙上凿刻有“五七新村”的字样,争着与其合影留念,他们为五七干校五七新村的由来找到了历史依据,在此应该谢谢他们</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2年9月23日</p> <p class="ql-block">代表北京同学参加锦江小学百年校庆的同学们来到五七学校五七新村的宿舍平房,发现红砖墙上凿刻一个“五七新村中国人民大学五七学校1970年9月”的字迹,终于他们为这片家属宿舍平房找到了历史证据,兴奋之余的在此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2年9月21日</p> <p class="ql-block">五七学校中心水泥马路,也是贯通东西的一条主马路,马路两旁为五七新村,商店邮局,小学教室等,继续往东走可到达稍远的水晶宫,往南走进入五七新村家属宿舍区的主路,往北走下马路可到达水利发电站,所以来到五七学校都要在这里下车寻找你心目中的地方,寻找你儿时的记忆。</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6年10月28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进入到五七新村的主干道上,两边是整齐的用红石头砌成的</span>一排排的平房,从外观上看有的平房酷似北京西郊校园的平房设计,短短两年时间一帮知识分子,一帮拿粉笔的手,甚至都没有拿过铁锹镐把的人,没有机械工具,没有运输工具,靠的是什么力量完成的巨大工程。</p><p class="ql-block">图为本文作者在新村的中央大道上留影,背后是父辈留着的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p> <p class="ql-block">从五七学校主干道进入五七新村宽敞的水泥马路,两侧整齐划一的红石头平房,那都是我们的父辈一钎一锤开凿出来的红石头,从打石场拉到工地现场,盖成这一排排房子,可以想象这里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艰苦非常危险的工作,他们没被吓倒他们挺过来了,他们坚信曙光就在前面,换位思考一下,现在城里的年轻人是否能承担这样的工作。</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0年10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五七学校这块土地上哪里有建筑哪里就有才采石坑,就地取材造成隐患,在加上原有的数量估计数不清,形状不一样,深度也不一样,存在着不同的危险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图为与当地老乡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在重返五七学校时,碰到一个当地老俵自称是当地的村长,听说我们的来历后,主动带我们参观介绍干校房子原来的用途,例如这是水电站,这是洗澡堂子,这是小学......他的热情感动了我们,离开时与其合影留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右一为本文作者,拍摄于2011年10月22日</span></p> <p class="ql-block">这排平房就是参考北京西郊的平房图纸建造的,一门一窗户一户人家,唯一的不同就是中间没有公共水房和厕所。</p> <p class="ql-block">在五七学校随处可见的采石坑,哪里有建筑哪里就有采石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上图为人大五七干校入口处原貌,大道右侧为家属宿舍平房,大道左侧为干校库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下图为方便干校人员开办了五七商店,邮电所等,平房左边小门为邮电所,右边大门为人大五七商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照片摄于2007年4月19日</span></p> <p class="ql-block">图为1971年部分老师学生合影留念。前排左起赵亚平、王满、杨光、秦荣鹰。后排左起康勇、江农校长、董永俊老师、吴亚平(本文作者)、陈健、张大雄。照片拍摄于1971年4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人大五七干校为解决职工子女的上学问题,在艾家(村名)成立了人大五七中学,在锦江镇五七中小学上初中的同学全部搬到了五七中学,采取吃住一体的寄宿制形式,原人民大学教务长江农任校长,李志坚(国家体委主任,书记)董永俊(教授)等一批优秀大学教师做班主任,可称上全国最牛的中学。</span></p> <p class="ql-block">照片为同学在五七中学合影留念,前右一为本文作者,摄于1971年4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五七中学盖在一个丘陵的山坡上就是个大仓库,男生宿舍在西侧一间房间住10多个人,在此远望可以看出几十公里,记得一天帮助食堂师傅运粮食等路上赶上大风暴雨穿着雨衣浑身都被淋个湿透,车轱辘陷进泥浆半尺深师傅在前面拉车,我们在两旁推,路边没有任何避雨的地方,就这样坚持到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在宿舍西边有一个水塘经常可以看到丹顶鹤,白鹳等大型鸟类,我曾用别针做鱼钩想钩住大鸟但都失败。