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开始,罗庄文化之旅,只是为了看看双月湖,感受一下舒祥笔下的《泥沱月色》秀美风光,没想到,这便是寻梦罗庄的开始,也便有了《寻梦罗庄》的系列文章。</p> <p class="ql-block"> 或许有人会说,仅仅这么一次深入罗庄,不足以有支撑这个寻梦系列的强大动力,但我和罗庄的缘分,是从16岁的时候开始,而且绵延至今。一眼千年,说得可能有点夸张。但真的有的东西,让你一眼便终生难忘,甚至成为你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寻梦罗庄》,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p><p class="ql-block"> 也是在16岁的时候,我去了一趟曲阜,在平邑县路边看到了一个颛臾站的路牌,虽然这两个字很生僻,但这一眼我就记住了,而且是至今难忘。后来我们在蒙山文化之旅中,专门对颛臾文化进行考察,出版了《话说颛臾》。</p> <p class="ql-block"> 罗庄这个地名,也是在那个时期听说的。虽然我没有去过,但我知道那里和在探沂白瓷厂工作的徐叔,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他从湖南崖请来了师傅,还带来很多罗庄的陶瓷产品。后来有一部分精美的陶瓷工艺品就落入了我的手里。那时候物质非常匮乏,身边的人都没有这样小玩意儿,我是独一份,看到他们艳羡的眼光,我得意了很长一段时间。</p> <p class="ql-block"> 年少时拥有的那些陶瓷工艺品,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那是我的财产,是我第一次有了拥有财产的感觉,只属于我自己,父母都不能私自送人,也算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吧。</p><p class="ql-block"> 其次,这些陶瓷工艺品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知道,陶瓷不仅仅是盘子调羹和碗,还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同时,还让我知道外面世界的精彩,建陶厂的吕叔还到法国去考察,我第一次知道普通人也能出国。</p><p class="ql-block"> 第三,直到现在,我才理解当年徐叔干企业的不容易。徐叔对人很和善,但是,在厂里总是很严厉,很少见笑容,大家都怕他。原来他一直想把探沂的白瓷厂,办得像罗庄的陶瓷一样,看着罗庄发展得这么快,他心里很着急,但是很多人的认识和他差距太远,他给自己压的担子太多了,太重了,所以很累,所以有很多无可奈何。</p> <p class="ql-block"> 那些精美的陶瓷工艺品,就像是一根事业的接力棒,徐叔传给我们的,是一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精益求精的企业家精神。罗庄是徐叔的老师,也是我的老师,它不仅点燃了罗庄人的创业梦,也点燃了周边县区年轻人的梦,这里面有徐叔,也有我。徐叔是直接影响,我是间接影响。</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带着徐叔创业梦去罗庄,跟着我年少的好奇心去罗庄。当我来到罗庄,听到罗庄的那些故事,才深深理解当年徐叔创业的艰难,这些老一辈乡镇企业负责人,他们呕心沥血,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为罗庄,为探沂等地经济发展,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人才、理念、管理等各方面,做好下一次腾飞的必要准备。</p> <p class="ql-block"> 当年,从徐叔那里拿来的陶瓷工艺品,几次搬家后,现在一件也找不到了。那些带着美好青春回忆的岁月,也一去不返了。当年意气风发的徐叔,现在也再也不发脾气了,安心在老家住着,和村里的老人一起回忆过去。当年青春年少的我们,也步入了中年,回望我们父辈的奋斗历程,回望我们的成长历程,真得是心生很多感慨。</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罗庄,已经由乡镇,变成一个美丽的工业城市,而探沂镇,已经跃升为全国百强镇。走在前列,或许会多经历一些挫折困难,但也会看到更多的阳光和希望。我们奔向罗庄,去追逐梦想,和罗庄一起奔向远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