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漠杳无穷,沙海欲行舟——巴丹吉林沙漠纪行 早就慕名巴丹吉林大沙漠,一直想领略它的雄浑壮阔, 2016年7月31日,我们一行三人,早晨5点20分自驾从金昌市区出发,经省道212线至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雅布赖镇,转入省道317线,经2小时30分165公里车程,抵达阿拉善右旗莎日台巴丹吉林沙漠旅游大本营。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是中国第三大沙漠,分布于额济纳河以东、宗乃山和雅布赖山以西、拐子湖以南的地区,总面积为4.71万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200--1700米之间,沙峰相对高度在300--500米之间,以其奇特的造型和高陡而著称。沙壑、沙峭、沙峰随处可见,气势尤为壮观。高耸入云的沙山,神秘莫测的鸣沙,静谧的湖泊、湿地,构成了巴丹吉林沙漠独特的迷人景观,每年吸引了上万名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相传几百年前,有一个叫巴丹的额鲁特蒙古族老人,放牧时误闯进入了大漠,迷失中发现了60个海子和海子边上水草丰美的牧场,吉林是蒙语60的意思,故名巴丹吉林。此后额鲁特人就世代生活在这世外桃源里。 巴丹吉林沙漠
,地质构造上属阿拉善地块,地貌形态缓和,主要为剥蚀低山残丘与山间凹地相间组成,第四纪沉积物普遍覆盖于地表,形成广泛分布的戈壁和沙漠。在巴丹吉林沙漠内,沙山沙丘、风蚀洼地、剥蚀山丘、湖泊盆地和谷地交错分布,并以流动沙丘为主,约占沙漠总面积的83%,流沙面积仅次于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沙漠范围内,除东、南、北部有小面积的准平原化基岩和残丘外,广大地区全为沙丘覆盖,其中流动沙丘占83%。西部边缘的古鲁乃湖、北部的拐子湖、东部的库乃头庙附近有以梭梭为主的固定、半固定沙丘,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沙丘高大密集,其中高大沙山占沙漠总面积的61%,高度多在200~300米,最高可达500米,有叠置沙丘的复合型沙山、金字塔型沙山及无明显叠置沙丘的巨大沙山等3种形式,单纯的沙丘链所占面积较小。沙漠东部和西南边沿,茫茫戈壁一望无际,形状怪异的风化石林、风蚀蘑菇石、蜂窝石、风蚀石柱、大峡谷等地貌令人叹为观止。 巴丹吉林沙漠属于温带干旱和极干旱气候区,气候极为干旱,降水稀少,且多集中在6-8月份,年降水量仅40-80毫米,而蒸发量却是降水量的40-80倍,达3000多毫米。光照强烈,是内蒙古自治区光照最充足、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夏季高温酷热,最高温度可达38-43℃,地表温度则更高,冬、春季大风强劲,是内蒙古地区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一年中大风天数可达60天之多。 巴丹吉林沙漠由众多的沙山和沙间湖泊相伴组成。沙山高大雄伟,湖水晶莹湛蓝,这种独特的沙漠景观堪称是沙漠中的极品,在世界上也是独有的。高耸入云的沙山,神秘莫测的鸣沙,星罗棋布的湖泊绿洲、生生不息的沙海神泉、神秘莫测的沙漠寺庙等,构成了巴丹吉林沙漠独特的迷人景观,使得这里近年来成为沙漠探险、旅游、摄影的理想之地。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庙堪称巴丹吉林“五绝”。 受风力作用,沙丘呈现沧海巨浪、巍巍古塔之奇观。沙漠中部是高度约为200-300米的复合型沙山,形态复杂,高大密集,是中国乃至世界最高沙丘所在地。最高的巴彦诺尔、吉诃德沙山相对高度达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 巴丹吉林也是世界最大的鸣沙区,中心地带的沙山皆可随风而鸣——人走在沙漠中,会发出隆隆的响声。它的沙丘高、响声大、面积辽阔,堪称世界鸣沙之最。宝日陶勒盖的鸣沙山,高达200多米,峰峦陡峭,沙脊如刃,高低错落,沙子下滑的轰鸣声响彻数公里,有“世界鸣沙王国”之美称。 沙漠因为缺少水而生成,因为缺水而被称为生命的禁区,但在极度干旱的巴丹吉林沙漠却有着沙山和湖泊共存的奇观,这让全世界的人都为之费解。虽然气候极为干旱,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均匀地分布着113个海子,多以咸水湖为主,其中,常年有水的湖泊达74个,淡水湖12个,总水面4.9万亩,这些湖泊最深的可达6米以上,而且无论冬夏水位恒定,不增不减,更加令人不解的是,该地湖泊严冬也不结冰,咸甜水相伴相生。 我们在游客中心办理完门票、车票手续后,乘坐景区提供的丰田越野车进入沙漠。要把巴丹吉林的主要景点游完,至少需要2天时间,考虑到沙漠里天气炎热,加上晚上7点前还要赶回金昌参加“金昌印象”楼盘开盘活动,所以我们只选择了游客中心——巴丹湖——天池这条线路。
