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祠与锦里之行: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梅崇祝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四月的成都(205/4/25),阳光明媚,我们一行人30人由蔡总精心统筹、组织,开启了充满人文气息的旅程。今天的旅行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天府之国的魅力,更深刻感受到了成都朋友徐总的热忱好客。</span></p> <p class="ql-block">2025 年 4 月 25 日,晨光熹微,柔和的光线洒落在南通机场。我们 30 位同学、拳友齐聚于此,脸上洋溢着期待与兴奋。在蔡总的悉心组织下,大家有序办理登机手续,彼此分享着对成都之旅的憧憬。</p><p class="ql-block">踏入机舱,找到座位安顿好后,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渐起,飞机缓缓滑行,而后如矫健的雄鹰般冲向云霄。透过舷窗,只见南通城逐渐变小,直至消失在视野中。取而代之的,是湛蓝如宝石般的天空和如棉絮般飘浮的云朵,飞机机翼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金属光泽,仿佛在与天空对话。</p><p class="ql-block">在飞行途中,大家或是轻声交谈着成都的美食、美景,或是透过窗户欣赏着高空的壮丽景致。两个半小时的航程,充满了轻松愉悦的氛围。终于,广播中传来即将抵达成都的消息,飞机开始缓缓下降。透过舷窗,成都这座城市的轮廓逐渐清晰,我们知道,一场充满惊喜与美好的成都之旅,即将拉开帷幕。</p> <p class="ql-block">一场沉浸三国文脉与蜀地烟火的深度之旅</p><p class="ql-block">穿越武侯祠的千年忠魂</p><p class="ql-block">踏入红墙竹影的武侯祠,汉昭烈庙的庄严肃穆与武侯祠的清幽雅韵交织。丞相祠堂何处寻?古柏森森中,《出师表》碑刻上“鞠躬尽瘁”的笔触仍在诉说诸葛亮的忠肝义胆,惠陵的古柏历经千年风雨,默默守护着蜀汉君臣的遗志。30人团队在解说中追溯三国争霸的跌宕,于君臣合祀的独特格局里,触摸历史的厚重肌理。</p><p class="ql-block">漫步锦里的市井诗画</p><p class="ql-block">转过照壁,锦里的烟火气扑面而来。青石板路上,糖画师傅手腕翻转间龙蛇游走,竹椅茶社里盖碗茶雾氤氲,川剧变脸的油彩在灯笼光影中忽明忽暗。徐总悉心安排的川味小吃宴上,三大炮的软糯、钟水饺的鲜香与老茶馆的散打评书相映成趣,让团队在味蕾与视听的双重盛宴中,沉浸式解码成都的慢生活哲学。</p><p class="ql-block">人文行走中的情谊升华</p><p class="ql-block">蔡总组织的这次旅行,妙在将历史纵深与现代体验无缝衔接:武侯祠的文化叩问,让团队在集体回溯中凝聚对“智”“忠”“义”的价值认同;锦里的烟火浸润,则以轻松氛围拉近彼此距离。徐总的热忱更如春日暖阳——从定制导览到特色餐叙,细节中尽显东道主的用心,让文化之旅亦成为联结情谊的桥梁。</p><p class="ql-block">当暮色浸染锦里灯笼,这场穿越之旅虽暂告段落,却在每个人心中种下了三国文脉与蜀地风情的种子。于历史中观照精神,于市井中品味生活,这或许正是人文旅行的终极意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始建于公元 223 年蜀汉建陵之时 ,它不仅是全国唯一君臣合祀祠庙,也是纪念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的纪念地 ,更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美誉。</p> <p class="ql-block">榕树生长这样的原因如下:</p><p class="ql-block">• 气生根特性:榕树有气生根,从枝干上垂落,接触地面后会扎根入土,不断加粗生长,久而久之就形成错综复杂、形态奇特的根系和枝干造型。</p><p class="ql-block">• 生长适应性:它适应性强,为了在环境中获取更多养分和空间,枝干会向四周延伸,气生根也会寻找合适位置扎根,促进其向奇特形态发展。</p><p class="ql-block">• 岁月积累:经过漫长时间生长,不断生长、延伸、增粗,在岁月雕琢下,逐渐形成这种独特怪异却又极具美感的外观 。</p> <p class="ql-block">从刻字“青石古道 寻踪历史 唐碑”推测,这里可能是有唐代碑刻遗迹、承载历史底蕴的古道所在处。这方石刻颇具韵味,简单几字,就勾勒出浓厚历史氛围,吸引人们探寻过往岁月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喜神方”在民俗文化里,指的是喜神所在方位 。旧时,人们出行讲究选择吉时、朝着喜神所在方位行进,认为这样能得喜神庇佑,一路顺遂、诸事吉祥。成都武侯祠的这块“喜神方”石刻,承载着传统民俗文化内涵,游客与之合影,也有祈愿讨喜、期盼生活喜乐顺遂的美好寓意。</p> <p class="ql-block">蔡总这扮相很有创意呀!大金链子搭配休闲运动装,气场十足,身旁“古装侍从”手持折扇伺候,戏剧感拉满,既有趣又吸睛,让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始建于公元223年,有“三国圣地”美誉。</p> <p class="ql-block">一群身着统一运动服、佩戴红帽或红围巾的人聚集在一起,聆听茂茂导游的讲解。现场氛围专注而有序,大家神情认真,有的双手交叠于身前,有的手臂抱于胸前,显然沉浸在讲解内容中。周围古建、树木环绕,增添了几分古朴韵味,整体呈现出一种求知、探索的旅行氛围 ,仿佛大家都在期待从讲解里收获更多关于此地的文化知识。</p> <p class="ql-block">这篇《三义庙迁建记》清晰记录三义庙由来、始建及迁建历程,见证对忠义文化传承,也彰显文物保护举措与成果 。</p> <p class="ql-block">这是《三义庙迁建记》石碑。三义庙是祭祀刘备、关羽、张飞的祠庙 ,其背后蕴含深厚忠义文化内涵。蜀汉以来,为弘扬忠义,从京城到州府多有建庙祭祀。</p><p class="ql-block">成都三义庙初名三义祠,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乾隆、道光时曾修葺,原址在提督街,规模宏大,后渐荒废。1981 年公布为成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城市建设需要,1996 年异地迁建于成都武侯祠 。迁建工程由成都市文化局总负责,省文化古建筑工程公司施工,1997 年 4 月开工,9 月竣工,工程费约 97 万元,由中英合资成都锦城大厦有限公司赞助。</p><p class="ql-block">迁建后的三义庙依旧古朴,殿宇壮丽,其形制风貌与武侯祠的孔明殿、刘备殿相协调,融为一体 ,作为承载悠久历史文化的文物景观,在时代发展中得以延续。</p> <p class="ql-block">左侧王总,身着运动服,斜挎包,右手自然下垂,左手拿红色物件,步伐稳健,神情平和。中间蔡总,运动装束,斜挎包,右手握物,面带微笑,姿态放松,显得从容自在,大将之风。右侧杨根头戴红帽,身着运动服,斜挎包,双手背于身后,表情沉稳,步伐坚定。</p>