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六十年前走危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近日在百度上浏览新闻看到一条消息:危山风景区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圣井街道中部,是济南市著名的风景名胜地,位列章丘八大景之首。这座孤耸于山区与平原之间的丘陵,占地面积约1.4万亩,海拔高度为205米。古代,危山古木参天,庙宇成群,碑碣林立,拥有宏伟的古建筑群。这些古建筑群始建于汉代,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素有“小泰山”之美誉。在宋代,宋神宗曾对危山寺庙进行重修;明代弘治年间和清代光绪年间也分别进行了多次重修。1937年4月8日,危山举行了最后一次山会。此后,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危山古建筑在战乱中遭到严重破坏,残垣断壁,碑碣遗失,昔日盛况不再。</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圣井街道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致力于危山的开发建设,包括引水上山、植树造林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自然环境质量。</p> <p class="ql-block"> 这条关于危山的消息打开了我的少年记忆之窗:上世纪六十年代的1964年夏天,我小学毕业考进了位于文祖公社文祖村的章丘县第五中学。我们龙山村里一起上学的同学有六个:房秉文、邢友钦、李爱东、李孟荣,还有高一级的两位大哥:孙登元、房秉奎。龙山离文祖足足45华里,这对于十三、四岁的我们来说是个不短的距离。只所以考到那么远的章丘五中,说起来也很简单,同在龙山南村,一起长大,一块读书,高一级的两位大哥一鼓动,我们就考在一个学校了。入学后惊喜的发现,同级同学中还有一个邻村杲家庄的杲延敬。</p><p class="ql-block"> 在离家那么远的地方上学,我们商定两个星期回家一次,每周都回显然是太累,因为来回都是用双脚丈量这45华里,而且返校时要背上两周的给养。路线几经比较,选择了龙山→权庄→山后寨子→翻越危山→大冶→小冶→埠村→王黑(hai)→文祖村,这是一条最近的乡间小道。要知道这一路覆盖了当时章丘县境内的平陵、枣园、埠村、文祖四个公社呢!</p> <p class="ql-block"> 彼时的危山,更多以自然山体与历史遗迹的原始形态存在,宗教活动受限,旅游开发尚未起步。记忆中当时就是个长滿了野草和灌木树丛的荒山。山上那几处古建筑也是断壁残垣。我们一般是隔一周每周六下午不上课就从学校出发,经王黑村到埠村,又穿过小冶、大冶村开始上山。这两个村是章丘境内回民集中居住的村落,人们都说回族人禁忌多且野蛮,一进入这段路,我们基本上不说话,静悄悄急匆匆穿行而过。待踏上山间小道才开始有说有笑,生怕稍有不慎惹出是非。上下山大约有个五、六华里路,下的山来到了山后寨子村就有了到家的感觉。在家睡一宿觉,休息一上午,下午又背上干粮原路返回学校,一个单趟行程大约要4~5个小时。夏天的时候,我们还会商定,提前出发在村南的河坝游会泳,清清爽爽回学校。</p><p class="ql-block"> 因为“文革”的原因,我们的初中学习生活是四年时间,算起来走危山求学的往返怎么也得有七、八十次了。一回回,一趟趟,这45华里的乡间小道上留下我们太多的酸甜苦辣,太多的辛勤汗水,太多的励志故事,61年过去,危山作证!</p> <p class="ql-block"> 据相关资料介绍,章丘危山风景区的开发始于2001年。圣井镇政府规划投资1.3亿元在危山恢复建设危山风景区。当年投入4000万元开辟建设圣井广场,并恢复了部分道观、庙宇。如今,圣井危山旅游区不仅保留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底蕴,也成为了人们休闲旅游、感受自然与人文之美的好去处。此后,为推进景区运营管理,章丘圣井危山风景区有限公司于2005年9月成立,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济南市章丘区圣井街道办事处驻地。</p><p class="ql-block"> 2001年危山风景区的开发建设中,考古队发现了三座汉代陪葬坑,出土陶俑、车马、礼器等文物,证实了汉代贵族葬制与危山的历史关联。其中彩绘陶俑工艺精湛,为研究汉代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p><p class="ql-block"> 危山位列章丘八景之首。"高耸危山圣井澄,绣江春涨流水声。百脉寒泉珍珠滚,黉堂夜雪粉妆城。锦川烟雨时时润,龙洞熏风日日清。白云棹罢归来晚,卧看东岭晓月明"。这是早在元末明初时期就在民间流传的"章丘八大景"诗篇。现在的危山,山下建有圣井广场、圣水池、齐鲁圣贤壁、圣井福寿鼎,山上建造了宏伟的元音寺、元音塔、讲经堂、玉皇阁、危山大佛等。危山逐步重现出了物阜民丰的繁荣景象。</p> <p class="ql-block"> 结束这篇短文之前,我给远在青岛的爱东兄发了微信,询问几位老同学的情况,方得知继房秉文前些年去世后房秉奎也于2023年冬天病逝。孙登元多年来因精神不正常一直在济南荣军医院。当年七个风华正茂的中学生,还有我们五个天各一方。岁月无情人有情,发达的现代通讯还能让我们这些古稀老者互致问候,真的是乐享太平盛世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 04 29</p><p class="ql-block"> 草就于乌鲁木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