乘越野车翻越巨浪般的沙海。车在连绵的沙丘上起伏前行,黄沙蓝天交替出现在视野。前往巴丹湖的路上所翻越的沙山,感觉越来越高。一路上,极目远眺,千里瀚海沙丘如波,层层叠叠,涌向天际,蔚为壮观,倍觉大漠的雄浑苍凉之美,不禁赞叹眼前这大自然的杰作。 有人感叹,沙漠是最具有曲线美的地方。的确,随目望去,远远近近的沙漠地貌布满了象水波、象耳廓、象蜗牛壳一样的美丽景观,这都是风神的杰作。风力作用下,山脊的线条有的如蛇状匍匐,有的如龙在腾飞,有的如虹跃入天际。 经过约20来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巴丹湖。巴丹湖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南缘,风景秀丽,宛如镶嵌在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的一颗璀灿的明珠,所以巴丹湖又被当地人称作“宝石湖”。 整个巴丹湖由13个小湖组成,水域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巴丹湖周围沙山林立,鸣沙遍地,最高沙山海拔为1538米,雄壮高大的沙山纵横交错、群峰耸峙、陡峭峥嵘、此起彼伏。这里鸣沙云集,而且声音奇特。秀美的湖泊如同湛蓝的宝石,幽深碧蓝,蓝得透彻饱和,蓝得迷离不真实。金色的沙山倒映在湖面,美不胜收,令人赏心悦目。湖边绿草如茵,呈现出一派“漠北江南”的别样景致。紧挨着巴丹湖这个盐水湖还有一个不大的淡水湖,水域相连,令人称奇。巴丹湖可以说浓缩了巴丹吉林景观的精华,高耸入云的沙山、激情奔放的鸣沙、恬静安逸的湖泊、绿草如茵的湿地、如梦如幻的倒影、憨直质朴的骆驼,赋与这“死亡之海”新的生命内涵。 巴丹湖据说是根据一名牧人的名字命名的,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巴丹的牧人进入今天的巴丹吉林沙漠,发现了一处风光秀丽的湖泊,他接着往里走,更发现了一处处象天上的星星一样明亮的沙漠湖泊,他就在那里生活了下来。后人按他的名字,把这片大沙漠命为巴丹吉林沙漠,把他当时进入沙漠的第一个湖泊,命名为巴丹湖。 隔湖相望,远处沙山腰中生长着几棵翠绿的胡杨,让人惊叹它顽强的生命力。由于胡杨具有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的能力,能顽强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是自然界稀有的树种之一,因而被人们赞誉为“沙漠英雄树”。 巴丹湖边有庙海子,蒙语称为苏敏吉林,意思是“有庙的海子”。海子边有座藏传佛教寺庙,始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整的沙漠腹地寺庙。这座白墙金顶汉藏混合的建筑背靠沙山,面朝湖水,庄严肃穆,幽静典雅,静静的横卧在静谧的沙漠之中,与世无争,独享“禅”悟却也印证着佛家“空”禅的境界,被称为“沙漠故宫”,是巴丹吉林沙漠的地标,亦是牧民心目中神圣的殿堂。寺外还有一座白塔,在黄沙蓝水间显得格外抢眼。传说寺庙是汇集了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采用了雅布赖山和天山的石头做基石和栋梁而建成,是沙漠中唯一从始建保存至今的寺庙。夕阳映红了沙山,连同湖岸婆娑的柳树与古庙一起静静地倒映在水中,如梦似幻。可惜这次我们时间有限,没在庙海子停留,只是远远地眺望了它的身影。 在巴丹湖区,这里沙山中间2平方公里的平坦草地,是安扎沙漠旅游营地的绝好地方,风景独美。湖边还矗立着一座巨大的成吉思汗沙雕,蔚为壮观。 随后,我们又乘坐越野车来到了巴丹吉林沙漠的最高峰必鲁图峰。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必鲁图沙峰,有“沙漠珠穆朗玛峰”之称,多少年来鲜有外人登攀。作为“世界沙漠第一高峰”, 海拔1617米,相对高度500多米,它比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的世界第二高沙峰阿尔吉利亚沙峰还要高出70余米。必鲁图屹立在茫茫沙海之上,峰尖高耸云天,伟岸挺拔,就像一座高耸入云的“金山”,蜿蜒的沙脊峭如刀刃。由峰尖往下延伸着多条沙脊,沙脊之间形成许多沙窝。在这里举目远望,沙漠、海子、绿洲风光尽收眼底,千里沙海一览无余,壮观至极。 攀到必鲁图沙峰峰顶俯瞰沙海,可以看到巴丹吉林沙漠中七个著名的湖。独具壮阔苍凉的史诗,坐拥毫无羞赧的星夜,笑看狂风骤起的沙刃,时而晴空日朗,时而丝竹雅韵,目眩神迷,痴想联翩,这就是中国最美的沙海——巴丹吉林。 蓦然想起了一首诗:“广漠杳无穷,孤城四面空。马行高碛上,日堕迥沙中。”唐朝诗人许棠的这首《边城晚望》,不正是巴丹吉林的真实写照吗? 巴丹吉林地质资源丰富,有世界罕见的风蚀石林和古生物化石群。它的新月型复合型金字塔状沙丘充满魅力,是研究沙漠生成及演化和生态环境的典型地区。
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丽的沙漠。最近,又入选了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据了解,目前巴丹吉林已进入世界沙漠地质公园的运行程序,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官员已经对阿拉善盟的沙漠进行了考察、评估。它的完整性、典型性、多样性、原始性、唯一性及不可复制性已被世人认可。巴丹吉林沙漠独特的地貌、景观,适合开展沙漠探险、多种耐力赛、野外生存、定向越野、科普旅游。深入巴丹吉林已经成为许多人的梦想。巴丹归来不看沙,你如果去过巴丹吉林了,那么,天底下的沙漠都是毛毛雨了。 有人说—— 如果爱一个人,陪他去沙漠,因为那里美丽如天堂; 如果恨一个人,带他去沙漠,因为那里艰苦如地狱。 我们说——如果你想体验戈壁荒芜,感受浩瀚大漠,挑战自我, 那么,请去勇闯巴丹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