有一次晚上起夜开门看见一个似狗似狼的东西从眼前跑过吓得我再也不敢晚间上茅房了,晚上没人出门就解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p> <p class="ql-block">图为同学在五七中学宿舍门前合影留念,一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位定居在国外,照片摄于1971年4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我们来到干校学习和劳动基本上是各占一半,在“双抢”看的中,抢收水稻,抢种秧苗,挑粪,采茶,挖渠,基本上大人干的活我们都干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1971年人民大学文艺社团解散大批乐器运到干校分配到五七中学,我分到一只西洋乐器黑管,一个月后拉二胡的同学都拉出东方红曲子了我连7个音还没找全呢,好笨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人大干校五七附属中学(艾家)女同学课间休息在一起嬉闹,后排左左二为我大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照片摄于197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人大干校五七中学(艾家)女同学课间休息时合影,后排右二为我大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照片摄于1972年。</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干校五七中学(艾家)教室门框上凿刻着葵花向太阳的图案。</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照片摄于2010年10月17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1970年后家属宿舍陆续竣工,职工家属陆续也从锦江镇搬到干校五七新村和父母团聚,为解决子女上学问题成立了五七中小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图为照片为五七中小学教室平房。摄于2016年10月27日</span></p> <p class="ql-block">图为从南往北看五七新村家属平房一字排开,一共多少排我没有数清楚,起码满足了职工家属住宿生活问题了,现在看起来很简陋破旧但和老街坊邻居住在一起生活工作方便了也更温馨了。</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1年10月22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图为照片为五七小学教室平房,摄于2011年10月22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原小学校教室,虽然内部经过重新装修过,但总的格局没变还在发挥教室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照片摄于2011年10月22日</span></p> <p class="ql-block">在五七新村里发现一排平房中有一间窑洞式的大门,北京西郊教室大院等许多建筑都是以窑洞风格建筑的,来到江西干校,从延安走出来的知识分子不忘延安精神,所以他们继承发扬延安精神用建筑形式最好的体现出来,在五七新村出现窑洞式建筑是不奇怪的事情。</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2年10月3日</p> <p class="ql-block">五七干校的子弟重返干校,追忆几十年前的生活学习是父母在极端恶劣的政治环境下,给了你们创造最好的生活学习条件,是父母给你们盖最好的房子生活,是父母建学校提供最好的老师,使你们走进课堂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可你知道吗,他们身背多少冤屈往肚子里咽,他们有多少痛苦无处诉说,他们双手的茧子有多厚,如果你单纯的来旅游那就错了,你要记住那一段悲惨痛苦历史。</p><p class="ql-block">图为同学们在父母建造的家属宿舍前合影留念。照片摄于2010年10月17日。</p> <p class="ql-block">在水塔下杂草树丛中可以看出一排排高起的房脊,那都是五七新村里房子。</p> <p class="ql-block">这排平房与北京西郊院内的平房出自一张图纸,平房两端的房子大于其它房子一个走廊,因为北京我家就住这样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在工地周围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采石坑,曾经发生过事故造成单位和家庭巨大的损失,为杜绝悲剧再一次发生,干校在符合条件的打石坑改造为天然游泳池,水面的四周有一个台阶可以坐上休息,游泳池安排有专人负责安全。</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1年10月22日</p> <p class="ql-block">图为身后是我家住过的平房,一门一窗户大约12米左右。</p><p class="ql-block">在五七新村最南端的平房,门前开荒有一块不大的菜地,种点时令蔬菜,房前有一个大水塘,一眼望去可以看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地势非常开阔,如今已是杂草丛生荒凉一片。</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1年10月2日。</p> <p class="ql-block">看,我手指的地方就是我家,全家四口人住在不到12平方米的房子里已全是很满足的,在父母身边,一家人围着桌子一起吃上一锅炖菜就是幸福了。</p> <p class="ql-block">站的地方是我家门口,一段时间村民曾把房子走廊砌上挡墙改成了养猪场,如今也废弃了。