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于果的人生过客

幻界

<p class="ql-block">繁花终落归尘土,艳丽总是瞬时景。</p> <p class="ql-block">成于果春节假期坚持留京值班,谓之忠;值班不忘陪伴父母去还愿,谓之孝;担责让原本一起值班的同事去休息,谓之义;自己买门票,工作餐吃便宜的东北面贴子,谓之廉。忠孝义廉都全的一件事情,被不同观念的大领导针对,进行降维式打击,只要认识到体制内忠孝义廉行不通便是教训了,没必要耿耿于怀。</p><p class="ql-block">朱同志年轻时被打成右派,当时他也看不到希望,但他在部委坚持工作,时过境迁,终成正果。文革时期,成语果的爷爷是外地人没有势力,被游街批斗,他就全心放在子女身上,把一家人都照顾的妥帖周到,后期在自己建造的家里栽花种草,满是幸福。而那个原来他培养的手下,后来坑害过他的干部,因为势力大,孩子仗势欺人混社会,在街头当流氓,在八十年代扫黑除恶的时候被抓判刑了。所以,恶有恶报是有道理的。</p> <p class="ql-block">一商银行是原来人民银行分设的企业,成于果最早是在人民银行工作,因为坚持参加高考和单位领导认知不同,在自己考试成绩比较优秀的情况下,独自去地区行,省行不断反映情况,加上县里行长和爷爷认识,在爷爷的斡旋下,成于果得以进入省行干校读大专,因为他的反映和大家的认识提高,省行向总行申请增加招收一个班四十人的名额,所以,后来扩招的那些同学都对他有好感,泰县人行,农行行长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大专班就读,成为成于果的泰县老乡同学。成于果年轻时过于执著,把一生的运气分享给那扩招的四十位同学,运气都用光了,因为哪位领导都怕到处反映问题的下属。但是,之后有出息的同学一分不花钱能帮他调出泰县,也算是回报吧。</p> <p class="ql-block">成于果无缘无故被从行政机关人行调到企业一商银行他就觉得人生个人的努力不值一提,在社会趋势下根本不能自主,成于果还努力过要调回人行,榕州分行的行长林正平都答应了,泰县支行行长却因为成于果当初的固执和成功去读大专而不愿收留,找借口设置障碍。成于果就想等泰县人行行长换人后再努力解决调回问题,不想泰县的行长都是他们干了一辈子,上面要调走他们都不走,所以,才在有出息的同学的帮助下,成于果离开了泰县。</p><p class="ql-block">现在想想,当时就很没必要纠结和他们的关系,为了一官半职去讨好他们委曲求全也大可不必,因为现在看来,在那个地方那个层次纠结于那种见识的人的生活就是在浪费生命,对现在的成于果而言,他们也只不过是人生匆匆过客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