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林则徐有一句名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财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明确表态,不赞成给子孙留钱财。这不由得使我联想起今日痴心父母们的所作所为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望子成龙,光宗耀祖,是天下父母的普遍心愿。然而,成“龙”也好,成“虫”也罢,这中间都有一个由量到质的转化过程。如何抓好这个过程,使之有利于孩子成长,却未必是每个父母都能清醒彻悟的。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视频朗读🔻该不该给子孙后代留财产?败家子究竟是怎么产生的,读过此文便知,文化,文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视频讲解🔻为了争夺父母遗产,亲兄妹竟闹上法庭!,法律,案件解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视频介绍🔻父母的遗产,子女别再争了(1),法律,现象普法</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i><u> 多少家庭的儿女,一辈子不思进取,他们这些终身制啃老族,是/将啃老进行到底/一直到父母死去以后还继续啃…职场上有不少打工的,混日子的也像是…</u></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i> …… ……</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i> 所以,核心价值观在公众层面提示:</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i><u>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u><span class="ql-cursor"></span> 敬业排第二</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人传统的习俗,是做长辈的总要为子女留下点什么——或钱物、或品德、或技能。这里面就有一个侧重的问题。无疑,这种“遗传”理当德才重于钱财、“软件”先于“硬件”。可现实中家长们却常常恰恰相反,即过分重视子女的“物质文明” 建设,而忽视了“精神文明”养成。 只要孩子伸手,就是摘星剜肉也不皱眉头。那种为儿女舍得一身剐的精神令人感叹。不知这究竟是人类的进步还是退化?有的家长终日“咸菜窝头穿肠过,唯有儿女心中留”,含辛茹苦地攒下几个血汗钱,只为子女将来能有“安乐窝”。还有的殚精竭虑,挖门觅窗,一心要为孩子寻找轻松自在,养尊处优的“金饭碗”。至于“小皇帝”或“小公主”们的思想、品德、文化等做人的基本素质如何却很少顾及。殊不知,这种畸形溺爱的结果,只能使子女养成贪图享乐、不思创业的恶习。个别缺才少德的分子还可能滑入犯罪的泥潭,成为社会的蛀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此看来,林则徐虽然是封建王朝的重臣,但他的育子观较之今日的一些先生太太们实在先进得多。当然,比起历史贤达来,革命前辈更懂得“遗财不如遗才”、“留钱莫若贸贤”的道理,并且身传言教。朱老总一生俭朴,两袖清风,临终时没有给孩子们留下一点存款;而是叮嘱他们要自食其力,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革命老人徐特立也曾告诫后辈:“青年人任重道远,要继承的不是财产,而是先辈留下的尚未完成的革命事业。”这种遗革命之德之才重于单纯遗钱遗物的做法,难道不值得如今的父母们深思吗? 崇尚俭朴,不慕奢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应该留给后世弘扬光大。不然的话,“接班人”的前景就很难估量啊。</span></p><p class="ql-block"> 2016年12月19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请看看以下的这个视频,患癌症的几乎都是中老年人,除了一些因遗传、生活条件而患病的人,大多数都是因工作压力、年纪大了或医疗条件差才得的所谓的癌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但是,现在大多数的年轻人,不思进取,让他们的父母都还在拼搏的时候,他们却把身体养得真好,他们却把他们的父母都还没走过的旅游景点,在自己年纪轻轻的时候,已大大超过他们老爸老妈的十分之一了…看了这个多癌的视频,我们当父亲母亲就应该懂得怎样去培养和让他们怎么来接钱财(班)了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图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林则徐没有留下财产给子孙。林则徐为官三十余年,家产仅有3万两,这在当时是一个相对较少的数额。他留给子孙的是一种清廉的家风和严格的教育方式,而不是物质财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林则徐有一句名言:“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子孙教育的重视,而不是依赖物质财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林则徐的子女在他的严格教育下,大多都成为了有成就的人物。他的儿子林聪彝、林拱枢、林汝舟、林普晴等都在各自的领域有所建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外,林则徐的孙子刘齐衔也是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这些后代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林则徐对他们的严格教育和清廉家风的传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