</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1年10月22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是我家房子屋顶结构,一层油毡,一层瓦,玻璃门窗,冬暖夏凉遮风挡雨全靠它,水电站发出的电经过变压器进入每个家庭,不再是点煤油灯的时代了,在那个年代人们没有奢望只要没有阶级斗争生活再苦也是幸福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拍摄于2011年10月22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是我家住的平房,不知何时走廊砌上了挡墙,每间房子隔开改成养猪场了,又不知何种原因废弃了,至今还保留原来的样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照片摄于2011年10月22日</span></p> <p class="ql-block">在去水电站的路上,五七新村北侧有一口水井,看上去井水清澈,似乎还可以饮用,只是无法确定是干校人员挖掘的还是当地人员何时挖掘的。</p><p class="ql-block">拍摄于2011年10月22日。</p> <p class="ql-block">当年五七新村的居民,五七中小学的学生,今天故地重游来到新村在曾经住过生活过的平房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0年10月17日。</p> <p class="ql-block">五七新村不同风格的家属宿舍平房。</p> <p class="ql-block">上图片在五七新村的路边上电线杆子上不知何时安装的标识牌“刘家站六分场三栋房”,照片摄于2012年9月21日。</p> <p class="ql-block">下图据老俵说五七新村有些房子已被当地人买下,该房门牌写的是“刘家站六分场畜牧场48号”说明房屋有了新的主人,据村长老俵讲花10000元就能买到一间房,1972年人员撤离所有房产设备移交地方,目前绝大部分房子还都是闭门上锁空置着,不论什么方式都希望保护好它,让半个世纪前的建筑证明我们的父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在这里奋斗过也斗争过。</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2年10月3日。</p> <p class="ql-block">同学在新村房前采摘成熟的柚子抛向空中以这种形式感谢这片红土地,赋予他们勇于进取精神,向他们父辈一样不怕吃苦战胜困难永远向前。</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0年</p> <p class="ql-block">五七干校五七新村的一排排平房,都是干校学员烈日下汗珠子掉地摔八瓣在采石坑里一块石头一块石头从坑里凿出来的再拉到现场盖成房子,现在想起来都痛呀,必经都是站讲台拿粉笔的书生,时代造就人。</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1年10月22日。</p> <p>五七新村家属平房和北京校内平房出自一张图纸。</p> <p class="ql-block">五七新村的商店就在这排房子东部。</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2年10月3日。</p> <p class="ql-block">在五七新村宿舍平房前合影,左一是我小妹妹。</p><p class="ql-block">摄于2016年10月28日。</p> <p class="ql-block">这排房子中有一个窑洞式拱形的门,非常新颖非常特殊,不知是否来源于延安窑洞的设计灵感。</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2年9月23日。</p> <p class="ql-block">因年代已久,年久失修,部分房屋屋顶已塌陷,令人心疼,这可是父辈劳动的果实,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此房子的特点从外观上看走廊不是贯通的,而是四间房子共用一个走廊,共计三组,巧妙的将整排平房自然隔离成为多个单元,减少整排房子一个走廊的嘈杂环境,可以看出设计不是古板硬套北京图纸,而是设计不断翻新更加实用。</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2年9月21日</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旧地重游在一排平房红墙石头上发现的“一九七0年六月十五日”的凿刻字迹,在这之前已经多次发现多处有凿刻字迹,例如已发现五七干校,五七新村,五七水电站等等地名,这次发现是以该建筑竣工的时间,说明我们的父辈五七学员劳动时也不忘将劳动成果以凿刻文字的形式告诉后人,让他们记住这个不该发生的历史和难忘的记忆。</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0年10月17日。</p> <p class="ql-block">在五七新村里未完工的建筑工称结构上看,似乎房屋刚建一半,就接到了停工的指令,所以变成半拉子工程,我斗胆的猜测是五七学校接到了北京人民大学宣布解散的文件,五七学员全部撤离返回北京等待重新分配工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在五七新村居住过的同学,重返故地在住过的平房前留个影。照片摄于2010年10月17日</span></p> <p class="ql-block">图为同学来到五七新村家属宿舍区前合影留念,左二为我大妹妹,拍摄于2010年10月17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干校为解决家属问题干校先后盖起几十栋家属宿舍平房,这也是我们父辈流血流汗创作出来的最大的艺术品。</span></p> <p class="ql-block">同学发小在五七新村家门口前留影。</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2016年10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干校学员在建设五七新村时不顾劳累,以不同形式不同语言精心的刻上表达内心的感情或给后人留下纪念意义的图案或文字,为后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和实物依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图为平房中间的廊柱上刻有上,”永远忠于毛主席“的字迹。