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柳工作组

赵金海

<p class="ql-block">东柳工作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5年9月,县里抽调人员下乡帮助“三秋”,我被派到当时的城隍公社西柳营村当工作组。“三秋”结束,又把我派到城隍公社东柳村工作组。</p><p class="ql-block">当时东柳村5000多口人,31个生产队,一个行政村,设一个党总支,三个分支党支部。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农业学大寨,冬闲变冬忙,搞农田基本建设。东柳村是县委的点,县领导常到村里住,在群众家吃派饭。记得刚到村里,赶上农历十月十三庙会,县委领导提前住到村里给村干部和工作组开会,主要是取消庙会,让村里组织人员把好路口,不许赶会的进村。当时,市场没有开放,做买卖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庙会上也没有卖东西的,人们赶庙会也就是走走亲戚。庙会当天,尽管村子四周路口有不少人把守,不少走亲戚的还是绕小道,或者走田间,来到了村里,快到中午时分,把守路口的人员也都悄悄撤走了。</p><p class="ql-block">有一次县委书记住在村里,利用晚上时间开了一个大队和生产队干部座谈会,当时主要的议题是农业学大寨,抓阶级斗争,抓集体经济,割资本主义尾巴。当时尽管全党的工作中心还没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但是在基层工作,主要还是抓生产,发展经济。由于当时的体制还是大集体,分配上吃的是“大锅饭”,抓经济的思路和方式方法都不符合实际,空喊一些政治口号,基层干部费了不少劲,经济工作抓不上去,群众收入还是很低。 </p><p class="ql-block"> 东柳村人多地少,宅基地短缺,不少人想要宅基地,为划宅基地的事儿,村干部之间断不了闹意见。县委针对东柳村的实际情况,提出“先上粮,后上房”,等生产上去了,再说改善居住条件。 </p><p class="ql-block">1975年,公安部门在东柳村破获了一个反动会道门“龙凤道”,道首自封为“皇帝”,还有“正宫”“东宫”“西宫”,会道门的道首和骨干人员多是东柳村人。“年年有一冬,冬冬搞整风”,这一年的冬天,快到年底了,地委集中县、社干部到地区整风,各县自己摆问题,找原因,正好鸡泽县刚刚破获了会道门案,大家批评县委在东柳蹲点,“生产没上去,蹲出来个大皇帝。”这次整风过后不久,地委调整了鸡泽县委领导班子。魏县沙口集公社书记任守新任鸡泽县委书记。</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8日</p><p class="ql-block">附:县委书记熬粥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0年前后,我在鸡泽县委宣传部报道组工作,当时的县委书记是。他是由魏县沙口集公社书记提拔起来的,工作扎实,作风简朴。</p><p class="ql-block">一次,《邯郸日报》社两位摄影记者到鸡泽采访。当时,正是冬天,各地正在搞冬季农田基本建设,鸡泽县冬季打井做得不错,记者提出要拍一张县领导到打井工地的照片。我把记者想法告诉任书记,他爽快地答应了。任书记家在魏县,他在鸡泽住单身。那时候,县领导的办公室,也是宿舍,办公、休息一个屋。第二天一早,我去看书记啥时候下乡走。到了他办公室,任书记正在端着一个小铝盆,就着咸菜喝玉米粥。他说:冬天屋里有火炉,自己熬点儿粥,挺方便的。小赵,你稍等,喝完粥,马上走。魏县人说的粥和走,是一个音,都是粥音。我说:“不用急,慢慢吃。”</p><p class="ql-block">任守新在鸡泽当了五六年县委书记后,组织上安排他任魏县教育局党支部书记,级别为科级干部。任守新没有错误,是个好干部,当时上级有个精神,说是提拔快的干部要调整。</p><p class="ql-block">2017年2月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