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遇见,都是久别重逢”。
而与你——三道拐,每一次重逢,都是久别。
石板依旧干净如昔,偶尔躺着几片飘在秋天之前的落叶,蜷缩着身体,也是给这幅静谧的画面添了一份水到渠成的安详。只是,斑驳的石板间,缝隙填了好多的水泥。像打的补丁,在光滑圆润的石板间尤为显眼。当过往渐次破旧,再打补丁,是否就可以遮掩它被时光打磨的千疮百孔?
接近晚饭时分的三道拐热闹起来了——各家炒菜下锅“滋滋——”声,几位老人隔了中间的街大声喊着话,一个房间里飘出了五六十年代独有的歌声……从来没有看到过三道拐的热闹,还真有些不适应。我一度以为,它已经人去街空。再看看每座摇摇欲坠的竹块或木板房,怎么也无法想像,这里还有那么多的人间烟火在继续。沾染了烟火气息的三道拐,有了生气,更像一位脉脉不语的少女,穿着古朴的旗袍,躲在这个依山而建的半坡上,含情地望着坡顶栉鳞茨比的高楼,没有仰视,只是满足。
住在三道拐的,大多是上了年级的老人。是在这里生活得太久吧,他们已经离不开这爬不完的梯梯坎坎,也不愿到十分钟就可以走进的繁华里去一起喧闹。 这数不尽的石阶上,留下的是他们的童年、少年、青年……偷偷瞟一眼他们的房间,很简陋,光线也不好。可这又怎么样呢,那些黑黑的角落不知留存着他们生命里多少悲伤与欢乐的记忆。他们的眼神里没有丝毫嫌弃,而是一种自足的理所当然。想起了常常见到的那个扫石阶的老爷爷,高高瘦瘦,佝偻着腰却还是认真地打扫着,仿佛他是三道拐天生的守护者,你我都是过客。那份从容和淡定,正是三道拐赋予他的吧?看着老人们坐在脱漆的木门前,三五成群,家长里短,静静地在剩余的岁月里细数人生的点滴,只觉得岁月静好……
走过无数的石阶,我见到了那株盼了很久的三角梅——它已经爬满了整座房顶,铺开了一大片鲜妍的紫色。它是三道拐最亮丽的风景。再一次站在它的脚下,仰望它的满树繁花,还是那般花团锦簇,如华贵的官家夫人铺开了锦锻,却无半分炫耀。再看得仔细些,这片繁华下面,竟是门窗紧闭,铁门大锁,空无一人……有些佩服起这三角梅来——守着没有主人的庭院,它一日一日地独自绽放。看它们一团团,一簇族,一堆堆,将寂寞染成一屋顶夺目的紫,这片紫海还在伸展,漫延,向着旁边的屋顶,向着街对面的屋顶,沿着拉伸的电线…… 在一排排残败的木房中间,多了一座被修整一新的小平房。墙面刷了水泥,光滑而平整。它保持着和其他房顶同样的高度,默不作声地匍匐在街的一旁。房前一个小小的坝子,边沿放满了种花的盆子。芦荟、吊装、滴水观音……我所认识的,几乎都在。门口还挂了一帘深紫色的纱,仿佛为了回应那铺天盖地的三角梅。想像着,如果我有这样一座安静的小屋,开门便是古老的三道拐,抬眼便是笑脸嫣然的三角梅,坐下便是生意盎然的绿植,我是不是该很满足了呢?
三道拐,还是有那样多的拐角。每一处转弯的背后早已熟悉,没有了惊喜,似乎也没有了那么多的留恋。我平静地转过拐角,将我的背影藏在拐角的后面。快出巷口的时候,一面种满了吊兰的墙绿油油地跳入了我的眼帘。我惊呆了,一个个矿泉水瓶被加工成“花盆”,整齐地钉了三排,吊兰弯着长长的腰身,似乎想把这面墙变成绿色的瀑布。生命,在哪里都可以延续。美好,在灰色的墙壁上用矿泉水瓶也可以成就!
愿我的每一次离开,都能等到与你再次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