照片摄于2010年10月17日</span></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一排排红石头平房看上去还不错还可住人。</p> <p class="ql-block">图为在家属宿舍区抛柚子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人大五七干校附属中学子弟返回干校,寻找儿时的记忆和快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照片摄于2010年10月17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五七新村这排家属平房设计,与其北京西郊人大院内的平房出自一张图纸,有联通的走廊,每户一门一窗户,东,西两端的房子门向走廊开,唯一的差别就是中间没有公共水房和厕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照片摄于2011年10月22日</span></p> <p class="ql-block">图为五七干校附属中学的同学在五七新村平房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参加完锦江小学的100周年校庆活动的同学,来到原五七学校旧址追寻儿时的记忆,探望父辈用血汗建设的五七学校,在那里有许许多多的感人的故事让人怀念难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照片摄于2012年9月23日</span></p> <p class="ql-block">照片为五七新村南侧的水塘边合影,第二排左二为我小妹妹。</p><p class="ql-block">这是干校最小的一批同学发小,他们来干校时刚上小学,朦朦胧胧的随家长来到五七干校,对这个世外桃源感到好奇感到新鲜,对任何事物似懂非懂,今天他们来到五七干校,五七新村凭吊父辈是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下坚持工作劳动,把痛苦留给自己,把欢乐幸福留给孩子,50多年过去了他们还念念不忘干校那段难忘的生活。</p><p class="ql-block">摄于2016年10月28日</p> <p class="ql-block">左图干校五七中小学校送我小妹的笔记本,其首页盖有校章,时间为1972年5月,估计这个时间干校已做撤离计划,所以中小学老师在同学返回北京之前赠送每位同学用毛笔书写的笔记本留作纪念。</p><p class="ql-block">右图为我小妹在笔记本上清楚的记录了1969年12月21日到达江西的时间和1972年8月20日到达北京的时间。</p><p class="ql-block">因来和返回批次不一样,我们家在江西五七干校共计生活劳动2年8个月,这是一个漫长艰辛苦难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摘自中国人民大学大事年表。</p> <p class="ql-block">图为1971年住在集体宿舍的部分男生与二位老师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1971届初中毕业生40余人于4月份返回北京等待7月份毕业分配工作,后学校统一改为12月份毕业,我们返京后学校安排我们寄宿制管理统一住在幼儿园小楼里指派两位大学老师,王老师,孙老师负责我们生活,父母不在身边全由二位老师操心,直至第二年学生毕业分配工作后。</p><p class="ql-block">摄于1971年12月摄于双榆树照相馆。</p> <p class="ql-block">图为左一为纪宝成校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2008年7月23日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率教授考察团一行在鹰潭市和余江县的有关人员陪同下来到江西五七学校旧址,察看了解当年广大教职员工修建的仓库、食堂、水晶宫、商店、发电站等建筑,并感慨地说道,沧桑岁月,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历史年代越久越显示出历史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摄于2008年7月23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72年5月14日77名老弱病残教工携家属从江西余江干校返回北京,此后至12月干校职工家属分批回到北京。江西省余江县中国人民大学五七干校宣布结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据说当时人大党委副书记崔耀先到南昌同时任江西省委书记、省革委会主任程世清商讨将干校人员移交给江西省可行性,程世清以江西省财政负担不起大学教授的工资而没有答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图为眺望五七干校,池塘、荷花,绿草衬托着一排排红石头砌成的红房子,那是人民大学五七学校的职工在艰苦恶劣环境下,用一双双手一砖一瓦建起的历史丰碑,让我们永远记住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照片摄于2011年10月22日 。</span></p><p class="ql-block">感谢同学提供照片</p><p class="ql-block">部分资料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吴亚平</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