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亨利·劳森微型小说《他母亲的伙伴》

微读馆(庆乐随笔)

<p class="ql-block">亨利·劳森(Henry Lawson,1867年6月17日-1922年9月2日),出生于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殖民地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散文作家。亨利·劳森主要以短篇小说蜚声文坛,出版过诗集《在海阔天空的日子里》、短篇小说集《当罐里的水沸腾的时候》。</p><p class="ql-block">劳森的作品题材广泛,充满爱国主义激情,表达了澳大利亚人民要求独立反对压迫的愿望,情节动人,语言平易、通俗、幽默,生活气息浓厚。</p> <p class="ql-block">庆乐随笔,(澳大利亚)亨利·劳森微型小说《他母亲的伙伴》。</p><p class="ql-block">任何文体都有自己的结构艺术。小小说的结构艺术是根据特定的题材、为表现主题,寄寓作家的审美意识,进行合理的布局的心理与实践过程。</p><p class="ql-block"> 澳大利亚作家亨利·劳森的《他母亲的伙伴》,就像一篇新闻报道一样,言简意赅,直接了当从开头到结尾,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原因和结局交代得清清楚楚。</p><p class="ql-block">小说虽短,但结构完整,故事有起因,有冲突,有转折,短小精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说的画面感很强,简直就是一部意蕴深长,感人肺腑的微电影。</p><p class="ql-block">看官请看电影。</p><p class="ql-block">时间:“电灯光”照耀的夜晚;</p><p class="ql-block">地点:“剧院门口的台阶上”;</p><p class="ql-block">人物:一个穷困的“妇人”和她的孩子以及一位“绅士模样的人”;</p><p class="ql-block">事件原因是那绅士想到“台阶上的妇人”那里买报却被抢生意的报童拦住了。</p><p class="ql-block">事件的结果是“绅士模样的人”发现那妇人手中抢走生意的正是妇人的孩子,孩子那么小就已经成了他母亲的商业伙伴。这篇小小说像新闻报道一样进行表述,没有任何修饰和空洞的议论。</p><p class="ql-block">以下是对该小说意蕴和艺术特色的分析:</p><p class="ql-block">意蕴</p><p class="ql-block">社会贫困主题:小说通过描写一位面容憔悴的妇女在街头卖报以养活自己和孩子的情景,揭示了社会底层的贫困和生活的艰辛。</p><p class="ql-block">母子相依为命的情感:小男孩不仅帮助母亲卖报,还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母亲的尊严,体现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感情和相互扶持。</p><p class="ql-block">人性的光辉:绅士对母子俩的关怀和同情,体现了人性中最温暖、最光辉的一面,即使在黑暗和苦难中,人们的善良和关怀也能带来希望和光明。</p><p class="ql-block">艺术特色</p><p class="ql-block">简洁的笔触:劳森以简洁的语言和有限的篇幅,勾勒出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使读者能够迅速沉浸在故事中。</p><p class="ql-block">出人意料的结尾:小说的结尾极具戏剧性,小男孩的一句话“她是我母亲”不仅解决了看似矛盾的冲突,还深刻地揭示了母子关系的复杂性和生活的无奈。</p><p class="ql-block">生动的人物形象:通过对母子俩的细致描写,劳森成功地塑造了两个生动而感人的形象,展现了他们在困境中的坚韧和顽强。</p><p class="ql-block">含蓄隽永的结尾:小说的结尾含蓄而隽永,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p><p class="ql-block">亨利·劳森通过《他母亲的伙伴》展现了微型小说的独特魅力,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深刻地揭示了社会贫困和人性的光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澳大利亚)亨利·劳森微型小说《他母亲的伙伴》</span></p><p class="ql-block">电灯光下,剧院门口的台阶上,坐着一个面容憔悴的妇人。她手里抱着一个孩子,身旁站着两个。膝盖上放着一叠报纸,紧挨脚边的一个雪茄烟盒就搁在人行道上,里面装满了火柴、靴带和骨领扣。一位绅士模样的人,从马路对面的“大理石酒吧间”走了出来。他在人行道上站立片刻,看了看表,然后看了看对面的剧院。他穿过大街,在走近人行道的时候,把手伸进了衣袋里。</p> <p class="ql-block">“买报,先生?”一个报童叫道,“来哟,先生,有《新闻》,还有《星》。”但那位“先生”已经注意到了台阶上的妇人,并朝她走去。“买报吧,先生!这里有《星》,”孩子嚷着,一下子闪到他跟前,目光很快地从“先生”脸上转向卖报的女人,他说:“没有关系,先生!都是一样的——她是我母亲……谢谢!”</p> <p class="ql-block">感谢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