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弛是福,知恩承制才是根

凡凡医生

<p class="ql-block">前几日聆听一场关于松驰之道的演讲,特写小感悟一篇</p> <p class="ql-block">"宽待自己,松弛人生"——这句流行语如同现代生活的咒语,在社交媒体上被反复吟诵。人们热衷于展示自己慵懒的周末、随性的旅行、说走就走的任性,仿佛松弛已成为一种值得炫耀的资本。当我们沉浸在这种自我宽待的愉悦中时,却很少思考一个根本问题:为什么我们可以松弛?谁在承担那些本应落在我们肩上的重量?</p><p class="ql-block">当我们能够"宽待自己"时,往往意味着生活已经为我们清除了某些障碍。清晨可以睡到自然醒,是因为有人已经准备好了早餐;工作可以偶尔懈怠,是因为有同事分担了压力;生活可以随性而为,是因为有家人在背后提供经济或情感支持。那些在社交媒体上展示"松弛感"的网红们,背后往往有团队处理着拍摄、剪辑、商务洽谈等繁琐事务。真正的松弛,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p><p class="ql-block">家庭是最常见的承担场所。父母为子女的学业焦虑,子女才得以无忧无虑;配偶承担了更多家务,另一半才能享受闲暇时光;兄弟姐妹间的互相扶持,让个体有了偶尔"躺平"的资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概念,本质上就是一个责任共担的体系。当我们感到生活轻松时,很可能是因为家人已经默默承担了本应属于我们的那份重量。就像一艘船,有人划桨,才有人能站在甲板上欣赏风景。</p><p class="ql-block">‍认识到这一点,并非要我们放弃所有自我宽待的权利,而是为了培养一种更为清醒的生活态度。首先,应对生活中的松弛时刻保持感恩,明白这并非理所当然;其次,在自己能够承担的范围内,主动成为他人的支持力量;真正的智慧在于知道何时该自我宽待,何时该为他人承担。</p><p class="ql-block">‍中医治病讲究“扶正祛邪”,人生亦是如此。真正的松弛之道在于:</p><p class="ql-block">补其不足:当你享受松驰时,记得补益,那些支撑你的人,比如主动分担家务、体谅同事压力;</p><p class="ql-block">泻其有余:若你长期处于被承担的角色,也要学会疏泄压力,避免气滞血瘀;</p><p class="ql-block">调和阴阳:关系如配伍中药,君臣佐使各司其职,才能长久和谐。</p><p class="ql-block">松驰不是终点,而是人际关系良性循环中的一个节点。唯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在宽待自己时不至于自私,在承担责任时不至于怨怼,最终达到一种更为健康的生活状态——既能坦然接受他人的支持,也随时准备成为他人的依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