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时光(280)

真诚待你 10581791

<p class="ql-block">  蓦然回首,岁月成金。多少年以后如果有人问什么是知青?可能有人会告诉他:一个特殊的时代给了一代人一段特别的经历,一段特别的人生让他们有了一个历史进程中的个性标记——这就是”知青”。而知青的经历让这代人刻骨铭心,有着无法抹去的记忆,甚至在许多知青的身上留下深厚的知青情结,尤其是这一代人已逐步退出社会,成为边缘的一代,会更加怀念青春的时光,而这种情结会随着时间推移越发深厚浓重。也许若干年后,回首和总结这段庄重的历史时,人们会将它与知青们的奋斗史相融合,知青不畏艰难,勇敢进击的精神,将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汇集成整个时代的璀璨。</p> <p class="ql-block">  刚到农村干农活我一窍不通,种地时刨渣子社员一刨一个准,我一刨差点伤了腿。社员细心告诉我怎么下镐头,果然一下一个准;铲地时人家铲地又干净又又快当,而我草没有铲掉竟把小苗铲掉了,队长手把手教我,功到自然成,后来我不但刨渣子又稳又准,铲地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只要用心没有知青过不去的坎。</p> <p class="ql-block">  下乡时头年生活真艰苦,主食全部是高粱米、玉米面,副食缺少蔬菜,不下饭。每次回家大都从家里带炸酱和家做小咸菜,还能多下饭。大家把咸菜炸酱彼此交流品尝,我妈炸的肉酱和咸菜好吃极了,大伙品尝之后都赞不绝口,每顿饭都纷纷要求再尝尝,所以老早我的炸酱和咸菜就光了,只好往家捎信又捎来两瓶。</p> <p class="ql-block">  下乡头年,我们走的时候大家带的十几本小说都互相交换看遍了。枯燥的劳动过后,没有书看好煎熬。这时我突然想起邻队高中的学哥那里一定也有好书,到那里一看果然发现了新大陆,他们人人都带来好几本小说,也都看完了,正愁没书看。于是我就成为书的交换人,将双方的书彼此交换,都有新书看大家喜洋洋!</p> <p class="ql-block">  下乡转年洪亮早晨正洗衣服,队里车来了,他要跟车去镇上装货,所以匆忙把还没有投的衣服放在门口跟车走了,临走和邻居高大爷说中午回来再投晾。中午他回来想把衣服投了晾上却找不到那盆衣服,急得到处找。高大爷正好回来告诉他是东院女生帮助投晾了,他到东院一看自己的衣服晾了一绳子,心里热乎乎的。</p> <p class="ql-block">  下乡转年冬天流感逞凶,村里男女老少不少人都感冒了,我们知青也“中枪”,宝华和洪亮先后发烧,还有几人嗓子干疼,海州找村里老中医求助,回来熬了一锅大青叶要大家喝,说村里人都在喝,没病防病,有病治病,海州又让胖墩给东屋女生送去一盆大青叶。喝了几天,立见神效,我们不禁感叹中医中药的神力!</p> <p class="ql-block">  下乡时每当逢年过节或有高兴事青年点大家都要喝酒庆祝。那时不时兴啤酒,除了白酒就是果酒,白酒一口闷,果酒嘴对嘴,特别尽兴,不醉不休。记得胖墩参军临走头天我们喝着喝着竟然都喝哭了,一个个都喝倒了。胖墩为人憨厚,有一手好厨艺,是我们知青生活的乐趣,大家都依依不舍,共度时艰的友情太珍贵!</p> <p class="ql-block">  很早就听说新宾大米好吃,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我转点到新宾后,顿顿吃上真正地道的新宾大米,验证了新宾大米好吃果然名不虚传。新宾大米一开锅香喷喷气息扑面而来,怪不得清朝皇帝都用它做贡品,每年不远千里运进京享用。在黑山顿顿高粱米,新宾则是吃“贡米”,我和大家打趣,皇帝待遇还能不好好干活?</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乡的黑山回家需要倒两段车,大约三百里地的路程,尽管如此遥远,插队头年我们大都一个多月回家一次,看看父母也顺便歇歇气。后来慢慢适应了紧张劳动,与社员不但熟悉且相处默契,想家的念头也差了,我们两个多月回家一趟,以至于一年回家三四回,大家心绪稳定下来,黑山成为我们的第二个家。</p> <p class="ql-block"> 知青岁月,磨砺成长。青春只有发出光和热才璀璨壮丽,芳华只有在积极奉献中才更显美丽溢彩。知青没有气壮山河的故事,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可是我们走过的经历可歌可泣,一群十六七岁尚未成年孩子,千里迢迢,背井离乡,远离呵护自己的父母,在一个陌生的艰苦环境中,靠自己的顽强努力,用辛勤劳动开创自己人生的新的里程。我们挺起脊梁,走过这段艰苦且漫长的人生经历的确很不容易!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上山下乡在给知青带来艰难困苦的同时,也带给我们砥砺前进的成长和自强自立的精神与生存能力。人常说,经历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这财富虽然不是金银财宝,可是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够我们一辈子享用,再大的苦我们也能挺身扛住,再难走的路我们也能坦然走过。这就是生生不灭的知青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