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育学习心得

汇鑫街道中心幼儿园

学习到了什么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 生活、活动、经验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关键要素。</span>生活是科学学习的根基,如种植活动不仅是科学,更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育应紧密联系孩子生活。活动是孩子生长的途径,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科学教育要通过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让孩子获得发展。经验是学习的结果,科学活动旨在让孩子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以经验的丰富性、深刻性等评判教育质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 科学活动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强调孩子主动、有目的地参与,并非单纯的动手操作,更要注重引导孩子思考。</span>幼儿园科学活动形式多样,有五类包括动手动脑的科学探究活动、彼此交流的科学讨论活动、边学边玩的科学游戏活动、增长见识的科学阅读活动和润物无声的日常渗透活动。如在《小乌龟》这一观察记录中,幼儿对小乌龟的观察、触摸、讨论其来源等活动,涵盖了多种科学活动形式,体现了日常渗透活动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3. 了解到幼儿科学思维在3 - 6岁从无到有逐步发展。</span>托班幼儿(3岁左右)处于随机性探究阶段,类似小班幼儿,多运用感官感知周围世界,通过尝试错误解决问题,如让纸发出声音的活动,幼儿在操作中发现动作与结果的联系,但难以用证据进行解释。教师应依据这些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为幼儿提供符合其认知水平的科学探索机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4.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从问题出发,重视证据收集,鼓励幼儿对证据进行解释并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span>对于托班幼儿,教师可通过投放有趣的材料,如小乌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幼儿观察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其深入观察和思考。在科学游戏活动中,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探索。</p> 自我反思 <p class="ql-block">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加强。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有限,在观察中对幼儿行为背后的发展分析不够深入。例如,在幼儿观察小乌龟爬行动作时,仅记录了行为,未深入思考该行为反映出幼儿处于何种发展阶段,以及与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特点的联系。在引导幼儿探索时,提问的方式也比较单一,缺乏启发性,难以引导幼儿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和思考。</p> 本月自我评价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优点:</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在观察小乌龟活动中,能敏锐捕捉幼儿行为表现,如幼儿对小乌龟身体特征的细致观察、以及小乌龟的来历和它的妈妈在哪的好奇追问等,体现出教师较强的观察能力,有助于了解幼儿兴趣和认知发展。同时在支持幼儿探索方面,及时丰富观察材料、引导幼儿观察思考、组织交流分享等,为幼儿观察小乌龟创造了良好的探索环境,激发了幼儿的对小乌龟的探索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缺点:</span>在幼儿探索小乌龟的过程中,提问多停留在表面,如“还有什么呀”,缺乏深度引导,未充分激发幼儿深入思考,(<span style="font-size:15px;">原因在于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还需加强学习</span>)不利于幼儿科学领域的发展,对比张俊教授提到的引导方法,还有很大提升空间。</p><p class="ql-block">观察记录缺乏系统性,记录较零散,没有进行系统的分类,只是记录了幼儿每天对小乌龟的观察情况与游戏情况。难以清晰呈现幼儿在这一个月内观察小乌龟的发展脉络,不利于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p> <p class="ql-block">编辑:白闫鑫</p><p class="ql-block">审核:李盼盼</p><p class="ql-block">终审:赵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